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五化”课堂 深化教学改革

构建“五化”课堂 深化教学改革

自2012年开始,以区域生命教育总课题为引领,笔者在学校开始推行以“教法学法化、能力特色化、习惯自主化、管理生态化、德育学科化”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改革,大力加强课堂教学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理论和实践成果。

“五化”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是认知心理学理论、建构主义理论、生态化管理理论、教学模式理论,主要包括以下九个方面的研究内容。

1.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科的学习规律研究;

2.各学科不同课型的学习方法研究;

3.学生各学科良好学习习惯和核心能力的培养;

4.以预习、展示为主的教学方式构建;

5.有效备课模式的构建;

6.小组合作团队学习机制的构建;

7.基于课堂教学、学科活动、综合性学习的学科能力培养体系研究;

8.基于教材的单元学案开发;

9.基于小组合作学习的生态化管理模式构建。

具体来说,教法学法化是主线,能力特色化是亮点,习惯自主化是基础,管理生态化是环境,德育学科化是途径。

一、教法学法化——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

在构建“五化”课堂中,笔者把教法学法化放在了首位,这是课堂教学展开的基础,也是一堂课的逻辑架构的主线。一节课,缺乏有效的设计,缺乏科学合理的逻辑链条,缺乏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的主体凸显,那么能力的形成、习惯的培养、生态的管理及德育的渗透,效果都将大打折扣,甚至变成空中楼阁。

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所组成的一种双向活动,教法和学法是不可分割的,教法渗透着学法,学法渗透着教法。但是,教师教法的基础是学生的学法,教法要遵循学生学习的特点和规律。“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教法和学法的目标、任务、评价相同,活动空间和时间一致,整个教学过程也就是一个从教到学的转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不断转化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随着学生的自我意识、学习能力、知识水平和发展水平由小到大的不断增长,教师的作用在量上也就发生与之相反的变化。

叶圣陶先生言:“教任何一门课程,最终目的都在于达到不需要教。假如学生进入这一境界,能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辨析,自己去历练,从而获得正确的知识和熟练的能力,岂不是就不需要教了吗?”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由教法为主转化为学法为主,使学生能自主学习。

教法学法化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方法主要体现在以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科的学习规律为主的学习方法之中,整个课堂教学流程以学生的自主展示、探究为主,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法学法化,首要的是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效率、生活经验、已有知识水平和能力等。其次,教师要加强指导,给学生做出示范,使学生明白教师的意图;同时要加强学生的实践活动,在学生的实践中完成由教法到学法的转化。

教法学法化的实施,要求每位教师结合初中学生的特点,从学生的角度研究本学科的学习规律,并融合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探究的教学组织规律,总结出一些易于操作的学习方法。教法学法化的课堂教学分组要点是:明确目标、个人自学、组内交流、汇报评价、总结归纳,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展开学习。

以语文阅读课为例。

语文阅读的规律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1.内容:写什么。整体感知——略读,跳读,猜读。

2.形式:怎么写。分析解剖——精读。

3.形式与内容的关系:为什么这么写。特色探究——研读。

以《谈骨气》为例。

写什么:中心论点、所用论据。

怎么写:思路、顺序、语言、表达。

为什么这么写:为证明中心论点服务。

要实践教法学法化,首先,由此具体概括出议论文学习方法,即要探究以下内容:①论题;②论点;③论据;④结构;⑤证法;⑥方式;⑦语言。

其次,将以上学习方法和五步教学方法互相配合,熟练后灵活变通,这样就构成了教法学法化的具体操作流程。

学习有法,但无定法,条条大路通罗马,千万不可模式化。

二、能力特色化——培养学生学科能力的关键

在推进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有一种现象很为大家诟病,就是:无论什么学科,老师带领学生围绕着若干问题进行研究合作展示,这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很有好处,但是却淹没了各个学科的特色,学生的各学科能力的培养被弱化。这于学生的发展甚至学生人格的形成都是不利的。基于此点,我们提出了在课堂教学中要实现“能力特色化”。

能力特色化是指,在教法学法化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虽然学习模式是小组合作团队学习,重在理性探究和思维能力的培养,但学科特色不能丢,务必要在教学设计中针对本学科要培养的学生的核心能力设计学科活动,进行特色化训练。以语文教学为例:朗读是其重要特色;要体现出汉语特质;要体现体裁特点,诗歌、散文、小说、戏剧、新闻、评论,等等;注重感悟与表达。这些都要在教学设计中予以体现。很重要的一个实施策略就是:将课堂教学中每个环节的任务设计成学科特色能力的训练。所设计的研讨问题,要不但能直指文本和中心,而且是本学科特色能力的探究;所涉及的活动,要时时考虑以培养本学科的能力为目的。总之,问题、任务、活动都紧贴学科能力来设计,就会实现能力特色化。

没有特色化的学科活动,就不会形成学生的能力,这里指的是必要的、有针对性、富有思维含量的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学情出发,认真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学习体验、学习过程和时间,结合学科特点及文本要求,设计出精彩的学科特色活动,让学生不断获得新的学习体验,享受成功的喜悦,进而促进学生学科特色能力的形成。学科特色活动因学科而异,比如语文学科的听、说、读、写,数学学科的推理、计算,物理、化学学科的实验探究。学科能力的培养,不仅在课堂教学上,还在学科活动、综合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等学习活动中。

很重要的一点是,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要求老师具有较强的本学科能力。比如语文学科,其学科能力的制高点就是文言能力和写作能力。教师要谙熟本学科的知识能力体系与本学科教学体系的逻辑,特别要发现本学科知识体系中独有的原理,并能在教学活动中将这种独有的感受传达给学生。这对培养学生的能力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很难相信:一个不会写作、没有文言基础的老师,会培养熏陶出语文学科的尖子生;一个不善逻辑思维的数学老师能够启发学生的逻辑思维。

能力特色化训练还体现在校本课程建设与学科活动上,渠道包括课堂教学、学科活动、综合学习等方面。

三、习惯自主化——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良好习惯养成的过程,就是能力形成的过程。当学生的行为形成习惯,习惯内化为品质,那学生收获的不仅仅是能力和成绩,更是一种非常丰富的生命行为,学生将受益非常。比如,一位同学文笔优秀,这和其乐于读书、勤于动笔、善于思考等平时的良好习惯是分不开的。

在教学实践中,有些老师的课非常精彩,但是学生的成绩和学科能力却不令人满意。像这种“花瓶教师”的出现,多数是老师没有重视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所致。

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伊始,一般要依靠有效训练和老师指导。最主要的是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严字当头,因材施教,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示范指点,表扬激励,直至最后养成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这是提升学生能力、厚淀学生素养、内化学生品质的必由之路。

以语文学科示例。语文学科的学习习惯包括:

1.积累的习惯。要积累语言、生活经验、思想。其中积累思想很难,要求教师采取多种措施,激活学生思维,具体如:使用专门的笔记本积累语言,写日记、周记、札记,感悟哲理名言,等等。

2.读书的习惯。一是广泛涉猎;二是诵读,经典名篇熟读成诵。

3.表达的习惯。口头表达:读书汇报、课前演讲、美文欣赏、工作述职。书面表达:又快又好地书写。

4.思考的习惯。动脑思考,不要变成两脚书橱。

如果一个学生形成了乐于积累、勤于思考、善于表达、工于读书的习惯,学生的语文能力及素养怎会不高呢?所以,教师必须要善于结合学科学习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管理生态化——生态管理、民主参与是课堂组织的核心

管理理论的新概念是生态化原则,表现在课堂教学上主要是:注重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小组之间的民主、宽松、和谐的关系,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使学生学得自由,教师教得愉快,让不同质的学生都有所发展、有所收获。具体就是形成以小组合作、团队学习为保障的管理机制。

学校实际上应该是个生态园,具有培养完整的人的独特使命,还要为实现人的各方面潜能提供条件,并关心学生基础性的情感及道德品质的养成。各学科内容复杂,以语文学科为例,包括字、词、句、篇,语、修、逻、文,听、说、读、写,并且语文能力的形成又要靠大量的实践。因此要建立科学生态的管理系统。语文学科的生态管理系统包括:优化学习合作小组,优化班级管理机构,编制学习日历,建立个性档案。

其中,组建小组是关键所在,要根据学生的性格、能力、成绩将学生分成4~6人一组的学习小组,小组成员要合理分工,有效合作。

1.责任命名。发言人、计时员、计分员、组内学科长、班级学术助理、学委。

2.构建体系。学科团队:组内学科长→班级学术助理→学委→学科教师。管理团队:组员→小组长→班长→班主任。教师团队:任课教师→班主任→教导处。

组内人员互相监督,每人负责一项监督项目:阅读、写作、听说、课外活动,等等。注重考核,小组长发挥作用。

同时,要优化班级管理机构:

1.设立监察、后勤、财政、卫生、保健、学习、劳动、生活、文艺、团委等十个部,各部设部长一人,其余所有成员均为部员,承包班级各项工作。

2.各学科设班级学科学术助理一人,沟通师生的教学情况。

3.成立读书会,每月组织一次读书报告会,并组织学生课前演讲,举行学生作文展评。

在整个宏观的国家教育课程管理中,也要实施生态化管理。目前总体上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机制。这无疑是新一轮课程改革中的一大突破与创新,学校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课程自主权,同时也承担相应的课程责任。在课程管理方面,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学校课程管理中要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管理要为学校服务,主要由核心机制和保障机制完成。核心机制主要有三个组成要素:学生需求评估机制、学生选择机制、学生参与机制。

为保障课程管理的有效性,还要健全教师激励机制和培训机制。学校除了给课时费外,学期末还要组织对实施课程改革的教师进行绩效考评,根据评价等级给予奖励。

五、德育学科化——立德树人的根本所在

立德树人的做法,抓住了育人的根本,把关注点放在了人的身上,放在了人的品德上。对于学校来讲,如果不能在学科教学中实现立德树人,那么其他的德育方式都是苍白无力、收效甚微的。

对于学科教学来讲,学科本身的知识、相关的能力、内在的逻辑本身就会实现世界对人的一种作用。学科知识、相关的态度和方法,这些都会作用于学生,改变学生的思维态度和学习方式,是知识人格化的过程。

教师有了对学科独特的、正确的、深入的理解,才能将立德树人融入自己的学科、自己的课堂。教师要结合学科特点,挖掘学科知识中的良知和德能,这既为学校立德树人提供了载体与阵地,更为自己的学科教学寻找到了科学方法与归宿。

由学科教学走向学科教育,由学科学习走向学科素养的养成,是师生共同深化课改的关键,是课堂教学的灵魂所在。而这也恰是立德树人的主要途径和基础——德育学科化。品德只能由品德来塑造,人格只能由人格来培养,教育的本质是精神的流转,所以,教师的境界有多高,教育的境界就有多高。

德育学科化,要做到育人为本、情感渗透、加强研究、全程渗透。

“五化”课堂的研究与实践,是在传授知识、培养习惯、科学管理的过程中,实现立德育人;在研究的过程中,系统构建基于自学加展示的课堂教学范式。“五化”课堂创新了常规教学,有效地实现了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进一步落实了新课程理念,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实现了教育由知识本位向学生综合素质本位的转变,促进了学生和谐发展和自主发展。

上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