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事物是生活理论的基本概念

理论的意义不仅在于找出事物的规律,更在于以什么为思考对象。只要我们对生活认识有足够的高度与深度,就不会为现象所迷惑、为感官所左右。

第一节 事 物

事物是生活的单位与意识的对象,其意义在于使人的记忆与思考变得方便和容易,生活的效率得以提高。

事物是意识的内容与生活的单位。

事物首先表现为其本身的组成与形态,即是什么,如吃的水果、住的房子、自然界的山水、具有生命的人与动物等;其次是事物的变化情况,即会怎样,如出现、远离、减少与变色等;再次是人的行为反应,即该如何,如回避、购买、友好与追求等。这些都以一种具体的、某种形式的概念出现,即事物。

我们的生活由各种事物组成,而事物的本质是其具有对人产生影响的功能,即意义;没有这种功能与意义,事物也就没有存在的理由了。

如水果能充饥和提供营养,语言能表达情感与传递信息,工作的收入能给今后的生活带来方便等。显然,事物如果没有这些特定的能对人生活产生影响的意义,人们就不会形成这些事物的意识了。

事物的形成不是随意的,而是有其内在规律的。人们在确定生活单位即事物时,是以其生活的需要与方便为依据的。当生活的单位确定得合理、恰当,人们理解其意义与做出生活安排就容易;反之,生活单位划分得不合理,这些就变得很困难。

如人们常以特殊的整数为生活单位,原因就在于整数具有特殊、简洁而易感受、记忆的特点,相反非整数就显得平淡、烦琐与区分困难而不易感受和记忆。同样,人们常以特殊与特定意义的人和事、以特别的物质与物质现象作为生活单位,原因不仅在于其具有特定意义,更在于它们容易被感受和记忆。

研究发现,西方学生的数学之所以不如亚洲一些国家学生的成绩好,其重要原因在于表达数字的形式太复杂而感受困难,导致思考时负担大。

我们总会将需要感受的物质和行为抽象出来形成明确的事物意识,以使人的思考与选择变得方便容易,生活的效率得以提高。

于是在生活中发现特别的、有意义的、反复出现的事情或者思考有了结果等,我们就会形成事物意识,如事件、名称与理论等,其实质是形成一种记忆以方便更多感受和选择。

同时为了交流的方便,事物又常以可表达、公认的形式出现,如以语言、文字、肢体动作与物质形式等来表达。

生活从可感受的事物意识开始,这是由于人类在原始的生活中必须对恶劣的环境做出敏锐反应,且感官意识也容易形成。人们获得感官感受的同时激发情感与思想,由此形成更多抽象的事物意识。

在这种事物意识的形成中,人的内在需要是根本原因。因为没有这种需要,就不会对外在物质刺激产生反应与兴趣,事物与生活的意识就无从谈起。但是,人的需要没有物质条件,其需要就始终是一种抽象、无法体验与表述的东西,人的大脑也就不可能得到有效的刺激与发展,因此,物质环境是形成事物的必要条件。

如刚出世的幼儿在饥饿时只能哭泣,因为他没有具体的与饥饿相关的事物概念可表述,当然他不能表述也是其原因。而只有当他吃奶时才会形成一种食物概念,并在饥饿时想起它,而当大人多次提到“吃奶”并喂他,就会形成奶与吃奶的意识。

随着生活的发展与效率的提高,事物意识变得丰富与细致也是一种必然趋势。如出现了以数量为单位的个、块、堆等;以物体重量与大小为单位的克、公斤、升与立方等;以时间和距离为单位的小时、天、米与千米等。人的吃住行方式与时间选择由此变得更准确,同时表达事物的语言形式也在发展。

动物都具有对物质刺激产生是什么、会如何与该怎样的意识,只不过动物的意识更多的是感官反应,是表面、简单、朦胧与随机的,而人类因效率的要求则形成了具有连续性生活意识的抽象的事物概念,并表现出因环境与经历不同而意识不同的个性。

事物具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可选择性,即事物作为生活的单位,人们可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选择,这也是事物形成及评估其意义的目的。生活的这种选择不仅指可感受的行为,如去还是不去,作还是不作,看还是不看等,也指一种抽象的意识行为,如是思考还是不思考、思考什么与如何思考等。二是意义的多样性。事物意义总是多方面的。如小车,它首先能给人带来交通的方便,其次是美观享受,再者是地位的象征等;我们到餐馆吃饭,既是为了增添营养与品尝味道,也是想去欣赏环境、感受服务态度,还有就是朋友相聚交流一下感情、思想等。

事物每一种意义还可继续分解,如小车外观欣赏包括色彩、形状与构成。美有多方面,食物味道与营养也有多种等,只要你能感觉到并愿意感受。

同样,事物意义的分解也是由人的需要来进行的,如在我们认识水果时其功能常常理解为水分、味道与各种营养等,而在具体消费水果时,则其功能还包括价格、购买与存放等的思考。

因此,从理论上讲任何事物都具有无限的可分解性,只要人们有需要,就能分解出单独的意义与行为单位,只是这种分解的代价会越来越大,其意义可能越来越小,直到没有必要再分解为止。

对事物及意义的分解,最初是比较容易的,而随着进一步地分解与更多意义被感受,进行更细致的观察与更深入的理解将变得困难,但随着人的能力发展与经济性要求的提高,这种事物功能的分解还是在不断进行,生活也变得更加丰富,对世界的理解也更深入。

如水果最初仅仅用来充饥,随后产生营养与美观的需要,而现在人们已感觉到还有水果的产地文化、一种水果的生态意义等。

事物有大小之分,其本身的内容越丰富,人们可感知与理解的内容越多,则该事物对人的作用就越大、影响时间越长,这时我们就称其为生活中的重大事物或重要事物;反之则小,或者不重要。

如结婚与生子、入学和购房等,其事物功能就有更多分解的可能与必要,该事物也能给人更多与更长时间的影响,故该事物就是人们生活中的大事;反之则是小事物、小事情。如简单的一句话、一个手势与一件日用品的购买和消费等,人们对其更多思考与选择就没必要,它们对人的影响较小。

事物分解出来的意义也叫做事物中的事物,即事物的意义也是事物,我们认为事物总是包含有多种、多层次的意义,这也就是事物的可分解性。

事物意义的多样性与可分解性决定了事物间具有相似性。事物的相似性是指事物因有很多意义,不同的事物之间就自然存在相同意义的可能,从而也就具有相似性。显然当两个事物间的意义相同性越多,我们就说两者越相似、其相同性程度就大;反之则相同性与相似性程度就小。

如水果与面包,它们都是可充饥的食物,其在营养、味道方面具有很多相似性,故相同性程度大;而水果与电视就很不一样,但尽管差异很大,在满足人的娱乐与情感需要方面还是具有相同点,只是程度小而已。

我们对事物意义的理解越多、越抽象,各种事物意义的相同性就越多,事物间的相似性就越大,其原因似乎在于满足人们精神需要的意义具有普遍性。

事物间的相同性意义在于人们面对复杂多变的生活时拥有经验使思考和选择变得方便,从而有利于人们更好地发现机遇、应对挑战。

事物之间总是存在着差异性,因为只有差异才会给人以刺激并形成特定意识的事物,并成为人们生活的单位。

如食物与电视的存在形式和组成明显不同,于是食物与电视成为人们考虑与选择的内容。

相反,没有差异或者差异不大的生活,是不会成为意识内容与选择对象的。如平淡与重复的吃穿,若没有特别的变化,人们是不会产生感受并形成一种事物意识的,除非有变化或有新的意义出现,如原来是吃不饱、穿不暖,而今天丰衣足食,或吃穿在外观与质量方面又上了一个档次,或者吃的样式与味道有变化,或者今天有了特别的感悟等,人们才会去感受并形成新的、具有特定意义的事物概念。

在一定时间内,人们所感受的事物的总量是一定的,因为无论人的生理还是心理,其活动能力都是有限的。于是当人们感受某种事物,自然对其他事物的关注机会与能力减少,因而在人们面对新事物时自然加速了对旧事物关注的减少,意识减弱,同时人们对事物意义的理解也在变化。

如你下班回家和家人闲聊,并由此发现与家人在一起的意义和乐趣,这时工作的热情与意识就会减少,这种随环境与情感变化而变化的事物意识便是事物的时间性。

同时因人的情感与思想在变,某一概念的事物内容也在变,于是某一事物概念的持续存在只能说是仍具有很大的相同性而被我们看成近乎不变,或者内容已发生变化而我们仍习惯用原有的事物概念而已。

如工作的意义原来可能是为了收入而付出,而以后可能更多的是指个人对社会的贡献。

不同的人对形成事物的内容与过程的理解是不同的。小孩由于经历与知识少而感官欲望强烈,于是生活事物更多地表现为感官刺激的结果,并由此决定了他们对不同物质与环境的敏感;老年人知识与经历丰富,于是生活与乐趣更多建立在回想与经验总结上,因而闲聊与谈论往事成为一种好的生活方式;思想者喜欢抽象而富有逻辑性的生活,于是独处与读书成为生活的主要内容。

事物是人的大脑对物质与生活的反应,这种反应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发展变化的过程,它反映出人类对环境适应与自身进步的要求。

于是在人生初期以及社会处于低级发展阶段时,像没有生活经验的婴儿,人们所想所做的主要是感官刺激结果,如吃穿与简单的娱乐。

而在生活发展到较高的水平、人的思想感情变得丰富时,便会开始关注一些意义抽象而深刻的事物,如群体生活从简单的生存、发展到互助、平等与个人权力等内容,因而人类的生活也就上升到更高的层次。

人的感官与思想必然产生对物质的感受需要,并形成对生活的事物意识,而生活意识的形成促进了人的感官与思维能力的发展,且事物的不断形成与事物意义的不断发展说明人类生活是具有很高效率和要求的,也反映出其发展的连续性。

第二节 事物的意义

我们常说一件物品有没有作用、一个行为有没有必要、一种生活有没有价值等,其实质都是人们想知道一事物能给人带来什么影响、带来多大影响,以便于合理安排生活。

在我们决定做什么、不做什么,先做什么、后做什么,以什么方式做及做多少时都有一个自己的最佳选择,而其依据便是事物的意义。

人们在生活中的每一次选择与安排,都是建立在特定的事物意义基础上的,如吃饭是为了充饥与获取营养,工作是为了获取收入,说话为了表达某种情感与传递某一信息等。

事物意义是人们感受的结果,它首先是指其本身的结构与组成,如水果的意义首先是指自身形状、物质成分、味道等固有的组成,这也常常是大家都能感受到的、公认的客观存在。

事物意义其次是指事物的外在联系。如明星与商品的意义有其各自不同的内容,但当明星做商品代言,明星与产品之间就建立起一种联系,使得人们一看到该商品就会联想起明星,从而使该产品具有明星的娱乐意义;或者明星具有商品功能而使人们时时从明星身上感觉到某一商品的存在与影响。这也是明星做商品代言的意义,即让一件商品与明星联系起来而把彼此增加为自己的意义内容以增强双方的影响力。

生活中这种事物意义的外在联系是普遍存在的,如看到水果所产生的美感联想,或者听说某人吃过、种植过该水果等,只要给人的印象足够深,能让人们在感受水果这一概念时产生联想,都属于水果的意义内容。

这种联系显然因人的经历与偏好不同而不同。如看见水,人们更多地会联想起其解渴、灌溉与游泳等意义,但具有从商经历的人可能会更多地与商机联想在一起,而环保人士更容易联想到水质、环境与人类健康的关系,而对一些学者来说,可能还会引起一些研究与思考而得出更深的意义。

事物意义就是由其本身的认识与外在的联系所形成的感受,虽然外在联系具有很强的随机性,但仍可能为大家所认可,如宗教生活、道德典范与品牌文化等,而事物本身的意义也可能是个人的独到见解,如有待大家认可的真理等。

在对事物意义的联想中,一个重要的特点是跨时间、跨地点与比较认识。所谓跨时间、跨地点就是考虑事物对人的作用、影响要联想到不同时间与地点的情况。

如在人们考虑是否购买一辆小汽车时,就有必要做这样的跨时间预期分析:人们在今后生活中使用的机会与时间,在使用过程中的日常维护、保养的麻烦与安全的顾虑等。这样,在考虑是否购买小汽车时,不仅要考虑价格与质量,还要把人们所能预期到的今后不同时间内的各种有利与不利因素,由此构成购买汽车跨时间的意义评估,同时决定自己是否购买。

对于一件物品,如食物,即使人们当时不饥饿,也可储存起来到饥饿时再消费;或者即使对自己没有意义,但仍可通过不同地方与不同人的交换来体现其意义。

再说说事物意义的比较影响。一个面包对人的作用有多大?从面包本身来看,无疑较大:它能为人们提供宝贵的营养与能量。但人们却不会这么想,道理很简单,如果食物很充足,即使没有该面包,人们仍可解决饥饿问题和获得营养,且如果有更好的食物可供选择,人们还会因用面包充饥而感到痛苦,这就是事物意义受到联想比较影响的情形。

事物意义产生于其能给人某种需要的满足,显然没有人的内在需要也就谈不上事物的意义,因而人的需要与需要程度决定了事物意义的存在和大小。

比如,人们要有饥饿感,水果才有充饥与营养的意义,且人们越饥饿,水果给人的意义越大;看电视剧是因为人有情感与思想的需要,且人们的这种需要越强烈,电视剧的意义越大,反之则越小。

除人的需要因素外,生活的时间与环境(空间)也常常作为事物意义的决定因素和条件。

人们从一种事物中能获得多少意义,常常取决于人们用多少时间去感受。当一个人的时间越多、用于一事物的感受时间越是充足,则人们对该事物意义的感受就越充分、完全,从而该事物给人带来的意义也就越大;反之,当一个人的时间紧张、用于一事物感受的时间有限,则该事物对人的功用就小。

对于一辆小汽车来说,当人们没有多少时间去使用,小汽车带给人的意义与功用就小;反之,当人们有较多的时间去使用,如工作与休息时都可以使用,则小汽车给人的功用与影响就大。

同样对于环境条件来说,当有方便的停车场地、有宽敞而平直的交通道路、有良好的天气等,小汽车就能更好地发挥作用,小汽车给人的意义就大;反之,小汽车的使用环境条件差,且周围的人反对自己使用,则人们就会感到使用小汽车时的困难与不便,小汽车给人的功用就小。

不过,与人的内在需要决定事物意义不一样的是,对不同事物的感受对人们的时间与环境条件要求是不一样的,从而其意义受时间与环境条件的影响大小是不一样的,而任何事物的意义都是与人的需要程度成比例的。

比如,食物的消费特点是所需时间短,对空间、环境条件也没有什么要求,因为人们可灵活、随意进行消费,这样食物的意义受时间与环境条件的影响就小。而对于许多大宗耐用物品如电视、小汽车与住房等来说,其不仅要求人们有较多的时间,也要求有适宜的环境条件,从而其意义受时间与环境的影响就大。

然而重要的是,由于人的需要与生活的时间和空间资源都是有限的,因而当一事物满足了人的需要与消耗了人的时间和空间资源,其他事物的意义就会减少。如人体得到一食物后对其他食物的需要自然减少;与一朋友相处占据了很多时间,与其他朋友相处的需要自然减少。

同时,人的需要与经验是随时间而变化的,故事物意义也是变化的。如一个人偶然以平时不吃的食物充饥,这不仅使他当时对其他食物的需要减少,也可能因此产生长期的消费习惯与经验变化,即适应了新的食物而对习惯了的传统食物不再喜爱,或者相反更坚持原来的消费习惯。

事物意义是选择依据,因而事物的意义是相对整个生活比较而言的,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确定事物本身的意义,如面包可以充饥与补充营养,更重要的是进行联想与比较以确定各种事物意义在整个生活中的大小,如联想我能获得多少食物、我的经济条件如何等。

于是,当一个人的条件有限,只有面包等少量食物可充饥,则面包的意义就很大;反之一个人条件好,可选择的食物多,面包的意义就明显缩小。因而事物的意义具有很强的个性与随机性。而社会对一事物意义的判断常常有两种情形:一是客观地分析事物本身的作用;二是分析其市场地位。

在这种对事物意义的综合分析中,我们看出事物有着两种基本的性质:一是给人舒适与享受,它是人的欲望与追求产生的原因;另一种是给人不适与痛苦,它是人们厌倦与回避的原因。这由此构成人们两种基本感情与态度,即享受与痛苦。

这样,尽管生活内容丰富多彩,事物的意义多种多样,我们还是可以用正的或者负的功能及相应的量来表示,并可综合得出事物总的意义大小。这就是说,事物的意义是一个可叠加的量。

如对于水果来说,它具有香甜可口、充饥、外观怡人以及细菌对人体的危害、残留物的处理等几种主要功能,并可分别评定为单位相同但量不同的作用(赋值):10、15、5、-10、-5。其中由于后两种功能对人来说显然是一种厌倦与痛苦,故为副作用。

在把水果分解成各种意义的量后,一种水果的作用就是其各种功能叠加量,且为:10+15 +5-10-5=15个单位量。

又如:一个人在一天的生活中有吃饭、工作、闲聊与看电视几件事,其意义分别为10、-20、5、10个单位,则其一天的生活意义总量就为:10-20+5+10=5个单位量。

事物意义的综合也常常表现为概率性分析,这是由于生活中总存在不确定性因素,其联想与预期的意义能否产生常常是一个概率性问题,对此人们只能采用概率性分析,具体过程就是把一事物产生的概率乘以事物的预期意义,以此衡量该事物意义的大小并将此作为生活选择的依据。

其实,事物意义都存在产生与实现的概率性大小问题,只不过对那些确定的或把握性大的事物而言因其实现的可能性很大而视其概率近似100%而已。当然若实现的概率为零,人们也不会去做意义评估与选择考虑了。

事物意义是随着人的情感与思想发展而变化的。如吃饭,最初仅仅是为了充饥,后来开始讲究味道与营养,最后到体会吃饭的美感与饮食文化并作为交流的平台等。又如工作,现在我们不仅要考虑做什么、收入多少,还要考虑什么时间、地点与环境如何,或者有无创意、对自己的生活与未来的影响等。

这就是说同样的事物,其意义是随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的,且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效率的提高,人们有从一事物与行为中获得更多功能体验与意义满足的要求。

如对于一场平淡的技能与知识比赛,当人们进行不同理解与联想,如希望某队与某人赢,希望某人与某队如何表现等,就会使比赛的意义变得丰富与更加个性化,比赛也就由此变得更有看点了。

人们在生活中找到了自己所需,并不断赋予其各种意义。其中,有的是公认与社会化的,有的是个人特有的偏好,但不管怎样,发现更多的事物、感受更丰富的意义,是生活的需要,也是生命的意义。我们坚信,不会有神或权威来掌控人类的这一基本要求,平等与充满个性的追求才是生活的基本精神。

第三节 递减与递增原理

如果人们对苹果的消费需要一定,则连续消费苹果所获得的满足与幸福感是逐步减少的,而当人们对苹果的消费需要增加时,则同样的苹果给人的满足与幸福感就会明显增强。

人类可消费的物品是有限的,以物质增长来获得的幸福感是递减的,而人的情感与思想所产生的精神需要却是可以增长的,这才导致了人类发展的连续性。

人们在饥饿时以苹果充饥。当人们吃第一个苹果时,由于此时人的饥饿感最强,对充饥的需要最强烈,于是该苹果对人的满足与作用最大,而当人们在吃第二个苹果时,由于人们在消费了第一个苹果后的饥饿与需要减弱,故第二个苹果对人的作用量减少。以此类推,第三个、第四个苹果等对人的作用量也将依次减少,至人们不需要时为零或起副作用。副作用表示苹果不仅不能给人享受与满足,相反还会因与人的需要相矛盾而给人带来痛苦。

更进一步分析,假设人体对苹果的最初需要量为5个单位,则在人们消费第一个苹果时,对应的作用量即为5个单位量,而在人们消费第二个苹果时,由于人体对苹果的需要程度减少,为4个单位,故该苹果对人的作用量也相应地减少为4个单位。以此类推,第三个、第四个与第五个苹果对人的作用量将依次减少为3个、2个单位与1个单位,到第六个苹果时其对人的作用量为零。这样,前5个苹果对人的总作用量为5+4+3+2+1=15个单位,也即当时苹果给人的总作用量。

这就是说,人们以个为单位连续消费,其边际单位,即每消费一个苹果所带给人的作用不仅是递减的,而且是等额递减的。

生活是一种感受,而感受产生于人的需要。显然,人们对一种事物的需要程度越大,该事物对人的作用与意义就越大,其作用与需要程度成正比例关系就是一种必然的也是我们容易理解的规律。

感受最终也可归结为一种生理活动,而饥饿得到满足的过程也是这种生理活动的一种表现,因而我们能发现人的需要程度与反映这种需要的生理活动程度成正比例变化的客观性与普遍性。

这就是说不仅人体充饥的食物作用按等额递减,且任何事物的意义都同样存在这样的边际变化规律,即当人的需要表现为一定的量,在这种情况下,只要满足人们这种需要的事物能分解为更小的单位,人的需要在连续获得满足时该更小单位的事物的意义就会表现出边际等额递减。

比如按时间来划分娱乐,因人们在某一时间的娱乐时间需要一定,其单位时间内连续获得的娱乐满足就是等额递减的,或者按其他单位如次数来划分娱乐也一样,则每一次所获得的满足感是等额递减的。

我们把同种单位事物的作用随人的需要成比例减少的规律,叫作事物作用的边际等额递减规律。

由于事物具有多种意义,所以事物作用的边际等额递减规律也体现在事物的各意义上,只要我们对这些意义的感受能以某种更小单位来进行。这也是很自然的事,因为事物意义本身就是其各种意义的总和,也正是其各种意义的边际等额递减才构成了事物意义总的边际等额递减,但事物意义因其性质与对人作用的方式不同,其递减额的大小又是不同的。

我们以聚餐为例。人们从一次聚餐中可获得的享受可分为三种:一是食物充饥与人体营养的满足;二是食物与环境带给人的感官享受;三是与进餐者的交流所获得的情感满足。

现在,我们可把聚餐分解为某种更小的单位,如时间单位,以分析其连续消费中各功能作用与总作用的变化情况。

显然,人们在第一单位时间无论是人体所获得的营养,还是味觉与美的享受,或者是从交流中获得的情感与思想满足,都将是最大量的,而在第二、第三个等单位时间里,其各意义给人的作用依次按不同量等额递减。

其中,有的意义作用递减量大些,而有的意义作用递减量小些,于是在某个时间就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有的意义作用已递减为零了,但其他的意义作用不为零,故人们对整个聚餐来说还是有持续要求的。

若是盛大的酒席与美味佳肴,此时常常是营养、充饥的作用递减快,而其味觉与美的享受递减慢,这就是我们在生活中常感觉到的想吃又吃不下的情形;而对简单食物却是不想吃而又必须吃,因为此时人们可能一开始就没有嗅觉与美的感受但又感到饥饿,此属另一种情形。

或者,当人们聚餐到某一时间与单位量时,有的意义就会给人带来副作用量,而有的意义作用仍为正的作用量。于是,各意义叠加,当综合作用量仍大于当时的边际生活作用量,则人们仍会继续聚餐,直到综合作用等于或小于当时的边际生活作用量,人们才会停止聚餐。

当我们进餐到一定时间与程度,虽然已觉得意义不大了,但又没有更好的选择与安排,我们就可能多吃一些,多感受一下,或者相反。

我们可进一步从更广泛的生活来分析事物这种多意义作用边际变化情况,即由于事物意义的可分解性,因而事物间就存在相同性,于是这种边际作用等额变化规律也就会发生在不同事物之间。

此时人们若选择一事物,另一事物因存在局部的意义相同就会产生局部意义作用的等额递减,即人的某种需要得到满足导致没被选择的事物作用也会发生变化,且仍表现出边际等额递减影响,尽管这种递减额较小。

不同的事物,其意义相同性程度是不一样的,从而相互影响的大小也就不同。如同是食物的水果与面包,其功能相同方面较多,两者之间产生影响的机会与量较大;而在食物与娱乐品之间,其功能相同的方面就较少,两者之间产生相互影响的机会与量也少。

一般情况下,物质作用很容易受制于人体所构成的有限感受(消费)能力,因而看似不同的吃与穿,其作用的相互影响与由此引发的边际作用递减量却大。如人们很容易在获得一种食物满足后而对其他食物的需要与作用会大幅减少。

而精神生活则因产生于人的情感与思想,其事物间的相同性与相互影响也就复杂而间接得多,事物间局部作用与相互影响也就少。

如旅游与看电视,尽管形式不同,但对人们来说都是一种情感与思想享受,并不难找到之间的相同意义,如获得一定情感寄托与某种生活体验等,因而当人们旅游后,对看电视的需要就会减少,而这种减少又因是局部的相同与间接的联系而不大。

总体来说,我们生活中的事物之间总是存在或明或暗、或多或少的局部性相同,此时,人们选择一事物,其他事物的作用都可能产生或多或少的递减。

随着生活的发展与人们对生活效率的要求的提高,人们从一事物所获得的满足将是更多方面的。如对于食物的消费,以前的目的是简单的充饥与营养满足,现在因人的情感与思想发展了,人们就想从食物中获得各种感官与理解的满足,从而一事物的作用递减更多的是人的综合心理反应结果,其不同事物间的功能重叠机会也将增大,相互影响的机会也更多、更普遍。

这种事物意义相互影响的普遍性导致了感受经济的形成,即如果任何事物都能让人获得较多与普遍性生活意义的满足,人们又何必强调特定的生活追求与固执于某种生活形式?于是随意生活、享受过程与当时的环境就成为生活的必然。

对于事物作用的边际等额递减还存在一个复杂因素,即由于人的需要,或者说最初的需要也会在不断获得满足的过程中发生变化,表现出增加或者减少,这使得这种边际作用递减规律更不容易为人们所体会,尽管这并不影响规律本身的存在。

我们以音乐欣赏为例。人们最初可能对一音乐不太适应,或勉强可以听,此时人们欣赏该音乐的时间需要会很少。但在听的过程中,人们变得更喜欢或者更不喜欢都是有可能的,其音乐欣赏的时间需要因此发生变化。

假设人们刚听一种音乐的需要是5个单位,如5分钟等,第1至第5个单位的音乐给人的享受量分别为5、4、3、2、1,这时音乐总的作用量为5+4+3+2+1=15个单位。而在人们听该音乐的第3个单位时改变了习惯与爱好,假设是对该音乐更喜欢了,这时听音乐总的需要量增加了2个单位,且第1至第7个单位的享受为:7、6、5、4、3、2、1,共7+6+5+4+3+2+1=28个单位,故第三个单位享受所获得的作用量为5而不是3个单位,但人们继续听音乐所获得的作用量仍是按等额边际递减的,只是因其有更大的感受变化掩盖了这种较小的感受变化。

这就是说即使人的需要出现变化,其等额递减规律也在发生作用,只是因为人的需要在发生变化而让人们感受困难。

尽管人的需要随感受变化而变化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但在时间短、人的心理与需要相对稳定的情况下,人们还是能明显感受到这种事物作用边际等额变化的规律的存在。

因此,我们所分析的事物作用等额递减是建立在某种感受需要的稳定性基础上的,且只有存在这种稳定的感受需要,人们对这种边际变化才感受得到,其分析才有意义,但这并不是说在人的需要发生较大波动的情况下就不存在这种事物的意义。

由于事物意义的相互影响,更由于生活的日益丰富,我们会发现不同事物间的意义差别日益缩小,即同样的发展变化与新事物给人的作用越来越小,代价却变得越来越大,而这时提高人的感受能力就更有必要了。

人的需要随人的感受能力增加而增加,使得同样的生活会变得更有意义。那么,假设人的需要增加10%,人的幸福感会增加多少?是否也为10%?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分析。

首先,我们认为人的幸福随人的感受能力增加而增加是肯定的,尽管痛苦也会增加。生活中我们也不难感受到,情感与思想贫乏的人是不太懂得生活、享受生活的,而只有具备丰富的情感与思想,才有能力与机会感受生活,并在生活中更多地获得满足感。

人的情感思想在追求与享受中获得发展,这是一种自然的激励;而痛苦却相反,它会使人的情感与思想受到压制。因此我们认为人的情感思想发展总是与激情和享受一致的。

其次,一事物的作用因人的需要程度不同而不同。显然,当一个人在需要吃三个水果的情况下吃一个水果,比其在只能吃两个水果的情况下吃一个水果,其获得的满足与幸福感更大,且根据事物作用的等额递减规律,前者获得的满足感是等额递增的。

假设人们对一种苹果的需要为5个单位,且第1至第5个单位的享受分别为5、4、3、2、1,这时该事物的作用量为5+4+3+2+1=15个单位。现在人的感受需要增加1个单位,为6个单位,则第1至第5个单位的享受分别为6、5、4、3、2,这时该5个苹果的作用量为6+5+4+3+2=20个单位。因此,人的感受增加1/5即20%,人的满足感就会增加5/15即33%,人的满足感与幸福感就会呈递增状态变化。且我们不难证明,任意基础上的感受能力增加,都会带来幸福感的更大增长。

于是,当发展建立在财富的增长与环境改变上,我们获得的意义与享受将是递减的,且代价越来越大,而当发展建立在人的感受能力增长基础上,生活的意义将会递增,人的幸福感增长远大于感受能力的增长。

人的感受能力首先是指人的生理活动所表现出来的感官能力,这比较难发展,且会在较短的时间内满足,因而其意义不大。而复杂与可塑性强的大脑活动所表现出来的抽象感受能力是比较容易发展的,且因为这种抽象的情感与思想满足强调的是过程,故更容易让人的生活变得充实,因而意义很大。

社会发展不仅是物质的进步,更重要的是人情感的丰富与思想水平的提高使得生活的意义和幸福感能从平淡的日常生活中获得,这样原本平淡与无聊的生活也就会变得有意义起来,简单的生活也能让人产生激情。

生活的意义不在于得到什么,而在于感受到了什么,决定该感受的是人的思想与情感。于是当我们太关注表面的改变而忽略人的精神和思想、沉浸于市场经济与形式上的发展而忽视质量,将会是得不偿失的。

生活的过程也是人自身成长的过程,如运动促进人体的发展与强壮,感官活动带来感觉能力的提高等。同样,人的思想与情感活动会促进人的理解能力增长及情感的丰富等。

当然好的环境会使得这种发展更有效率,如注重个性与平等的文化、人与人之间有更多的信任与友好等,则人们在生活中就更容易产生美好与激情从而使人更快进步。

相反情况就不一样了。如在贫富差距扩大、缺少公平与诚信的社会,一部分人就可能过多与过容易地获得机会与成功,其成功的意义也就慢慢消失了,生活也会变得平淡;相反,另一部分人则缺少相应的激励而失去生活的热情与信心,并时时因受到伤害而仇视他人,其情感与思想的发展就会受到严重不利影响。

在人的情感与思想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个边际递减规律,即当人的大脑面对同样的刺激而变得活跃的同时,其总的增长潜力与效率在减小。

因此,在人的成长过程中,不应总以太过相同的事物来刺激人的大脑,即生活不要太单一,否则会让人变得麻木。而我们如以不同性质的事物来刺激人的情感与思想,情况就不一样了,这时人的情感与思想获得更强烈的刺激而变得活跃。

如一个人总是生活在成功与赞美中,尽管人的情感与思想也会获得发展,但这种发展会趋于缓慢。这时让其受到异样的事物刺激,如艰辛与不幸,生活也许会出现意想不到的积极变化,即对同样的成功与赞美会有更强烈的激情,且能让人更成熟。

同样对于人的思想来说,当我们始终对同样的事物与相同的生活进行思考,虽然大脑也会变得活跃并获得发展,但这种活跃与发展会逐步减弱。而当我们能倾听相反意见,变换角度、逆向思维与进行不同体验等,人的大脑就会更活跃,其发展也会更具有持久性。

因此,对于人的成长,当我们始终以严格的行为标准来要求,这会让人变得平淡和烦躁而没有活力,也会潜藏一些不确定的风险。而偶尔错一下、感受一下挫折,或者在压力与紧张中轻松一下,就会更有利于人的健康与成长,而不是人们所想象的会变差、变坏。

第四节 感觉与思考

为什么老年人与年轻人常发生冲突,其原因就在于老年人的生活经验与知识丰富,因而按习惯与感觉来生活对他们来说是合理、必然的;相反,对年轻人来说,他们思想活跃,生活经验与知识较少,于是他们更多地以个性与思考来选择生活。

尽管每个人的生活环境与条件不同,但可选择的事物都会很多,这就需要我们确定各种事物的意义以做合理选择。

人们确定事物的意义时首先是感觉,即以感官和经验直接确定事物的意义。然后是思考,即在感觉的基础上做更多联想与推理来确定事物意义。

感觉是人们对事物刺激的本能反应。所谓本能反应,就是人们的自然反应,或者说是人的第一反应,也是人们当时最容易产生的生理与心理活动。

如受到某物刺激时,我们会情不自禁地关注一下是什么、会怎样;看见他人如此,我们会不自觉地模仿;人们饥饿时会自然地关注食物等,这都是人们的第一反应与不需要意识控制的自然行为,也是以感觉来确定的行为选择。

思考则相反,它是人们对事物意义发现与确认的过程,且在这种发展与确认的过程中需要排除不相关的经验联想与当时的感官干扰,这就使得人们有意识地控制本能反应从而付出代价。

如上例中若我们在饥饿时不满足现有的食物而想找到更好的食物,这就需要人们寻找和思考,这时不仅要排除感官与感觉性的经验影响,还要从现有的环境与条件、从经验中做抽象的逻辑分析。

同样,当我们不想盲目跟从他人就需要知道别人为什么这样做,我们应如何做等,即排除他人的选择影响并评估不同选择的意义以确定自己的行为等,这就构成了一种有意识的代价行为。

那么,对于事物的意义我们是选择感觉还是思考来确定呢?这就形成了思考的经济性问题,即人们对事物的思考代价应小于评估后做出行为调整所产生的作用增加量,这样的评估与思考才是经济合理的,否则,人们就没必要这样做,也不会去思考。

如有A、B两事物,其中A事物的作用量为50个单位,B事物作用量为30个单位,而人们思考代价为 5 个单位,则人们经过思考后选择A事物可获得的作用为50-5=45个单位量。而人们不思考仅以感觉来选择,则平均也能获得(50+30)÷2=40个单位的作用量,小于人们进行思考后所获得的45个单位的作用量,故人们所做的思考是经济的,也是值得这样做的。

显然,当人们的思考代价为10个单位,则进行的思考就不经济了,即人们没有必要思考了。

一般情况下,当事物意义的评估、思考代价太大,或者人们根本不可能进行评估,或者对于重复与相同性大的事物没有必要思考时,其行为就以感觉来进行。

生活中我们常常以习惯来选择事物和确定行为,就是因为思考或者进一步思考没有必要,这是理性与经济性要求的表现;相反处处思考、精益求精与追求完美却是自寻烦恼,是非经济性行为。

为什么我们不能斤斤计较?为什么企业常常不能使利润最大化?其原因就在于斤斤计较与维持这种利润最大化的代价很大,人们要不断考虑各种复杂多变的因素,利益与利润最大化意味着相应付出的代价更大,是得不偿失的。

当然,完全的重复在生活中是没有的,从某种角度来说,感觉也常常是一种盲目的行为,因而在生活中就时常可能出现看似相同、感觉正确与理应如此而结果却是错误的情形。

有学者做过相关研究,得出的结论是,人的行为90%以上是无意识的,即人们所做的选择90%是习惯与本能的反应,也就是由人的感觉来决定的行为,并造成了太多的盲目性与不合理性。

举例来说,我曾经到一家商店购买了一个几元钱的小物品,感到店主态度很好,价格也便宜,现在我要买一个几百元的大物品,我仍选择这家商店,这就是盲目地凭经验、凭该店有便宜几角及当时店主态度好的经验而选择它。

这就忽视了这样的问题:该店大物品是否也比其他店便宜,品质与售后服务能否得到保证等。也就是说仅仅因该店很小的相同性特征,就得出长期态度好与更大范围内做到价廉物美的结论是有问题的。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与对效率的更高追求,人们常常会以更少的相同经验来决定更大范围的选择,如以5%的相同性来决定95%的不确定性,从而有把本来该表现为思考的行为变成了顺从感觉的趋势。

这就是说,人们可能过于相信经验与感觉,并主观地认为自己的经验具有广泛的适用性,或者相信朋友、崇拜权威等,总认为他们的言行都是正确的,自己完全可以效仿而不做思考,这都是有缺陷的,从而可能导致错误与危险。

人们在生活中的重复越多,对一事物的行为习惯越久,则其越以感觉来生活,改变与思考就越难产生。这可解释一些老年人或者长期在位的领导越来越固执与偏见的原因。

生活中,事物意义的确定首先是从直观感觉开始的,然后对那些重要因素再进一步思考。然而,即使在这种思考活动中,由于人的认知有限,人们仍需不断地在事物的某些方面与某些环节进行较多的感觉评估。

如对于一个人的认识,我们首先从其外貌与言行这些直观的感觉与经验联想来感觉,而当我们觉得有必要更准确地认识时,就要进一步观察与思考了。然而,即使这样仍存在以感觉来辅助思考的情况。

但是,我们常常更相信第一印象而不是更多的思考,因为更多推理可能建立在假设等不确定性的因素基础上,这样不仅思考的代价大,且难有理想的结果,如西方的金融危机,即使是其顶尖的学者也没有预测到。

有人经过研究发现,当我们与陌生人打交道的最初0.1秒内,就对对方的可信度、攻击性和吸引力等做出了判断,即以大量的感觉与较少的思考和评价完成了对其的认识,而如果给你更多的时间来考虑,也很难使你改变看法,因为进一步认识太难。

因此,在事物意义的确定过程中,感觉是基本的、绝对的;抽象思考是相对的,是在特定的情况下才会产生的。

同时,思考也需要相应的时间,且当人们对一事物越陌生(与经验的相同性小)、事物越复杂,则所需评估的量就越大,时间也会越长,反之则短。而感觉我们认为是不需要时间的。道理很简单,如果感觉需要时间,而在这段时间内人们又需要完成特定的行为,这就构成了一种约束与代价,于是我们认为感觉是一种不需要时间或者是一种极快的程序性心理反应过程。

生活中,一个人的行为是按感觉来进行还是按思考来进行,不仅取决于事物本身,也取决于人的经验与能力,还取决于人们当时所处的环境与情绪。人们受到的环境刺激越大,人的情绪化反应越严重,人们以感觉来对待事物的可能性也越大,因为这时人的意识更难控制,反之亦然。

问题在于,情绪化行为不是产生于稳定的态度与一贯的经验,而是产生于当时被激活的情感与经验,这就让人的这种情绪化带有很强的偏见和盲目性。

如人们之间发生冲突时,我们常常情绪化地被感染而不假思索地站在自认为弱者与亲近者一边,而对其原因以及干涉的结果,我们却不愿去多想。或者一个朋友说了一句不尊重自己的话,就可能激发不友好的经历再现与敌视的情感。

在突发紧急情况时,人们很容易受环境刺激而采取情绪化行为,此时不仅人的思考能力降低,同时抽象思考也需要时间,因而若紧急事件所发生的时间短于思考所需时间,人们也不可能采取理智行为,这就导致人们在紧急情况下更容易出现盲目与慌乱的情形。

一个人的经验与知识越多、思考的能力越强,其对同样事物所需的思考量与时间越少,且对情绪的控制也越容易,从而对危机更能做出理性反应;反之就不一样了。因而对紧急情况的处理,能反映出一个人的思想能力与心理素质水平。

显然,容易情绪化与冲动不仅降低了思考能力,也增加了思考时间,从而有效应对危机的机会减少,因而在重大问题上保持冷静就很重要,特别是在有人鼓动、人与人之间出现情绪化的相互攻击时。

相反,在悲观与平静时,人们更容易做出理性的选择。其原因就在于兴奋与冲动压制了人的思考。

生活中的从众与对权威的遵从其实质也是为了减少思考代价的需要。所谓从众,就是人们以他人、以多数人的行为做选择标准,特别是以自己所信任的亲人、朋友,或者所尊敬与喜欢的人为标准,总认为他人所说、所做的是对的,是经过思考的,于是自己没有必要多做思考而做同样的选择即可。

例如抢购,人们以为占了便宜,总有跟随他人购买的冲动而未对其所购物品的功用、品质与价格等做更多思考。不难理解,从者越众,盲目性就越强,这也是经济波动的原因之一。

思考是一种代价,且因人不同,于是当人们经验少而又习惯于抽象思考时,则对同样事物的思考代价就小而有利于人们选择思考;而当人们对思考不习惯,总希望有经验可循,就会更多地生活在感觉中。

为什么老年人与年轻人常发生冲突,其原因就在于老年人的生活经验与知识丰富,此时要让他们排除经验与习惯对生活的影响就很困难,因而按经验与感觉来生活对他们来说是合理的、必然的;相反,对年轻人来说,他们思想活跃,生活经验与知识少,于是他们更多以思考和个性来生活。

这种代沟在社会发展较快的工业化时代表现得尤其突出,此时社会更多地激励年轻人个性化生活与创新,而老年人并不能很好适应这种变化,并有意或无意地以自己的经验和感觉来压制年轻人适应这种变化,从而导致两代人间的矛盾冲突。

由于事物意义评估代价的存在,更由于经验与能力的区别,所以在社会生活中自然就存在思考的专业化分工要求:由一些专业知识、经验与能力水平高的人来负责对一些重要、重复性强的事物做思考,并制定原则性的行为标准,如政治制度、法律法规等。

显然,事物意义评估的专业化分工与物质生产劳动中的专业化分工一样,实质就是让不同能力与知识的人做不同的工作,以此获得良好的群体生活效率。

然而,任何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于是我们如果毫无思考地以经验为标准,对存在与传统绝对地坚持,生活就可能变得很不经济。

同时由于人的知识与能力也在提高,故对同一种事物意义的评估代价在不断减小。显然,当事物的评估代价小于相应行为调整后的作用增加量,人们对一事物重新进行评估并调整行为就有必要。

因此,子女小时候认为父母做什么、说什么都是对的,而在他们长大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后,就会有自己的生活与行为方式,这时大人们就应正确理解,否则子女与父母的冲突就会增加。同样对于社会生活,当民众的知识与能力得到提高后便有改变现状的要求也是正常的。

生活的发展一方面丰富了人的经验与知识,另一方面在面对太多的感官生活时也难以思考,从而人们的感觉行为似乎有增加趋势,或者说生活的发展让人变得懒惰了。

这就出现了这样一个问题:既然人们更多或更愿意以感觉和本能来生活,这是不是说明人类有重新回归没有意志的动物性行为呢?显然不是。

首先,动物的行为是其长期演变所形成的生物个性而已,而人的本能更多是后天在生活中形成的经验反应,并受思想影响。

其次,动物更多是按本能与直觉来选择行为,是因为它不能更多思考,而人类以直觉和本能来选择行为,是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每天要处理的信息太多,如果对每一信息都给予关注,大脑就会超负荷反而处理不好,于是将时间与精力用在更有意义的事物上做更有效率的思考将是一种要求和趋势。

同时人类总是在不断提高自己判断与归纳总结的能力,并掌握更多的逻辑与普遍性规律,从而在生活中能以更多的感觉来选择行为。

因而当我们发现更多的人生活变得轻松,这不是说人类思考变少了,而是社会发展与生活效率提高的结果。

然而,在人的个性与信息膨胀的社会,人们也很容易盲目地凭感觉来选择自己的观点、轻信自己掌握了真理,并急于表达自己的思想,实际上这是不成熟、没有好好思考的表现,而在多数情况下只要我们多观察、多思考一下,我们的观点和看法完全可能是另一种情况,行为也会变得理性得多。

最后,由于社会进步,过去那种危机意识与不信任已大大减少,生活中不必要的思考与博弈的情况也减少了。

当然,生活需要好的价值取向与道德环境,这样我们在生活中才能避免矛盾、减少代价而让生活变得更有效率。

第五节 经 验

经验是适应环境的结果,故经验不仅使生活变得方便,也让人们产生自信与地位,于是人人都希望自己有经验,也盲目地相信自己有经验,甚至假装有经验,这必然会导致错误与冲突的频繁发生。

有人做了一项调查,志愿者在不知道品牌的情况下喝百事可乐与可口可乐,一半以上都更喜欢百事可乐,但当知道品牌后,人们就改变了观点,更愿意喝可口可乐。

这里,品牌刺激使人的大脑产生了与品牌相关的记忆再现,此时饮料的意义就不仅由其口感决定,还有公司的态度、品牌文化等经验影响,由此使选择不那么盲目了。

经验产生于实践,这种实践既是个人的经历,也可通过学习与交流从他人的经历中获得。

经验首先是个人的习惯与偏好,而个人习惯与偏好一旦被大家接受,就会成为共同的行为偏好,即具有普遍意义的文化。

然而,个人的经验能否形成群体共识并演变成普遍性的文化,取决于这种经验的普遍性意义及这种经验传递的难易程度。

于是具有普遍性意义的科学知识与人性化的生活容易成为人们共同的经验和习惯。相反,随意性、特殊性与偏见是难以形成普遍性经验的。而不同地理环境与气候所决定的生活习惯则构成了特定的文化。

语言文字的形成与信息技术发展使经验的总结、交流与传承变得容易,从而有利于普遍性生活意义的文化形成与传播。

经验的意义首先是人们感受的对象,因经验本身产生于人们对生活的感受,只是因感受的转移而成为记忆。

其次,经验是人们认识事物的补充与思考的逻辑。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总是有困难的,这时,经验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参考而使得对事物意义的认识变得容易。

如看见一家商店,我们就能知道它卖些什么、商品价位等,因为我们原来去过该店,于是可以事先确定在该店买什么,否则我们还要去了解一下。

又如一个人现在的行为被我们感受到的是诚信,但对此人过去的经验感受却不是这样,这就让我们对他的评价不再盲目,我们的行为也就更理性了。

经验作为思考的逻辑依据包括两种情况:

一是以局部来看整体、以小识大的“概率性推理”。如某人给自己说了点好话、做了点好事,我们就会认为他是好朋友,值得信任,什么事都相信他;一食物给人以好的感官与味道,我们就认为其营养价值高等。

这种以局部推导整体、以小看大其实仍是一种盲目行为,因为这种推理不严格,是“概率性”的推理,即这仅仅是一种可能而不是必然。

二是将经验作为一种必然的联系来推导事物的意义,这是一种科学与严谨的推理过程。

如一看到朋友,就想到他的一些习惯与爱好,这是经验的感觉反应。同时,根据其一些表现,就产生其生活过得如何、现状怎样的认识,这就是一种概率性推理,因为这仅仅是一种可能。而当其表现出迟缓与病态,我们就会认为其身体变差了以及日子过得不好的结论,这就是科学的逻辑推理,因为这是必然的原因与结果关系。这样,通过经验的再现与推理,我们在面对该朋友时就有了合理的认识,并决定自己是否与其相处、如何与其相处。

当然,经验是作为概率性推理还是必然性的逻辑推理有时很难区别。不难理解,一个人的阅历越丰富、经验越多,对事物意义的认识就越容易,其生活就越轻松。

最后,经验除了可作为思考的补充与逻辑外,还可直接作为思考的结果和选择的标准,其原因在于当我们对生活选择太难,或者他人的经历与我们的要求具有较多相同点时,我们就可能以经验作为结果和标准。

如我想如何生活、理想是什么与如何实现等,这些都可能有些模糊。这时朋友、名人与明星的生活与经历就会对自己的选择产生很大影响,且若其与自己的需要太接近,朋友、名人与明星本身就可能成为自己奋斗的目标与选择的标准。

凭经验来生活,并不是说人们希望简单与重复,而是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思考,当然这也不排除一些人安于现状与习惯于轻松地生活。相反没有足够的经验,人们面对层出不穷的新事物就会无能力做理性选择而只能使自己处于盲目和慌乱中。

经验常常通过联想对生活产生影响。联想是指人们在受到一事物刺激时与此相关的具有相同意义的经验就容易被感受,从而对人的思考与选择产生影响。

经历都会留下记忆,即事物特征在人的大脑皮层神经中形成联系,特别是对那些给人刺激大、重复性强以及具有重要意义的事物更是如此。同时通过相同性刺激再现,使人的生活与情感在生活中容易出现相似和重复。

所谓相同性刺激,即生活中完全相同的事物是不存在的,但某方面与某种程度的事物相同是可能的,大脑中相联系的特定区域的神经由此变得活跃而导致相应的记忆容易再现。

如恐怖经历中的特定人物、形状、颜色与气味等就会与恐怖产生联系,而在人们再次受到这些相同性特征事物的刺激,就会引发恐怖记忆与情感经历的再现。

生活与经验的相似程度越大,经验的再现就越容易,从而思考与选择就能更多地凭感觉来进行。当生活与经验的相同性达到一定程度,人们就不需要意识控制而形成本能反应了,相反人们就只能更多地思考与艰难地选择,生活的无助就会加大。

因此,当一个人置身于新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如移居到一个新地方,他面对新的生活并因缺少经验而什么都要思考,他对每一选择都可能要付出很大的代价而感到有压力。反之,在其熟悉的家乡就随意而轻松多了,因为相同性经验太丰富,思考与选择太容易。

另外,联想的难易还取决于人的思维能力。当一个人有较强的意志与想象能力,联想就更容易转变成一种感觉。所谓联想就是感受相同性少的事物,而思维能力与思考习惯可使这种联想变得容易。

美国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当一个人能详细地回忆往事,他就越容易找到与生活间的联系,从而对生活的认识与思考变得容易,并因能更集中精力关注抽象和间接的问题而容易创新,因为想象与创新是一种对经验的间接反应,而年轻人往往具有这种能力。相反,许多老年人追忆往事都很困难,更不用说梦想了,这决定了他们的生活更多是一种简单的重复,并缺乏新意。

许多看似不同的事物,也存在或多或少的相同点与联系,因而只要人们找到了这种间接的联系与很少的相同特征,就能以相应的经验来认识与推导事物的意义。

对于经验的逻辑作用,其实也是事物间的相同性联想,只是这种相同性太少以及太抽象而需要我们艰难地寻找和感受,如真理的探索就是这样。

经验在相同性刺激下再现将导致记忆神经的活跃与发展,从而其更容易受到刺激,即能受到相同性特征更少与联系更间接的事物的刺激而再现,如此循环,并逐步演变成一种生理特征与某种生物个性而遗传下去,由此决定了动物天生的本能。

多项研究证明,人类可以在毫秒间快速从对方的脸上获得有关其性格和行为举止等方面的信息,这种直觉与心血来潮其实是人类进化的结果,即是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对他人肢体与脸部表情信息解读的经验和能力的积累,形成了代代相传的解读神经。

最新科学证实,人的各种生理组织与器官也存在记忆特征,并在相同性物质的刺激下再现,由此影响人的大脑与行为反应。

1984年完成的西班牙第一例心脏移植手术的心脏外科专家卡拉尔普斯通过研究得出一项轰动医学界的理论:心脏很可能拥有自己的感觉与记忆,并通过大脑传递起作用,其原因就在于行为不仅是大脑的反应,也有各生理组织的参与,并相互影响。他列举了多个患者在接受心脏移植手术后性情大变的例子,且令人惊奇的是他们的性格都变得与捐献者类似。

从对事物的思考与选择,到重复与习惯的经验和本能,最后演变成生理特征并遗传,这反映了人类在环境适应中的进化过程,这种进化的意义在于生活中总有相同与重复性而不需要人们花太多时间去注意,同时有太多的不同与危机要处理,从而把节约的能量与时间用于更有意义的生活上。

经验在人类漫长的进化与演变过程中通过大脑组织的改变来实现遗传,并在现实生活中得到反映,研究发现人类阶段性行为习惯与经验也会留下记忆,并持续影响人类生活,除非这种经验与现实产生冲突而被改变。

如在远古时代,男女之间有不同的社会分工,男人负责外出打猎,而在打猎中如果他不能找到猎物并正确估算出距离、速度,他就打不到猎物,全家人就会挨饿;而女人为获得食物,就必须维持家庭与人际关系而不至于被遗忘,特别是与特定男人的关系。

这就造成了男女之间的思维与情感不同:男人的生活主要是用来发现与处理问题,而女人的生活主要是建立关系与维护关系——由此形成男人的独立,而女人则情绪化,喜欢倾诉以求获得关注与同情。

同时由于男人在打猎中需要不断发现与把握目标,并应对变化与挑战从而激励男人对新事物的热情和对不同生活的体验欲望,由此导致男人的冒险与野性,而女人因依赖于固定的人际关系才能获得稳定的食物,所以必须专一。

生活是发展变化的,经验也在不断改变。因此经验虽然使人的生活变得轻松,但如果经验与现实的冲突太大,而人们受过时的经验影响太深,这时经验给你带来的不是方便,而是麻烦与改变的代价。

如人们在饥饿中得到食物后,就会形成从哪里获得、如何获得等经验,而当人们再次面临饥饿时,自然首先想到原有食物获取的经验。假设现在食物来源发生了变化,这时人们寻找就容易受到原有经验的干扰和不利影响,这不仅使寻找变得困难,也会让人对寻找产生怀疑。

因此,经验与习惯既有利于思考和进步,也可能阻碍人的思考与进步,因而我们不难发现,尽管许多经验与习惯变得毫无意义,甚至起着负面作用,但改变与创新仍困难重重。这就要求我们对经验要正确地对待,要有开放的心态与勤奋的思考,毕竟人类生活是建立在大脑思考与对环境持续深入的适应基础上的。

生活是对环境的适应,而经验是这种适应的结果。因而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人们在生活中会因有经验而产生自信,于是人人都希望自己有经验,也会盲目地相信自己有经验,甚至假装有经验,这必然导致错误发生。

显然,经验虽让生活变得轻松,但当需要我们思考与适应新的生活时,过多的经验就会起到负面作用,这就像我们的生活若要更有意义就不能太在乎当时的环境感觉一样。

完全的重复是毫无意义的,也是人们所厌倦的,但生活的改变与创新应是逐步进行的,即需要通过对错误经验的逐步修正来进行,前提是我们要有开放的心态。

生活中我们很容易以自己的经验与传统来理解问题、处理问题,因为每个人都有相应的生活习惯与看似相同的经验而不愿意思考和做出新的选择,这就必然导致生活交往中的矛盾。

各种观点、思想的融合是需要时间的,但是当信息与技术发展过快,社会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处理大量复杂的问题与较大地改变自己,就会导致人们不能很好适应,冲突与战争便是这种不适应的表现。

同样,面对各种不同环境与文化的生活,各个国家与民族间自然便会产生矛盾,即以谁的经验与习惯为依据和标准。显然谁都不愿放弃自己的经验和习惯去适应他人,不愿重新学习与调整自己的生活,从而使得社会化与全球化的生活发展艰难。

社会越是发展,人的知识与技术能力就越强,其生活对特定环境与经验的依赖就越少,人与人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生活趋同性也就越强,这意味着在信息化和全球化趋势下各种经验、传统的冲突会更多地产生。

因而现实生活中的文化冲突与战争,实质是相对技术的过快发展,人的思想还没有准备好,或者说是我们对物质与技术的重视多于对思想的重视而导致人们不能正确理解现实的结果,是我们的思想发展落后于技术发展的表现。

第六节 生活中的基本规律

生活中的基本规律是“经济规律”,表现为人们在生活中无论面对什么事情都要考虑自己能获得什么、获得多少与付出什么、付出多少,从而确定该事情是否值得去做、做到什么程度等。

一切事物都有各自不同的存在形式与规律,而具有重要性与特殊性的人类生活,也存在最基本的规律。

生活就是感受,是各种事物形成的意识总和,而事物的基本特点是其具有能对人的生活产生影响的意义。

不同的事物,它们给人的作用与影响是不一样的,从而决定了人们对各种事物的态度不同,如令人痛苦与厌倦的事物我们总是想回避、消除,给人享受与舒适的事物我们总是想更多地感受和追求。

而在满足这些生活需要的过程中,人们必须完成特定与特殊的行为,由此构成令人痛苦的代价。

因此,生活需要评估与选择来确定一个合理、最佳的安排,即先做什么、后做什么,要做什么、不做什么,以及做多少、怎么做等,以使自己从中获得的享受与满足尽可能多些,而其痛苦与代价尽可能少些。

人们力图以最少的痛苦与代价实现最大享受和满足也是生活中的基本规律,我们把它称为生活的“经济规律”。

无论什么人,无论其地位与知识背景如何,他的行为都遵从“最大、最小”这一基本经济规律。

人的这一基本思想与行为规律表现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无论面对什么事情,都要考虑自己能获得什么、获得多少与付出什么、付出多少,从而确定该事情是否值得去做、做到什么程度等。

如婚姻,在人们做选择前要评估的是:人们从婚姻中得到的温暖、安全等,然后是人们必须为此承担的各种支出与责任所构成的代价,且当人们通过评估得出婚姻给人的作用大于其代价,则人们就会选择结婚;否则,若婚姻给人带来的作用小于其代价,则人们就会选择独身,至少暂时独身。

人们日常生活的经济性就更普遍,如人们总想以同样或更少的钱购买更多的物品与获得更大的消费满足;人们去工作,总想找最轻松、最适合自己做的且收入又多的;而人们要去某个地方,总是想找最好的路径并选择最方便的交通,以尽量减少路途的艰辛与花费的时间等。

然而,由于每个人的生活情况与要求不同,对同样事物就会做出不同意义的评估,同样生活就会表现出各不相同的、对人们来说却都是经济的行为选择。

为此,生活的经济性应该有公认的标准与原则,以指导人的行为。

首先,我们的选择应科学合理,这样在人们获得享受的同时身心也会变得健康;反之,人的身心就会受到伤害。

如一些食物,尽管我们很喜欢,但对人体有害而不宜多吃,于是这种口味的感觉与身体健康的矛盾就需要人们注意。又如一些药物与批评尽管让人痛苦,但因能给人治病与警示而对生活有利。

其次,生活应具有长期性与整体性考虑。所谓长期性,就是指一行为的意义应从较长的时期来考虑,甚至从人的一生,或者更遥远的人类未来去考虑,而不能只考虑眼前利益。所谓整体性,就是指不能孤立与片面地认识事物意义,而必须把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各种因素综合起来考虑。

如人的自私与不道德行为,虽然从短期与局部看他可获得个人利益,但从长远与社会的角度来看,其不负责任的行为使得周围的人互不信任、人人自危而导致每个人的生活代价增加,所以该行为是非经济性的。

最后,人的行为选择应有利于自身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且这种发展与进步表现为人的情感与思想的丰富、技术的提高,并由此创造出更丰富的物质文化,建立更稳定的生活。

于是,当一个人的行为与选择符合社会公认的经济标准时,其生活才可以获得更大的意义,社会也才会获得稳定、健康的发展,我们也因此称其生活的经济性程度高,生活有理性;反之就称之为生活不经济与行为盲目。

然而,即使存在着这样的行为标准,其选择仍存在不确定性。

其一,尽管人的实际需要在多数情况下能本能地感觉到,但物质世界极其复杂,人们很难准确地认识其意义和做出完全正确的选择,因而人们只能在知识与能力提高的基础上使自己的行为更趋合理。

如抽烟,它能满足人的一时生理与心理需要,但随着知识与技术的进步人们逐渐发现吸烟有害身体健康,从而人们开始放弃抽烟。

其二,一个人的行为到底应在多大程度上为自己、在多大程度上为别人,或者人们多大程度上考虑当时的需要、多大程度上考虑长远利益也是难以严格界定的,这最终取决于人们各自的感觉。

对于这些选择的艰难与困惑,其实质是相对人的知识与能力,事物意义认识太难、评估的代价太大,因为思考也是一种行为要求构成的代价,且当这种代价大于人们因此调整行为后的作用增加,人们的评估就不经济,从而人们也就不愿对该事物进行更多、更准确的意义评估。

所以,当一个人按感觉来生活,我们并不能说他的行为不符合经济性规律、生活没有经济性要求。

人们按经验与直观感觉来生活,也称为“无意识行为”,其产生的原因是意识的启动是一种代价,于是当一些事物的选择意义不大或者太复杂,人们就会减少和回避思考而凭经验和本能来生活,故无意识行为也是潜意识经济性要求的反应。

因此,生活中斤斤计较、患得患失与要求完美等反而是不经济的,由此导致生活太累与太苦而不是轻松和愉快。

生活中影响与约束人们行为的法律、制度与道德等,是人们共同而基本的生活行为准则,人们只需按这些原则与要求生活即可获得较高的经济性而不必做相应的思考。

而作为社会法律与制度的制定者,又可看做社会生活中重要的专业化评估者,即思考劳动分工的结果,因为他们的能力水平高、专业知识强而对重要与社会性强的生活意义评估代价低,于是由他们提出与制定宏观的生活原则就经济得多。

然而,我们应当认识到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于是当一些习惯与原则不能适应变化的要求时,人们按这些习惯与制度来生活的经济性程度不仅低于按当时的专业化评估者所制定标准的经济性程度,甚至低于大众自觉生活的经济性程度,则这些习惯与制度就落后了。于是不断思考与开放的态度就显得重要,因为它是保证生活经济性程度的最经济手段。

人们“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享受”的行为,不仅是一个静态的选择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动态的创造过程,表现为人们总是力图以一种新的、创造性的方法来减少生活的代价并增加生活的享受。如技术的发展,一方面可增加人们的享受内容,另一方面又可减少生活的代价,因此我们认为发展是经济性生活的保障。

在生活的发展过程中,人的知识与能力持续发展使得生活效率即经济性程度不断提高成为可能,而在人的知识与能力的发展过程中,教育与资本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量化的市场经济即是经济生活的重要内容,也是生活经济性要求的必然结果。人们通过分工与交换,可以以更小的代价获得更大与更多的生活享受。其中货币的出现,不仅使交换变得容易,同时还有利于人们跨时间生产与消费,从而使生产与生活的经济性得以进一步体现,因而我们说市场是经济生活的手段。

然而,现实的问题是市场经济以一种数量化的社会形式出现而极易给人以误导,即刺激人们的狭隘的物质情感,让人们觉得只有市场行为才是经济的、理性的生活,人们由此走入歧途而变得斤斤计较、唯利是图,排斥更美好的、经济性程度更大的生活,如道德、亲情与责任等,显然这是令人遗憾的。

于是,作为研究人类行为规律的生活学应着眼于普遍性的生活意义与规律的分析,而不应被局部的市场经济与表面的物质生活所误导。当然,由于物质生产、生活的重要性与社会性,把市场作为重要而特殊的研究对象也是很自然的。

最后,作为生活中的环境与文化,如公平与法制,它们不仅有利于市场经济发展,更重要的是它们能保证人性的健康,有利于生活经济性程度的提高,其本身就是经济生活重要而基本的要求,我们应重视而不是忽视甚至排斥它们。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