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华奎传

张华奎传

张华奎,字霭卿,安徽合肥人。由分发四川道员中式(科举考试被录取叫中式),光绪十五年(1889)进士,奉旨仍发原省以道员补用。十七年川督刘秉璋檄办滇黔区引盐务,盐务素称弊薮(音叟,集中处),华奎悉心厘剔(以全力清理消除),事治而商不扰,遂署川东道。时大足龙水镇教案方起,部民(所属地区的人民)余栋臣以义愤聚多人,数百里汹汹骚动。华奎至,会营调团分解其势,党众遂散,主教挟此恫吓,索偿甚奢,华奎酌予恤银五万两,据约力争定议。终华奎任,民教不复滋事(见《交涉篇》)。大足教案定后,重庆新通海关,讹言岌岌,华奎晓譬绅商,采长江各关章程设关,定停泊地,裁新旧厘金陋规,清积弊,岁增解银(上缴税收银)十余万,秉璋嘉其能。十八年补建昌道,调署按察使(清制为一省司法长官),移成、绵、龙、茂道,二十一年回任建昌道。适鹿传霖督川,以华奎长于交涉,檄署川东道,与各国领事、主教在重庆定结成都教案。日本通商重庆,马关约也,华奎预与税司勘租界,定王家沱为商埠以待之,日本总领事珍田拾已至,别索江北厅地,华奎以非原约拘之。往复磋议,卒如原拟定合同。语在《交涉篇》。是冬,保荐卓异补(以政绩优异卓著,实授)川东道。川东既设子口税(清代海关税率名称),商运土货,每借以漏厘金,华奎公行其罚(秉公处罚),英领事争之不为动。先后川东数年,凡交涉皆智在事先(周密考虑在事件发生之先),力维大局,余所兴除尤多,积劳咯血,于二十二年八月卒。(据《清史·列传》)

注:祖父亲笔书与靖达公称“儿子云瑞”,淮军人物志张氏世系表写云端,误。

二叔祖原名华轸字次青,又名煜林。

三叔祖名华斗字笠青。

以在大房先是华字辈,及至大排行又是云字辈。

充和注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