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只道是寻常

容若与爱妻卢氏的生死情缘

纳兰词中最受后人称道的就是他的爱情词,尤其是写给妻子卢氏的词作,清丽哀婉,充满真情。

纳兰性德20岁时与两广总督卢兴祖之女卢氏成婚,两人情真意笃,举案齐眉,堪称绝代佳侣。卢氏的出现宛如冬夜当中的一盏明灯,温暖着纳兰原本略显凄冷的人生旅途,卢氏凭借着夫妻间的情投意合和无微不至的关爱,让容若得到了十足的温暖,容若的生命展露出最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但是幸福的日子总是短暂的,婚后第三年,卢氏死于难产,此事也就此成为他一生的分水岭,是他词风转变的一大原因。

容若遭遇了人生中最残酷的一次打击,相思相望却无法相亲相守,纳兰只能从记忆的碎片当中不断回想,搜寻有关妻子的点点滴滴,彻骨的思念无情地吞噬着他的全部身心。当平淡的幸福让人身心沉醉时,却以为只是寻常之事,等到永远失去时,才发现那原来是一生的无价之宝。“当时只道是寻常”,这一句看似简单,却是容若的血泪凝结而成的心声。

蝶恋花

辛苦最怜天上月,一昔如环,夕夕都成玦。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

无那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

注释

①一昔如环:昔,同“夕”,玦:玉玦,半环形的玉,借喻没圆的月亮。这句是指一月当中,天上的月亮仅有这一夜是圆满的,其他的夜晚都是存在残缺的。②无那:无奈,无可奈何。③软踏帘钩说:燕子依然轻轻地踏在帘钩上,呢喃低语。④唱罢秋坟愁未歇:表示虽是哀悼过了亡灵,但是满怀的愁情仍不能得到排解。

词解

仰望夜空慨叹,明月不断流转,在天上奔走辛苦不息。但可惜好景不长,一月之中只有一夜成圆,其余的每个晚上都残缺。如果我们能像那轮圆月有团圆的时刻,那么即便是要我在风雪之中让身体冰冷为你降温,我也在所不惜。

无奈如今我们一个在天上,一个滞留人间,永不相见。物是人非,燕子依旧踏在帘钩上,不断呢喃,但爱人早已不在人间。那呢喃是否在诉说当年这屋内曾有过的旖旎柔情?他痴想,对着秋坟悲歌当哭。花丛中的蝴蝶能够成双成对,我们夫妻却生死分离,无法团聚,所以愿自己死后同亡妻一起化作双宿双飞的蝴蝶,一起度过快乐的日子。

评析

有一句话“爱情两个字好辛苦”,这样的情感体验,当在容若笔下娓娓道来时,得到了更加充满诗意的表述:“辛苦最怜天上月”!你看那天上的月亮,只有一天是圆的,其他的时间都是残缺状态,等得好辛苦,盼得也好辛苦!人间的夫妻也正是如此。词人夫妻二人更是如此。

“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容若担任宫中一等侍卫,时常入值宫禁或是随驾外出,因此尽管他与妻子卢氏新婚燕尔,伉俪情深,但由于自己地位特殊,身不由己,总是聚少离多,夫妇二人都饱尝相思之苦的煎熬。而今,不过是婚后的第三年,卢氏竟然撒手人寰,这更是为容若留下了一个终生无法弥补的痛苦与遗憾!卢氏与词人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夫妻,更难得的是二人的胸襟、志趣,都非常投合,为世所罕见。

在难以排遣的痛苦中,词人心目中的爱妻渐渐化作了天上那轮皎洁的明月。词人在《沁园春·瞬息浮生》的序言中说过:“梦亡妇淡妆素服,执手哽咽……临别有云:‘衔恨愿为天上月,年年犹得向郎圆。’”这是一个极为凄切的梦,也是一个非常美丽的梦。

词人希望这个梦真的能够成为现实,希望妻子真的能如一轮明月,以温柔、皎洁的光时刻陪伴着自己。词人还想:假如“高处不胜寒”,我必定不辞冰雪霜霰,用自己的全部爱心,去温暖爱妻的身心,两人从此再不分离。

这句词源自于《世说新语》中那段凄恻动人的故事:“荀奉倩与妇至笃,冬月妇病热,乃出中庭自取冷,还以身熨之。妇亡,奉倩后少时亦卒。”荀奉倩就是荀彧之子荀粲,其妻曹氏,是曹洪之女。荀粲由于爱妻过世,悲痛欲绝而亡,死时年仅二十九岁。这一份夫妻深情实在是难能可贵。

上阕“辛苦最怜天上月,一昔如环,夕夕都成玦”,月光照耀下的世界,有一种非常朦胧的美感,容易惹人冥思遐想。离别的人们则更易勾起无限相思之情。他仰望夜空的一轮皓月,浮想联翩,情感抑郁至极,最后高声叹息:“辛苦最怜天上月,一昔如环,夕夕都成玦。”“环”和“玦”都是用美玉制成的饰物,古人长期佩戴在身上。“环”似满月,“玦”似缺月。容若的词意精工入妙,但其长处还在于写景也是处处有情,所以其词抒情气氛非常浓烈。此处以“辛苦最怜”四字总起,顿使天边那皎洁明月,漾起许多情思。

●辛苦最怜天上月

尽管有美丽的梦,也希望能如天上月亮,有团圆之时,但那终归是虚幻无定的梦。尘世姻缘终究已经断绝,令人徒唤奈何。只能不断追忆这画堂深处,昔日爱侣之间洋溢的那一份甜蜜与温馨。

“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随着情感的高涨,想象的飞腾,他开始了进一步的设想,那一轮明月仿佛化成他日夜思念的爱人,以她那皎洁的光辉时刻陪伴着他。此时,词人也发出了自己的誓言:要不畏“辛苦”,不辞“冰雪”来到爱人身畔,以自己的身躯,满腔的热血“为卿热”。无奈天路难通,一个在天上,一个在人间,遐想最终烟消云散后,只剩下对往事的缅怀与物在人亡的沉痛感慨。

“无那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下半阕作者的思绪被拉回到现实中:室在人亡,双燕依然,一片凄清。燕子依旧是多情的,如今一对燕子出现在纳兰的帘钩上,也只有这娇小、轻盈的燕子才能够“软踏”在帘钩,一个“软”字非常传神,令人也想起了一样娇柔的亡妻。燕子会在呢喃着什么呢?是在述说着当年在屋内曾有那“一生一代一双人”的缠绵往事吗?于是我们从那个“说”字里随之能够想象出这里曾有过的旖旎柔情,随后又一切都消逝了,眼前依旧只剩下帘子上的燕子。

“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容若是如此不甘心自己的这段感情就这样凄凉收场,他又开始梦想。能如纷飞嬉戏,双宿双栖的蝴蝶一般,长相厮守,不再彼此分离,但梦想虽然美好,终究是难以化为现实。

《蝶恋花》先从天上的明月写起,“一昔如环,夕夕都成玦”,“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是对妻子梦中所言“衔恨愿为天上月,年年犹得向郎圆”的应答,上阕写自然现象是为了说明人世间没有绝对的圆满,而下阕“无那尘缘容易绝”,是容若站在思考人生的角度上,自悲自怜丧妻的遭遇,那一种凄婉情怀,令人不忍卒读。

蝶恋花

眼底风光留不住。和暖和香,又上雕鞍去。欲倩烟丝遮别路,垂杨那是相思树。

惆怅玉颜成闲阻。何事东风,不作繁华主。断带依然留乞句,斑骓一系无寻处

注释

①闲阻:间阻,阻隔之意。此处引申为无由相见。②断带依然留乞句,斑骓一系无寻处:割断的衣带上还留有请求你写的诗句,可你却早已离我远去了。断带:割断了的衣带。斑骓:毛色黑白相间的骏马。

词解

眼前的良辰美景是无法留住的。周围的环境都散发出芬芳的气息,伴随着阳光,他上马准备出发。他骑着马走到垂柳岸边,清风袭来,柳枝摇曳,这些柳树正是寄托着他的相思之情。

为了今后难以再见伊人而惆怅不已。带来春天气息的东风,也不能让我变得快乐起来。割断的衣带上还留有请求你写下的诗句,可你却与我就此分离,难以再见。

评析

“眼底风光留不住。和暖和香,又上雕鞍去”,在一个风和日丽、四处散发着芳香气息的日子里,伴随着温暖和煦的阳光,他轻松地坐上了马鞍,开始了一天悠闲的骑马游玩。他是多情之人,所以喜欢慢慢观赏河边的一切景色,望着这些熟悉的景物,内心的思念之情不断涌上心头。

●垂杨那是相思树

那逝去的容颜已经是阴阳相隔,即使清风带去我的思念也无法传达到伊人身边。此时东风乍起,身处繁华美景之中的他悠然叹息。或许注定他一生只能在惋惜当中思念。不断地追寻的不过是一片幻影。

“欲倩烟丝遮别路,垂杨那是相思树”,他胯下的马儿慢慢地走到垂柳边,一阵清风吹来,纤纤弱柳被风儿拂动着,若隐若现地遮挡住他要前行的道路,他伸手抚摸着这些杨柳,寄托着自己的相思之情。绿柳,请别遮挡住我前进的道路,难道你也想要挽留我吗?伊人不在,心中的落寞与思念此时根本无法得到排解,只好寄托于清风,让它带走自己的思念。

使人无比痛苦惆怅的是你那美丽的容颜,我再也无缘相见。指出我的痛苦惆怅都源于再也无缘见到你那如玉的容颜,如今永不相见,那足以苏醒万物的东风啊,却无法唤醒我内心的快乐,因为我已经失去了你。怀念妻子,在一年春天再次到来之际,回想起往日一起度过的温柔缱绻的岁月,如今佳人不在,形单影只,与“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的意境非常契合。

“断带依然留乞句,斑骓一系无寻处”,指割断的衣带上还留有请求你写下的诗句,可你却与我阴阳永隔。断带,割断了的衣带。这里暗用李商隐《柳枝词序》所叙述的故事:商隐从弟李让山遇洛中里女子柳枝,诵商隐《燕台诗》“柳枝惊问:‘谁人有此,谁人为是?’让山谓曰:‘此吾里中少年叔耳。’柳枝手断长带,结让山为赠叔,乞诗。”斑骓,本意是指毛色黑白相间的马,这里指离别的马。马已经驮着他的主人离去。而我还依然痴痴地遥望。表达了对离人的极度留恋和不舍。

浣溪沙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注释

①谁念西风独自凉:秋天到了,寒意袭人,独自冷落,有谁会想念起我呢?“谁”指亡妻。②疏窗:镂刻花纹的窗户。③被酒:醉酒。④赌书消得泼茶香:往日与亡妻有着非常美满的夫妻生活。

词解

秋风凉,落叶纷纷,面对窗户感到自己被冷落了。对着夕阳回想着往事。当年一起醉酒入睡,一起赌书泼茶恩爱异常,当时觉得只是很平常的事情。如今如此孤独寂寞,借怀念往事以排遣如今的抑郁,但越发孤独。当年的平常之事已变成求之不得的梦想。

评析

西风送来凉意,对每个人都是如此,可以吹进皇宫,也可以吹进寻常巷陌。而在纳兰词中,这凉意却似乎仅仅是针对他自己而来,也仅仅唯有他自己才能体会出来。

面对萧萧黄叶,“伤心人”怎堪重负?纳兰或许只有关闭“疏窗”,设法逃避痛苦来换取内心的短暂平静。“西风”“黄叶”“疏窗”“残阳”“沉思往事”,一派肃杀凄凉景象。词中所展现出来的意向仿佛能让我们想象出容若那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的凄凉身影,衣袂飘飘,“残阳”下,陷入无尽的哀思。

●当时只道是寻常

当年李清照记录赌书泼茶时,曾经说当时甘愿过这样平淡的生活,终老于乡间,过着这种虽然没有波澜壮阔,却甜蜜的生活。其实这也正是容若的心声。

下阕非常自然地写出了词人对恩爱往事的追忆。“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春日醉酒,酣甜入睡,生活的情趣完全体现在其中,而睡意正浓时无人惊扰。“莫惊”二字写出了卢氏不惊扰其睡眠,对他体贴入微的特点。而这样一位温柔贤惠的妻子不但是生活上的贤内助,也是他在文学层面上的红颜知己。词人在这里借用“赌书泼茶”的故事。一方面在凸显自己与妻子的情真意笃不亚于当年的赵明诚、李清照夫妇,同时也是在暗示当年赵明诚的早逝是李清照一生不可言说之痛,而卢氏的早逝对自己的打击丝毫不逊于李清照。意在表明自己对卢氏的至深爱恋以及对妻子早丧的无限哀伤。

越是美好的事物,在失去它后才懂得应当珍惜,而美好的事物又往往是稍纵即逝,犹如昙花一现。纳兰把全部的哀思与无奈都融入到了最后一句“当时只道是寻常”,当年李清照记录赌书泼茶时,曾经说当时甘愿这样平淡的生活,终老于乡间,过着这种虽然没有波澜壮阔,却甜蜜的生活。其实这也正是容若的心声。这样平淡如日常琐事的小事只有在一去不返后,人们才意识到其真正不寻常的价值,道出了人生真谛,而这样的慨叹又岂是容若独有的?每个人读到这里都会心有所感。

每一种平凡的快乐全都是弥足珍贵、来之不易的,如果只当它是寻常,没有好好珍惜,那么等到永远失去时,便只能悔恨了。亲人、爱人、寻常而甜蜜的家庭琐事,这一切的寻常,又有多少人能够平静承受失去的痛苦呢?

浣溪沙

抛却无端恨转长,慈云稽首返生香。妙莲花说试推详

但是有情皆满愿,更从何处着思量。篆烟残烛并回肠

注释

①慈云:佛教语,比喻慈悲心怀如云之广被世界、众生。稽首:古时的一种跪拜礼,叩头至地,是九拜中最恭敬的。②妙莲花说:谓佛门妙法。莲花:喻佛门之妙法。莲花世界为佛教所称西方极乐世界。推详:仔细推究。③满愿:佛教语。谓实现了发愿要做的事。④篆烟:盘香的烟缕。回肠:喻思虑忧愁盘旋于脑际,如肠之来回蠕动。

词解

此词描绘通过佛法求得心态平和的过程:想丢去无端的烦恼,却转而幽恨更长了,在慈云寺祈求得到返生香,让妻子复活。试着去推究那让人忘记烦恼的佛法要义,心灵得到了净化。但若要所有发愿的事都实现了,那人生还有什么要去思量的呢?还为什么要在夜里辗转反侧,反复思量呢?

评析

在《金缕曲》中,容若曾发出“料也觉、人间无味”的无奈叹息。这一叹持续了容若的整个后半生。康熙十五年(1676)是容若人生的重要转折点,也是他词风的转折点。这一年七月,卢氏去世,灵柩被停放在双林禅院一年多,迟迟不忍将其下葬。

中国人对灵柩的停放是有着非常多的礼仪要求的。按照周礼,人死之后不可以立即入土,灵柩先要停放在家里一段时间,作为生者对死者的留恋之情的表达。这段停灵的时间被称作“殡”,供人凭吊,到达一定天数之后再抬出去安葬,我们现在所说的“出殡”就是源于这里。停灵的时间长短也有规定,一般在三个月。而容若却将妻子的灵柩停了一年多,严格说来已经不合礼制了。

●妙莲花说试推详

容若是一个凄惶的、忐忑的为情所困者。他的一切都是围绕着亡妻——因为她的死,他在佛门当中寻找灵药;因为遍寻不获,他对佛经和菩萨也隐约间有了疑惑和埋怨。他并不是一个合格的信徒,只是一位用情至深的丈夫。

“有情皆满愿”其实就是容若乞求能够有情人再相聚,得偿所愿。但是现实生活中的苦难不计其数,天天念佛的人不在少数,但很多人不能如愿,这是为什么呢?容若又说“但是有情皆满愿,更从何处着思量”,其实他也是处于患得患失,不敢完全相信有朝一日会梦想成真。

这两句原本是化用自王次回的诗“但是有情皆满愿,妙莲花说不荒唐”,那首诗的意思是:看到众生都能得偿所愿,才明白《法华经》里观世音菩萨有求必应的说法并不是荒唐的。容若把第二句改掉了,《法华经》是不是精准,他还是有所怀疑。

焦虑之情依旧,心情也是百转千回,彷徨无助。这样的情态,也就是词的末句“篆烟残烛并回肠”。

“篆烟”是指香火燃烧,烟在空气中抖动,犹如写下篆字,也可以理解为香火烧尽时,香灰的形状犹如篆字。残烛留下了融化而又凸凹起伏的残蜡,与篆烟相同,都与容若的心情一样,起伏不定。

浣溪沙

十八年来堕世间,吹花嚼蕊弄冰弦。多情情寄阿谁边

紫玉钗斜灯影背,红绵粉冷枕函偏。相看好处却无言。

注释

①吹花嚼蕊:谓吹奏、歌唱,引申指反复推敲声律、辞藻。弄:指吹弹乐器。冰弦:冰弦玉柱,筝瑟之类乐器的美称。②阿谁:谁,这里指自己。③紫玉:紫色宝玉,古人以为祥瑞之物。④红绵:丝绵的粉扑,妇女化妆用品。枕函:又称枕匣,中间可以藏物的枕头。

词解

在此词里他描绘了妻子的姣好美艳:上阕总写妻子既有高才又多情可爱,她像天上的仙子一样,十八年来在了人世间,琴棋书画、诗词歌赋相伴,生活得高雅而快乐。她那么多情可爱,却将所有的爱都赋予了我。记得新婚之初,她是那样的姣好美丽、仪态万方,在灯影恍惚中,偏倚着枕函。两情相悦,即使无声也胜似有声。

评析

关于容若这一阕《浣溪沙》中提及的女子到底是谁,一直有争议。有说是写给妻子卢氏的,有说是写给青梅竹马的恋人的,也有人认为是写给沈宛的。容若的抒发爱情的词大多伤感凄美,此篇则完全打破了常规。在几百年后的今天,我们也只好猜测其究竟是写给哪一位红颜知己,超越时空去感受容若的刻骨铭心的爱恋。

“十八年来堕世间”,这是化用自李商隐《曼倩辞》的成句:“十八年来堕世间,瑶池归梦碧桃闲。”曼倩指汉朝名人东方朔,字曼倩。据《仙吏传·东方朔传》所载,东方朔死后,天上的岁星复明,于是汉武帝仰天而叹:“东方朔生在朕身旁十八年,而不知是岁星哉。”容若心中认为似乎这世间所有的美人都无法与她相比,她在他看来,是最好的,最为超凡脱俗,犹如天宫仙子错落于凡尘。因为容若与卢氏成婚的时间是清康熙十三年(1674年),此时容若二十岁,卢氏十八岁。联系到这一句,所以有一些人认为这首词是写给卢氏的。

●红绵粉冷枕函偏

她玉钗颤颤,云鬓如雾,眼波楚楚,娇柔无力。他对她的迷恋,是如此的深邃。即便迷恋是万丈深渊,他也对其视之若归。

吹花嚼蕊,指吹乐,歌唱,与吹叶嚼蕊意思相同。后又引申为推敲声律、辞藻等文墨之事。冰弦,即琴弦。相传是以冰蚕丝来制作的琴弦。此处可以理解成乐器之类。洪昇的《长生殿》里写到杨贵妃弹琴是“冰弦玉柱声嘹亮,鸾笙众管音飘荡”,我们从中可以看出,容若所写是她的才情。她不但相貌出众,而且会舞弄文墨,精通音律,称得起是才貌双全,人间罕有。

“多情情寄阿谁边。”阿谁,是指容若自己。她是如此的美好,是上天恩赐的礼物,落入他的怀中。于世间千千万万人中,他与她相遇。世间的千千万万男子,她唯独钟情于他。还有什么能抵得上这种两情相悦的称心如意呢?

“紫玉钗斜灯影背,红绵粉冷枕函偏。”红绵,是女子往脸上擦粉用的粉扑。枕函,又称枕匣,指中间可以放置物件的匣状枕头。他将仔细端详,满心欢喜。烛影摇红,人赛桃花,光阴胜过醇酒。

她是千娇百媚,她是万紫千红,她是世上最美的花,开在他的生涯旅程当中。她是他春光里的月色如烟。然而他却认为,相看好处却无言。不尽言,继而静默。那一刻,他或是因为幸福而失声,或是因幸福以致忧伤。容若用这样的一句话来收束全篇,堪称美到惆怅。

浣溪沙

凤髻抛残秋草生,高梧湿月冷无声,当时七夕记深盟

信得羽衣传钿合,悔教罗袜葬倾城。人间空唱《雨淋铃》

注释

①凤髻:古代女子的一种发型,将头发绾结梳成凤形,或在髻上饰以金凤。此处指亡妻。②湿月:湿润之月。形容月光如水般湿润。③深盟:指男女双方向天发誓,永结同心的盟约。④羽衣:原指以羽毛织成的衣服,后常称道士或神仙所着衣为羽衣,此处借指道士或神仙。钿合:镶嵌金、银、玉、贝的首饰盒子,古代常用来作为爱情的信物。⑤罗袜:丝罗制的袜,此处指亡妻遗物。倾城:旧以形容女子极其美丽,是美女的代称,此处指亡妻。⑥雨淋铃:即雨霖铃。词牌名。相传唐玄宗因安禄山之乱迁蜀,霖雨连日,闻栈道铃声,为悼念杨贵妃而采作此曲。

词解

此词是一首悼亡之作,借唐明皇与杨贵妃的典故,表达了对亡妻的深切怀念:凤髻散乱,斯人已经怅然逝去,孤单地沉睡在一片荒凉的秋草之中,面对这寂寞梧桐,冷月无声,回想起当年七夕之夜的海誓山盟,怎不叫人心中凄怆。原来相信仙人可以传递彼此的信物,后悔当时将伊人遗物都与她一同埋葬了,如今唯有自己唱着《雨霖铃》空自怅痛了。

评析

这是一首悼亡的作品。容若以他一如既往的深情与凄怆,为他的爱妻,填写了一曲催人泪下的寂寞空唱。

“凤髻抛残秋草生”。凤髻,原本是古代女子的一种发式。据唐代宇文氏《妆台记》载:“周文王于髻上加珠翠翘花,傅之铅粉,其髻高名曰凤髻。”这里代指其亡妻卢氏。他从蚀骨的悲痛中,强迫自己来接受这一事实:她已经离他而去,而且是以最残忍的离别方式——死亡。从此之后,他的生命将注定残缺,如此痛入骨髓,伊人已被黄土掩埋,昔日软香温玉已成冢内白骨。秋草萋萋,泪迷离。

“高梧湿月冷无声”。月亮依旧故我,如水般倾泻着自己的银光。月痕最是照无寐。也正是这一轮月,曾照耀他们赌书泼茶时的伉俪情深,曾照耀她小窗梳妆的如花笑靥,见证他的美满婚姻。也是这一轮月,看他孤灯相映,心灵千疮百孔。他在伤痛当中静默如雪中苍松,萧萧瑟瑟,独听冷月无声。

“当时七夕记深盟”。相传唐玄宗与杨玉环在骊山避暑,适逢七夕。玉环独自与玄宗凭肩而立,因仰天对牛郎织女的故事有所感怀,密相誓心,愿世世为夫妇。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容若与卢氏,势必也曾有过这样的愿望与约定——生生世世,永结同心。

“信得羽衣传钿合,悔教罗袜葬倾城”。羽衣,本意是指以鸟的羽毛制作而成的衣服,后代指神仙和道士所穿的衣服。钿合,镶有金、银、玉、贝等物品的首饰盒,古代时常用其作为示爱的信物。罗袜,指代亡妻遗物。

白居易《长恨歌》中:“惟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指杨贵妃死后,唐玄宗悲痛不已,于是命一位能招魂的道士去寻找玉环。后来道士在蓬莱仙境中终于寻觅到玉环,玉环不忘旧好,取出金钗一股,钿合一扇让道士交给玄宗,说只要彼此情定心坚,天上人间总能相会。道士可以传递亡人的信物,他希望能与妻子再会,于此,容若感到后悔,把她的遗物都与她一同埋葬了。

“人间空唱《雨淋铃》”。《雨淋铃》,即《雨霖铃》,相传“明皇既幸蜀,西南行初入斜谷,属霖雨涉旬,于栈道雨中闻铃,音与山相应。上既悼念贵妃,采其声为《雨霖铃》曲,以寄恨焉”。唐玄宗为了江山放弃了美人,赐死杨贵妃,这种懊恼与悔恨是一曲《雨淋铃》所表达不完的,可谓是“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容若借此来表达对妻子的追思之情。

●人间空唱《雨淋铃》

容若不断引用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故事,以表达心中的无尽伤痛。耿耿此念,天地可表,闻之哀伤欲绝。记忆在无言的寂寞中恣意汹涌,无论怎样华美的文字都不能表达其万一。

这一首《浣溪沙》,容若不断引用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故事,以表达心中的无尽伤痛。耿耿此念,天地可表,闻之哀伤欲绝。记忆在无言的寂寞中恣意汹涌,无论怎样华美的文字都不能表达其万一。他沉溺于刻骨铭心的思念当中,他对她的爱,从未改变,却难再续。他在别人的故事当中感同身受,比照喟叹,然后以空洞茫然的眼神,落寞地守望着曾经的浓情蜜意,心中只剩下满腔的遗恨。

金缕曲·亡妇忌日有感

此恨何时已!滴空阶、寒更雨歇,葬花天气。三载悠悠魂梦杳,是梦久应醒矣。料也觉、人间无味。不及夜台尘土隔,冷清清、一片愁埋地。钿钗约,竟抛弃。

重泉若有双鱼寄。好知他、年来苦乐,与谁相倚?我自中宵成转侧,忍听湘弦重理。待结个、他生知己。还怕两人俱薄命,再缘悭、剩月零风里。清泪尽,纸灰起。

注释

①葬花天气:指春末落花时节,大致是农历五月,这里既表时令,又暗喻妻子之亡如花之凋谢。②夜台:指坟墓。③钗钿约:钗钿即“金钗”“钿合”,都是女子的饰物。暗指爱人间的山盟海誓。④重泉若有双鱼寄:重泉即“黄泉”“九泉”,指生死两隔;双鱼:指书信。⑤湘弦:即湘灵鼓瑟之弦。相传舜的妃子在湘水中淹死,死后成为水神,古代诗词中常用琴瑟来代指夫妻,这里指纳兰不忍再弹奏那哀怨凄婉的琴曲,否则会勾起对妻子的哀思。

词解

这种哀愁怨恨什么时候才能停息!在这葬花的时节里,半夜里淅淅沥沥的冷雨刚刚停止,聆听着雨滴滴落在台阶上孤寂的声响。妻子已经去世三年了,如今香魂缥缈不知在何处,如果这是一场噩梦,那么三年之久也应该清醒过来了啊。现在感到人生在世毫无趣味,还不如长眠于坟墓当中,在冷清的土地下埋葬自己的哀愁。与妻子阴阳永隔,当年的海誓山盟都已成空。

如果黄泉当中能有书信邮寄过来,这样我才能知道她这几年来是苦是乐,与谁彼此依靠?我在夜里辗转反侧不能入睡,不忍再次弹奏起那曾与妻子共同唱和的琴。希望能与亡妻结下来生情缘,再做夫妻。但又怕来生二人还是薄命,早早分离,独留一人形单影只,心如刀绞。泪已流干,悼念亡妻的纸灰随风飘散。

评析

这首词是纳兰词中悼亡词的代表作。纳兰词中的悼亡词多达四十首,每一首都是血泪交溢,凄凉入骨。这一首词更是堪称绝唱。词从空阶滴雨,仲夏葬花开头,引起伤春之感和悼亡之思;又以夜台幽远,音讯不通,以至来生难以预料,感情层层递进,直到最后万念俱灰。

整首词虚实相间,实景与虚拟,所见与所想完全糅合在一起,历历往事与冥冥幻想紧密结合,毫无间隙,而联系起这一切的,正是痛感“人间无味”的夫妻间的真挚情怀,它能够穿越死生界限,跨越时空。纳兰词“哀感顽艳”“令人不能卒读”。

词的开端很突兀:“此恨何时已”,开头就是一个反问,道出词人心中对卢氏之死悠远绵长、无穷无尽的哀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自卢氏死后,容若对她的思念从未停止。他既恨新婚三年就已永诀,欢乐不久而哀思无限;又恨阴阳永隔,相见无由,如今正当亡妇的忌日,这种愁恨更是空前高涨。

“滴空阶、寒更雨歇,葬花天气”三句,更渲染出悼亡的肃杀、凄凉氛围。能清晰听到夜雨停歇后,残雨滴落空阶之声的人,必定有着极为郁闷难以排解的心事。如今的“葬花天气”,三年之前却正是“葬妻”天气。三年死别,犹如大梦一场,而且是一场无法醒来的噩梦。接下来“三载悠悠魂梦杳,是梦久应醒矣。料也觉、人间无味”,是说妻子去世虽然已有三年,但自己对这个悲剧始终无法相信,但假如说这只是一个悲伤噩梦,三年之久也该醒来了。妻子死后,人间便再没有了快乐,一切都索然无味。尽管平常,但正是这种直抒胸臆、不加任何雕琢掩饰的句子才最能直接道出众生共有的苦难,因其平实,故而感人。

●寒更雨歇,葬花天气

物是人非,钿钗虽在,山盟海誓依旧,妻子已入黄泉,再坚定的誓言也无力实现了,正所谓“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多情之人心丧若死,三年光阴依旧痛得难以言说。

容若对后一个问题进行了回答:“不及夜台尘土隔,冷清清、一片愁埋地”,了无生趣的人世间还不如冷清的坟墓。“夜台”指坟墓,坟墓由于把死者长埋于地下,不见光明,所以被称作是夜台。

上阕的结尾,“钿钗约,竟抛弃”,与开篇的“此恨何时已”相呼应,都与《长恨歌》有一定关系。钿和钗都是女子的装饰品,唐玄宗和杨贵妃曾以钿钗寄情。但物是人非,钿钗虽在,山盟海誓依旧,妻子已入黄泉,再坚定的誓言也无力实现了。

下阕的开头,词人期望能了解卢氏死后在九泉之下的情况,情真意切由此可见一斑。“重泉若有双鱼寄。好知他、年来苦乐,与谁相倚?”“重泉”,即黄泉,九泉,是民间所说的阴间。双鱼,指书信。古乐府有“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的诗句,后世就用双鲤鱼指书信。假如能与九泉之下的亡妻通信,必定要问问她,这几年的生活是苦是乐,她和谁人相伴。

这种无望的怀念严重影响了容若的心境,于是“我自中宵成转侧,忍听湘弦重理”。所谓湘弦,楚辞《远游》有“使湘灵鼓瑟兮,命海若舞冯夷”之句,后世诗词多以湘弦来代指琴弦或弹琴。容若与卢氏的闺房之乐,音乐唱和就是其中的一项。容若也一天天地帮妻子调琴。

辗转相思,还想和妻子再结来生之缘,是谓“待结个、他生知己”。这句话尽管平常却不简单,不把妻子当成家中的女主人或是贤内助看待,而是视其为知己。这在古代是个非常难能可贵的观念。

到了这一步,容若对亡妻的感情已经到达了“待结个、他生知己”的地步,但这还不是极限,结下来生情缘“还怕两人俱薄命,再缘悭、剩月零风里”。这几句源自于晏几道的“欲将恩爱结来生,只恐来生缘又短”,但在情义深厚方面却超过了前者。容若担忧就算自己和亡妻真的结下来生缘,但来生如果再如今生一般,短暂的快乐之后便又永诀,脆弱的身心又怎能再次承受那凄凉的人生呢!想到这里,又回归到了现实,把无尽的感情归结成一句实景:“清泪尽,纸灰起”。泪已流尽,为妻子烧的纸也烧尽了,只有纸灰随风飘荡。

沁园春

丁巳重阳前三日,梦亡妇淡妆素服,执手哽咽。语多不能复记,但临别有云:“衔恨愿为天上月,年年犹得向郎圆。”妇素未工诗,不知何以得此也。觉后感赋。

瞬息浮生,薄命如斯,低徊怎忘。记绣榻闲时,并吹红雨;雕阑曲处,同倚斜阳。梦好难留,诗残莫续,赢得更深哭一场。遗容在,只灵飙一转,未许端详。

重寻碧落茫茫。料短发、朝来定有霜。便人间天上、尘缘未断;春花秋叶,触绪还伤。欲结绸缪,翻惊摇落,减尽荀衣昨日香。真无奈,倩声声邻笛,谱出回肠

注释

①丁巳:即康熙十六年,公元1677年,容若时年二十三岁。②红雨:代指落花,这里应指桃花。③灵飙:轻灵的风。④碧落:天界。⑤绸缪:缠绵的情缘。⑥摇落:原指草木凋零,这里指妻子已逝。⑦回肠:弯曲的肠子。过去多用肠子屈曲迂回比喻愁怀萦绕。

词解

丁巳年,距离九月初九重阳节还有三天,梦见亡妻身穿白色的衣服化着淡妆前来相会,夫妻二人牵手哭泣。说了千言万语,不能全部记下来,但临别时亡妻说:“衔恨愿为天上月,年年犹得向郎圆。”亡妻生前并没有细心学过诗,不知为何会说出这样的诗句。醒后写下了这首词。

人生瞬息之间就到了尽头,红颜薄命到了如此地步,我怎么能忘怀你的身影。还记得当初我们彼此相依相偎的甜蜜时光,一起在绣榻上把玩桃花,在阑干的转角处共赏夕阳。好梦难以持久,残缺的诗文无法接续,让我更想大哭一场。亡妻的仪容尚在眼前,却如轻灵的风一般转瞬不见,没能仔细端详。

在天堂当中寻觅爱人的魂魄却一无所获,想来我的头发会因为忧愁变白吧。夫妻二人虽然一个在尘世,一个在天上,但缘分并没有割断,还得以在梦中相会。一年当中的光阴荏苒,无不让人触景伤情。夫妻恩爱原本想百年携手,没想到突然就阴阳永隔,自己相思不断,形容憔悴。思念与忧伤全都郁结于胸中,写下一首词来倾诉自己的相思与苦闷。

评析

这首《沁园春》是纳兰词长调当中的名篇,有很多名家都很欣赏这一篇。长调要求既曲折,又流畅,这篇《沁园春》之所以能够成为名篇,一大主要原因就是它在表现手法方面跌宕起伏、一波三折,让思念与忧伤永远萦绕着作者的心,也萦绕在读者的心头,经久不散。

这首词的写作时间为康熙十六年九月初六,是即将到重阳节的时候,此时卢氏已经去世一年多了。容若在梦中已经不知第几次与妻子相见。这一次梦中相会,说了千言万语,但醒来之后都遗忘殆尽了,只记得临别时妻子赠了一句诗给自己:“衔恨愿为天上月,年年犹得向郎圆”。妻子原本不擅长写诗,不知道怎么能够写出这样的句子。容若越想越是感叹,便填出了这首《沁园春》。

“衔恨愿为天上月,年年犹得向郎圆”,这当然是容若自己的心声。自己思念妻子,也设想着妻子正在如何万分不舍地思念着自己。月亮虽有阴晴圆缺,尽管缺多圆少,毕竟总有团圆的时候,总让人有着对团圆时候的期待,人生却更残酷,阴阳相隔便成永诀,期盼已经断绝,唯有忧伤紧紧缠绕在容若的心头。

“瞬息浮生,薄命如斯,低徊怎忘”,这首词的开篇依旧是慨叹妻子的早逝,红颜自古多薄命,三年的快乐恩爱换来的却是一生的忧伤。越伤心便越是要回忆,“记绣榻闲时,并吹红雨;雕阑曲处,同倚斜阳”,感怀的是当初相依相偎的快乐日子,在绣榻上共同把玩桃花,在阑干的转角处共赏夕阳。这些平淡的快乐,在已经永远失去这份快乐的人眼中显得那样弥足珍贵。

“并吹红雨”,为什么要“吹”字呢?这与词中提到“重阳节前三日”有关。重阳节也叫吹花节,杨万里的《贺皇太子九月四日生辰》诗之三有“重九吹花节,千龄梦锡时”的诗句。容若和卢氏应该也有过这样吹花题叶的日子,如今又快到重阳了,自然更加伤感。此外,“吹花”最早有女子精心梳妆打扮,以便让情郎欣赏自己容貌的作用。想到此处,作者更加心如刀绞。

“记绣榻闲时,并吹红雨;雕阑曲处,同倚斜阳”,这个句子值得多留意,因为它是《沁园春》这个词牌当中的典型句式,有一种独特的修辞与音律层面的美感。“绣榻闲时,并吹红雨”和“雕阑曲处,同倚斜阳”构成一组对仗。

“梦好难留,诗残莫续,赢得更深哭一场”,这里的“诗”,应该就是梦中卢氏临别时赠给他的那句“衔恨愿为天上月,年年犹得向郎圆”。只有两句,是否要接续成一首完整的诗呢?既然人生已经是残缺的了,既然好梦也一去不返,诗,也就让它残缺好了。这里体现的是一种深深的无奈和慵懒,作者已经心灰意冷。自己所能做的,只是在夜半时来痛哭一场,但哭又能挽回什么呢?又想起梦中妻子的模样,但那梦去得太快,妻子的身影仿佛惊鸿一瞥,让自己根本来不及仔细端详。

“灵飙”是指轻灵的风,这里是比喻妻子在梦中出现的身影。尽管在梦中说了很多话,但容若依旧觉得过于短暂,能与深爱的妻子梦中相会,或许看多久都只觉得不过是一瞬间。

接下来转到了梦醒之后,回到了现实。“重寻碧落茫茫”,源出于《长恨歌》“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唐明皇在杨玉环死后,委托方士上天入地去寻找她的魂魄,结果天上人间都没能找到。容若想要与爱妻重见,同样了无头绪。“料短发、朝来定有霜”,忧伤到了如此地步,想到这里,心中又生出万千感慨:“便人间天上,尘缘未断;春花秋叶,触绪还伤”,虽然阴阳永隔,但缘分未断,不然又怎会在梦中如此深情相会呢,春花秋叶,一年时光转瞬即逝,无时无刻不令人触景生情。这一句,也是一个对仗,和“记绣榻闲时,并吹红雨;雕阑曲处,同倚斜阳”采用同样的句式,形成了一个呼应。

●倩声声邻笛,谱出回肠

同为悼亡词中的经典,苏轼的“十年生死两茫茫”犹如号啕痛哭;李清照的“物是人非事事休”则犹如低眉浅语,未语泪先流;容若的词则像是在爱人面前强颜欢笑,笑容背后却是满心的凄惨无奈。

“欲结绸缪,翻惊摇落”:“绸缪”原本是形容紧紧缠缚,后来引申为情意殷切,这里形容夫妻之间极为恩爱,“摇落”是形容草木凋零。“减尽荀衣昨日香”,是说明自己形容憔悴,丰姿不再。“荀衣”是个典故,《太平御览》当中记载:三国时期著名谋士荀彧非常注重个人的仪表,到别人家里做客,所坐之处接连几天都香气不绝。后来人们便以“荀衣”“荀香”或“荀令衣香”来比喻人的风流倜傥或花的异香扑鼻。有自恋倾向的文人比较喜欢用这个典故。

词到结尾,“真无奈,倩声声邻笛,谱出回肠”,思念与忧伤全都郁结于胸中,到最后只换来一声叹息。容若有显赫的家世,文武全才,具有倜傥丰姿,怀有满腔爱恋,却依旧无法战胜残酷的现实,这是何等的哀伤啊。

沁园春·代悼亡

梦冷蘅芜,却望姗姗,是耶非耶?怅兰膏渍粉,尚留犀合;金泥蹙绣,空掩蝉纱。影弱难持,缘深暂隔,只当离愁滞海涯。归来也,趁星前月底,魂在梨花。

鸾胶纵续琵琶。问可及,当年萼绿华。但无端摧折,恶经风浪;不如零落,判委尘沙。最忆相看,娇讹道字,手剪银灯自泼茶。今已矣,便帐中重见,那似伊家。

注释

①蘅芜:香草名。②兰膏:头油;渍粉:残留的香粉。③鸾胶:比喻续娶后妻。④判:同拼,意为甘愿。

词解

梦中还可以闻到你的香气,恍惚间见到你的身影,思念不已。惆怅地看着你曾经使用过的头油香粉,装饰用品等,睹物思人,越发愁苦。但在梦中与想象中的你终究不过是幻影。但恍惚间还是看到你回来了,在星月之光的照耀下,魂魄在梨花间徜徉。

就算娶了另外的女人,又怎么能比得上我们夫妻之间当年的恩爱情深。花朵没来由地遭受摧折,还不如零落成泥香如故的好。最怀念的是当年夫妻恩爱时,纠正你读错的字,一起修剪灯烛,赌书泼茶的有趣景象。如今这些都无法再次来过,就算见到了幻影,又能够怎样呢?

评析

第一句“梦冷蘅芜,却望姗姗,是耶非耶”化用了关于汉武帝的两则典故,第一个是据说汉武帝的宠妃李夫人死后,汉武帝日夜思念,一次梦见李夫人赠给自己蘅芜之香,醒后,香气依旧残留在衣枕之间,几个月过去仍旧没有消散。“蘅芜”原本是香草的名字。

●趁星前月底,魂在梨花

香魂艳魄梦中归来,即便容若明知这不过是幻梦一场,终究忍不住心中欢喜,哪怕这欢喜是镜花水月,也能带给他无限的欣慰,用情之深,可谓极致。但最终“不如零落,判委尘沙”,梦醒时分,心中更痛。

第二个典故是,有个名叫少翁的方士声称自己可以沟通鬼神,可以把李夫人的魂魄招来以慰藉汉武帝的相思之苦。于是在一天夜里,少翁布置好灯烛、帷帐、酒肉,请汉武帝坐到另一座帐子当中,遥看李夫人的身影翩然而来。但汉武帝感觉李夫人的身影非常模糊,既不能接近,也无法搭话,愈发感觉相思悲苦,作诗道:“是耶非耶?立而望之,偏何姗姗其来迟!”

思念亡妻从梦境入手,借用“蘅芜之香”和“姗姗来迟”的典故,手法巧妙,曲折委婉,借古喻今,为整首词定下了基调。

第二句“怅兰膏渍粉,尚留犀合;金泥蹙绣,空掩蝉纱”,有一种华贵的气息与氛围。兰膏,是一种头油;渍粉,是残留的香粉;犀合,是犀角制成的化妆盒;金泥,也就是金屑,代指化妆品;蹙绣,是一种编织手法;蝉纱,是如蝉翼一般轻薄的纱。古代的诗词中描写美女,典型的方法就是不去直接描写她本人的相貌如何,而是以细腻的表述方法去介绍其穿着打扮、化妆品的种类以及闺房的室内装饰,特别是花间派词人的一大传统,让读者通过这些间接描写来想象女主角是何等的美丽。也是为了烘托物品尚在,而佳人已是阴阳永隔的悲凉气氛。

下一句“影弱难持,缘深暂隔,只当离愁滞海涯”,是承接前文汉武帝和李夫人的典故衍生出来的:那个叫少翁的方士弄出来的李夫人终究是个幻影,无法触摸,只能隔着帷帐远远地望着,但离别或许只是暂时的,终有一天有情人能够再次团聚。爱,已经变成了无比坚定的信念,而现实无论怎样真实,此刻看起来都是虚幻的。幻影中爱侣归来,“归来也,趁星前月底,魂在梨花”,缥缈美丽,亦幻亦真,让相思者断魂。

接下来的部分转回到现实世界,“鸾胶纵续琵琶。问可及,当年萼绿华”,是说就算又娶了别的妻子,但新人怎能比得上旧人!这里又运用了两个典故,“鸾胶”是传说当中一种极为神奇的胶,仙人用凤凰的喙和麒麟的角合在一起精炼而成的,黏合力非常强,能把断裂的弓弦再次粘上,把断折的刀剑重新接好。古人经常用它来比喻丧妻后再娶。

“萼绿华”是传说中的一位仙女的名字,李商隐有“萼绿华来无定所,杜兰香去未移时”的诗句,这里代指亡妻。“华”就是“花”,所以“萼绿华”就是“萼绿花”,人名犹如花名。就是从这里出发,下一句的转折就是把人当花来写:“但无端摧折,恶经风浪;不如零落,判委尘沙”,说的是花朵没来由地遭受摧折,还不如零落成泥香如故的好。

接下来开始回忆与妻子共度的那些美妙时光:“最忆相看,娇讹道字,手剪银灯自泼茶”,最让人怀念的是妻子读错字时显露出来的那种娇羞神态,及日常生活中剪灯、沏茶的样子。“娇讹道字”是源于苏轼的“道字娇讹苦未成,未应春阁梦多情”,怀念亡妻念错字时的娇柔模样;“手剪银灯”剪掉的是灯芯,古代的灯烛烧上一段时间就需要剪断一截灯芯,让灯保持明亮;“泼茶”可以有两种理解方式,一种是“赌书泼茶”,南宋女词人李清照和丈夫赵明诚都同样爱好读书藏书,李清照的记忆力很强,所以每次饭后一起烹茶时,就用比赛的方式决定饮茶的先后。一人问某典故是出自哪本书哪一卷的第几页第几行,对方回答正确就可以先喝。可赢者往往由于太开心,反而将茶水洒了一身,成为千古佳话。

回忆了和亡妻一起生活的种种细节,最后要进行一个总结,叹息那些过往的美好日子以后再也不会有了,就算可以透过帷帐再见倩影,终究是虚幻泡影,可望而不可即:“今已矣,便帐中重见,那似伊家。”呼应了开篇汉武帝和李夫人的那个典故。

江南忆·宿双林禅院有感

心灰尽,有发未全僧。风雨消磨生死别,似曾相识只孤檠,情在不能醒。

摇落后,清吹那堪听。淅沥暗飘金井叶,乍闻风定又钟声,薄福荐倾城

注释

①孤檠:孤灯。②摇落:凋残,零落。③清吹:清风,此指秋风。④金井:井栏上有雕饰的井。一般用以指宫廷园林里的井。也指墓穴或骨瓮。⑤荐:进献、送上。倾城:形容女子艳丽,貌压全城。

词解

如今我早已心如死灰,除了还保留有三千青丝之外,已经与僧人没有任何差别。只因生离死别,在那似曾相识的一盏孤灯之下,愁情萦怀,犹如陷入无尽的噩梦却无法清醒过来。花朵凋零之后,即便清风再怎么吹拂我的脸颊,我也终将无动于衷,冰冷的心再也无法恢复温暖。

雨声淅沥,落叶飘零于金井之中,柔肠百转,衣上泪痕,诗里的字,满是相思意。忽然间听到风停后传来的一阵钟声,不由得感慨,自己的福分太浅,纵有如花美眷、可意情人,却最终在生离死别中,无法长相厮守。情在不能醒,大梦一场空。

评析

这是一篇悼念亡妻卢氏的悼亡词,卢氏于康熙十六年五月去世,直到康熙十七年七月才安葬于皂荚屯纳兰祖坟当中,期间其灵柩被暂时安放在双林寺禅院中长达一年以上。词人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多次进入双林禅寺中守灵,并写下了大量悼念亡妻的诗词。这首《忆江南·宿双林禅寺有感》,哀婉凄切,词人心灰意冷的感情,溢于言表。

●乍闻风定又钟声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但如今却是落花人独立,人面不知何处去。忘却了霓裳羽衣曲,再没有琵琶弦上说相思的温柔缱绻,午夜梦回,在辗转反侧之间,依旧有锥心之痛。

“心灰尽,有发未全僧”,开头就直抒心曲,表明自己已经心哀若死,对滚滚红尘全然提不起兴致。“有发未全僧”,出自陆游的《衰病有感》“在家元是客,有发亦如僧”。陆放翁是由于国仇家恨,不能克服中原,光复大好河山而沉痛不已,郁结于心,于是有了万念俱灰的感觉。容若虽然心如槁木死灰,但始终对卢氏无法忘情,所以还是“未全僧”。但何以会这样呢?“风雨消磨生死别”,是因为与自己所爱之人出现生离死别的情况,而风雨凄厉,无情消磨着这悲苦岁月。如今,往日的恩爱已经灰飞烟灭,似曾相识的仅仅是这一盏如豆的孤灯。“似曾相识只孤檠”,让人想起白居易的那句“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但白居易尽管被贬,还可以与琵琶女互诉衷肠,相怜相惜。而容若却只能够独对孤灯,黯然神伤。“情在不能醒”,一句话点出了词人此时最真实的心境:沉溺于往日的回忆无法自拔,纵然有心抽身退步,但“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根本无法自已。

卢氏已经去世,但是他自始至终都不愿意相信,也不敢相信这一事实,但现实终究是如此残酷。“摇落后,清吹那堪听”,她的逝去宛如花朵的凋零,夜间在她灵前的奏乐声,凄清到让人不忍卒听。“薄福荐倾城”,凄艳至极,同时也沉痛至极。

临江仙

点滴芭蕉心欲碎,声声催忆当初。欲眠还展旧时书。鸳鸯小字,犹记手生疏。

倦眼乍低缃帙乱,重看一半模糊。幽窗冷雨一灯孤。料应情尽,还道有情无?

注释

①缃帙:本义是书套,色为浅黄,这里代指书籍。

词解

窗外,雨打芭蕉的点滴声,使我记起了当初的情景,让我的心都快要碎了。临睡前又翻检旧时书信,看着那写满相思情意的书笺,便记起当时她初学书写还不熟练的模样。

看着这些散乱的书册,不禁泪眼模糊。在这个冷冷的雨夜里,幽暗的窗前,我点着一盏孤灯。原以为情缘已尽,可谁又道得清究竟是有情还是无情呢?

评析

这是一篇伤情怀旧的作品。容若耳听着雨打芭蕉的声音,心欲碎,仿佛重锤在击打着自己的心,那曾经最美好的时光已经一去不复返。

芭蕉,在文学作品中向来都有两个明确的意象:一是“雨打芭蕉”,或许由于芭蕉叶片宽大容易凸显出雨滴的声音,假如是大雨,那声音便会越发急促,假如是小雨,那声音便会显得淅沥而忧伤,所以有“疏雨听芭蕉,梦魂遥”,有“点点不离杨柳外,声声只在芭蕉里,也不管、滴破故乡心,愁人耳”;另一个意象是卷心芭蕉,芭蕉的叶子是聚拢在一起的,伴随着成熟而渐渐舒展开,正如令人忧愁的心绪变化,所以有“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的说法。

所以,当芭蕉与雨一起出现时,那就是表达忧愁或是孤独的心情。这首词的第一句“点滴芭蕉心欲碎”,从字面上来理解,“心”首先是芭蕉的心——芭蕉在雨滴无休止的敲击中,“心”已经快要碎了,而这颗心也是容若的心。

芭蕉很特殊,因为芭蕉是没有心的,其叶子是一层又一层的,一层层地剥开后,到最后里面是空的(类似于剥洋葱的感觉)。佛家有所谓“白骨观”的说法,当肉体被剥离之后人身空无一物,和芭蕉是一样的,所以佛教经常用芭蕉比喻肉体是虚幻不真实的。

●点滴芭蕉心欲碎

多年过去了,一般人也该走出阴影了,但在这个雨打芭蕉的夜晚,为什么我还是会如此痛彻心扉地想起你来。如果,能够一切能重新来过,我是否会甘愿舍弃那段短暂的快乐,以求免除漫长的刻骨忧伤?

经历了与爱妻的生离死别,又听到窗外雨打芭蕉的声音,想起当年犹如神仙伴侣的美好生活,“欲眠还展旧时书。鸳鸯小字,犹记手生疏”。快要睡了,却打开了过去的书笺,那些柔情蜜意的文字,想当初教她书法时,她那笔法生疏的样子……

过往的恩爱越快乐,当失去爱侣后回忆起来就越发痛苦。容若在下阕转回眼前,“倦眼乍低缃帙乱,重看一半模糊”,我的眼睛已经疲倦了,低头看去,书胡乱地堆着,看上去非常模糊。这些书为什么会看起来“一半模糊”呢?是由于眼睛疲劳,还是因为眼中含泪了。过去的日子是“鸳鸯小字”“弄笔偎人”,而如今呢,只是“幽窗冷雨一灯孤”,一切都是那样孤单寂寞,毫无生趣,这一些孤独的意象都只是由于你离我而去,而苟活于世的我才是最孤独的那个。“料应情尽,还道有情无”,如果能够一切重新来过,容若是否会甘愿舍弃那段短暂的快乐,以求免除漫长的刻骨忧伤?

清平乐

麝烟深漾,人拥缑笙氅。新恨暗随新月长,不辨眉尖心上。

六花斜扑疏帘,地衣红锦轻沾。记取暖香如梦,耐他一晌寒严

注释

①麝烟:焚麝香发出的烟。②缑笙氅:犹如仙衣道服式的大氅。③六花:即雪花。雪花结晶六瓣,故名。疏帘:指稀疏的竹织窗帘。④地衣:地毯。红锦:亦作“红绵”,红丝棉的粉扑,妇女化妆用品。⑤暖香:带有温暖气息的香味。⑥一晌:指短时间。

词解

此词抒写相思愁怀:麝香发出的烟在空中摇荡,孤独的人拥衣而眠,却无法入睡。心中的愁苦与日俱增,已经分不清是在眉尖还是在心上。

雪花扑打着窗帘,地毯上沾上了些许白色。犹记得我们当时共度的美好时光,如今且用这美好的回忆来驱散严寒。

评析

这一首《清平乐》,是容若写于康熙十七年(1678年)的作品,其妻子卢氏此时刚过世一年,这一首词,愁情伤怀,悲凄不绝,非常有可能是他怀念亡妻的作品。

麝烟,是指焚烧麝香时所飘散出来的烟。麝香的香味非常独特,浓厚芳馥,是四大动物香料(麝香、灵猫香、河狸香、龙涎香)之首,古代的富贵人家非常喜爱。古诗当中就有“麝烟苒苒生银兔,蜡泪涟涟滴绣闺”“台榭沉沉禁漏初,麝烟红蜡透虾须”的句子。“麝烟深漾”,为读者心中幻化出一片烟水迷离的景致,继而整首词的格调也就显得清雅幽静起来。

●不辨眉尖心上

容若一生用情至真,直抒胸臆,才使得这样的文字,读来余味绵延,一如淡烟流水画屏幽。清气入肌,忧伤入骨,一再吟诵,再也无法忘怀。

缑笙氅,指犹如仙衣道服式样的大氅,用来保暖御寒,以此来表明天气的寒冷。

“新恨暗随新月长,不辨眉尖心上。”范仲淹的《御街行》当中有“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的句子,李清照化用这一句写出了“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又上心头”,抒发自己花自飘零水自流的闲愁相思,构意要比范仲淹更加精巧灵秀,所以被世人传诵。容若这一句“不辨眉间心上”,与“新恨暗随新月长”相接,愁意越发深沉醇厚,愁意汹涌而来,几乎要将人溺盖。容若的这种愁绪,在他的眉间心上,无声无息地蜕变成恨的模样。

六花,即雪花。雪通常有六瓣,故称。屋内有麝烟炉,红锦毯,人也穿着缑笙氅,可他依然愁恨暗长。他心头堆积的层叠痛苦,便会被拉伸成一根紧绷的弦,好像只需轻轻一撩拨,就会断裂开来。

“记取暖香如梦,耐他一晌寒严。”睡梦中的温柔缱绻,与梦醒后的残酷现实,让人感到分外寒冷,这种寒冷是一直冷到骨髓当中的。这样的句子,是说梦中山盟海誓,梦醒后痛断肝肠。但无论怎么样梦想,最终只能像是一块冰抱紧另一块冰来取暖一般徒劳无功。

这一首《清平乐》,被后人评价“明白如画,情致绵长”,而比情致绵长的,是他的深情厚谊。

山花子

欲语心情梦已阑,镜中依约见春山。方悔从前真草草,等闲看。

环佩只应归月下,钿钗何意寄人间。多少滴残红蜡泪,几时干。

注释

①阑:残、尽。②依约:仿佛,隐约。春山:春日的山,亦指春日山中,春日山色黛青因喻指妇人姣好的眉毛,进而代指美女。③环佩:古人衣带所佩的环形玉佩,妇女的饰物。④钿钗:金花、金钗等妇女首饰,借指妇女。

词解

爱人虽然已经离开了人世,但容若依旧思念不已,这首词抒写对亡妻的思念:梦已经结束了,她那可爱的面庞与身影仿佛重又映在了镜中,依稀可见。当初伊人在世时,没有认真看过她美丽的容颜,现在真的悔不当初。而今她早已逝去,归于如梦一般的月下之境。她的遗物仍然留在了人间,却已是物是人非,更令人悲痛难耐。睹物思人,泪蜡不干,就如同我想念你的眼泪一般。

评析

多少事,多少愁绪是永远难以说清、道明的呢?到底要再爱你多久,才会逐渐淡忘你的身影呢?多少滴残红蜡泪,语自李商隐《无题》:“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容若将其化用为问句,怜惜之意更深,也表示了彼此之间的无悔深情。“滴残”二字更使得红烛似人,格外凄凉。

此词写容若做梦,梦中见到恋人对镜描眉,醒来后顿感惆怅难过。从下阕“环佩”和“钿钗”的用典来看,这首词所写的女子应该并非卢氏,因为王昭君与杨贵妃全都是宫廷当中的人。“春山”一词代指女子的双眉,容若的词中有很多描写恋人双眉的句子,都非常出色。

●多少滴残红蜡泪

忘记关于你的一切,逃开你对我的身心的反复纠缠。如果时间能把我对你的思念稀释掉,就不会在醒来的时候,我还是会莫名地失神。你是我无法逃脱的心结。

“欲语心情梦已阑”,这句化用自辛弃疾的《南乡子·舟中记梦》的“别后两眉尖。欲说还休梦已阑”,辛词正巧也是记录梦境,也是话还没说完,而人就已醒来,容若埋怨勾起他睹物思人情怀的那些钿钗环佩,辛弃疾埋怨的则是那个“不管人愁独自圆”的月亮。

山花子

一霎灯前醉不醒,恨如春梦畏分明。淡月淡云窗外雨,一声声。

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不多情。又听鹧鸪啼遍了,短长亭。

注释

①一霎:谓时间极短。顷刻之间,一下子。②春梦:春夜的梦。比喻转瞬即逝的好景,也比喻不能实现的愿望。③鹧鸪:鸟名。体形似雷鸟而稍小,头顶紫红色,嘴尖,红色,脚短,亦呈红色。

词解

此词写离恨:孤灯之前,一下子沉醉不醒,又怕醉中梦境与现实分明起来。窗外的舒云淡月,细雨声声。人说若太多情,情谊就会变得淡薄,而现在我已经真的不再多情了。可是,窗外又传来鹧鸪啼鸣之声,那送别的短亭长亭之处是否有人驻足倾听?

评析

开篇“一霎灯前醉不醒”,从意思上看,这句话有语病,因为“醉不醒”和“一霎”是无法搭配的,一瞬间就在灯前醉倒了,无法醒来,但只有一瞬间,又怎能谈得上是无法醒来呢?我们推想应当是这样的情形:容若在灯前出神,一个恍惚之间,似乎进入了醉梦之乡,进入了梦幻世界。

第二句“恨如春梦畏分明”,应当是入睡之后沉迷于梦境不愿意醒来的意思。

我们来看下一句“淡月淡云窗外雨,一声声”。先看句法的结构:这首词在句法结构上和《浣溪沙》很像,所不同的只是把《浣溪沙》上下阕的最后一句从原来的七个字转变为前七后三共十个字,等于打破了《浣溪沙》原有的节拍,产生了一个变奏。这样的手法,术语叫“摊破”,所以这个词牌也叫“摊破浣溪沙”,还有一些别名,如“山花子”“添字浣溪沙”。

“淡月淡云窗外雨,一声声。”这一句写景,而前两句是写情,同时这一句是上阕的结束语,就不再继续写情了,而是利用景语来给写情的句子作总结。这是文学艺术作品在创作上的一个惯用手法。例如电影里某个革命先烈英勇就义时,在即将开枪时,镜头一转,变成了一株傲雪绽放的梅花,一阵枪响,梅花上的雪纷纷掉落,这就是典型的以景写情,其表达效果要远好于直接展现烈士宁死不屈,被敌人杀害的场景。

●恨如春梦畏分明

离愁让人在灯前的刹那间沉醉,不愿从美梦中惊醒去面对离别,温馨的梦境与冰冷的现实的强烈对比,让人望而生畏。窗外淅沥的雨声挑动人们的愁思,遥听外面鹧鸪的悲鸣,别离之苦也就涌上了心头。

因此诗词鉴赏既要精读,也要泛读。读过几千首诗词,就基本掌握了古人的诗词套语和修辞套路,“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下阕转折,是这首词当中的名句:“人道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不多情”,和另一首里的“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悔多情”在含义上有细微差别,一个是“不多情”,一个是“悔多情”,前者是说自己由于多情而受了伤,从此之后再也不多情了,后者也是说自己因为多情而受了伤,由于伤得太重,已经无法承受了,所以后悔当初会那样多情。

这两首词一般都认为是容若缅怀卢氏的,从感染力而言,“不多情”显然比“悔多情”要好,表现出一往无前,为爱而始终执着的坚定信念。

“人道情多情转薄”也比“人到情多情转薄”要好,虽然“道”与“到”只有一字之差,但前者的意思是说“情多情转薄”是别人说的,似乎是一句人生格言,但自己根本不适用这句话。自己对妻子的爱,经历了风风雨雨,经历了生离死别,却从来没有变得淡薄。自己依旧会在灯下发呆,恍惚中又与妻子在梦中相会。深爱不会因为多情而转薄,也不会因为时间而消逝。

减字木兰花

烛花摇影,冷透疏衾刚欲醒。待不思量,不许孤眠不断肠。

茫茫碧落,天上人间情一诺。银汉难通,稳耐风波愿始从。

注释

①疏衾:掩被而眠,感到空疏冷清。②碧落:道家称东方第一层天,碧霞满空,叫作“碧落”。后来泛指天上(天空)。③一诺:谓说话守信用。④银汉:天河,银河。

词解

此词为怀念亡妻之作:孤灯明灭,冷夜孤枕,欲睡还醒,不能思量,思量就会断肠。天上人间,阴阳两隔,即使一诺千金也换不回原来的生活。渴盼能够相逢重聚,即使要安心忍耐着银河里的风波,也甘愿从头开始。

评析

“烛花摇影,冷透疏衾刚欲醒。”烛花摇影,原本应当是一个极为馨香的场景。灯光在黑暗当中通常都能带给人无限的温暖与安定感觉,如果有良人相伴,或是温柔同眠,或剪烛细语,都是锦上添花的浪漫。而在这里,却成为映衬孤苦飘摇心情的一个佐证。衾风正冷,枕鸳正孤,愁肠百转,无法纾解。此时,冷,是他最直接最真切的感觉,蕴含着悲凉。

“待不思量,不许孤眠不断肠。”他成为孤眠之人。真是应了那句“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生”。这样郁暗青苔一般的孤独惆怅,湿答答得可以滴出水珠来,落到心里,冷幽幽的,是那种发不出丝毫声响的孤悚离落之感。孤,又总是与苦如影相随,苦至断肠。昨梦前尘,烟水微茫。不思量,自难忘。怎样才能在孤枕难眠之际抓住一些温暖呢?

“茫茫碧落,天上人间情一诺。”一诺,指说话非常守信用。碧落,道家所称的东方第一层天,因碧霞满空而叫作碧落。这里泛指天上。白居易的《长恨歌》中写道:“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容若取其句意,来安慰自己的执念。他想妻子应当是在天上做了神仙,而并非前往黄泉做了鬼魂。天上人间的茫茫之遥,隔不断一诺千金的誓言。盟誓依旧温热在他耳畔,始终扎根于心里,岿然如山。他依旧牢记当初的海誓山盟。

“银汉难通,稳耐风波愿始从。”世间之事,正所谓千金难买“我愿意”。分明清楚是千险万难的事情,他说,我愿意。生死异路,他年盼相逢。这是他心念当中的自白。情之凄绝,好个情痴。你,我,就是整个人间。永永远远,生生世世,始终不离不弃。

在午夜时分来读这样的一阕词,是很容易感动得心神恍惚。很容易沉醉在那烛花摇影,冷透疏衾的时光里。光影迷乱,身心沉溺,孜孜不悔。

生查子

散帙坐凝尘,吹气幽兰并。茶名龙凤团,香字鸳鸯饼

玉局类弹棋,颠倒双栖影。花月不曾闲,莫放相思醒。

注释

①散帙:打开书帙,亦借指读书。凝尘:积聚的尘土。②吹气幽兰:谓美人气息之香更胜兰花。③龙凤团:茶名,即龙凤团茶,又称龙团凤饼,为宋代著名的贡茶,饼状。④香字:犹香篆,指焚香时所出现的烟缕。鸳鸯饼:古代形似鸳鸯的焚香饼,一饼之火,可终日不灭。⑤玉局:棋盘的美称。弹棋:古代的一种棋类游戏。

词解

读书时,虽然四周积聚了些许的微尘,然而身边却有吐气如兰的爱妻伴坐。品味着龙凤团名茶,燃着鸳鸯饼的香料。两人一起下棋,看棋盘上的影子成双成对。花好月圆,好不惬意。

这对少年夫妻无限恩爱,柔情万般。这个时期的诗词中,任何人都能感受到神怡心醉的燕尔之悦。纳兰为夫人画像填词,赌书对弈,可谓琴瑟合鸣、美意融融。那种在世俗人眼里几近完美的家庭环境,郎才女貌,无论从物质到精神都构成所谓天设地造的金玉良姻。

评析

这一阕《生查子》,被认为是容若早期的作品,词中生动地描绘了贵族之家绮艳优裕的生活,这种内容的描写,在纳兰词中是很少见的。但在优裕的生活背后,却隐藏着更多的情绪在里面,这是我们应当注意的。

“散帙坐凝尘,吹气幽兰并。”有一部分书对此句的解析是这样的:散帙,原本指打开的书帙,此处借指读书。凝尘,尘土聚积。这里是不过分讲究起居住宿条件。《晋书·简文帝纪》:“帝少有凤仪,善容止,留心典籍,不以居处为意,凝尘满席,湛如也。”吹气幽兰,指美女气息的香味更胜于兰花。这两句的含义为读书之时,身边有爱妻(或指美人)伴坐。但如果是这样解释的话,那么此句便与结尾处有所矛盾。既然有美人相伴,又何必相思呢?坐凝尘这里也应引申成久坐,假如说是不过分讲究读书的环境,显然与后面提到的龙凤茶、鸳鸯饼等句子不符。“并”,此处应当作“相同”解。嵇康《卜疑集》中有“行与世异,心与欲并”句。

玉局,即棋盘,诗词中非常多见。玉局类弹棋,与贺铸“玉局弹棋无限意,缠绵”最为相近。容若于此处引用,正合佳忆及当初相欢之情。

写尽繁花,只是因为落寞。身边的华丽场景,却无处安放心中怅惘。纳兰这首小令,遣词造句透着华丽之气,正如夏敬观《蕙风词话诠评》所言,“寒酸语,不可作,即愁苦之音,亦以华贵出之,饮水词人,所以重光后身也。”

虞美人

春情只到梨花薄,片片催零落。夕阳何事近黄昏,不道人间犹有未招魂。

银笺别梦当时句,密绾同心苣。为伊判作梦中人,长向画图清夜唤真真。

注释

①薄:指草木丛生之处。梨花薄,梨花丛密之处。②同心苣:相连锁的火炬状图案花纹。古人常用来象征爱情。

词解

春天已经到来,梨花盛开,但是人们还来不及欢喜,就已经风吹花落,片片凋零。为何已经到了黄昏时分,岂不知人世间还有没被召唤来的魂魄。

银笺当中还记录着海誓山盟的话语,同心苣代表的爱情还没消逝,我对你的爱依旧未变。我希望能身处于幻梦之中,像古人呼唤真真那样,对着图画声声呼唤,将你唤醒,复生于人间。

评析

“春情只到梨花薄”,不是说明梨花由于春光消退而凋残变薄,而是说春天到来,梨花盛开,还来不及欢喜就已经风吹花落。这里是用春光来比喻与恋人相处的美好时光,用凋谢的梨花来指代爱人的不幸逝去,不写悼亡却曲折地流露出悼亡之伤,感情抒发流畅自然。

同心苣是编织有相连的火炬形图案的同心结,与记载誓言的素笺一样,都是爱情的信物。这些现实的东西每时每刻都在对容若证明着当初的恩爱与欢娱。面对这些几乎是要仓皇而逃的容若,迅速由实入虚,用“清夜唤真真”的典故,写出自己想象当中的情景。容若似乎幻想着像传奇故事中那样,只要不断呼唤,爱人就会从画上走下来与自己团聚。

●长向画图清夜唤真真

容若多么渴望自己的爱人能像画中人那样能够在自己的声声呼唤当中复活过来,如果能成真的话,他一定情愿呼唤千万声始终不放弃,哪怕是穷尽一生之力,也一定要把爱人唤醒,可是幻梦终究是幻梦,伊人已逝,不复相见。

容若提到的真真是唐朝传奇爱情故事当中的女主角,由于敢爱敢恨而为人所称道:进士赵颜购买了一个屏风,上面画有一个美貌女子。赵颜说:如果这个女子是个真人的话,我愿意娶她为妻。画画的人说:“这个女子我给她起了个名字叫真真,你如果能连续一百天呼唤她的名字,昼夜不停,她一定会回应你的,回应的话,就用百家的彩灰酒喂她,必能变为活人。”赵颜按照他的建议去做了,果然画上的女子活了过来,与他结为夫妻。

鹊桥仙

倦收缃帙,悄垂罗幕,盼煞一灯红小。便容生受博山香,销折得、狂名多少。

是伊缘薄,是侬情浅,难道多磨更好?不成寒漏也相催,索性尽、荒鸡唱了

注释

①缃帙:浅黄色的书套。代指书卷、书籍。②容生:作者自指,即容若。受:享受。博山香,博山炉所焚的香料。③不成:语气助词,表示反诘语气。④荒鸡:指三更之前啼叫的鸡。古人认为其鸣叫为恶声,是不祥之兆。这里指彻夜不眠,漏壶滴尽,天快亮了。

词解

感到非常疲倦,于是收拾了书卷,悄然垂下了帘幕,只盼着灯火暗淡,可以夫妻相依而坐。我容若享受着从博山炉中传来的香气,与妻子温柔缱绻,抵消这狂生之名。

是爱人之间的缘分太薄,还是我的感情太浅,使得这段感情无法持久延续,难道有着诸多磨难才更好?彻夜未眠,天已经快亮了,但我依旧忧愁难解。

评析

此篇上下两阕,情绪迥异。“倦收缃帙,悄垂罗幕”一句,说的是室内风光旖旎,脉脉含情。“红袖添香伴读书”是多少读书人的终生愿望!容若能够得一知己,二人在书斋当中秉烛夜读,不知让多少人艳羡。二人懒收书卷,四目对望,只盼灯火暗淡,能够恩爱。“倦收”“盼煞”一松一紧,把二人内心的无限恩爱,刻画得极为细致。场面不涉轻狂,庄重而不狎兴,而情意已是浓得化不开了,两情相悦,正是如此。往事已成空,“是伊缘薄?是侬情浅?”原来这所有的一切,只是陶醉在回忆当中而已。情深情浅,自是难以揣测,昔日恩爱已经成为如今痛苦的记忆。一连三问,情绪急转直下。词人此刻已经痛不欲生,当以愤恨之语结尾。“索性尽、荒鸡唱了”,这样的一场相思,搅动了心神,干脆彻夜难眠,直待黎明到来。

●是伊缘薄,是侬情浅

“是伊缘薄,是侬情浅,难道多磨更好?”犹如泻落床前的皓洁月光,照见人心。

《鹊桥仙》是以欧阳修的“鹊迎桥路接天津”为名。此调因吟咏牛郎织女鹊桥相会而得名,大多还是写情之词。容若把身世感喟融入情语之中。说自己销折狂名不过是文人风雅的说法。

书籍散乱,罗幕轻垂,容若再怎样落寞都是一副富贵太平闲逸的样子。俗话说“好事多磨”,含义极为凄凉顽艳。多磨的原因,往往是缘薄、情深。

于中好·十月初四夜风雨,其明日是亡妇生辰

尘满疏帘素带飘,真成暗度可怜宵。几回偷拭青衫泪,忽傍犀奁见翠翘

惟有恨,转无聊。五更依旧落花朝。衰杨叶尽丝难尽,冷雨凄风打画桥

注释

①疏帘:编织稀疏的竹制窗帘。②犀奁:以犀角制作饰物的妆奁。翠翘:古代女子的首饰,即翡翠翘头。此处代指亡妻生前的遗物。③画桥:饰有彩绘的桥。

词解

灰尘落满了稀疏的珠帘,素带飘舞,我孤独可怜地在屋内度过这令人伤感的夜晚。几次都偷偷地擦去了自己的眼泪,眼望着妻子生前的遗物陷入沉默伤痛。

对妻子的逝去有着满腔悔恨,感到自己的心灵没有依靠。夜晚已经到了五更时分依旧是落花时节的早晨。衰败的柳树叶落满地但柳絮依旧缠绵难舍,冰冷的雨滴打在画有彩绘的桥上。

评析

《于中好》这个词牌也就是《鹧鸪天》,而《鹧鸪天》还有一个别名叫《半死桐》,源自于宋代词人贺铸的一首词:

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曦。旧栖新垄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冷雨凄风打画桥

卢氏的亡日是阴历五月落花时节,同样的“落花朝”,相同的画桥,画桥未断情已断,彼此擦身而过,却再不相见,生死殊途。

《半死桐》是历史上最负盛名的悼亡诗之一,以即将枯死的梧桐来比喻丧妻的自己,成为千古名篇。于是这一词牌辗转相传,到了容若手里,依旧用它来抒发自己对亡妻的追悼。时空跨越了几百年的界限,但贺铸与容若对亡妻的拳拳心意却是相同的。

容若丝毫没有掩饰自己内心的失落与悲伤。妻子离去之后尘满疏帘,素带飘空,一片凄凉景象。就像苏轼所说:“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他在回廊的转角处独自徘徊,看到亡妻的遗物,总是忍不住暗自落泪。泪水打湿的青衫袖口似有千斤重。如此起笔的写法似乎显得突然,但细想之下又合情理,真实感人。

“惟有恨,转无聊。”犹如一个人随口说出的真情话,根本无须进行刻意雕琢,唯有一腔真情倾泻而出,情丝难断。从“五更”两字可以推知,容若又是彻夜未眠。偏偏新的一天依旧不能艳阳高照,还是凄风冷雨打画桥的阴雨压抑的天气。

欲说又不可明言,何况斯人已逝,言明又有何意义?容若心中苦楚可想而知。他总是无限伤心,也只能在孤寂无人处偷拭清泪!唯有恨,转无聊。即使跨越了三百年的时空,容若依旧是寂寞的,那种寂寞在他心里,也直透纸面扑入我们的眼睛里、脑海里与心里。

下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