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少年时代

清咸丰八年十二月初四日(1859年1月7日),冯国璋出生于直隶省河间县(今河北省河间市)西诗经村。村子的名字很讨人喜欢,也有深厚的文化意蕴,当然20世纪这个村子的名气大涨还是与冯国璋这位中华民国副总统、代理大总统分不开的。

一、美丽的诗经村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句出自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诗经》编成于春秋时期,原本只称为《诗》,因儒家将其奉为经典之一,所以称《诗经》。它大抵是周初至春秋中叶的作品,共有305篇,取整数称“诗三百”,共分为“风”、“雅”、“颂”三大类。据说,《诗经》是由孔子编纂而成的,他对《诗经》的评价是很高的,曾说过:“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不管思想和情感的基调如何,《诗经》三百篇,都没有偏离“道”与“礼”的邪思杂欲,“思无邪”后来被奉为评价诗歌的一个标准。如此美丽的诗句与一个村子联系在一起,那美妙的意境就更为深远了,可偏偏现实中就存在着这么一个村子,这就是冯国璋的出生地——河间市西诗经村。最早为冯国璋做传的张一麐这样说:“所居为河间城外之诗经村,即汉毛公讲学处。”

西诗经村地名牌

谈到诗经村的来历,还要从秦始皇的一项国策说起。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完成统一中国的大业,建立了秦朝,自称始皇帝。为巩固其统治,加强思想专制,秦始皇焚书坑儒,下令焚烧《秦纪》以外的列国史记,对不属于博士官的私藏《诗》、《书》等亦限期缴出焚烧;谈论《诗》、《书》者处死,以古非今者灭族。

在如此残酷的现实面前,一些习传《诗》、《书》的人纷纷出走,避祸他乡,《诗经》因之得以流传下来。到了汉代,传《诗经》者有鲁、齐、韩、毛四家。鲁、齐、韩三家所传为今文诗学,毛所传《毛诗》为古文诗学。据说子夏(孔子弟子,也是亲炙孔子讲授《诗》之人)的后人将《诗经》传给了毛亨,毛亨一家在秦始皇焚书坑儒时漂泊到河间隐居。后来,毛亨成为西汉著名学者,古文诗学的开创者。关于毛亨的籍贯,一说是鲁(今山东曲阜),一说是河间(郡治在今河北献县东南),史称“大毛公”,曾作《诗诂训传》,并传授给毛苌。据历史记载,毛苌为赵人,经考证即今河北饶阳县人。他得毛诗真传,治诗尤精,史称“小毛公”,曾在家乡筑台讲诗,影响颇广。

西汉景帝二年(公元前155年),景帝刘启封他的第三个儿子刘德为河间献王。刘德曾得到朝中大儒卫绾的精心辅导,修学好古,酷爱读书,藏有许多先秦旧书。他在河间设立了“君子馆”,招徕四方学士到此讲学。刘德得知毛苌在饶阳筑台讲学的消息后,便不惜重金聘请毛苌到“君子馆”讲诗,并封其为博士,使毛诗大兴一时。毛苌也因此身价陡增,官至北海太守。

历史推演到魏晋之后,鲁、齐、韩三家的今文诗学逐渐衰落,只有古文诗学的《毛诗》代代相传。后来,人们为了纪念毛苌保存并传播《诗经》的功业,便将他在河间讲诗的村落取名“诗经村”,还在村旁为之修建了衣冠冢。元代以后,又修建了毛公书院和毛公祠。而毛苌在饶阳筑台讲诗的故里,原来也叫诗经村,后因讹传,写为读音相似的“师钦村”

诗经村分为东西两个村,冯国璋出生的那个村子是西诗经村。西诗经村位于河间市城区的北面,简称西村,是西诗经村乡人民政府的驻地,现有土地6700亩,人口3500人,紧邻106国道、保沧(保定—沧州)高速,交通便利。西诗经村处于农业发达地区,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棉花、花生、西瓜、芹菜等,属于传统的农业村落。近些年,西诗经村的农副产品加工业颇有起色,其中香油加工业最具特色,并形成了产加销一体化的经营模式。在冯国璋出生的那个年代,西诗经村的农产品加工业是极不发达的,但阡陌相连的景象别有一番情趣,故而张一麐给出了“田园之乐,诗书之泽”的考语。

西诗经村所在的河间市古称瀛州,地处华北平原腹地,位于北京、天津、石家庄三角中心,北距北京189公里,东距天津183公里,西距石家庄176公里。河间市东与沧县、青县接壤,北与大城县、任丘市交界,西与肃宁县、高阳县相邻,南与献县相连。下辖20个乡镇,615个行政村,总人口78万人,全市总面积132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36万亩,也是个农业大县。1990年10月,撤县设市。

河间是一座古城,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名家辈出。其名始于春秋战国,距今有2700多年的历史。历代均在此设郡、立国、建州、置府、成县,是政治、经济、军事、文化重地,素有“京南第一府”的美誉。河间本属高阳国,到夏商周时又属冀州。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废封建立郡县,沿袭春秋战国旧县名置武垣县,这就是河间县的前身。隋炀帝大业初年,以武垣县境介于沙河(子牙河)、唐河(古寇水)之间,改武垣县为河间县,一直沿用至今。除毛苌曾在诗经村传授《诗经》以外,东汉科学家张衡曾任河间相,宋代名臣包拯做过瀛州知州,唐代大诗人刘长卿、金代著名医学家刘完素、现代著名作家刘流、京剧表演艺术家李多奎等均祖居河间。

以前,人们习惯于用一个人的原籍或出生地来做称呼语,以示尊重。比如,晚清重臣张之洞原籍直隶南皮县(今河北省南皮县),人们就称他为“张南皮”;与之同时代的段祺瑞出生地是安徽合肥,被当时的人称为“段合肥”。冯国璋却有两个类似的称谓,一是“冯河间”,也是在州县名前冠以姓;二是“冯诗经”,系在村庄名前加姓,独具一格。冯国璋以家乡为荣,而他幼年生活过的家乡小村亦因他而名扬海内外。美丽的诗经村,滋润了冯国璋的青少年时代。

二、耕读世家

冯国璋是名门望族之后。张一麐记述其家世“为明开国勋臣冯胜之后。永乐北徙,冯氏由应天着籍河间。清之初叶,有任将军者,其后家世耕读……”。根据这一说法,冯国璋的祖上可追溯到明朝的开国功臣冯胜。

冯胜原名国胜,曾更名宗异,他的父亲名冯信,祖父名冯文质。国胜排行老三,高个子,宽鼻梁,浓眉毛,磊落大气,“勇悍多智”。冯胜年轻时,正值元明朝代更替之际,跟随明太祖朱元璋南征北战,立下了赫赫战功。明洪武三年(1370年),受封为宋国公。明永乐三年(1405年),冯胜后人奉命举家北迁,几经辗转,冯国璋的祖先这一支才落足于河间府的西诗经村,从此祖祖辈辈定居下来。至于冯家奉命北迁起自何地,据张一麐《故代理大总统冯公事状》,是从应天府即今天的南京市;而《冯氏家谱·序》记载,则是从安徽凤阳府定远县(今安徽省凤阳县)北迁的

冯国璋题《冯氏壹支家谱》

冯国璋的祖先大概是在明朝永乐年间从江苏、安徽等地迁过来的。这个说法,依据的是冯国璋功成名就后,为了显出冯氏一族的显赫地位而编写的《冯氏壹支家谱》。不过,由于年代过于久远,在清宣统元年(1909年)编写这个家谱的时候,只能以迁入诗经村的第三代祖先冯禄作为这一支的始祖。

从这个家谱可以看出,冯禄到冯国璋之间将近四百五十年的时间里,冯家是逐渐发展起来的。冯国璋的祖先之中,最有名的便是九世祖三兄弟。兄弟三人中的大哥名冯大任,担任过武德骑尉;二哥名冯清任,做过廪贡生。至于老三,也就是冯国璋的曾高祖,名冯克任,则是一个太学生。在这位曾高祖的严格家教下,冯国璋的曾祖冯敬修做过贡修生,祖父冯丕振也是太学生。可以说,冯国璋这一支算得上是典型的书香门第。

这样的一个家族,自然也就成了诗经村中的名门望族。实际上,冯家在诗经村不仅名望高,而且也最富有。据说,在冯国璋的祖父也就是冯丕振那一代,冯家就已经成了诗经村的首富。当时,冯家拥有一个规模很大的冯家大院。这个大院又分成东西南北四个院,其中正西院住着冯从善一家,正东院住着冯志桥一家,正北院住着冯响平一家,冯国璋的祖父冯丕振一家则住在正南院。

这兄弟四人不仅住着“豪宅”,而且有着不少的田地。最富有的是冯从善和冯响平,各自有着六七百亩的田地;冯丕振稍微差些,有三百亩田地。就连最差的冯志桥家,也有二百亩田地。这样的家财别说是在小小的村子里,就算是在河间乃至河北,都算得上是大户人家。

但是,到了冯国璋出生时,家业已经败落。张一麐是这样记述冯家的困窘状态的:“父春棠,有子四人,公其季也。昆季性均豪放,不事家人生产,读书余暇,恒走马击剑为乐,又比岁荒歉,则益困,赠公折卖房屋,以供子束脩。至公就傅时,乃无一椽之庇。”从这段话里,可以看出,冯国璋的家境窘迫是由于他们弟兄四人不事生产兼屡遇灾年的结果,其实这是为尊者讳的曲笔写法,真正的原因还在于冯国璋的父亲冯春棠因科举落榜精神失常,以致家道中落。

冯春棠青少年时代秉性刚直,勤奋好学,锐意科举。有一年参加岁试(清代,各省学政每年分临府、州、县举行选拔生员即秀才的考试,称为岁试),冯春棠答卷完毕正要交卷之时,被旁边的一名考生污损了试卷,两人动手打了起来,最后双双被主考官除名。从那以后,冯春棠不仅废弃了学业,而且整天游手好闲,把一份颇为殷实的家业折腾败了。所幸的是,冯春棠的夫人很贤惠,她精于女工,勤俭持家,才把冯国璋弟兄四人拉扯大。冯春棠的夫人是河间县城北三十里铺人,名孙钗,其父乃是十里八乡闻名的孙申如。

冯国璋有胞兄弟四人,他行四。老大冯佩璋,天资聪敏,清光绪三年(1877年)恩科贡生考试,考取八旗官学教习,后来补授候选知县。家业败落后常年经营戏班,奔波外乡。老二冯蕴璋,自幼读书,被选为拔贡,后升补为候选州判。老三冯琥璋,文庠生(庠生是明清两代对录取为州、府、县学秀才的称呼)

冯国璋因排行第四,故取乳名四儿,生得聪明乖巧,家人及乡邻都喜欢他。只是家境已日渐贫困,到他出生时已是糠菜半年粮的光景了。历来名人诞生都有一些神奇的传说,冯国璋也不例外。据说孙氏在生冯国璋前一天夜间,梦见一颗光芒万丈的巨星飞入她的怀中,冯父为此高兴异常,认为这个儿子是天上星宿下凡,将来必然成大器,故取名国璋。“璋”字本是从族长处领来的派字,冯春棠不能更改,他只好从中间那个字上做文章,最后选用了“国”字,可谓用心良苦。他又给冯国璋取字,先用“华符”,后又用“华甫”。

冯国璋发达后,因厅堂取名大树堂,故而人称大树将军。“大树”两个字很有来历,可远追到冯这个姓氏的起源。《冯氏家谱·序》记载:“考冯氏派出毕公。夫毕公,周文王之长子,封于冯地,故姓冯……累朝显达尤盛,如汉光武时冯异称为大树将军;明太祖时冯胜称为宋国公,其最显然者也,岂非望族哉。”原来,冯国璋的始祖可上追到周文王的长子,历史可真够久远的了。到东汉光武帝当政时,冯异有功于汉室,被封为大树将军,于是冯国璋就以大树堂称呼自己的居所,也是含着祖有荣光的意思。

三、刻苦攻读

冯春棠虽然有时疯疯傻傻,但在教育子女读书这一点上却是丝毫不糊涂。冯国璋也深受耕读家风的熏染,耳濡目染,自幼喜欢读书。他五岁时开始跟随父母读书认字,七岁那年也就是清同治五年(1866年),入东诗经村的私塾读《四书》

张一麐记述冯国璋少有壮志,刻苦求学的经历时,用了几个夸赞的语句:“公幼而岐嶷,每横揽时局,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论事不作凡近语,顾生计益蹙,亲族靡能周之者,至为佣力以自给。”此语可能有些过了,说冯国璋幼年聪慧或许是事实,但说他“每横揽时局,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绝对是拔得高了不少。“行状”、“事状”、“行述”这类时人的记述,因做述者多与事主有着某种亲近的关系,往往夸大事主的事迹,需要仔细辨别,分清真伪。但张一麐说冯国璋幼年求学时“生计益蹙”,要亲友帮助,则接近真实。

因供给三个兄长上学赴考,冯家的家资耗用已尽,到冯国璋需就学时便捉襟见肘,无以为继了。于是,就有一个故事流传下来:

他听说东村孙家在大寺办有私塾,就想,我进不了私塾,可以在外面偷听,偷看,偷着学。这样,不照样可以学学问吗?主意一定,他就悄悄来到了大寺。这大寺坐落于东村孙家宅院南不远处。庙里曾经住过数百尼姑。周边官宦或大户人家死了人,都请这里的尼姑去作道场,超度亡灵。朝代更替,日月淹汲,寺庙失修,已破烂不堪。孙家便把东殿收拾一番,办了一所私塾,收诗经村一带的农家弟子来读书。请了一位姓赵的老秀才做先生坐馆。这赵先生因长年穿一件蓝布大褂子,人们都叫他赵大褂子。冯国璋来到大寺,只听东殿里咿咿呀呀,朗朗诵读子曰诗云。心中暗暗高兴,悄然来到殿外窗下。

时值深秋,窗户已糊了窗纸。他寻了个小木棍儿,踮起脚,用舌头舔湿窗纸,用棍儿扎了一个小窟窿眼儿,他从孔中窥视里面,见二十几个和自己年龄相仿的孩子,正学着先生的样子摇头晃脑地读书。于是,他开始呼着音儿暗背。冯国璋天资聪明,两遍过来,学生们背出上句,他就能背出下句了。但是,字怎样写呢?他不知道,会背不会写。字认得他,他不认得字,等于是不认字儿。因此冯国璋为这事儿非常苦恼。一日,他终于想出办法。这天晌午放学后,他满脸笑容地截住一个小孩,问“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怎么写?小孩打量了他一下,说:你当我不会写?冯国璋笑道:我看你早就着粥喝了。胡说!小孩不甘示弱,遂用手指甲在地上写了“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问他:是也不是?冯国璋当然不知道对错,诈道:你唬我?谁唬你是小狗子!说完跑着回家了。待这个孩子回家吃过饭回来,见冯国璋还在原地写“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不禁纳闷地问:你怎么还写这几个字,不回家吃饭?冯国璋笑道:我吃了饭回来了。我告诉你,你可别告诉别人。我不会写这几个字,多亏你告诉了我。冯国璋不知道,这教他写字的,是孙家的三少爷孙凤桐。孙家有三个少爷:大少爷孙凤岐,二少爷孙凤刚,三少爷孙凤桐。孙凤桐见他眼里闪着感激之光,问:你为什么不上学?“我……”冯国璋面带为难之色道:俺家穷,交不起学费。孙凤桐听后点了点头:这样,我学了教你,怎么样?多谢小哥!冯国璋深施一礼道:我日后一定不忘小哥之恩。哎呀,一点小事儿,什么恩!你愿学,我愿教,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谁也气不得!从此,冯国璋就悄悄地跟孙凤桐学字。

却说这一天,冯国璋在外听课,赵先生让一个学生背《论语·公冶长》中子贡问孔子“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那段,那学生背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时,把“耻”字背成了“知”字。老师尚未纠正,冯国璋在窗外大声道:错了!他话一出唇,已觉唐突,怕老师责怪,想拔腿逃逸,不想刚一转身,赵先生开门出来喝住了他,问:刚才那一声“错了”是你喊的?冯国璋见老师态度严肃,怯生生说了一声“是”,赶忙低下头道:先生,我错了!赵先生听后笑了,打量着面前这个衣裳褴褛的小孩,不像是调皮捣蛋之辈,因问:你错了什么?什么错了?我不该在外头说“错了”。冯国璋仍然低着头说。赵先生走到他跟前,抚摸着他的头问:你念过《论语》?念过。呵,不,没念过。是这几天在窗外偷听听会了一点儿。冯国璋怯生生地答。听了冯国璋这话,赵先生心里对冯国璋顿生爱怜之心。后退几步,重新打量冯国璋。因见他还不敢抬头,就道:孩子,别怕!我不会责怪你的,抬起头来说话。

冯国璋

冯国璋这才慢慢抬起头来,见赵先生一脸慈祥。赵先生问:你这等聪明,你爹娘为什么不送你上私塾来念书呢?

赵先生这一句,触动了冯国璋的痛事,泪水在眼里直打转转。好久,哽咽着道:俺家穷,没钱供我上学!

赵先生听罢,点了点头,感慨地道:好孩子,有志气!无钱上学偷听学习,少有,少有!难得,难得!因问:你叫什么名字?是谁家的孩子?他以为他就是东村的。

我叫小四儿,西村的。我爹叫冯春棠。

噢——原来是冯春棠先生家老四。赵先生和冯国璋交谈,不想一旁有人说话了。赵先生知道是孙家老爷来了,忙回身施礼道:孙老爷来了。

孙老爷呵呵一笑:已来多时了。先生和这后生交谈,老朽全听到了。既先生怜爱此儿,我又何尝不钦佩他的学习精神!这样——说到这,他疾步上前,拉起冯国璋的手道:小四儿,从今儿个开始,你不用在外偷听了,进里面坐在书桌上念书去,至于学费,我免了!

这是个美丽的传说,多少有些附会的味道。可不管怎么说,冯国璋在孙家私塾受了五年的早期教育,为后来的飞黄腾达打下了基础。在其他人的著述中,给冯国璋发蒙的老师不是“赵大褂子”,而是“刘大褂子”,还有一位本村的孙先生。无论是“赵大褂子”还是“刘大褂子”,都对这个传说的性质没有什么影响。至于张一麐所说的“亲族靡能周之者,至为佣力以自给”,也能够从传说中找到一些影子:

冯国璋为了学得知识学问,矢志不移。家里穷,常常吃了上顿没下顿,晌午放了学他也不回家——没饭吃;留在学校又怕人问,不好回答;于是晌午放学后,他就到距大寺西二百余步远的老母堂观音庙后面一个背旮旯里蹲着。蹲约摸吃顿饭的功夫再回大寺私塾,天天都这样。这等求学精神,几人能及?真可谓泣鬼神,感天地!

终于有一天引起了孙家三少爷孙凤桐的怀疑:自己吃完了饭一抹嘴就来私塾,小四儿却早来了。他从私塾走到家,得有个功夫;到家吃饭又得个工夫;再往回走,又得个工夫,加到一起,说什么他也回不来这么快!莫非他这块儿有亲戚?冯国璋的这位师兄是个找树刨根儿的主儿,心生疑问,非弄个水落石出不可。这日,吃过晌午饭来私塾又见冯国璋在那蹲着,用木棍儿写字呢,就过去问:小四儿,你又早早来了,你这块儿有亲戚呀?冯国璋答:没有!答后反问:你问这个干什么?孙凤桐诡谲地一笑:随便问问。心中有了谱儿。第二天中午放学后他没回家,冯国璋回家头里走,他远远在后面瞄着,发现冯国璋根本不回家,在老母堂转角处蹲着,用棍在地上写字打发时间,待了大约吃顿饭的功夫,小四儿才蔫大拉撒地回大寺私塾。他把这事和两个哥哥说了,哥仨便天天中午吃完饭,一人装一个饽饽,来到私塾给冯国璋吃。时间一长,引起了家里大人的怀疑,一追问,哥仨说了实话,孙家老爷听了笑道:饿着肚子求学,可敬,可敬。看来这小四儿是个有志之人,可造之材。说完又道:可你们也犯不着背着大人干这事呀?学费我都给他免了,咱家还在乎多他一双筷子吗?行啦,从明儿开始,领他来家吃饭,晌午别让他回家了。

努力上进之人总会受到大家的尊重,当然也会得到大家的帮助。在私塾读了五年的书以后,师长亲友都认为他有出息,他的父母也望子成龙,便决计将他送到三十里铺毛公书院去读书。三十里铺是他外公家所在地,冯国璋能够在毛公书院完成学业,也多亏了外公孙申如的资助。

在毛公书院,冯国璋遇到了两位好老师。一位是府学头名秀才,姓吴名震,字国轩。吴震主授经史,他特别喜欢知书达理、志向远大的冯国璋,主动请人去冯家说媒,要把自己的亲妹妹吴凤许配给冯国璋。清光绪元年(1875年),16岁的冯国璋与吴凤成婚,吴凤即是冯国璋的原配吴夫人,这也是一段佳话。

另一位老师是擅长射、御、数的白广川。白广川(1815—1900年),字文波,直隶河间人,在算学方面造诣颇深,人称“白三圣人”(因他弟兄三人,他排行第三)。他不喜欢八股文,却酷爱算学,当时“百钱百鸡”、“百马百瓦”之类的难题根本难不住他。白家富有,藏书颇丰,甚至有一些西方数学的译本。白广川自幼不愁生计,且天资聪颖,成年后在算学方面成就很大。河间知府王守坤赠他一块匾,上书“数理精深”。正是在白广川的精心指导下,冯国璋的算学水平提高得很快,这为他后来成为算学附生创造了条件。

冯国璋发达以后,对从前的老师是很感激的,于是又有了一个知恩图报的传说:

冯国璋升任北洋军政司总办,刘先生曾去找过他。那是一天上午,刘先生因没有名片,在传达室被警卫挡驾不许入内,先生脱下褂子叫警卫送进去,说冯总办一看便知。果然,冯国璋一见大褂儿立刻亲自出门迎接,边鞠躬边说:“见衣如见人,未曾远迎恩师,请先生恕罪!”

刘老师上前拉住冯国璋的手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有状元徒弟没状元师傅,今非昔比呀!”冯国璋把先生迎至客厅礼貌殷勤地招待一番,临别时弟子要给老师谋个差事,先生不肯就,送珍贵礼品和现金,也坚辞不受。

最后,冯国璋只好恳求说:“恩师无论如何也得要学生的一件礼物作纪念。”刘先生这才慢吞吞地说:“咱们既是师生,又是亲戚,我也不说不要了,盛情难却呀!你送给我一口寿材,等我寿终正寝时享用吧!”

冯国璋立刻答应道:“好说,等制作好了再给老师送到家。”十多天后,冯国璋派人送去一口专门给老师选制的寿材。刘先生见是一口薄木棺材老大不高兴,连盖子也未打开就放到闲屋里了。

三个月后,刘先生的客人打听起这件事,他仍怒气未消,客人执意要看一看,刘先生便领到放材的闲屋指给他看。这位客人是个老木匠,一看寿材就连连赞赏说:“好材!好材!这真是地地道道的阴沉木货。”先生这才转怒为乐地说:“若不是你,我几乎冤枉了好人。”

四、就学莲池书院

冯国璋是在清同治十年(1871年)入毛公书院学习的,到清光绪元年(1875年)毕业,毕业考试名列前茅。在那个时代,读书人的唯一出路是参加科举考试,从而荣登仕途,荣耀门庭。冯国璋当然也不能免俗,可是他的运气实在太差,两次科举考试都未能考中。

冯国璋首次下场应试是在从毛公书院毕业那年,考试的题目是《论语·颜渊》中的一句话:“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这是鲁国大夫季康子向孔子问政,孔子顺口答道:“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意思是说为政者带头走正道,谁还敢不走正道呢?对于熟读《四书》《五经》的冯国璋来说,这个题目并不是很难,但冯国璋对作八股文很不在行,尽管他很明了这句话的意思,却无法写出一篇符合八股文格式的文章,名落孙山便是注定的了。

莲池书院(今保定莲池公园)大门

第二次参加科考是在清光绪六年(1880年),冯国璋已经21岁了。两年以前,他的长子冯家遂出生了,喜得贵子的冯国璋按说应该是福星高照。可惜的是,这次考试的题目又大大出乎他的意料,居然是《魏徵和俾斯麦论》。魏徵的事迹大家都知道,可俾斯麦是何许人,冯国璋这一个久居乡下的文童又如何能够知道呢?冯国璋对这次考试大为恼火,别的考生也议论纷纷,都说河间县的书院有些陈旧,对外界的事情知道得太少。在冯国璋的心里萌生了去更高学府求学的念头,于是,“既乃偕三兄负笈省垣,肄业莲池书院,且读且谋生计,辄以贫废学,于是公年二十七矣”

“省垣”指的是保定,直隶总督驻节之地。根据张一麐的记述,冯国璋是与他的三哥冯琥璋一起投考莲池书院的,但在其他人的传记作品中都没有提到冯琥璋,只说冯国璋费尽周折才进入莲池书院。费尽周折的原因只有一个,就是经济上太过拮据,根本拿不出上学的用度。况且此时他已有一个孩子,家里生计无着,何来闲钱供他上学呢?

经过深思熟虑,冯国璋决计去找富裕的族叔冯甘棠帮忙。找冯甘棠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冯甘棠有个朋友在保定莲池书院,求叔父托人情介绍他入学;二是请求叔父给予经济补助。他对冯甘棠说:“我家生活这么困难,而我年过二十仍一事无成。万请叔父拉扯一把,让我有个出头之日。”冯甘棠本来就很赏识冯国璋这个聪慧的侄儿,看好他会有出息。沉思片刻,便说:“这样吧,我写一封推荐信你带着,再送你一头小毛驴,去保定可作代步。到那儿你卖了驴作日常开支用吧。”冯国璋此番去求学果然有了出息。他是个知恩图报的人,他发迹后就把冯甘棠接去任所,上下人等都称之为“叔太爷”。有了冯甘棠的资助,冯国璋就在清光绪七年(1881年)进入保定莲池书院读书了。

保定莲池书院是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由时任直隶总督的李卫奉旨创办的,一时间人才济济,扬名中外。院长(习称“山长”)是书院的组织者和行政领导,把握着书院的办学方向。冯国璋入学时,担任院长的是黄彭年。黄彭年(1824—1891),字子寿,贵州贵筑县(今贵阳市)人,进士出身。他曾两次任莲池书院院长,博学多能,诗文兼擅,书画并长,颇负名望。他对书院的贡献主要是扩建校舍增加图书,明立章程严定课程,还努力改进书院课艺内容和形式。黄彭年苦心经营,卓有成效,而且受直隶总督李鸿章之聘,带领师生参与编纂《畿辅通志》。

黄彭年是清光绪四年(1878年)来到莲池书院的,到清光绪八年(1882年)便辞去莲池书院院长赴荆襄道任而去,接替黄彭年担任院长的张裕钊是在第二年的阴历四月份才到任的。冯国璋因为经济上的困难无法解决,也在清光绪八年(1882年)辍学回家了。其他传记作品中说冯国璋在莲池书院期间经历了黄彭年、张裕钊、吴汝纶三任院长,是不确的,冯国璋离开莲池书院时张裕钊尚未到任,更何况再后面的吴汝纶呢?保定莲池书院确实是在张裕钊、吴汝纶主持期间获得了全国性声誉的,但那与冯国璋没有丝毫关系,岂可牵强附会!

保定莲池书院(今莲池公园)内景

至于冯国璋在莲池书院学到了哪些知识,目前尚无法判断,想来匆匆一年的学习也不会受到多大教益。有些传记作品特别提到,冯国璋就读莲池书院期间,曾有意识地涉猎一些兵书战策,开始对军事发生兴趣,这多半也是猜测,属于“事后诸葛亮”式的判断,因为没有直接或间接的资料可以给予证明。邢赞亭在列举莲池书院著名的毕业生时,也没有冯国璋的名字,可见冯国璋并不在莲池书院毕业生中占有什么地位,当然他也没有从这里毕业。现在有人将冯国璋列入莲池书院的优秀学生名单,只不过图宣传上的影响罢了,毕竟冯国璋是民国前期仅有的五位大总统之一。

五、投笔从戎

冯国璋辍学后选择了一条当兵的路,据他的四子冯家迈回忆,当时的情形是这样的:“由于他和父兄们分居以后,生活毫无办法,又没有近支的本家、亲戚可以拆借,所以到了严寒的冬天,在他读书的时候,以至贫困到无力生火取暖的地步。同时,又看到自己的父母也天天在那饥饿线上挣扎,因而在他二十七岁那年,才在生活的重压下跑到天津大沽直字营投军去了。”生活的窘困逼得人想办法,也就真想出了办法。

张一麐记述说:“时公族叔祖晓亭公就大沽直字营幕,乃投笔而起,走大沽统将刘祺营次为走卒。祺固儒将,与语,大奇之。”当时他有个族叔祖名士塽(字晓亭),在天津大沽盛军直字营当文案,冯国璋便去投奔他了。族叔祖人很好,留他住下,一时谋不到差使,就让他磨石刻印来维持生计。过了些时候,费了不少周折,才算在营中补了员,让冯国璋当了一名学兵。冯国璋从此开始了他的戎马生涯,这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抉择之一。

盛军是周盛传统领的部分军队。周盛传(1833—1885年),字新畲,安徽合肥人,是淮军的重要将领。清光绪元年(1875年)受任天津镇总兵,驻军城东小站,小站也就是后来袁世凯训练新军的地方。因小站开通新河90里以达大沽海口,分辟小河十数支,上接南减运河,减河左右开沟渠,俾农民易于引灌。又于小站下开横河门,建桥闸30余处,分运河盛涨,下汇海潮,借淡刷咸,得稻田6万余顷。濒河两岸,田亩悉变为斥卤之旧,民利赖之。至今小站犹有“周公祠”。

大沽直字营是盛军的一部分,营长刘祺。文人当兵的冯国璋在军营很快就受到了上司的赏识,而且人缘不错,经常帮助士兵书写家信或帮伙房记账。闲时就到族叔祖房中找书看,尤其是军事知识方面的书,读得很认真很仔细,读了一遍又一遍。族叔祖也是个钻研学问的人,系举人出身,很欣赏这个族侄孙的才干和灵气,经常与他谈古论今,赋诗填词。得到长官的赏识,为冯国璋日后出人头地做了铺垫。

冯国璋投笔从戎应该是在清光绪十年(1884年),那一年他25岁,而不是冯家迈所说的27岁。冯国璋的投军之路还是蛮有意思的,从下面的这个传说可看出冯国璋要时来运转了:

一路顺风,国璋来到辛桥,日当正午,摸着口袋里仅有的几枚铜钱,进了一家小饭馆。吃过饭歇了脚出得门来,见有一群人压宝赢钱,他也凑了上去,想碰碰运气,结果输了个精光,垂头丧气的回饭馆取行李。因没有钱算帐,堂倌当然不许他拿走行囊。当国璋正被堂倌斥责得脸红脖子粗时,恰巧掌柜的出来替他解了围。

这位掌柜姓叶名常青,是高阳县苏果庄人。得知国璋是莲池书院的学生,面带书生气,心想说不定将来能升个一官半职的,就顺水推舟送个人情,不但免了饭钱,还从自己腰包掏出几文钱送给冯国璋做盘费。谢过叶掌柜,国璋不敢耽搁,一溜小跑直奔军营。

这个故事很有传奇色彩,不知是真是假。笔者查阅了高阳县的地名资料,苏果庄这个村子是有的,但辛桥之名却不见踪影,或许是其他县的也未可知。吉人自有天相,冯国璋屡次受人帮助,他的霉运是该到头了。

  1. 《论语·为政》。
  2. 张一麐(1867-1943),字仲仁,号公绂、民佣,别署大圜居士、红梅阁主,江苏吴县人。是袁世凯的心腹,曾任总统府秘书、教育总长等职。著有《心太平室诗文钞》、《现代兵事集》、《古红梅阁笔记》等著作,撰有记述冯国璋一生事迹的《故代理大总统冯公事状》。
  3. 张一麐:《故代理大总统冯公事状》。
  4. 王德彰:《诗经村与师钦村村名由来》,《燕赵都市报》2013年6月20日。
  5. 张一麐:《故代理大总统冯公事状》。
  6. 张一麐:《故代理大总统冯公事状》。
  7. 张立真:《冯国璋真传》,辽宁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2页。
  8. 公孙訇:《冯国璋年谱》,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页。
  9. 潘荣、孙新、魏又行:《冯国璋家族》,金城出版社2000年版,第3—4页。
  10. 张一麐:《故代理大总统冯公事状》。
  11. 潘荣、孙新、魏又行:《冯国璋家族》,金城出版社2000年版,第4页。
  12. 张立真:《冯国璋真传》,辽宁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7—8页。
  13. 田胜武、田艳华:《冯国璋全传》,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第6—7页。
  14. 公孙訇:《冯国璋年谱》,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页。
  15. 公孙訇:《冯国璋年谱》,第2页。
  16. 张一麐:《故代理大总统冯公事状》。
  17. 这个故事是西诗经村的李瑞林先生搜集整理的。李瑞林近年致力于诗经村村史的编纂,也对冯国璋轶事多有搜集,是位值得尊重的乡土历史研究者。在我为写作这本传记前往西诗经村实地考察时,李瑞林提供了很多帮助。
  18. 这个故事也是李瑞林提供的。
  19. 潘荣、孙新、魏又行:《冯国璋家族》,金城出版社2000年版,第6页。
  20. 张立真:《冯国璋真传》,辽宁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11页。
  21. 公孙訇:《冯国璋年谱》,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2页。
  22. 田胜武、田艳华:《冯国璋全传》,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第17页。
  23. 张一麐:《故代理大总统冯公事状》。
  24. 田胜武、田艳华:《冯国璋全传》,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第17页。
  25. 邢赞亭:《莲池书院忆旧》,载河北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河北文史集萃》(教育卷),河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页。
  26. 公孙訇:《冯国璋年谱》,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2页。
  27. 文斐编:《我所知道的“北洋三杰”》,中国文史出版社2004年版,第220—221页。
  28. 张一麐:《故代理大总统冯公事状》。
  29. 公孙訇:《冯国璋年谱》,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2页。
  30. 张立真:《冯国璋真传》,辽宁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18页。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