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信仰的“当代儒家”(代序)

作为信仰的“当代儒家”(代序)

信仰,又作仰信。信,是指可相信,可依赖,可信奉;仰,是指仰望,仰慕,崇拜,敬畏。

信仰的前提是信任,而当信任变得极端化时就形成了信仰。信仰属于信念,是信念的一部分,是信念最集中、最高的表现形式。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实底,是未见之事的确据。信仰贯穿于人的世界观之中,是人对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等的选择和持有,是人的心灵被某种主张、说教、现象,或神秘力量所震撼,从而在意识中自觉建立起来的一套人生价值体系。

一 “当代儒家”是一种信仰

闻达在《大学中庸评释》一书的序言中提到了“当代儒家”,这一概念首先是对中国传统儒学、无数先贤的理论与实践的继承,同时,亦有闻达个人的见解和阐发。这些新的探讨都是在科学和理性原则下进行的。闻达在文首对信仰这一概念做了简单的界定,而“当代儒家”的内涵与外延均符合其原则和标准。

闻达认为,“当代儒家”既是一种哲学信仰,也是一种人生信仰,还是一种社会信仰。但是,她绝不是一种宗教信仰。

(一)“当代儒家”的哲学体系

“当代儒家”继承于中国传统儒学,其哲学体系与传统儒学一脉相承。对此,在全新的时代,“当代儒家”亦有在科学和理性原则下的新的理解和践行。“人性善恶”,是先秦儒家最关注的命题;“仁义本质”,是孔孟最关注的命题;“理欲关系”,是宋代理学家最关注的命题;“知行分合”,是明代心学家最关注的命题。“当代儒家”作为一种哲学信仰,直接继承了先贤“人性善恶”、“仁义本质”、“理欲关系”和“知行分合”的哲学体系,研究、探讨的正是这些哲学命题。当然,时代在发展,就上述命题,闻达也有一些自己新的见解和阐发。这些内容散见于已经出版的《大学中庸评释》、本书及即将出版的《孟子评释》中,闻达亦有专文论及,此处囿于篇幅,不展开。

(二)“当代儒家”的人生信条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今多作“兼济”),是“当代儒家”的人生信条。

“当代儒家”的范围广阔,而简略说来,其用功所在,可用“修己安人”一语概括;其最高目的,可以“内圣外王”一语概括。做修己的功夫,做到极致,就是“内圣”;做安人的功夫,做到极致,就是“外王”。而其修持的条理次序,则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这是修己及内圣的功夫;所谓“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安人及外王的功夫。

“当代儒家”认为,“独善其身”是根本,它既可以是“兼善天下”的基础,因为,其身不善,则无以济世;也可以是人生的终极目标。也就是说,“内圣”是基础,“外王”是功用,但二者并非绝对的递进关系,“内圣”者不一定“外王”;但“外王”者必定“内圣”。在这里有一点必须说明,“当代儒家”所认为的“外王”(“兼善天下”),没有丝毫政治含义,它和“内圣”(“独善其身”)都是人生境界,与政治无涉。

(三)“当代儒家”的社会原则

“絜矩之道”、“忠恕之道”、“中庸之道”是“当代儒家”的社会原则。

所谓“絜矩之道”,絜是测量的意思;矩是画直角或方形的工具。“絜矩之道”就是推己及人、换位思考的思维方式和处世原则,与推己及人、以己度人的“恕道”非常接近。同时,又与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有相似之处。

所谓“忠恕之道”,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忠是天道,恕是人道;忠实则无妄心,是恕之所以行于忠的原因;忠是体,恕是用,是大本和达道。忠恕是因果关系,因为“忠”(恪尽自己的至诚),所以“恕”(推己及人)。在一定程度上,一个人按照“忠恕之道”去做,其实就是在践行“中庸之道”。

所谓“中庸之道”,就是“过犹不及”,这是中庸之道的基本原则。“中庸之道”一度被解释为和事佬和稀泥的折中主义。所谓折中主义,是“把矛盾双方不分主次地并列起来,把根本对立的观点和理论无原则地、机械地混同起来的思想和方法”。其最大的弊端就是缺乏原则性。那么,“中庸之道”是这样的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中庸就是中和,这个“中”不是折中,不是以牺牲原则性为代价,对两端的迁就,而是刚性的原则,是唯一的正确,“不及”和“过”两端都是错误,都是偏颇,都是不可取的。也就是说,如果两方面有不同意见,应该使它能够中和,保留其对的一面,舍弃其不对的一面。说白了,就是依据客观的规律和事实,这才是真正的“中庸之道”。在现实生活中,很少有人善于运用“中庸之道”,而走偏锋,钻牛角尖儿的倒比比皆是。“不偏之为中,不易之为庸”,为人处世之道首在“正直”,坚守道义,刚正不阿,矢志不渝,不搞邪门歪道,不见利忘义。为人处世也好,治理国家也罢,只要能“中”,自然就“和”,则天地万物各安其位,天下太平。

因此,“絜矩之道”、“忠恕之道”和“中庸之道”这三种理论,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为表里的关系。简单地说,“絜矩之道”就是自己能做到的再要求他人,自己不想遭遇的也不强加于人,而这样的德行具有极大的示范作用;“忠恕之道”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中庸之道”就是始终坚持唯一正确的原则,“过犹不及”。就此三种理论,闻达在《大学中庸评释》和本书正文中有更详尽的论述,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参看。“当代儒家”之所以认为“絜矩之道”、“忠恕之道”和“中庸之道”是社会至高的原则,是因为这三点可以涵盖人类全部的正义诉求,包括法律的、政治的、道德的,等等。

二 作为信仰的“当代儒家”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任何一种思想、理论、信仰都有其世界观和方法论,“当代儒家”也不例外。闻达以为,“当代儒家”的世界观是“乐天知命”、“天人合一”;其方法论则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乐天知命”,语出《周易·系辞上》。孔颖达疏:“顺天道之常数,知性命之始终,任自然之理。”“天人合一”的思想早在先秦时期就已产生。而儒家“天人合一”思想的集大成者是董仲舒,董仲舒将“天人合一”发展成为一种哲学思想体系。《春秋繁露·深察名号第三十五》:“天人之际,合而为一。”同书《阴阳义第四十九》:“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以类合之,天人一也。”

“自强不息”出自《周易·乾卦·象传》,“厚德载物”出自《周易·坤卦·象传》。

(一)“当代儒家”的世界观

如何理解“乐天知命”?闻达认为亦当与时俱进。首先,“乐天知命”不是安于现状,更不是宿命论,而是了然于自然规律、社会规律,并身体力行,依据规律而行。“天命”,正如孟子所说的“莫之为而为者,天也;莫之致而至者,命也”。即:一切都是事实的自然演变,没有什么超自然的主宰在支配。自然演变有其科学规律,有的人渐渐知晓了其中的道理,有的还不知晓。但一切都有定数,有规律,而非杂乱,更非偶然。这不是宿命论,其实质是客观规律与人主观能动性的统一。人的生命与宇宙自然原是统一且通彻无阻碍的,只是因为有了私意才出现隔碍。无私意便无隔碍,任天而动,天理流行,这即是“乐天知命”。而“乐天知命”的结果则是坦然无忧。当然,这个“无忧”并不是绝对的“无忧”,比如“忧道不忧贫”;这种“忧”不妨碍其乐。忧而不碍其乐的原因,是天理昭然流行而无凝滞。孔子自己也说:“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就是这个意思。孔子还说“五十而知天命”,则是其人生学识阅历到五十之年,其生命与宇宙自然已息息相通。

如何理解“天人合一”?其实,“天人合一”与“乐天知命”异曲同工,同样是强调人生要遵从于各种客观规律。在此要做个说明,“当代儒家”并不认为“天人合一”仅仅涉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更不是“生态和谐”这般狭义,她还包含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天人合一”既是宇宙观,又是社会法则和人生理想。从人与自然的关系看,相当于主观与客观、精神与物质或意识与存在等之间的关系;从人与社会的关系而论,类似于个体与群体、感性与理性或私欲与公德等之间的关系。进而言之,“天人合一”就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主观与客观、感性与理性等等的和谐统一关系。“天人合一”是揭示“人”与“天”、“人道”与“天道”、人文与自然、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关系。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即天的运行是自然而然的;大自然中的万物,其生长也是自然而然的。细而论之,自然界,无论是天体的运行,还是植物生态、动物生态,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都是严格按规律进行的。人不能违背这些规律,违背了就要受到惩罚。相反,只有按这些规律行事,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人才能在这种和谐的环境中受益。社会生活中,无论是经济活动、政治活动、文化活动、日常生活、人的思维等,都有严格的规律可循。人只有按这些规律做事,才会一顺百顺,事半功倍;反之,就要处处碰壁,事倍功半。比如说在人类社会中,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这两个基本矛盾的状况如何,决定着人类社会的状况。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时候,社会就和谐;不适应的时候,就要进行改变;对立严重时,就会爆发冲突。人们只有按照这个规律,审时度势,因时变革,才能促进社会和谐、社会
进步。

综上,“乐天知命”、“天人合一”就是了解规律,尊重规律,依据规律,规律就是真理,就是“中庸”,就是自然、社会、人生中唯一的正确。

(二)“当代儒家”的方法论

要达到“乐天知命”、“天人合一”的人生境界,其方法和途径有二:即“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

如何理解“自强不息”?“当代儒家”认为,生命是有限的,也是宝贵的,但人生又充满坎坷与艰辛,我们必须有一往无前的气概和自强不息的精神。人生路漫漫,路途是坎坷还是平坦?这些都是未知数,不同的人选择用不同的方法来面对未知的事物:有的人选择全力以赴去挑战,不管前面是机遇还是危机,勇敢面对,自强不息,用生命描绘奋斗的轨迹,用圆满为人生画上成功的句号;有的人为外界事务所迫,半推半就中去应付,结果事倍功半,苦不堪言;有的人选择逃避,想方设法逃避一切未知事物。殊不知人生路上必有挑战,即使你逃避了这次,也会有另一次等着你,总有一次无路可逃,为什么不用自强不息的精神去面对人生的每一次挑战?同时,“当代儒家”也强调“积极入世”的实践精神,倡导“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个性人格,崇尚“舍生取义”的道德标准、“德治爱民”的政治文化、“孝悌和亲”的伦理文化、“文质彬彬”的礼仪文化。“自强不息”同样具有深刻的现代意义。人生沉浮如电光石火,盛衰起伏,变幻难测。如果你是天才,勤奋使你如虎添翼;如果你不是天才,勤奋也使你赢得一切。命运掌握在那些脚踏实地、勤勤恳恳的人手中。只要有自强不息的精神,就一定能开拓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只要持之以恒,就会有所收获。正如屈原所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如何理解“厚德载物”?“厚德载物”是指以高尚深厚的德泽惠人利物。“厚德”即“大德”、“高德”,即高尚的道德。也就是说,想要载物,必须有厚德。做人必须要强调进德、厚德,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只有增加了内涵,具备了崇高的道德和博大精深的学识,践行仁、义、礼、智、信等道德规范,才能成为君子,才能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亦才能够关心人,爱护人,以正直和与人为善的态度来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兼容并蓄。《大学》在第一章就开宗明义地写道:“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接着又写道:“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这两段名言的实质就是讲“厚德载物”:以“修身”为界,此前是有关“厚德”的问题,其后则是有关“载物”的问题。《大学》还强调,厚道待人不会适得其反,薄道待人不会有好结果,以鼓励人们为实践“厚德载物”的原则而努力奋斗。“当代儒家”追求“厚德”的君子人格,集孝、悌、忠、义、礼、信、诚等诸多道德于一身,为现代理想人格提供了理论模式。现代理想人格依然寄托着人们的期待和追求。它要求人们具有广博的爱心,乐善好施;要有道义感,见义勇为;要有道德操守,讲诚信;要正确处理义利关系,见利思义;要有承担责任与苦难的勇气,等等。现代社会的发展越来越表明,一个人事业的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智力因素,而且还取决于非智力因素,特别是人的道德品行。凡是有作为、成大器者,无不具有高度的责任感、进取心、自信心,热爱祖国、关心他人、勇于奉献等品质。一个内心缺乏道德精神或道德意志不坚定的人,很容易在物欲洪流中随波逐流、腐化堕落。欲立事,先立人。培养良好的道德人格,不仅有益于个体的自我完善,而且有益于人生价值的实现。“厚德载物”督促人们追求高尚的精神生活,促进个人幸福。“当代儒家”认为,人与动物的根本不同在于人追求精神生活。道德理性重视人在现实生活中的精神维度,主张向内寻求生命的根据和快乐的泉源。只有精神的充实和道德的追求,才能体验由内而外的快乐与幸福。现实社会中,当传统道德被市场经济冲击时,功利、庸常、浮躁成为一些人的生活写照,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之后,人的幸福感并不一定增加,人们领悟到生活不只是为满足物质享乐而忙碌,还应有一种精神追求的乐趣。道德能够让人有尊严地生活,感受到人际和谐和受人尊重的欣慰。“厚德载物”思想能够培养人们的仁爱之心,使人克制欲望、减轻自私自利之心,爱他人,爱社会,爱自然。有此修养的人,才会在家庭、工作和社会生活中助人为乐、勇担责任。道德高尚、胸怀博大的人才能得到最快的发展和感受人生的幸福。就像《中庸》上所说的:“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

三 小结

“当代儒家”是闻达多年研习及人生阅历的一点小小心得。时代播迁,历史、社会、人生的洪流浩浩汤汤,其中的得失、宠辱似乎清清楚楚;但之间的是非、对错往往湮没在种种繁华之中。为什么在繁华背后有着许多苦楚?为什么在昌盛背后有着许多无奈?我们奋力前行,好像一往无前,但在前进中,是不是忽略了最根本的东西—我们自己内心最本真的初衷?我们从哪里来?要往哪里去?我们时时刻刻都顾念的得失、宠辱,究竟是什么?人生的目的是否就如当今社会所崇拜的那样,权势,财富,依托权势和财富的任性?所有这一切,都需要我们静一静,停一停,想一想。闻达从不认为道德可以解决一切,但肆无忌惮更加可怕。作为一种信仰,“当代儒家”有的,只是发自内心最本真的敬畏—因良知而衍生的“不忍之心”。当然,这种修持是最为艰难的,因为没有任何外力的助推,单单要靠修持者自身的信念。也正因为此,“当代儒家”作为信仰,与宗教和政治无涉。这一进程是充满荆棘的,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这正是“当代儒家”最真实的心声。

本文篇幅所囿,有一些问题不便展开,而就“当代儒家”的主要内容和当代现实意义,闻达将在即将出版的《孟子评释》一书的序言中详细论述。

上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