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序 胖胖的食梦貘:林婉瑜的诗 奚密

推荐序
胖胖的食梦貘:林婉瑜的诗

奚密(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校区杰出教授Distinguished Professor)

爱情是进入林婉瑜世界的一把钥匙。也许这点适用于许多诗人,但是林婉瑜笔下的爱情不仅感人,而且独具特色。首先,她的角度新颖,意象贴切。我们都熟悉《古诗十九首》的“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和北宋词人柳永的名句“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林婉瑜却一反这经典美学模式:

如果想念会使人变胖

很想念你的我

现在

已经很胖了吧

那 那些毫无牵挂的瘦子是怎么回事

瘦子去到哪里

都只携带自己

我去到哪

都带着你

因想念的重量而步伐蹒跚……

——摘自《胖子》

诗人用反比的手法颠倒——或者说颠覆了古典,在表现现代感性的同时也巧妙地寓哀痛于幽默中。

颠倒和颠覆处处可见,而且表现于多个层面,诸如意象:“在自欺的时刻重新变为诚实”(《第一重要的事》),谚语:“上天帮我关了一扇门又帮我关一扇窗没关系”(《没关系之歌》),逻辑:“所有故事/都只剩下‘很久很久以前’这句话”(《颠倒世界2》),观点等。颠覆观点在《童话故事》组诗里有淋漓的发挥,面对小红帽、睡美人、三只小猪、龟兔赛跑等七则童叟皆知的故事,诗人或质疑,或调侃,或强调女性的主体性,或拒绝传统的道德教训。颠覆性的新解饶有趣味,发人深省。

常言道:人生如戏。林婉瑜的另一特色是她擅长设计戏剧场景。《你是我最斑斓的幻觉》第二节运用戏剧的隐喻:

我搬来椅子坐在舞台中央,幕启灯亮,戏剧开始了。

我走下舞台,因为这是一出关于椅子的戏剧。

《默剧演员的内心独白》《他们的交谈》《某诗人的英翻中试卷》《心理测验》《那一晚的事发经过》等明白呈现了某些场景。其他如《14种告白的结果》就是十四种可能的场景;《好久不见》和《道别》皆采用单行对话;《期末试题》列出三种不同形式的考题;《选择题》和《公主的抉择》则是选择题。林婉瑜的诗里有许多想象的对话和独白,包括戏剧独白和双人对话。有趣的是,如上面引诗的第二行所表现的,戏剧效果不只限于场景的铺陈,也包括反戏剧性所制造的效果。

戏剧场景的美学功能之一是它提供了一种抽离、立体的叙述角度。虽然爱情离不开私密的“我”,但是戏剧化一方面不让“我”沉溺在感伤或自怜里,另一方面它将爱情的多种面向更生动地呈现出来。

林婉瑜重复思考爱情与时间之间的辩证。爱情的本质与时间密不可分;它的开始和结束,期盼和回忆,一瞬和永恒,都必须在时间的河流里才得以显现。诗人写爱情的光华:

你经过的时候

我的生活

总会

因此被擦亮一秒钟

——摘自《夜行性》

写“许多时间正经过”,写“旧的你”:

还想穿越 横亘在我们中间的许多时间

到“现在”来找我

——摘自《旧的你》

而时间给人最深的触动莫过于对爱情的回忆:

是你离开的速度比较快

还是

我痊愈的速度更快?

比赛开始了

——摘自《速度》

孤零零的末行有画龙点睛之妙,它点出了爱情里没有绝对的对等关系,两人好比坐在跷跷板上,总是此起彼伏。也因此,爱情是无法掌控的。在《花开的速度》里,送花本是情人之间寻常的示爱举动,但是结尾毫不落俗套:

和你之间

我能控制的

只有花开的速度而已

相对于那颗握得越紧融化得越快的糖,失去了爱情的诗中角色像“那些石头静坐很久了 / 终于完成一种铁灰色,矿物质的禅”(《太妃糖奶油卷和苦甜巧克力》)。

莎士比亚在《仲夏夜之梦》里说诗人“将不知名事物化为形状,赋予空气般的虚物以居处和名字”(the poet’s pen / Turns them to shapes, and gives to airy nothing / A local habitation and a name)。为万物命名,是西方文学传统对诗人最高的定位。在林婉瑜的笔下,诗人反复地为爱情重新命名。《模糊式告白》将生活改名为“石榴”,正义感为“恋人”,注音输入法为“一个人”,溃疡为“寂寞”。当我们透过诗人自造的符码读到下面这段对话时,表面字义和“译本”之间的差距让人不觉莞尔:

“我的石榴现在不需要正义感,我暂时想注音输入法。”

“不觉得溃疡吗?”

“一直都很溃疡,我习惯溃疡。”

——摘自《模糊式告白》

《你是我最斑斓的幻觉》第七节感慨现代城市人因生存的无望和社会的暴力而丧失了想象力。

食梦貘瘦了。城里的人们最近缺乏盼望,因为受到太多随机杀人事件的惊吓,暂时丧失想象力,所以近日没有产生任何丰腴肥美的梦。

在林婉瑜的诗里我们看到她对世俗价值的质疑,对自然与儿童的认同,对爱情的思考和对自我的坚持。她的文字、声音、意象、图案……构成一个充满想象力和趣味,既感性又智性的世界。

上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