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语文教学“门”在哪里
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渊而骊龙颔下。
——《庄子·列御寇》
1951年夏天,于漪结束四年的本科学习,从复旦大学教育系毕业。这批毕业生赶上了新中国成立后首次实行的全国统一分配。
上海的毕业生集中到交通大学去学习,食宿都在学校,为期一个月。女生住在图书馆二楼,每人带一张席子,铺地为床。学习的内容包括形势与任务、百年来中国的丧权辱国史、创建新中国的艰苦卓绝历程、大学生建设新中国的责任与担当等。一场场报告具体而深刻,在年轻人心里掀起思想风暴。
这些毕业生联系各自的经历,展开讨论,书写感想,接受精神的洗礼。所有的活动聚焦到六个字上:“服从统一分配。”
对于家境好、一直在上海生活的毕业生来说,要服从分配离开上海,是很困难的。但于漪不觉得有什么困难,她想,能读完大学已属极其不易,好儿女志在四方,有工作就满意,不管去哪里。
22岁的于漪突然感到自己真的长大了,对国家和社会有用了,更加坚定信念,要把个人前途命运与祖国的需要联系在一起,接受祖国的召唤。
一批批名单公布出来,于漪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竟然被分配在上海,更没想到的是,她要去华东人民革命大学附设工农速成中学,当一名教师。
新中国成立之初,教育向工农敞开大门,各地兴建一批工农速成中学,上海也开办了9所。这类学校教学方式为“速成”,将普通中学六年的课程压缩到三年,实现将毕业生送入高校深造的目标,至1958年基本退出历史舞台。
华东人民革命大学附设工农速成中学创立于1950年,系上海首所工农速成中学,曾更名为复旦大学附设工农速成中学,后转为复旦大学工农预科、复旦大学预科,是如今复旦大学附属中学的前身。
步入社会,踏上教师工作岗位,空气是那样清新,阳光是如此明媚!新的生活画卷缓缓打开,学生时代的理想,正在变成眼前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