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钻时代——一路高歌上阵

◆绿钻时代——一路高歌上阵

1 最有商业范儿的工程师

不当天文学家了

人有梦才有行动的力量,乞丐的梦是一天讨上几千块钱花花,导演的梦是票房大卖顺便拿个奥斯卡小金人,作家的梦是问鼎诺贝尔文学奖……如果你问马化腾的梦是什么,他可能会说:我曾经想当个天文学家。

马化腾生于广东汕头,却长在海南,而正是海南的璀璨星空让少年小马哥在仰望它的时候,被天上一闪一闪的群星深深吸引了,那夺目的星光勾起了他对未知世界的无限遐想。

少年谁人不做梦?因为对星空的痴迷和热爱,马化腾迫切想要一台专业的天文望远镜。由于这东西太贵,起初家里没有答应。马化腾自己也知道这个要求有点过分,最后只得在日记里写下一句话发泄:“父母的做法,很可能会扼杀一位天文学家。”后来,马化腾的母亲无意中看到了儿子的日记,便拿出积蓄给他买了一台望远镜。

得到望远镜的马化腾如获至宝,从此如痴如醉地观察着天象。有一次,为了观看流星雨,又累又困的他居然在天台上倒地睡着了。若干年以后,有人问马化腾,你最自豪的事情是什么?马化腾并没有说是他亲手缔造了企鹅王国,而是认真地回答说,他在1986年拍到了哈雷彗星,还得了几十块钱的奖金。

少年马化腾揣着一个天文梦无忧无虑地生活着,家境良好的他没有吃过什么苦,这种顺境培养不仅没让他染上懒惰、不思进取的坏毛病,反而让他更有精力和条件去探索未知世界的奥妙。

关于马化腾的父母,这里不得不说两句。坊间一直流传:马化腾家世显赫,要是没有爸妈的帮助他根本不会有今天的成就。客观地讲,马化腾要是跟很多寻常百姓家的娃娃相比,家里的确有点底子。马化腾的父亲马陈术,是南下干部,曾经担任过交通部海南八所港务局的会计,人生最高的职务大概是深圳盐田港上市公司的董事。此外,马陈术和李嘉诚还是老乡,李嘉诚的香港盈科也曾经给腾讯做过风险投资,所以大家都认为,马化腾从父亲的人脉中借了不少力。

其实,现在我们能看到的最直接的帮助,是马陈术在腾讯刚成立的时候给儿子做账,其他的大概就是对小马哥的言传身教了——比如怎样管理公司、运作资本市场……至于这个企鹅帝国一步一步走到今天,恐怕不是他老人家一个人能决定的。

不光是马陈术教子有方,马化腾的母亲黄惠卿也被认为是小马哥成功背后的“另一个女人”,这大概是因为黄惠卿长时间出任腾讯的法人代表。对此,马化腾曾经很无奈地表示,这是因为当时创办公司的法人代表必须是待业或退休人员,因此才将老妈“拉下了水”。

言归正传。

1984年,13岁的马化腾跟着爸妈定居深圳,在最好的深圳中学读书。在这里,马化腾度过了人生中最阳光灿烂的日子。在满城都贴着“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大标语的环境下,马化腾逐渐被熏陶出了一种实干精神,他尚未定型的个性和思想跟着这座中国最年轻的城市一起成长。也许是对深圳有着割舍不断的感情,马化腾高考填志愿时,居然瞄都没瞄外地的高校一眼,就近上了深圳大学。

深圳是年轻的,当时的深圳大学也有点胎毛未褪的意思,不过这个奶娃有着天时地利人和的三重支持,因此长得奇快,没用几年的工夫就超过了内地的很多所谓老牌大学,培养了一批知名的商界精英:巨人集团的总裁史玉柱、红豆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周海江……回过头来看,小马哥当年贪图离家近的小便宜心理,让他捡到了一个大便宜。

按理说,痴迷天文的马化腾应该选择天文学专业,可马化腾偏偏背叛了他的理想。原来,随着年龄的增长,马化腾在遥望星空之余,发现天文学这东西距离现实还是太远,而他所认识的一些天文爱好者最后都成了地理老师。最后,马化腾在实用主义思想的教导下,坚定地选择了计算机专业——他的另一个爱好。

巧的是,当时的深圳大学最有实力的两个专业就是计算机系和建筑系,这是因为当时在深圳搞出名堂的人中,大部分都扎堆在计算机和地产两个行当里。

人们常说,人生最重要的两件事是选择和放弃,而放弃比选择似乎更难。现在来看马化腾,如果他真的一股脑儿钻进了天文学界摸爬滚打,充其量也就能发现一两颗新星,然后以他的名字命名……不是说这不算成就,但是跟腾讯王国对中国网民生活方式造成的巨大影响相比,显然是差了一大截。

计算机和天文有个共同的特点,都是对未知世界的探索,这让马化腾胸中积郁的好奇心总算有了用武之地。在深圳大学读书期间,马化腾是一个让机房老师“闻风发愁”的捣蛋鬼,他经常会发挥自己的计算机天赋,编写一些小程序,让机房的电脑硬盘彻底锁死,想要再打开就得找他。碰上计算机病毒泛滥的时候,马化腾又能摇身一变成为“感康”“康泰克”,利用娴熟的杀毒技巧让病毒在瞬间灰飞烟灭。最后,机房老师成了他的编外徒弟。

随着学习的深入,马化腾对网络的兴趣与日俱增,他立志要成为一个UNIX(尤尼斯操作系统)或者C语言方面的高级程序员。

虽然马化腾在机房里是“一号人物”,但是在机房以外却不是大家关注的焦点人物,也是被爱情遗忘的角落,这大概是因为他生性内敛、沉默,不是活跃分子。但是,马化腾具备了一个同龄人少有的优点,那就是能正确地掂量出自己有几斤几两。马化腾知道,他虽然是个计算机高手,但是很多知识是通过抄写代码硬生生地积累出来的,算不上天资一流。正因为如此,马化腾特别能虚心地跟别人合作,让大家优势互补——这为他日后的创业构建了正确的思维模式。

深圳大学的四年时光,让马化腾掌握了过硬的专业知识。在那个很多人连计算机都不知道长啥样子的年代,年纪轻轻的他却已然是一个优秀的计算机人才。而这位小马哥的毕业作品居然是一个超级实用的大家伙——“股票分析系统”。正是凭借这个重量级的作品,马化腾顺利毕业,拿到了学士学位。

当时的马化腾还算不上股民,但是拜深圳这座城市所赐,他不得不关注这个在当时中国炙手可热的玩意儿。记得在邓小平发表“南方讲话”之后,刚刚步入正轨的中国股市一下子形势大好,更不要说深圳这种被政策扶植的城市。股票涨得厉害,满城男女老少茶余饭后都在谈论炒股,马化腾就是被这种环境熏陶,才设计出了“股票分析系统”。

能分析股票的软件当然是好东西,很快,一家网络公司看中了马化腾的作品,表示要出资购买。双方在谈价格时,还是个半大孩子的马化腾耍了个心眼儿——让对方先报价。最后的结果是那家公司付给了马化腾五万块钱!这在当时可是一笔巨款。

赚钱归赚钱,现在临近毕业了,马化腾也不得不考虑将来的出路。当时,他最强烈的愿望是自主创业,开一家组装兼容机的门店。不过经过市场考察之后,马化腾发现吃这碗的越来越多,市场需求早就饱和了。

别看马化腾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但他并没有妄自尊大,他知道自己肚子里的那点儿知识和经验还不足以在计算机和互联网这深不可测的海洋中扎猛子。经过一番分析和权衡之后,马化腾决定先安心当一个打工仔,先积累经验再做定夺。

马化腾的不骄不躁和不紧不慢,避免了他在人生的第一个岔路口走弯路,也顺水推舟地成就了他日后的飞黄腾达。现在来看,腾讯王国虽然是以“深圳速度”迅速崛起的互联网新贵,但如果仔细剖析小马哥的人生规划,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稳扎稳打的企业编年史:马化腾总是能脚踏实地,从实际出发,给自己谋划一个明朗但充满悬念、稳妥又夹杂传奇的未来。

“马站”,梦想起飞地

梦想不是空洞的,它需要有一副骨架子支撑,也需要有一堆肉来充实,更需要有一个点发力,不然就成了行尸走肉。马化腾弃天文投计算机,给自己定了个理想大方向,下一步就是如何寻找一个平台来实现理想。

1993年,马化腾从深圳大学计算机系计算机专业毕业,尽管这所大学在全国名气并不是很大,但是它所处的环境却对这里的毕业生非常有利。当时的深圳,由于受到改革开放思想的影响,无论是城市的建设,还是各个行业的发展速度都是惊人的。因此,马化腾在求学的日子里,就已经形成了实用主义的理念。他不像一些刚从象牙塔里走出来的学生,满脑子都是不切实际的幻想,而是对自己的未来有了一个明确的规划。

马化腾从深圳大学毕业后,来到了润迅通信发展有限公司,成为一名软件工程师,月薪1100元。这个润迅公司可不是小角色,在当时的传呼行业中算得上是后起之秀中的佼佼者。

润迅成立于1990年,主营的是传呼业务。它凭借着“市场主导,技术先行”的理念,推出了几款小有名气的产品,很快打开了市场,那时候润迅有句广告语“一呼天下应”红遍大江南北。经过几年的积累和打拼,润迅在最辉煌的时候,年收入达20亿元之多,毛利润超过了30%,它也是当时深圳福利待遇最好的单位,每天为2万名员工提供一顿免费的午餐。

传呼业是中国通讯行业中最早开放的子行业之一,后来鼎鼎大名的瀛海威的创始人张树新,在进军互联网之前也曾经投身这个行业。在1995到1998年期间,润迅神话写到了最高潮。虽然马化腾在润迅还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然而坐着公司这艘乘风破浪的快艇,小马哥的视野也逐渐开阔起来,无论是看问题的高度还是角度,都比不少同行超前一步。

润迅给马化腾最大的帮助有两个。

第一,它给了马化腾在管理上的一次思想启蒙。在润迅,马化腾学会了如何构建和治理一家大规模的公司,学会了如何在一个新兴市场中争夺属于自己的产业份额,学会了如何跟香港的资本市场取得互动(香港润迅是香港的上市公司)。

第二,它给马化腾带来了腾讯最早的客户资源。在马化腾刚开始创办腾讯时,最初的产品就是给传呼台做配套服务。由于小马哥曾经在全国最有名的传呼公司工作过,所以他在各地传呼台积累了一些前同事和哥们儿,这让他在创业之初走得比别人顺了很多。

从马化腾在润迅的经历,我们可以得出一些启示,所谓的鸡头凤尾之争,其实太过执着于人的价值和地位,而忽视了人成长的最关键因素——平台。拥有一个良好的平台,才能持续促进一个人不断成长。从这个角度看,宁当凤尾也决不当鸡头也是有道理的。

马化腾在润迅干得很出色,从一名普通的程序员一直做到了开发部的主管。在这段时间,马化腾对开发软件有了全新的认识,他发现软件的最大意义不是它如何绚丽夺目,而是它是否实用。因此,马化腾在做软件的时候,不会把这种创造性劳动当成自娱自乐,他只是希望被更多的人接受。

在润迅的工作是辛苦的,在外人看来甚至是乏味的,然而马化腾整天面对着计算机和各种程序,却没有丝毫的厌倦。他越是频繁地接触计算机,对它的兴趣越是与日俱增。就这样,他的专业知识越来越丰富,有时候还到朋友的公司里帮忙解决一些软件和网络问题,慢慢地,他的名气和口碑也在圈子里传开了。

当马化腾在润迅工作到第三个年头时,他开始“不务正业”了,而这个“副业”就是当时炙手可热的惠多网。

中国惠多网(Chinese fidonet, CFido)诞生于1991年,最盛行的时期是1993年到1998年。它是一种通过电话线路连接的BBS互联网网络,网络之间通过点对点的方式转送信件。恵多网并不是什么官方网站,而是由中国计算机网络通讯爱好者自行创立并维持运作的一个业余网络系统。高峰时段,恵多网在国内有上百个站点,使用者达到上万人。

1992年,北京罗依的长城站和汕头黄耀浩的手拉手站成为了中国fidonet模式下最早建立起来的BBS交换系统,是惠多网的雏形。作为一个资深计算机爱好者,马化腾也对惠多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此他利用半年的时间进行摸索,最后决定在深圳成立一个分站。1995年,马化腾扯出了四条电话线,弄来八台计算机,将深圳分站建立起来了,给它命名为“Ponysoft(Pony是马化腾的英文名字)”。

这个分站建得相当不容易,当时一部电话的安装费就要4000多块——相当于马化腾四个月的工资。幸好小马哥的姐姐在电话局工作,帮助他申请到了半价的优惠价格。由于马化腾白天还要工作,所以将系统维护的工作交给了半懂不懂的老妈。

马化腾像爱护孩子那样爱护Ponysoft,他绞尽脑汁地想让这个宝贝被更多人了解和接受,以至于当时的各大媒体都被马化腾吆喝个遍。马化腾这种不撞南墙不回头的坚韧劲儿让Ponysoft最终成为深圳地区的代表站台,一时间知名度飙升,Ponysoft也被圈内人亲切地称为“马站”。

马化腾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背后支撑他的完全是一种精神驱动力,因为像恵多网这样的BBS在当时是不牵涉商业利益的,它只是一帮爱好计算机的年轻人联手构建的精神家园而已。借助这个桥梁,大家互相交流工作和生活,分享喜怒哀乐,体验别样人生。

马化腾一边忙着照顾Ponysoft,一边还要做好润迅的工作。不过这个时期,他的工作重心开始渐渐转移到惠多网上,因为上面聚集了越来越多的高端互联网人才,他可以从这些人那里获得很多前沿信息。

有意思的是,当年参与恵多网建设的很多人中,有不少后来成为了中国互联网的先行者,比如金山软件公司的求伯君,当时出任珠海西点的站长;8848网站的董事长王峻涛,当时出任福州站的站长……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马化腾不断借助平台的力量和圈子的力量,让自己走向更高的山顶观赏更广阔的风景。

甘于蛰伏,敢于爆发,这是马化腾的成功特质之一,也是很多人不容易把握的东西。马化腾懂得何时出击,懂得何时收手,这有赖于他能理性地认识自己和所处的环境,因此极少做出错误的决定。在一边打理Ponysoft一边上班的日子里,马化腾虽然有些分身乏力,却提前演练了互联网公司的主管角色,这可是花钱都买不来的机会。

一次,马化腾在接受《外滩画报》采访的时候曾经表示,他在资本市场上是一个企业家,而在技术领域却是一个工程师,相比之下,他更喜欢工程师这个角色,也对编程有着始终无法磨灭的兴趣。据说,当腾讯的产品越来越多的时候,马化腾还偶尔会客串“首席体验官”的角色,他不仅亲自对公司的各项产品进行尝试,也对其他公司开发的产品试用。马化腾曾经自豪地对外宣称,他使用过所有的即时通讯软件。

在互联网中冲浪的马化腾偶然间接触了一个名叫“ICQ”的通讯软件,一下子被深深吸引住了,而他的人生也由此迎来了一个至关重要的转折点。平庸向左,崛起向右,马化腾终于坚定地向右打轮,从马站这个弹丸之地飞驰而出。

IM是个好东西

IM是什么?它是Instant Messaging的英文缩写,翻译成汉语就是“即时通讯”的意思。顾名思义,“即时”指的是当下,甲想乙了,就“IM”一下对方,乙如果在线就可以看到信息并马上反馈。无论两个人身处何地,距离有多么遥远,都能通过即时通讯时刻联系。

这是一种“完爆”古人“飞鸽传书”的交流方式。因此,自从IM类软件诞生之后,很快就成为了网民广泛使用的通讯工具,无论是使用人数还是使用频率都是其他软件难以比拟的。经常上网的人都深有体会,在电脑打开之后,大家第一个打开的软件往往就是IM软件,因为大家都想看看是否有好友给自己留了言。

从技术的角度来看,IM是对其他通讯工作或者通讯软件的一种颠覆和超越:它既具备了电话的即时性,同时还具备了电子邮件的并发性,算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第三类接触”,而且它的优势要大于前两种。

从目前流行的即时通讯软件来看,它的功能非常强大,内容也是无比丰富,因为随着IM软件的不断更新和完善,它已经不再单纯具有线上沟通的作用,还集成了语音聊天、电子邮件、网络会议甚至短信等功能,成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大杂烩”。而且,这道“大杂烩”杂而不乱,用户只需很短的时间就能熟悉并掌握它的操作技巧。

IM的鼻祖是三个以色列人——名叫瓦迪、维斯格和高德芬格的三个毛头小子。起初,他们只是一群热爱计算机技术的小网虫,打算开发出一个可以供他们三个人之间随意聊天的工具而已。然而犹太人的智慧注定这个小软件无法平庸,他们最终将这个小程序变成了一个可以广泛联系很多人的网络通讯工具。

当时,三个犹太小伙子将他们为之自豪的软件命名为“I seek you”,英文的意思是“我在寻找你”。为了叫起来方便,就根据发音直接简化成“ICQ”。随着ICQ程序编写得越来越成熟,他们就成立了一家名叫“Mirabilis”的公司,正式向大家提供ICQ的服务。经营到最后,ICQ的巨大商业价值和发展潜力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于是犹太小伙子们将ICQ以2.87亿美金的价格卖给了“美国在线”——全球最大的网站之一。

不得不承认的是,以色列人在通讯软件的开发方面有着他人难以比拟的创新天分,比如像“Skype”这种被认为能改写互联网甚至整个电信版图的语音通话软件,同样是以色列人发明出来的。

ICQ进入市场之后,很快受到了广大网民的青睐,并很快成为了人们日常网络生活的主宰。有意思的是,即便是当时互联网比较落后的亚洲地区,ICQ的用户数量也从0%猛增到70%!在中国,ICQ的用户市场占比达到了80%。

至此,ICQ从地中海西岸走向了全世界,融入到了无数网民的日常生活中。

能够在短短的时间内征服全球这么多的用户,可见ICQ的能量相当巨大。然而让人扼腕痛惜的是,ICQ这个互联网“神物”并没有在中国持续发展下去,反而出现了倒退和萎靡,直到今天已经没有多少人还记得它的大名了。

应该说,在互联网群雄并起的时代,谁占据了先机就占据了相当大的优势,可是ICQ在中国却失去了攻城略地的最佳时机。究其原因,主要有三点:

第一,输在了经营理念。

ICQ没有意识到自身的诞生代表着一场现代通讯的技术革命,所以没有将整个世界当成它未来要开拓的市场,反而是象征性地、试探性地在全球范围内推出了英文版。更糟糕的是,当一切数据充分显示了ICQ广受用户欢迎之后,其经营者也未能及时调整市场战术,而是继续墨守成规,结果手中掌握的良机一再被延误,最终被后来者反超。

第二,输在了使用环境。

IM是什么?它应该是一个能够跨越地域和各种限制的网络交流工具,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软件兼容程度和用户使用习惯等因素,都注定了ICQ难以在国外成功大面积地移植和嫁接,特别是在其主观未能采取积极措施的前提下,这种ICQ用户和非ICQ软件用户之间的沟通障碍就无法攻克。当然,这也是ICQ无能为力的客观因素。所以,这样一来,ICQ的拓展范围和耕作深度就被大大地束缚住了。虽然美国在线曾经将AIM和ICQ这两个聊天软件进行了整合,造出了一个功能简约的ICQ Lite版本,然而在中国大地上却难以广泛推行,结果还是以失败告终。

第三,输在了语言障碍。

ICQ有着本土即时通讯软件没有的致命缺陷——语言。自从ICQ推出之后,除了英文版之外很难看到其他版本,这对于非英语国家的用户来说,想要上手操作始终存在着很大的困难,所以在中国,除了一些英语素质较高的用户能够随意使用之外,其他的用户迫切需要的是不存在语言障碍的本土即时通讯软件。

虽然ICQ未能在中国互联网这个巨大的平台上走得更远,但毫无疑问地,它开创了即时通讯的先河,引起了无数人的关注和思考,让大家突然意识到:原来在互联网上还可以这么玩,经由一根网线就能联络上远隔万水千山的人。

其实,互联网经常带动的是一种观念上的革命,而并不仅仅是技术上的革命。因为IM软件本身并不需要多么高深的计算机技术,关键在于它的观念是超前的,这种观念会影响一批人去研究它、改进它乃至超越它。谈到ICQ对中国的影响,受益最大的恐怕要属马化腾了。

马化腾作为一个资深的计算机爱好者和老牌网民,很早便接触到了ICQ,很快就被它的科技魅力所感染,玩得是不亦乐乎。他经常通过ICQ和朋友在线上交流,徜徉在互联网时代的奇妙沟通方式中。

不过,马化腾从来都是“寓思于玩”,所谓的“玩”只是他感性地认识某个事物的方式和过程,而并非是最终目的。在接触了ICQ一段时间之后,马化腾忽然意识到:中国有十几亿的人口,对IM软件是有着巨大的刚性需求的,犹太人能开发这样一个小玩意儿,中国人又何尝不需要一个本土的IM软件呢?

马化腾这一琢磨不要紧,他所考虑的不仅仅是开发一个即时通讯工具的问题,他还想将这个软件做大做强。几年的“站长”经历已经不能再填满马化腾的“胃口”了,他要拿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互联网群雄逐鹿的时代找到安身立命的山头,由此,他的创业生涯也悄然拉开了序幕。

人尽其才干革命

在润迅工作的最后那段日子里,马化腾过得并不轻松,或者说过得并不快乐。当时,他已经是润迅的开发部主管,由于业务和市场的限定,他必须按照公司的要求将大部分精力放在传呼业务上。相对地,他所提出的有关互联网方面的开发建议却得不到重视。

2010年4月,马化腾在接受《中国企业家》采访时说:“那个时候我开始思考互联网能带来什么,因为当时在做传呼,第一个想法就是把网络传呼这个概念引进来,通过互联网来传呼,把内部的系统接起来,当时以为这可以给传呼业带来一点高科技色彩,能够延缓(传呼业的衰落),因为当时(公司包括整个传呼业)压力很大了。其实手机一开始出来,短信一普及,我就知道传呼机肯定是完蛋的,就变成夕阳产业了。”

兴趣不一定非要变成工作,但如果所从事的工作和自己的兴趣相差太远,也是让人不舒服的。当时的马化腾就经受了这种负面的体验,而且他也意识到润迅这样的战略规划其实是背离了互联网发展的大方向。

其实当时不光是润迅缺乏战略眼光,整个传呼行业也没有认清自身黯淡的前景,一时的繁华让整个行业集体性地“失明”——丧失了必要的警惕意识和战略眼光,因此没有人及早地进行转型,以至于市场的拐点降临在2000年的时候,几乎所有的传呼公司都是一片慌乱,这才想起要开拓新的业务模式。到了2001年,传呼业务逐步走向死亡,在2002年则全线陨灭。最终,一度风光无限的润迅,将自己仅剩的一些客户无偿让给了联通。

除了传呼行业的衰败之外,还有一个外部因素影响着马化腾对未来的决策,那就是当时的丁磊将用7个月写成的网易免费邮箱以119万元的价格卖给了广州的飞华网。马化腾敏锐地意识到,互联网绝对是一座等待着有识之士去开发的“金矿”,而且机遇稍纵即逝,他不能再等待下去了!与此同时,马化腾的朋友圈子中,也有人给了他自己出去干事业的精神动力。当时有一个南京的网友,总能给马化腾一些宝贵的建议和鼓励,让他坚定了创业的信念。

此时的马化腾已经不再满足于做一个“IT技工”了,他想要在更广阔的领域中发挥自己的才干,也想让他头脑中的一个个构想变成现实。当然,那时候他可能不会想到腾讯今天能有如此辉煌的成就和地位,其实他的创业想法很简单:就是想不断地在互联网上探索出一条新路,以提升自身的价值。另外,他通过股票分析系统赚到了第一桶金,也由此在资本市场里积累了一定的创业资金,有了相对丰厚的物质财富作为基础。这样,马化腾就不必为了生计而奔波劳碌了,他能够将更宝贵的时间和精力用在他热爱的行业中。

曾经有一个传闻说,马化腾当时在润迅提出了要开发一个类似于QQ软件的东西,然而这个富有前瞻性的提议却未能引起润迅高层的关注,因为他们还无法认识到这样一个小软件能有什么发展前景。当时虽然也进行了讨论,不过让大家感到疑虑的是,这样的软件到底收不收钱,如果收钱会有人买来用吗?如果不收钱做它还干什么。

润迅高层之所以有这样的想法,是因为他们在当时还看不到客户资料的重要性,而是将全部注意力放在了赚钱上。事实上,那些有着极高忠诚度的客户才是商家最重要的资源和财富,不是能用钱来衡量的。也许正是因为这样一个原因,马化腾认识到了自己和润迅是“道不同不相为谋”,所以才打定主意自己创业。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马化腾当时在润迅并没有显出什么特别之处,一些老员工在回忆他时,几乎都用了“没想到”“当年其实不起眼”这一类的词汇来形容他,可见马化腾在润迅是一个很低调、很不显山露水的人,或许这就是厚积薄发的一种个人魅力。

1998年10月,马化腾正式向润迅提交了一封辞职信。公司对于这样一个人才的流失,自然是有些不舍,但最终也没怎么挽留就“放走”了马化腾。

1998年,中国的互联网进入到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在这一年,张朝阳创办的搜狐、周鸿祎创办的3721,都让活跃在IT界的有志之士感到兴奋,他们纷纷投身创办互联网公司,准备在这个全新的战场中一展身手。

马化腾当然也不例外,尽管他对具体要开创的事业还没有一个清晰的思路,但是大的方向已经确定了下来——传呼和网络。马化腾之所以认定了这两个目标,是他认为自己拥有了5年的网龄和相应的职业经验,因此这些资本的积累会帮助他在这两个方向上有所作为。

不过,单靠一个人创业肯定不行,他需要寻找一些志同道合的战友。

第一个战友是张志东,他是马化腾在深圳大学的同学,两个人同在计算机系学习。张志东毕业之后,去了华南理工大学攻读计算机硕士学位,硕士毕业后又回到了深圳,在当时比较著名的黎明电脑公司工作,主要做深沪两市的证券交易软件。

黎明电脑公司在当时的IT业是一家赫赫有名的公司,它得到过茅道临所代表的华登风险投资的支持,其创办者邓一明是深圳IT业的头面人物之一,后来还帮助腾讯寻找资金支持。后来腾讯的12位个人股东之一的“天使投资人”刘晓松,也曾经在黎明电脑公司任职过。

张志东个子比较矮,长着一张圆脸,说话的时候总是面带微笑,然而一旦和马化腾争论起有关技术的问题时,他就会显得比较偏执甚至会脸红脖子粗,所以熟悉他的人送给他一个“冬瓜”的外号。后来随着腾讯的发展壮大,张志东的“冬瓜”的外号也变成了英文名Tony,这显出了大家对他的喜爱和尊重。

张志东和马化腾比较相似,也是一个技术型人才,当初两个人在深圳大学念书的时候,都是系里技术拔尖的那一批人,而张志东又是尖子中的尖子,哪怕是将他放置于深圳的计算机发烧友中,也是数一数二的。而且,张志东同样是个工作狂,除了计算机之外只有象棋这个爱好了。他在黎明电脑工作的时候就一直很努力,总是加班到深夜,而到了第二天凌晨还要继续工作。

QQ的架构设计始于1998年,然而十多年过去了,用户数量猛增,这个框架却还很适用,足见张志东的技术水平非同小可,甚至说是高得难以想象。另外,张志东和马化腾一样,都是比较低调的人,当别的公司创始人纷纷买别墅、开游艇的时候,他还只开着中档车。后来,张志东身边的人说,他从来不依靠这些物质上的东西来证明自己。

在马化腾和张志东创办腾讯后的一个月,腾讯的第三个创始人加入了,他就是曾李青。

曾李青本科就读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和柳传志是校友。当时曾李青学的是通信,所以在毕业之后被分配到了深圳电信,一路走来比较平淡安稳。当时,深圳电脑协会会长的女儿和马化腾、张志东都是从中学到大学的同学,而协会搞活动的时候,曾李青也经常被派出去参加,这样就认识了同被邀请的马化腾和张志东。

曾李青是当时深圳互联网的领军人物之一,他具有开拓者的魄力和勇气,也是深圳甚至国内首个宽带小区的推动者。当时这个项目是个系统集成项目,还差点夭折,不过曾李青还是凭着自己的努力完成了这个项目,而且是以类似做期货的手段实现的,这在20世纪90年代绝对是让人“高山仰止”的。

1998年的秋天,曾李青的事业遭遇到了低谷,他找到了当时深圳电信局局长许文艳,想让对方给自己指点一下迷津——是回局里好还是下海好。后来许文艳推荐他去找马化腾,他这才加入了马化腾的创业团队。当时三个人还分了工:马化腾负责战略和产品,张志东负责技术,曾李青负责市场。

根据腾讯员工的描述,曾李青是腾讯五大创始人中“最好玩、最开放、最具激情和感召力的一个”,跟马化腾的温文尔雅、张志东的极客精神产生了鲜明的对比。在他成为腾讯COO之后,一次会议进行中忽然断网了,技术人员也没及时出现,曾李青竟然当着一群客户和手下,自己钻进桌子底下将线路接通了。

很多人第一次见曾李青的时候,会觉得他比马化腾更像老板,因为他比较富态,穿着上也更商务,在语言表达和人际沟通方面也十分擅长。所以每次他们出去,曾李青都会被外人误认为是大老板,面目清秀的马化腾反而被当成了秘书或者助理。

除了他们三个之外,腾讯的另外两个创始人是许晨晔和陈一丹。

许晨晔是马化腾、张志东深圳大学计算机系的同学,他在从深圳大学毕业后进修了南京大学计算机应用专业的研究生,随后来到了深圳电信数据分局工作,和曾李青曾是同事。许晨晔是一个性格随和、有意见不轻易表达出来的人,是有名的“好好先生”。他最大的乐趣就是跟人聊天。陈一丹原名陈一舟,是马化腾在深圳中学时的同学,后来他也进入了深圳大学,专业学的是化学。因为和另一个互联网名人ChinaRen的创始者CEO陈一舟重名,所以他就索性改了个新名字叫陈一丹。陈一丹有律师执照,做事严谨,不过有时也不免有几分张扬,总能在不同的时刻激发起大家的工作积极性。

四位战友集齐了,他们是马化腾在创业的道路上的左膀右臂,接下来就是和马化腾一展宏图、开疆扩土的时候了!

2 创业不是打麻将

顶着挫折往前走

1998年11月,马化腾和张志东“合资”注册了深圳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并且是拿母亲的退休证注册的(当时创办公司的法人代表必须是待业或者退休身份,所以马化腾只好请来了“母亲大人”)。

对于创业,马化腾说要感谢家里人的支持,其中主要是父亲马陈术的支持,而当时马化腾的母亲黄惠卿其实不同意,不曾想最后却阴差阳错地成了腾讯的“董事长”。只是,这位法人代表很少上公司来。不过身为母亲,黄惠卿还是会很负责任地帮马化腾整理财务报表。后来公司搬家,搬那些桌椅板凳的都是家里人,因为公司要节省一切不必要的开支才行。

和黄惠卿相比,马陈术给儿子的帮助显得更大一些。当时,他帮助马化腾做账。后来有风险投资进入腾讯的时候,财务工作人员不是在腾讯公司谈事,而是跑到马化腾父母家里跟老两口直接对账,因为马陈术和黄惠卿都是学会计的。有二位老人掌舵把关,马化腾的账本一向都是认认真真的,从来没有做过半点欺诈的事情。后来公司状况比较好的时候,马陈术也始终不忘记提醒儿子要避免因为公司发展过快带来的资金和合作中的问题。

父母的谆谆教导让马化腾在创业之初奠定了小心行事、谨慎发展的原则,他始终相信:很多意外往往都是在人生最得意的时候发生的,所以一定要戒骄戒躁。

至于为什么将公司取名叫“腾讯”,一方面,马化腾的名字有个“腾”字,另一方面,“腾”也有腾飞发达的意思;而“讯”字更多是因为原公司润迅对马化腾的影响。

在马化腾和张志东联手成立腾讯之后不久,曾李青、许晨晔、陈一丹三个人正式加入。这五个腾讯创始人的QQ号,是从10001到10005。

为了各司其职,马化腾在创立腾讯之初就和四个小伙伴划分好“势力范围”:马化腾是CEO(首席执行官),张志东是CTO (首席技术官),许晨晔是CIO(首席信息官),陈一丹是CAO (首席行政官),曾李青是COO(首席运营官)。

这五个创始人的股份构成是:马化腾出资23.75万元,占有47.5%的股份;张志东出资10万元,占20%;曾李青出资6.25万元,占12.5%的股份;陈一丹和许晨晔各自出资5万元,各占10%的股份。

尽管在五个创始人中,马化腾出的资金最多,不过他却要求将自己所占的股份降到一半以下,这才成了47.5%的占股。对此,马化腾的解释是:“要他们的总和比我多一点点,不要形成一种垄断、独裁的局面。”另一方面,马化腾却坚持自己拿出主要的资金,占大股,因为他不想让股权过于分散,导致在关键问题上没有人能“一锤定音”。

那时候腾讯公司规模很小,几个创始股东们都挤在了深圳赛格科技园4楼一间几十平方米的小厂房里。由于条件艰苦,马化腾和他的团队成员过着非常“IT”的生活方式——饿了吃盒饭,困了睡沙发。

腾讯在创立初期,几乎没有什么业务。马化腾和他的创业团队们也在步履维艰地行走着,他们时而困惑时而感慨,困惑的是他们还没有清楚地看到未来的出路,感慨的是创业的日子真的让人备受折磨。

在那段困难的日子里,马化腾他们最害怕的就是周末。因为公司的办公场地是租用的房子,需要缴纳水电费,如果周日加班,机房就必须时刻运转,相应地就要消耗一定量的用电。这些在当时看来“庞大”的开支,几个创始人还是想能省则省的。

正是这个在当时看来不值一提的小公司,在创业之后的第十个年头即2008年,向世人展示出了一组“恐怖”的数据:QQ用户总数达到8.562亿,其中活跃用户达到3.551亿,最高在线用户数达到4530万;互联网增值服务付费包月用户数为3030万,移动及电信增值服务付费包月用户数为1480万;腾讯第三季度收入高达20.245亿元,比同期的阿里巴巴、百度加起来还多5亿多元,而阿里巴巴和百度分别是中国第二大、第三大互联网公司。

腾讯的启动资金是50万,在当时,50万绝不是一个小数目。不过对于比较烧钱的互联网企业来说,如果找不到实力更雄厚的投资方,找不到盈利点,多庞大的启动资金都会有花完的那一天。

那么,腾讯到底要做什么样的业务呢?

当时马化腾的野心还十分有限,并没有后来那种“指点江山,谁与争锋”的霸气。他无非是想将互联网跟传呼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做出一个无线网络传呼系统。所以,腾讯最开始的主要业务是为深圳电信、深圳联通和一些传呼台做项目。而马化腾最感兴趣的IM软件开发暂且是一个可做可不做的副产品。

为什么是可做可不做呢?

答案和马化腾在润迅提出建议时被高层否定的原因一样:大家还看不到这种即时通讯软件的盈利点究竟在哪儿。当然存在区别的是,马化腾深知它是一个有着发展前景的新生事物,但对于创业伊始的腾讯来说,一上来就投入资金开发真是有些吃不消,所以只好暂且将其搁置了。

当时很多有志于创业的IT界人士都会选择一个比较受大众网民欢迎的软件,然后对这些软件进行汉化,因为大多数的软件都是从国外传过来的,这也是整个中国IT业的一种潮流走向。比较典型的例子是硬件产品“汉卡”,软件产品中比较有名的是汉化的中文平台,还有当时丁磊的个人主页服务以及虚拟社区,都是经过汉化而完成的产品,另外当时最为盛行的免费电子邮箱系统等产品,大部分也都是经过汉化的,其基本的思路和Hotmail别无二致,区别就是汉化者用自己编写的代码重新构造了内核。

马化腾他们刚开始并不懂得市场营销,也不懂如何才能有效地运作自己的产品,只是从一个技术员的角度出发把东西做好,剩下的事情全凭运气。他们拿着自己的产品向运营商推销,却常常吃到闭门羹,甚至有些运营商一听说是“腾讯”的,连见面的兴趣都没有了。

面对产品推销的不顺,马化腾确实感到了一种挫败感,这和过去给润迅打工完全不同,过去是给公司给老板干,很多事情会有人想办法拿主意乃至补窟窿,现在情况不同了,马化腾需要自己想办法解决,要顶住压力继续干下去。

腾讯的五位创始人没有被市场开拓时期的种种不顺所击垮,反而在每一次失败之后,都会积极地互相鼓励:不断尝试之后,总会有用户愿意接受我们。

1999年2月11日凌晨,腾讯终于开发出来一个中文的ICQ软件——OICQ正式上线,它成为了腾讯由低谷走向辉煌的重要关键点。

这个OICQ和今天的QQ差距还是很大的,准确地说,它只是一个ICQ的中文版而已,没有添加什么特别的创意,也正因如此,很多人后来给腾讯扣上了“抄袭”的帽子。

事实上,在中国早期的互联网领域中,类似OICQ这一类复制国外软件和网站模式的例子屡见不鲜,这也是很多互联网企业谋求生存和发展过程中的必经之路。这种必然不是一种主观意愿上的“乐于抄袭”,而是客观条件制约下的“不得不抄袭”,或者更精确地讲,是一种“学习加上抄袭”的套路。

试想一下,当时腾讯只有区区十几个员工,资金不过百万元,他们也想自主研发属于自己的软件,但是受制于技术和资金,只好奉行了“拿来主义”。不过,也正因为当初的腾讯还是这样的小公司,有着“船小好调头”的优势,也不易引起别人的关注。所以在OICQ推出之后,ICQ的东家美国在线没有发现在遥远的中国还有这么一个“孪生兄弟”。

在创业的道路上,怎样选对一条有发展前景的路至关重要,因为很多新生事物存在着太多的不确定性,谁也无法事先预料结局。而复制和学习的好处就是能够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风险。

其实在马化腾开发OICQ的时候,中国市场上早就有其他版本的汉化ICQ了,然而马化腾还是要坚持做下去,这是因为当时电信部门比较重视增值服务,而广州电信在这一块还有特别的预算,所以有不少做即时通讯产品的企业都对这块肥肉虎视眈眈。

OICQ出来了,马化腾下一步要做的就是如何将这个软件变成钱。于是,他们开始寻找合适的买家。当时,国内的一些邮局和银行系统,经常会拿出一两千万去做一些项目,对腾讯这样的互联网企业来说绝对是很好的商机,马化腾等人积极联系了一些公司和单位,向他们推介OICQ这个项目,报价是30多万。

这一次投标马化腾没有成功,输给了有广州电信背景的飞华公司。

腾讯竞标失败自然不是一件好事,但是从现在来看,这却是一件天大的好事。因为如果腾讯竞标成功,那么OICQ的专利权就会流落到他人之手,从此将和他们彻底无缘了。

后来,当马化腾回忆起这段往事的时候,感到非常庆幸,他知道,如果当时有人反对继续做OICQ的话,他们也许就会和这个软件说“拜拜”了。

在马化腾看来,所有的困难和压力都只是暂时的,只要坚定地做好当下的事,转机和时运迟早都会到来。

“帝企鹅”是怎样炼成的

OICQ的时代到来了。

在仿制ICQ的时候,马化腾他们发现了ICQ自身存在的一些缺陷。比如,ICQ将所有的信息都保存在用户端,一旦用户换一台电脑登录的话,之前添加的好友将全部消失不见;而且ICQ只能和在线的好友聊天,也必须按照用户提供的信息来寻找好友,搜索能力很弱,用户体验还有很多提高的空间。

其实,这些看似细微的差别,如果放在中国网络用户使用市场中,是具备了很大的优势的。当时中国很多网民都是在网吧里上网,他们当然希望将OICQ上的信息存入服务器而不是用户端。马化腾在认识到ICQ存在的漏洞和不足之后,便着手进行改进。很快,他编写出了一套服务器中断信息保存的程序,无论用户更换多少台电脑,在登录OICQ时都会保留之前添加的好友。与此同时,马化腾还将前后两端的功能按照用户的需求进行了有机的结合,让用户的体验快感达到最佳程度,比如,用户可以对离线的用户留言,只要对方上线就可以看到消息;用户可以根据在线用户的名单任意选择聊天对象。此外,OICQ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那就是它可以让用户选择个性化的头像。几年之后,MSN才推出了类似的功能,由此可见马化腾对ICQ的改进价值有多大了。

在OICQ推出之后,它自身具备的优势立刻吸引了一大批用户,人们发现它和之前的ICQ相比,虽然在很多模式上非常相像,但是在功能上却有了很大的进步和超越,OICQ的人气越来越旺。马化腾看着日益增长的用户数,对OICQ也越来越有信心。

如何让更多的潜在用户了解和使用OICQ呢?办法只有一个:宣传再宣传。

马化腾深知,现代商业是需要高明的营销手段的,主要的手段就是商业宣传。纵观那些得到海外投资的中国各大门户网站,无一例外都是在做“广告轰炸”,其覆盖面之大让人叹为观止。

相关数据显示,1999年到2000年,中国互联网行业在报纸和电视台做的广告花费超过1.5个亿。此外灯箱广告也成为互联网公司的常用宣传手段。其中,在“北上广“这样的一线城市,搜狐、新浪、易趣等网站构成了户外灯箱广告的主力军,也是曝光率最高的。

当时的腾讯公司还没有得到任何风险投资,只有启动资金那么一点钱,如果拿出几百万去做宣传,小企鹅能活活饿死。思前想后,马化腾只能另外寻找新的出路。很快,他将宣传推广的心思放在了BBS上。为此,他独自一人跑到国内大学的一些BBS上发帖灌水。

不得不说,马化腾的这一招还是非常管用的,也体现出了他敏锐的战术眼光。因为我国的互联网起步比较晚,能接触到它并熟悉掌握的大部分都是年轻人,而大学生又是年轻人中的主力军:他们对互联网充满兴趣,喜欢上网也了解网络,所以将目标用户锁定在他们身上,要比放在灯箱广告牌子上更有实用性和针对性。很快, OICQ的用户群就被这些“天之骄子”们迅速占领了。

马化腾的另外一个推销地就是网吧。因为那时候家庭电脑还是比较少见的,人们上网的主要途径是去网吧。而网吧电脑里总会有各种已经下载好的休闲娱乐软件,网吧的这种“捆绑式软件”成为宣传OICQ最好的手段之一。

没过多久,马化腾的“企鹅时代”就到来了:1999年11月, OICQ的用户数量猛增到100万,2000年4月则达到了500万!

2001年5月9日,美国在线的ICQ用户数量突破了1亿大关,这个成绩让美国在线彻底消除了对即时通信的怀疑,让他们看到了在1998年投入2.87亿美金买下ICQ是多么明智的决策!不过,美国人并没有笑到最后,到了2001年底,中国本土的OICQ用户数量超过了9000万!更让人们感到吃惊的是,OICQ的用户数量差不多以每天39万人的速度持续增长,这意味着OICQ比肩乃至赶超ICQ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要知道,OICQ实现用户数从0到9000万的增长只用了3年的时间。虽然从数字上来看,腾讯的成长似乎没有耗费多大的力气,然而马化腾和他的团队在这期间经受的磨砺和考验绝对无法用一个快速增长的“3年”一笔带过。而随着OICQ的迅速走红,ICQ终于发现了这个在悄悄成长的“孪生兄弟”,对它的来源与合法性提出了质疑。于是,一场有关技术专利的官司就在所难免了。

OICQ走红了,ICQ脸青了

1999年8月到9月期间,腾讯收到了来自美国在线发送的两封律师函,函件中指出,ICQ是他们的专利,而腾讯在1999年1月26日注册的oicq.com和在1998年11月7日注册的oicq.net两个域名中都包含了“ICQ”,这是对他们的知识产权的侵犯。美国在线提出,腾讯应当将oicq.com和oicq.net这两个域名免费转让给他们。

对于这样的两封律师函,马化腾也没有做出什么明确回应。然而美国在线似乎是动了真格的,他们于2000年3月3日正式向美国明尼苏达州的全美仲裁论坛(NAF)递交了一份起诉书,同时以律师函的形式通知腾讯向全美仲裁论坛提交域名争议答辩书。

在这份新的律师函中,美国在线还特意指出,他们曾打过一个有关“smsicq”的案件,并且赢了官司,言外之意是法官会以之前的案例作为参考,腾讯将注定输掉这场官司。

尽管在域名这个问题上,美国在线似乎占了不少理,不过腾讯还是为OICQ进行了答辩,他们尖锐地指出OICQ毕竟不是在美国境内注册的,甚至也没有在中国国内注册,根本和ICQ扯不上什么关系。虽然这个申辩的理由也同样坚挺,但是全美仲裁论坛似乎并不买账。

在这次“辩论大赛”中,双方都是剑拔弩张、互不相让。美国在线指出,腾讯曾经用数字0来代替字母o,注册了一个0icq,这体现出了一种恶意的态度。腾讯也寸步不让,指责美国在线在正式诉讼开始之前的一个月,恶意注册了一个oicq.org的域名,这显然是对方为了达到其目的而采取的阴险招数。

2000年3月21日,一位名叫詹姆士·卡莫迪的仲裁员签署了仲裁判决书——腾讯须将oicq.com和oicq.net这两个域名还给美国在线。

2000年的一天,www.oicq.com忽然出现了万人同时掉线的事件,这个域名就是腾讯曾经用过的域名之一,不过这次掉线并非有人恶意“黑”腾讯,而是腾讯自己所为。这样做是迫于美国在线施加的压力。

对于腾讯输掉这场官司,一些业内人士并不觉得意外,因为早就有人指出,ICQ是美国在线的注册商标,所以凡是在名称中使用ICQ字样的同类型软件都涉嫌侵犯了美国在线的商标使用权。

官司输了,OICQ的人气并没有输。马化腾也没有太在意域名的更换和转让,甚至没有将这次更名事件作为一个特别的公告向用户告知,一切都在平静中悄然进行着,不过一些细心的用户发现了变化。

2001年3月25日,一直以“OICQ2000”为名字的小企鹅,在之后推出的0325版本中,安装文件改成了“QQ2000”,等到软件安装结束之后,在版权说明中也将之前的“OICQ2000”改换成了“QQ2000”,软件面板左下角处的主菜单按钮上的OICQ字样也被QQ2000所取代。

为什么OICQ忽然变成了QQ呢?

其实,早在美国在线和腾讯打官司之前,很多用户对OICQ这个名字就感觉有些别嘴,所以在日常交流中以“QQ”来代替。后来,腾讯也了解到用户的这个习惯,干脆将OICQ改成了QQ,这样既免去了专利之争,也符合了大众的习惯。QQ这个名字也更符合互联网称谓的惯用法则:简单、上口、可爱。

实际上,马化腾对QQ名称的及时更改,是一种很高明的经营策略,它避免了和ICQ发生更深度的法律碰撞,避免了官司缠身的厄运。更让马化腾欣慰的是,对于OICQ这个名字的消失,广大用户没有表现出异常或者不接受,相反还觉得是一种进步。这大概就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腾讯的名字发生改变之后,头像也跟着一起变了脸。当时很多用户的反应是:新头像比之前的更漂亮了。

头像的变化其实并不是设计上的考虑,而是肖像版权问题。腾讯最初的头像都源自于已经流行了的卡通形象,比如唐老鸭、加菲猫、皮卡丘、大力水手、蓝精灵等。后来,与美国在线的一场官司让腾讯对版权问题更加重视,所以才将这些涉嫌侵犯版权的头像全部更换掉了。

虽然OICQ已经远去,但是新生的QQ似乎具有更顽强、更本土化的实力,给马化腾和腾讯带来了勃勃的生机,也为腾讯开启了一条越来越宽广的发展之路。

一分钱憋倒英雄汉

随着QQ的普及和用户群体的扩大,这只历经磨难的小企鹅已经成为了广大网民经常使用的IM软件之一,伴随着ICQ在国内用户的逐渐减少,浴火重生的QQ用户与日俱增,那只可爱的小企鹅真正地融入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然而问题也随之而来,在马化腾还没有找到可以赢利的方式时,小企鹅渐渐长成了一个喂不饱的“七把叉”,食量惊人。原因很简单,随着用户数量的不断增加,腾讯所需要的服务器数量也在增长,基本上每个月需要增加两台,而服务器需要花钱,日常的维护和管理也需要花钱,这些投入是根本省不出来的。

2002年,马化腾在第三届西湖论剑上回忆道:“创业的第一年里,我们一直喂不饱那只小企鹅,赚钱的模式看不到。那个时候时间好像过得特别快,稍微一眨眼一个月就过去了,意味着你又要给员工发工资了。为了那只喂不饱的小企鹅,我们到处去蹭服务器,还到各大高校网站的聊天室里去灌水。起初很多人还看不上QQ(OICQ),一边用一边嘟囔着‘这垃圾,要不是上面美眉多,我才不用呢’。女孩子是吸引男孩子的动力,提升了用户的感受,QQ的用户数就腾腾地往上蹿。”

缺乏资金和技术,是当时很多创业的互联网公司都要面对的境遇。穷得连一两千元的服务器托管费都承受不起的腾讯。为了少花钱,甚至会到处去蹭别人的服务器用,从最开始的普通计算机到具有宽带条件的机房,有时候,他们还会将程序悄悄放入别人的服务器里偷偷运行。

面临着缺钱的窘境,马化腾一度减少了用户账号的放出。不过这毕竟只是权宜之计,也是和扩大QQ用户群这个长远战略相违背的。

上线后不久,腾讯的账户上就只剩下1万多了,为了公司18名员工的利益,马化腾艰难地做出了出售QQ业务平台的决定,摆在马化腾和其他创始人面前的路只有一条:卖掉小企鹅。于是,马化腾开始和一些有意购买QQ的公司进行了实质性的谈判。

其实,马化腾何尝不想好好养活这只小企鹅?可是却心有余而力不足,那就找个买家将其“包养”吧。想要找一个合适的买家谈何容易?在互联网企业日益增多的掘金时代,想要得到资本援助的企业遍地都是,而任何一个投资者也不是傻子,他们会小心再小心、谨慎再谨慎地选择投资对象,这给小企鹅的出售带来了一定困难。

当时,马化腾找了不少ICP(内容提供商),结果他们无一例外地要求独家买断。这是马化腾无法接受的,因为他还想靠着小企鹅多卖给几家公司赚钱。于是,马化腾又在琢磨能否“打包”卖给某个人。为此,他先后找了好几家公司商谈出售QQ的事情,然而最后都是因为价格问题不欢而散。

后来,终于有一个买主找到了马化腾——深圳电信数据局。深圳电信数据局将腾讯所有的计算机连同桌椅板凳都查了一遍,最后说只能给出60多万的价格。马化腾的心理价位是100万,心想就差40万,干脆卖了吧。结果当对方开始搬东西的时候,马化腾突然后悔了,终止了交易。

再后来,马化腾想到了丁磊,想到学习网易卖免费电子邮箱系统那样,帮着电信部门做一套有一定用户数量的系统。结果东西做出来了,却没有得到对方的任何答复,最终一套也没有卖出去,全都砸在了手里。马化腾还找到了丁磊,问他对QQ有没有兴趣,丁磊表示没有兴趣,因为他当时的兴趣都在电子邮箱上。

也有人说,马化腾当时还找到了刚刚临时成立的联想投资筹备小组,打算将QQ卖给他们。结果连报告都没有递上去,就被对方的基层员工给否了,理由是他们看不懂腾讯在做什么。

也正是因为贱卖QQ遭遇了太多的波折,马化腾才逐渐打消了卖掉QQ的念头,当然更重要的一点是,QQ用户无时不刻不在增长着,而且就在他打算卖掉QQ的那段时间,短短几个月里QQ注册人数就增加了好几万人,每天都有新用户加入,而老用户的使用粘性依然存在。或许正是这个铁打的数据让马化腾意识到贱卖QQ是一个多么不明智的选择。试想一下,如果马化腾当时真的将QQ卖了出去,估计连肠子都要悔青了。也可能是冥冥之中早有了定数,让马化腾注定“甩不开”QQ,而那些和QQ擦肩而过的无数个买家,恐怕在看到了QQ今天的成就之后也会懊悔不已吧。

正是这段经历,让马化腾深有感触地说了一句话:“要在互联网上掘金就不能只看到眼前利益。许多很有才华的网络人才往往没有注意这一点而失去了长远机会。”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