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

师说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1),夫庸知(2)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3)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4),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5)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6),小学而大遗(7),吾未见其明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8)。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9)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10)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11),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12):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13),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14),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15)之。

【注释】

(1)吾师道也:我所要师从学习的是“道”。这里师是动词。

(2)夫庸知:夫,语词。庸,岂、何。夫庸知,还哪里计较。

(3)师道:和上文“师道”不同,名词。

(4)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圣人的解释很多,此文以圣人和众人对文,是指所谓智力和道德高出一般人的人。出,超过。远,相差太多,距离很大。

(5)句读:句,语意已经完足。语意还未足而在语气上需要略为停顿一下,叫作读。

(6)或不焉:这里不字同否字。

(7)小学而大遗:小学,指上文所说的“习其句读”,是微小的事。遗,遗忘,亡失。传道解惑是大事,却把它忘掉了,所以说大遗。

(8)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巫是古代祭神时候能歌舞以“娱神”、并能代主人“祝福”的人,同时也号称能为人“治病”。乐师,精通音乐的人,乐官。百工,说工技种类之多。以上都是有专门技艺的人,一定要向老师去学习,师傅弟子世世传授,不断继承钻研和发明创造,才能专精,所以他们“不耻相师”。

(9)相若:若,似。相若相似,差不多。

(10)官盛:官盛,原是说大臣有许多属官的意思,此作“官大”解。

(11)君子不齿:齿,等列。不齿,不和“百工之人”等等齐,不同他们讲钧礼。

(12)圣人无常师:常师,专门跟某一人学习。无常师,随时随地不断向人们学习。

(13)李氏子蟠:李蟠,德宗贞元十九年进士。

(14)六艺经传:六艺,指易、诗、书、礼、乐、春秋,也称作六经。经传,指经书的本文和另一人所作的“传”。

(15)贻:和“遗”通用,赠给。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