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房子盖好以后,死神就要来了”

第一章
“房子盖好以后,死神就要来了”
——《布登勃洛克一家》

一、一部垂之久远之作

1897年5月29日,出版家萨缪尔·费舍尔先生伯乐相马,慧眼识珠,给托马斯·曼寄去一封信,不仅表示愿意接受这个文学新人的几个短篇,将它们组成一个集子出版[1],同时还提出了一个建议:“如承蒙您的关照,我将十分高兴出版您的一个大部头作品,比如是一部长篇小说,篇幅即使短些也无妨。”[2]不难理解,费舍尔先生的建议实质是在向托马斯·曼主动约稿。此时的托马斯·曼登上文坛尚不久,虽说已有一些诗歌、中短篇作品和文艺评论发表,还获得了一定的好评,但投稿却非屡屡顺利,对自己也无百分之百信心,费舍尔先生的建议对他来说当然是个不期而至的极好消息,令他精神振奋,马上欣然接受,更何况在他脑海里正好酝酿着一个新的创作计划,孕育着一部新的中篇小说的胚胎[3]。被费舍尔先生的来信“唤醒”了心中一直沉潜不觉的长篇意识的托马斯·曼当机立断,决定要以出版社的约稿压力磨砺自己的文学修炼,以此契机突破自己迄今一直徜徉其中的中短篇领域,把预成在构思中的那个中篇结构放射成一个阔大的巨制,以长篇小说这一大规模的形式给跳跃于胸的创作冲动以充分的表现,表现得可谓中气十足,气度不凡。

机不可失,时不我待。与费舍尔出版社初步谈妥双方合同后,托马斯·曼立即展开了对小说写作的一项项准备工作。一个树状的“家族世系谱图”被构思,一个纷繁的“家族大事略”被拟定,一部“家庭小说”的框架结构被抬出端倪。大量的书籍被阅读,诸多的创作思维、方法、形式、技巧上的养料被汲取[4]。托马斯·曼还从故乡吕贝克市和家族亲属那里收集来了大量的资料和素材[5],把19世纪德国商贸城镇的历史、商务、市政、经济、政治、法律问题以及吕贝克人的日常生活、习惯用语、性格特征、逸闻趣事等记载了一本又一本的笔记,还从母亲那里讨来家族记事簿、书信、票据和菜谱,还从妹妹那里打听来关于姑妈的个人生活,还从一份读过的旧杂志上剪下一个矮胖的像只海狗似的巴伐利亚醉汉漫画像,以便自己写作时“眼前能有这么一个栩栩如生的酿酒厂老板和啤酒商形象”[6]作为人物描写的参照,甚至还对书中将要描写的住宅窗户上挂的窗帘布料也都进行了仔细的历史情况考证,以求达到细节真实,等等。可以说,托马斯·曼不惮繁杂,不避琐碎,动用了自己家族、家庭和个人生活库存中的所有财富[7],对《布登勃洛克一家》的创作策划的确可说是广采博集,多方运筹,苦心孤诣,步武前贤。他那受家庭里商人文化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地对待工作的态度的熏陶而培养起来的严格作风,也让人从中窥见一斑。

从1897年10月底开始启笔,到1900年7月18日向出版社全部交稿,同时还在一份杂志社担任编辑的托马斯·曼夙兴夜寐,辛勤努力,平均每天正好写出一页数量的《布登勃洛克一家》成稿。这部他花费了近三年时间完成的自己第一部长篇,厚厚重重,颇具分量,不仅篇幅上大大突破了费舍尔先生的原来设想,质量上也显然不孚所望,尽管出版社的编辑们当时并无人意识到这部摆放在案头上的由一个此时刚过25岁生日不久的年轻人送来的稿件,竟是一部后来将要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德国文学/世界文学扛鼎之作。

1901年8月中旬,费舍尔出版社将《布登勃洛克一家》制作成一个上、下卷的二部集推出。早就得知消息的媒体、文学评论以及还有一些知名作家马上对它予以了关注,批评点论,说好谈歹,一时间报刊上不乏各执一端的激烈出现。舆论是有了,然而书市上的反应却很是一般。读者们显得并不轻易就会受到评论热闹的裹挟,即便是有名望的人物的推荐也不能对他们的购书意愿产生立竿见影的积极影响。小说销售平淡无任何“火爆”气息,令对它很有期待的托马斯·曼难免不好生失望——这部作品的成功与否,毕竟是对他的作家能力和以后的作家生涯是一次极为重大的,甚至可以说是极为决定性的考验。沮丧中,托马斯·曼决定去意大利度假,对闷闷不乐的思绪寻些排解。其实,初迎读者未能达到预期,个中缘由应该说还是比较简单的:作者当时并无多少能对公众生发吸引力的社会名气;《布登勃洛克一家》也未直接贴近敏感的即时的社会现实或热点问题[8],内容上不具爆炸性,题材选择上不具时效性,因此不可能马上轰动,名噪一时,“洛阳纸贵”。不过,与历史上许多被埋没、被遗忘的文学天才相比,托马斯·曼还是非常幸运的。他没有遭受那种人生价值落空、举世无人知晓的偃蹇命运,社会对他的长篇处女作仅仅是有个十分正常的逐渐认识和接受的过程。

突破发生在首版上市约两年后的1903年。这年,经营精明的费舍尔出版社将小说由先前的两卷集合成现在的一部,制作成对社会大众读者来说经济实惠的简装型普及本再版。得益于出版社的这个颇有心计的书市运作,再加上两年来评论界一直不断有持论鲜明、见解独到的批评发表,虽然并非都是首肯,但在一定层面上却也桴鼓相应,持续唤起人们对《布登勃洛克一家》的关注和兴趣,进而积铢累寸,水到渠成,使得托马斯·曼的这部长篇终于迎来了市场成熟的阳光时分。

随着普及版的推出,《布登勃洛克一家》开始走进读者千家万户,并从此一路顺风,从德国走向欧洲,走向世界,走向辉煌,成为托马斯·曼一生中最具影响、最受喜爱、拥有读者最多的一部著作:1903年被译成丹麦文,1904年被译成瑞典文,1910年被译成俄文,1911年被译成荷兰文,到了1919年的时候在德国已是第一百次再版;又过了10年,当1929年托马斯·曼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时[9],小说已在其间又被译成了世界上的其他31种文字,无须诺贝尔文学奖的加冕实际上也早就是一部举世公认的世界名著[10]。托马斯·曼本人的名气也声名鹊起,名扬海外,一举跻身进入世界级文学家的壮丽之林[11]。当美国作家福克纳被问及在他看来哪一部小说是“本世纪最伟大的小说”时,曾立即回答是“托马斯·曼的《布登勃洛克一家》”[12]。我国文学家巴金也高度评价托马斯·曼的这部作品,称它是一部“近代文学中不朽的名著”,称赞作者托马斯·曼“的确是一个伟大的艺术家”[13]

从初版至今,一百多年过去了,《布登勃洛克一家》的艺术价值和生命力事实上也的确经受住了时间和历史的严峻考验,堪称是德国当代文学中少有的一部畅销不衰、垂之久远之作:据至1975年的统计,仅它的德文版本就销售超过四百万册。仅以此成就,托马斯·曼就足以在当代德国文学史上一骑绝尘,独领风骚,让许多作家梦寐以求,难望其项背。[14]

[1] 即托马斯·曼于1898年出版的短篇小说集《矮个子先生弗里德曼》。

[2] 参见唐纳德·普拉特著:《托马斯·曼——德国人和世界公民》,德国法兰克福,1998年,第30页。

[3] 在接到费舍尔先生的约稿之前,托马斯·曼就计划着要写一部中篇,主人公是一个无生活能力的孱弱少年。

[4] 法国龚古尔兄弟的长篇,自然主义作家佐拉的文学,俄国作家托尔斯泰、屠格涅夫等人的作品,挪威作家基兰德和约那·李的家族小说,还有丹麦的文学史学家勃兰兑斯的文学批评巨著《19世纪欧洲文学主流》都在这个时候被再次阅读,对托马斯·曼的创作产生了很大影响。

[5] 小说出版后就有传言,说书中所提及的人物并非完全虚构,而是吕贝克的真人真事。甚至还流传出一份名单,泄露小说中所对应的现实生活中的人物。一家吕贝克的书店曾经顾客盈门,就是因为这家书店准备了一份可以出借的小说人物解密名单。

[6] 参见克劳斯·施略特:《托马斯·曼》,印芝虹、李文潮译,生活·读书·知识三联书店,1992年,第62页。小说中那个写得生动酣畅的冬妮的第二个丈夫,就在外观描写上参照了这幅漫画像。

[7] 托马斯·曼的哥哥亨利希·曼曾谈论弟弟的这部小说道:“他酝酿的这部作品,写的就是我们的故事,我们父母的生活,父母前辈的,直到祖上世世代代的,从他们那里流传下来的,直接的或间接的……”“我也可以荣幸地说,这部名著中也有我的一份,那便是同为这一家的儿子。”参见高中甫、宁瑛著:《二十世纪德国文学史》,青岛出版社,1999年,第16页。

[8] 快速阅读的读者,甚至认为这部小说写的不过就是结婚离婚、儿童受洗、疾病和死亡而已。

[9] 文学奖授奖证书明确指出,是因为《布登勃洛克一家》的成就而授予托马斯·曼诺贝尔文学奖,称该作品是一部“伟大的小说”,是一部“从首次发行以来越来越得到了坚实的认可的当代经典著作”。

[10] 自歌德之后,还未曾有一部德国小说能够如此激起周围欧洲国家的注意力。因此,托马斯·曼曾自豪地认为他的这部作品“向世人昭示了德国小说具有走向世界的能力,是对走进世界文学的突破”。参见《托马斯·曼选集》(13卷本)第13卷,德国法兰克福,1974年,第141页。

[11] 三十年后,托马斯·曼谈到这部小说给他带来的生活巨大变化说:“我的邮件猛增,金钱滚滚而来,我的形象出现在各种画报,上百根笔杆子来阐释我这部产生于羞怯的孤独岁月的作品,世界在一片赞扬和祝贺声中拥抱我……”参见黄燎宇著:《20世纪文学泰斗托马斯·曼》,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9页。

[12] 参见肖明翰著:《大家族的没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94页。

[13] 参见肖明翰著:《大家族的没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95页。

[14] 不久前,德国ZDF电视台曾在德国人中搞了一次大规模的阅读调查,评选最受德国人欢迎书籍。大约有25万德国人参加了这次评选,被评选出的书籍中托马斯·曼的《布登勃洛克一家》也赫然在目。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