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引

小引


“真的要去见李白了吗?”

女孩舒娅忍不住兴奋起来,脸上泛上淡淡的红晕,脑海中出现了许多与李白有关的故事和诗歌。为这一刻,她足足准备了一个月,翻阅了很多书籍,早已跃跃欲试。但让她料想不到的是,真要出发时,居然还肩负着拯救一位老人性命的重任。

她看向米多。这个十一岁的男孩,瘦瘦高高,稚气未脱的脸上浮现出与年龄不相符的严肃,也正看向她。她敏锐地捕捉到米多眼中的一丝慌乱,同时看到他拿着遥控器的手在微微颤抖。

这是一个充满未来感的遥控器。长方形的薄薄一片,流线型的边缘呈现柔美的银色,与智能手机十分相似,只是中间的屏幕往空中投射出一幅全息影像,呈现的是一片繁华的街景。一道宽阔的青石板路悠悠延伸,两边是林立的商铺,都是雕梁画栋的二层木楼,挑出旗子,挂着灯笼。街上行人川流不息,有人穿着宽袍大袖,摇着扇子,款款而行;有人穿着土布短衫,挑着担子沿街叫卖;也有一些碧眼黄须的胡人,带着骆驼商队,缓缓地走过街市,一路响着驼铃声。

这是唐朝的成都。

舒娅冲着米多点了点头。旁边的王大威伸出胖乎乎的手来,与米多击了一次掌。

得到朋友们的鼓励,米多的目光逐渐变得坚毅了,按下屏幕上的“确定”键。

仿佛有万千道光线从眼前闪过,同时又变幻出迷离斑驳的色彩,他们像进入了百花园,一时目不暇接。等眼前流动的颜色逐渐凝成实体,他们已置身于那条青石大街上,原本遥远轻微的市声忽然真切起来,喧闹起来,几乎是“轰”的一声就将他们包裹住了。

舒娅四处张望,心里止不住狂跳:难以置信,他们真的进入唐朝了。

这时,身后忽然响起了急促的马蹄声。他们慌忙回头,只见一人一骑已冲到跟前。骏马忽然发现前方无端冒出了三个孩子,不由大吃一惊,躲闪不及,仰头长嘶一声,将前蹄高高扬起,硬生生避开了他们,却把骑手掀落于马下。

那骑手挣扎了好久才站起来。这是个三十出头的汉子,身材高大,满脸横肉,穿得像个兵士,此时揉着腰,摸着肘,痛得龇牙咧嘴,冲着米多等三人大骂:“格老子的,三个瞎眼娃娃,敢挡大爷我的马!”顺手操起马鞭,就朝米多抽了下去。

米多躲闪不及,肩膀上挨了一下,火辣辣地疼,不由怒从心头起。

“你怎么乱打人?”

“还敢顶嘴?”兵士又举起马鞭,却怎么也抽不下去,正觉得奇怪,往后一看,原来马鞭已被一位白衣少年伸手抓住。

那少年虽然一身文士装扮,身材不高,可两眼炯炯有神,腰中还挂着一柄装饰古雅的长剑,又有几分像侠客。

“阁下在闹市中竟然纵马奔驰,还敢当众行凶吗?”

“要你多管闲事!”

兵士连扯了几下皮鞭,却仍纹丝不动,不由恼怒起来,双手抓住皮鞭,使出全身的劲儿,猛然往后一扯。少年看他急得面容狰狞,微微一笑,放开了手。兵士扯了个空,“噔噔噔”连退几步,四仰八叉摔在地上,十分狼狈。围观者顿时哈哈大笑起来。

“该!”舒娅骂了一句,就去看米多的伤势。幸好皮鞭被书包和背带挡了一下,所以米多伤得并不重。

而那兵士越发火冒三丈,跳了起来,举起皮鞭,往少年身上抽去。少年一闪再闪,瞧出个破绽,一脚踢中兵士手腕,将皮鞭踢飞。兵士嘴里呀呀乱叫,从马背上抽出一柄明晃晃的长刀,抡圆了,一道寒光朝少年劈去。大家看他动了真格,不由惊呼起来,都为少年捏一把汗。舒娅更是尖叫一声,闭上眼睛不敢再看。

那少年却不慌乱,从腰中抽出长剑,往上一挥,“当”的一声,斜斜地格住了刀锋,又往边上一带,兵士的长刀就砍到地上,在青石上激起一串火星。

兵士见少年剑术不错,臂力也在自己之上,就仗着身躯高大、兵器沉重,将长刀使得虎虎生风,劈头盖脸而来,期待一击制胜。少年不慌不忙,长剑左挥右挡,将全身保护得密不透风,时不时刺出几剑。剑光闪烁,反射着正午的阳光,使得一人一剑像极了一团火焰,熊熊燃烧,偶尔往外喷出几道火舌。

等到兵士稍显懈怠,少年长剑一抖,往前急速刺去,直奔兵士脸庞。兵士急忙俯身闪躲,少年趁机挺身向前,动作敏捷如猿猴,眨眼间已到兵士身后,将长剑搁在他的脖子上。大伙儿哄然叫好。兵士怒火冲天,却也不敢轻举妄动。

这时,忽然路旁有人高声喊道:“侠士手下留情。我苏颋(tǐng)对下属管教不严,向你赔罪了。”

大伙儿回头一看,对面酒楼里众人簇拥出一位中年文士,面方口阔,留着三绺(liǔ)长须,挺胸凸腹,迈着四方步,很有气度,显然是个高级官员。

08

少年吃了一惊:“您就是苏尚书?”

“正是。”

围观者中有人趁机显摆自己的见识,介绍起苏颋来,说他可是大大有名的人物。他世袭许国公,自幼聪慧,过目不忘,少年时诗赋就名震天下,与燕国公张说并称“燕许大手笔”,担任过四年宰相,现在是礼部尚书(相当于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兼外交部、教育部、文化部部长),现年五十岁,出任益州(今四川)大都督府长史(秘书长),官阶从三品(副部级),自然是个大官。

少年放开了兵士,将长剑插回剑鞘,对着苏颋深深地作了个揖:“晚生李白,拜见苏大人。”

米多、王大威、舒娅三人一听,眼珠子都瞪圆了,直勾勾地看着这个少年。

他竟然就是李白!

他们心目中的李白,应是整日饮酒赋诗,虽说也总带把剑,但那应该只是道具,用来装装样子而已,没想到他的剑术竟如此了得。

他们随即又觉得,李白不就应该是侠肝义胆、剑术超群、英气逼人的吗?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