一、捍卫尊严

一、捍卫尊严

●赵宇中校当即提醒王伟:“你的垂尾被打掉了,注意保持状态,保持状态”。

●王伟在日记中写道:“能成为一只翱翔蓝天的雄鹰,是我人生最大的追求!”

●望着这些由王伟亲手培植的造型各异的盆景,战友们禁不住潸然泪下。

王伟奉命监视美军飞机

2001年4月1日,中国南海迎来又一个晴朗的日子。灿烂的朝阳温暖着海滩,海风吹拂着岸边的树林,海鸟不时贴着海面飞行,伺机捕食水中的鱼儿。一切看上去都是那么平静与安详。

可是,谁也想不到,在中国海军航空兵陵水基地,保卫祖国的军人们正密切地关注着一架美军EP-3型电子侦察机。

就在当天8时36分,中国海军南海舰队航空兵发现美军大型飞机一架,正向中国海南岛三亚外海抵近侦察。

8时45分,中国海军航空兵陵水基地中校飞行员赵宇和中队长王伟奉命驾驶歼-8II战斗机紧急起飞,这两位中国飞行员为维护国家的安全利益,将奉命对美军飞机的侦察活动进行例行性跟踪监视。

随着巨大的轰鸣声,两家歼-8II战斗机如同两只威猛的雄鹰,呼啸着飞向蓝天。

长期以来,美国的侦察飞机一直在中国沿海飞行,中国多次向美国提出交涉,但美方没有做出任何回应。

执行这次飞行任务的王伟是浙江省湖州市人,1968年4月出生,1986年6月入伍,1988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王伟从小最大的愿望就是当一名飞行员。王伟的家乡浙江湖州有个空军机场,只要飞机从城市上空飞过,哪怕是吃饭,王伟也要丢下碗筷,跑到外面看飞机。

1986年,空军飞行学校到湖州招收飞行员,王伟的愿望终于实现。他瞒着父母亲报考了飞行员。

王伟在吉林长春的一所飞行学院度过了4年的学习时光,他对飞行的热爱使他在15年的飞行生涯中创下了一个个的“第一”:在飞行学院同期学员中,他第一个放单飞;在飞行部队三次装备更新中,他每次都是第一个放单飞,第一个担负战备值班任务;在同一批飞行员队伍中,他驾驶最先进的中国国产歼击机,第一个飞满1000小时,成为能飞4种气象的“全天候”一级飞行员;在同龄飞行员中,他战斗起飞的次数最多,执行重大任务的次数最多。

1996年9月3日16时,王伟和他的战友来到桂林。当时的值班护士还清楚地记得当天的情形,“那时一下子来了一大批人,有不少手续要办,我们忙碌起来。”

就在这时,一个剪着小平头、穿着红色T恤的小伙子主动“跳”了出来,他帮战友们填表,告诉人家哪里填得不对,然后,他帮着把所有的表格收齐,交给护士。

“他给我们的第一印象是,人很机灵,很热心。”从王伟填写的表格上医护人员知道,这位飞行员是浙江人,虽然当时只有28岁,但是他的飞行总时已达到650小时。

“王伟的身体棒极了!说他有一副铮铮铁骨一点也不过分。”海军桂林疗养院的医护人员对于王伟的健壮的体格印象极深。在王伟的体格检查记录、健康疗养记录上,7个结论等级,王伟得的全部是“飞行合格/甲”。

王伟充满激情、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一下子感染了他身边的医护人员。王伟到桂林不久,正好碰上空勤科出黑板报,于是他提起笔来给黑板报画插图,让医护人员领略了他的美术特长。

虽然到桂林来是疗养,但是,王伟一直坚持锻炼。9月的桂林暑气逼人,而王伟一大早就起来晨跑了。下午,他最爱和战友们一起打篮球。王伟还是一名“蹦迪”高手,晚上,在疗养院的卡拉OK厅里,他的舞姿常常得到战友们的喝彩。

王伟能动也能静。他在疗养院旁的江边钓鱼,有时一坐就是半天。“他的爱好很多,而且什么东西一学就会,真让人服了。”护士们说。

在桂林期间,王伟和战友们一起游览了漓江、七星公园,他为大自然有如此鬼斧神工而感到万分惊喜。但是,因为担任着值班和飞行双重任务,王伟他们只疗养了10天就被召回部队。

临离开桂林之前,为了表示飞行员们对疗养院精心、周到的服务的感激,王伟和战友们一起,专程进城买了一块镜匾,送给空勤科全体医护人员。

细心的护士还注意到,进城购镜匾的同时,王伟还给他的妻子阮国琴买了一双漂亮的皮鞋。

阮国琴和王伟是高中同学,阮国琴后来回忆说:

记得你第一次让我的心怦然而动,是在湖州第三中学念高二时。有一次,坐在前排的你,忽然转过身向我借橡皮,大眼睛里透出一分惊喜:“你的铅笔盒和我的一模一样。”是吗?我悄悄地把全班40多名同学的铅笔盒比较了一遍,发现就我们俩的一点不差。我的心头暗暗掠过一束命运之光。

1992年的夏天,王伟以一条用子弹头做项坠的项链为聘礼,让阮国琴成了自己的新娘。

王伟是一个节俭的人,抽的烟都是10多元一条的“宝岛”牌,他常说:“钱这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不能没有,但不可过于追求。”

有的战友转业到了民航,年薪高得令人羡慕,但王伟好像没有看见。他继续在自己的岗位上完善着自己的理想。

赵宇紧急命令王伟跳伞

2001年4月1日早上,中国海军航空兵陵水基地中校飞行员赵宇和中队长王伟奉命驾驶歼-8II战斗机,对美军飞机的侦察活动进行跟踪监视。

8时36分,一阵战斗警报声骤然响起。王伟和赵宇百米冲刺般跑向战机。

他们记不清有过多少次这样的警报声划破甜美的梦乡,记不清有过多少回如此紧张的起飞打破节假日的安宁。

王伟和赵宇都是多次和狡猾的美国军用侦察机打交道了,熟知美国军用侦察机常常利用双方飞机性能上的差异,尤其是利用侦察机擅长低速飞行的长处,玩弄各种花招和伎俩,如“减慢速度”、“贴云飞行”等,企图摆脱我机跟踪。

狂妄傲慢的美机还经常忽上忽下,突然左右坡度转弯,一次次做出极危险动作,挑衅我方飞行员。

8时52分,中国海军飞行员王伟在机载雷达上发现、锁定左前方20度、距离50公里处的一架大型飞机,并很快判明为美空军EP-3型电子侦察机。

美军侦察机当时航向240度,遭中国战机雷达锁定后,马上向指挥部发出“遭中国战机锁定”的无线电电文,并转航向为40度。

不久,美机即遭到中国战机拦截。9时05分,美机将航向调整至110度,中国战机也转至110度,在中国海南岛靠海岸一侧,与美机同向、同速飞行,将美机与中国大陆隔开,维护着中国的主权和尊严。

美空军电子侦察机在中国歼-8II战斗机外侧飞行,中美两国飞机相距400米,中国飞机飞行高度略低于美机,美机飞行速度600公里每小时。

这一次,王伟和赵宇当然知道该怎样对付这个“老对手”。他们沉着冷静,在我海南岛一侧平稳编队飞行,美国EP-3飞机在外侧。

9时07分,美机突然大动作向中国飞机方向急转向,庞大的EP-3飞机快速向王伟的歼-8II飞机后机身撞压过去。

美机左机翼外侧螺旋桨将王伟驾驶的飞行垂直尾翼打成碎片。王伟的战机发出一阵惨烈的怒吼,呈右滚下俯状坠落。

此时,长机赵宇难以相信,从翻滚坠落的飞机上依然传来王伟镇定的报告声:“飞机控制失灵。”

王伟还在继续驾驶着已经完全失控的战机。

短短几秒种的时间,美机机头和左机翼便相继撞到王伟飞机的后机身。

赵宇中校当即提醒王伟:“你的垂尾被打掉了,注意保持状态,保持状态”。

王伟镇定地回答:“明白”。

但此时,飞机已进入飘浮状态无法操纵,赵宇命令王伟跳伞。约30秒后,王伟驾驶的飞机出现右滚下俯状坠落,飞机失去了控制。

1秒,2秒,……8秒,9秒,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的王伟与坠落的战机在空中翻滚,他在用自己血肉之躯为救护战机做最后的冲刺。赵宇大声命令:“跳伞!”

没有回音,但闻惊天动魄的呼啸。尽管匆忙,却是从容不迫的告别。王伟离开了自己心爱的战机,犹如一颗流星用自己最后的光芒,在海天之际划出一道壮丽的彩虹。

之后,赵宇便与王伟失去联系。

赵宇中校驾机盘旋下降至高度3000米时,发现王伟的飞机坠海,还发现空中飘有座椅稳定伞和救生伞各一具。赵宇驾机盘旋一周,确认王伟位置后返航。

9时23分,赵宇中校驾机安全着陆。

美机与中国歼-8II战斗机相撞后,急剧坠落数千英尺后被机组人员重新控制下来。美国飞机当即向基地发出“紧急呼救”的电讯,随后美机便进入中国领土。

位于东海上空的另一架美军EC-135侦察机收到“紧急呼救”的电讯,由于第一时间美军机员并未说明确实状况,美驻日军用基地海军F-14战机与日本航空自卫队的F-15战机立即起飞,执行“救援任务”。

美机的异常行为引起中国军方的高度警惕,一度出现中国军用战机紧急起飞的动作,中国空军驻遂溪基地的两架Su-27战机也奉命紧急起飞前往南海,并在途中被突然调往另一个指定空域,警戒美军驻日基地起飞的F-14战斗机。

9时33分,美军电子侦察机未经中国政府许可,降落在中国海南岛陵水海军机场。

事件发生之后,经过中美双方交涉,中方同意在美方表示道歉后释放美方机组人员,交回飞机。

美方先提出派人到陵水将飞机修复后飞回美国,被中方拒绝。中方允许美方将飞机拆卸后运回。

政委将噩耗告知王伟妻子

2001年4月10日是王伟的33岁生日。早在3月31日晚上,王伟的妻子阮国琴像往常一样泡好一杯清茶,等候丈夫回来。

不久,王伟向家里打电话,他略带歉意地告诉阮国琴:“队里人手紧张,我替别人顶班,今晚就不回家了。”

阮国琴后来回忆说:

对我来说,这是常有的事,我虽然有些失望,但并没有在意。放下电话,我约朋友到陵水县城去做美容,我想等他明天回来,给他一个惊喜。

阮国琴哪里知道,王伟打给妻子阮国琴的电话竟是最后的诀别。

4月1日19时,阮国琴又为王伟泡好一杯清茶,却总是不见王伟的人影。阮国琴开始有点沉不住气了。这时,团里的王干事来家通知阮国琴,说空勤家属到卫生队开会。

阮国琴觉得事情有些蹊跷,便问:“怎么不到团里的会议室开会?”

对方支吾了几句,阮国琴疑惑地锁上门,跟着他走了。在路上,阮国琴预感似乎有什么事要发生,但总是往好处想。

团长和政委已站在卫生队门口等着阮国琴,这时,阮国琴突然一惊,怎么没有别的家属?

团领导把阮国琴请进屋里,用难以抑制的悲愤心情告诉她,王伟今天执行跟踪监视任务时,美机把王伟驾驶的飞机撞毁,王伟跳伞后下落不明,正在组织全力搜救。

对于阮国琴来说,这是一个晴天霹雳,她无法相信,更无法接受。突如其来的残酷打击,让阮国琴住进了医院。她一遍遍地为王伟祈祷,一遍遍地呼唤着他的名字。

还是一名中学生时,王伟就坚定了从军报国的理想。王伟在日记中写道:

能成为一只翱翔蓝天的雄鹰,是我人生最大的追求!

正是这种追求,使他放弃了报考地方大学的机会,放弃了具有发展潜质的艺术特长,放弃难得的经商机会。

王伟自幼向往大海。在他看来,望着辽阔无垠的大海,会使人的胸襟像大海一样无私坦荡;听着声声不息的波涛声,会使人的意志变得勇敢坚强。

早在1991年6月,王伟从空军某航校毕业时,主动要求到海军部队工作。在选择去向时,他又毅然提出到天涯海角,守卫祖国的南大门。

尽管亲友们希望他能分到离家乡近一点的上海、杭州或是常州,尽管他也希望作为父母的独生子能多尽一份孝心,减少一份父母的牵挂,但他却初衷不改。面对劝说的亲朋好友,他深情地说:“美好的生活人人向往,但总得要有人做出牺牲。对我来说,祖国的需要永远是唯一的选择。”

阮国琴清楚地记得,王伟探家时,一位转业到民航工作的航校同学到他家作客,向王伟介绍他的收入高出部队10多倍,还有自己的房子和汽车。

当这位同学询问王伟今后的打算时,王伟十分平静地回答:“挣钱的机会人人都有,但穿上军装报效祖国的机会不是每一个人都能争取到的。”

在这个假期里,每当听到天空有飞机轰鸣声,王伟就会兴奋得跑到外面,仰天注视,迟迟不肯进家门。细心的妻子知道丈夫离不开他的神圣岗位,离不开他魂牵梦萦的战鹰,只好让他提前归队。

1998年春,已经飞过两种机型的王伟,了解到部队即将装备国产先进歼击机,又一次报名申请首批飞行。有人劝他:“一旦改装,又是从零开始,你又成了一名新飞行员。像你这样的飞行技术,在别的部队早已干上大队长了。”

王伟却不为所动,他坚决地说:“我不在乎当官,只要能早一天飞上新机种,无论个人付出多大的代价我也愿意。”

短短几年间,王伟凭着对飞行事业的忠诚,赢得了熟练掌握3种新型战机的过硬飞行本领,成为一名守卫祖国南大门的海天骄子。

部队战友关心王伟安危

2001年4月初,在王伟工作和生活的营区、宿舍,一簇簇鲜艳夺目的三角梅、九里香等花卉,在春天的阳光沐浴下竞相绽放。望着这些由王伟亲手培植的造型各异的盆景,战友们禁不住潸然泪下。

在王伟的电脑里,存放着一幅尚未完成的画稿。上方是一位全副武装的飞行员驾战鹰翱翔海空,下方是一艘大型战舰的轮廓。

在打草稿时,站在身旁的妻子阮国琴评价道:“你这幅画蛮有超前意识。”

王伟对妻子说:“当代军人不把目光盯着未来就不称职。”

早在3月30日晚上,离家到部队值班的王伟告诉妻子:“等‘五一’放假,我就把它画完。”

王伟走得太匆忙,匆忙得来不及再用色彩语言抒发他的凌云壮志,而他留给人们的是一幅用生命热血画成的英雄画卷。

王伟深爱着他的亲人。在妻子阮国琴的眼里,他是一个温柔体贴的好丈夫。妻子随军后,由于飞行员的特殊职业要求,他们总是离多聚少。王伟每周只有一两天能回家吃饭,每次回家他总要扎上围裙,做上几道妻子爱吃的家乡菜。

2000年8月,在王伟与阮国琴结婚纪念日这一天,王伟特意买了一块漂亮的真丝面料,为妻子裁制了一条新颖的时装裙子。

2001年2月间,阮国琴生病住院,王伟昼夜陪护着,为她煲汤熬药,洗脸洗脚,有几次累得在病房里打起了呼噜。他给妻子许下诺言:

等你身体康复后,带你回老家看望父母,陪陪我们的儿子,好好享受一下阖家团聚的天伦之乐……

关心王伟安危的人不只有阮国琴,在部队里,很多战友通宵未眠,就想在第一时间知道王伟的情况。

在工作上,王伟更是一丝不苟。他的敬业精神留给了战友们深刻的印象。

早在1999年的除夕前一天,某团领航主任、值班长机段辉和僚机王伟刚刚端起碗要吃午饭,突然,战斗起飞的警铃骤然响起。王伟和段辉急忙放下碗筷,冲进宿舍抓起飞行装具,百米冲刺般地跑上飞机。

滑跑、拉杆、战鹰仰首直刺海空,上升高度、调整航向,他俩边空中编队边向目标飞去。

“发现目标!”长机向指挥所报告。

“靠上去,向外挤它!”指挥员口令果断。

段辉指令王伟跟上编队后,推杆向目标飞去,在距外机300米时,段辉发现,外机座舱里的飞行员个个戴着顶“圣诞帽”。

段辉一边驾驶战鹰,一边观察外机侦察机的动机。透过座舱,他发现外机侦察机座舱里的飞行员在向他们作挑衅性的手势,有的用手指做成“OK”形状。

有的向他们挥手,有的还把“圣诞帽”摘下来向他们比划着什么。

段辉和王伟按地面协同动作,半筋斗翻转后从外机上空横滚而过,这是两个战斗动作,警告外机不能再往里飞了,再往里飞就进入我方领海、领空了。

两个动作做完后,段辉和王伟又以双机编队队形严密监视着外机的一举一动,外机见我戒备森严,也捞不到什么“好处”,便灰溜溜地飞走了。

2001年农历大年初一,在南海,浓浓的节日氛围笼罩着海军航空兵某前哨机场。暖暖的阳光轻柔抚摸着早春的嫩草,椰风婆娑,拂起南海那片墨色的珍宝,水波涟涟。

在某海滨机场的战斗值班室里,只见两个飞行员每人手拿一架飞机模型,进行着战术科目的研究。

“这么晚了,不会再有情况了吧?”

“那可说不准,他们狡猾得很,说不定一会就过来。”

当天15时,两名战斗值班的飞行员一边研究战术动作,一边分析着大年初一南中国海上空国界线上的态势。正说着,值班参谋拉响了战斗警铃:“一等,一等……”只见他俩迅速戴上白色的头盔,蹭蹭三步并作两步登上飞机。

刹时,一颗绿色信号弹腾空而起,给南疆的海空增添了一道亮丽的彩虹。某部停放在椰林深处已开好车的两架战斗机呼啸而起,直刺苍穹。

担负当天战斗值班任务的正是是海军航空兵某团中队长王伟和副大队长高秉礼。

13分40秒后,他们按照指挥所的指令驾机准时到达目标空域。

“注意搜索方位!”

“明白!”王伟边驾机边向通报方位搜索。

战机在跃升,海空卫士的眼睛在警惕地搜索着。

“发现目标,大的,是侦察机。”长机王伟兴奋地报告。长机是编队飞行中的带队飞机。

“保持距离,跟踪监视!”

西沙巡航,让担任长机的中队长王伟显得格外兴奋。2000年春节战备期间,王伟和领航主任段辉就曾两次飞赴西沙上空,一次与某国电子侦察机“编队飞行”,一次进行常规战斗巡逻。

王伟和他的僚机高秉礼紧紧地跟踪监视着某国侦察机,经过数十分钟的空中监视,一直把外机逼走后,他们才奉命返航。

在15年飞行生涯中,王伟不断书写着一个个骄人的“第一”。

严格训练,科学操作,按章飞行,锻造了王伟矫健的翅膀。一本《国际航空飞行规定》被王伟翻阅得卷起了毛边,里面的重要条款,他都烂熟于心。

在全师“飞行法规和国际法知识竞赛”中,他以满分的成绩获得优胜奖。王伟还有一样“宝贝”,那就是他的掌上电脑,里面储存了《空中特殊情况处置手册》,只要有空儿他就打开,认真复习。

王伟在2000多架次的飞行经历中,积累了丰富的海上飞行经验,从未发生过“错、忘、漏”现象和事故征候。

多年来,美国军用侦察机频繁到我国近海活动,在我沿海实施空中侦察,对我国家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位于南海前哨的海军航空兵某部,为捍卫国家主权一次次派出战机进行跟踪监视,王伟和他的战友最多时一天紧急起飞3批次执行任务。

他们在对美国军用侦察机一次又一次跟踪监视中,大义凛然,坚定无畏,忠诚履行着捍卫国家主权与尊严的神圣使命。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