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名将材料来源
一、《杨大眼造像记》
1.辅国将军直阁将军游击将军梁州大中正安成县开国子仇池杨大眼
[解意]杨大眼“出一技”成功后,当了军主,有了领兵打仗的权利,凡在指挥作战的战斗中,都取得了胜利,升迁为辅国将军直阁将军。希望把跑过的长绳悬挂在房梁的正中,把作战使用过的兵器摆放在房子中,干什么用呢?
2.降及后王,兹功厥作
[解意]把以上的事情,说给后来的君王,仍要做辅国将军,保卫朝廷,辅佐皇帝。并表示要更加努力,多打胜仗。杨大眼说过的这些话,做到了吗?
3.震英勇则九宇咸□
[解意]杨大眼靠自己快速、灵活、勇敢的素质,发挥指挥才能,与官兵同心同德,奋力作战,取得战斗胜利,名声很大,影响广泛。
4.南秽既澄
[解意]杨大眼跟随孝文帝征战多年,深知先皇改革(迁都、改姓、易服等)措施促进了北方经济发展,加速了鲜卑及其他少数民族与汉族的融合,对于我国多民族的形成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南朝没有征服,先皇耿耿于怀。孝文帝逝世后,熙平元年杨大眼从淮堰前线凯旋过龙门为孝文皇帝造像中写有“南秽既澄”一句,并告慰先皇您生前的愿望实现了。
5.震依归阙
[解意]取得了战斗的胜利,走近路来到先皇的陵墓高台前,看到您的石像,就记住了您的功劳。当夜晚回忆起您的功劳,而我彻夜流泪。按照您的意愿,依照您的嘱托,宣传您的功劳,造一石像。
6.武
[解意]杨大眼从参军,被破格录用做军主,率军打仗,屡战屡胜,成为北魏保卫朝廷的辅国将军,大半生戎马倥偬。靠勇敢、身先士卒,在战场上快速、灵活,为北魏立下了无数战功,所从事的军旅之事,应该永远地继承、发扬。
二、《杨大眼传》
1.……冲曰:“自千载以来,未有逸材若此者也。”遂用为军主。……未几,迁为统军。从高祖征宛、叶、穰、邓、九江、钟离之间,所经战阵,莫不勇冠六军。……
[解意]杨大眼为改变吃不饱、穿不暖的处境求生存,前去投军,典选官李冲开始不要,杨大眼自奋不屈,再三恳求,便拿出三丈长的麻绳,系在发髻上跑起来表演达到“绳直如矢,马驰不及”。李冲惊讶,破格录用。跟随孝文帝征战现在的湖北、河南、安徽等地的战斗中都取得胜利。
2.世宗初,裴叔业以寿春内附,大眼与奚康生等率众先入,以功封安成县开国子,食邑三百户。除直阁将军,寻加辅国将军、游击将军。
[解意]杨大眼忠于朝廷,效敬先皇。“所经战阵,莫不勇冠六军。”世宗为奖赏杨大眼,派重臣裴叔业,功封杨大眼等人。杨大眼以功封安成县开国子,食邑三百户,并授以著名将军称号:直阁将军、辅国将军、游击将军。
3.……世宗以大眼为武卫将军、假平南将军、持节,都督统军曹敬、邴虬、樊鲁等诸军讨茂先等,大破之,斩衍辅国将军王花、龙骧将军申天化,俘馘七千有余,衍又遣其舅张惠绍总率众军,窃据宿豫……
[解意]孝文帝驾崩后,世宗追其前勋,起用大眼,并委以重任。萧衍派遗王茂先率众军数万次于樊雍,招诱蛮夏,规立宛州,又令其所署宛州刺史雷豹眼、军主曹仲宗等领众二万偷据河南城。世宗以大眼为武卫将军,假平南将军、持节,都督统军曹敬、邴虬、樊鲁等诸军讨王茂先,大破之。……
萧衍又遣其舅张惠绍总率众军,窃据宿豫。世宗又委大眼为平东将军,与都督邢蛮共同讨伐,取得胜利。
4.“时蛮酋樊秀安等反,诏大眼为别将,隶都督李崇,讨平之。”……
[解意]杨大眼从朝廷转到地方任荆州刺史,为荆州:(1)召蛮首以箭射布,警告不要扰乱荆州边防;(2)亲自到深山打死老虎,消除虎害。蛮人害怕杨大眼。杨大眼在荆州任职期间,蛮首樊秀安等谋反,朝廷派杨大眼与都督李崇一块儿征讨,很快就平息了这次叛乱。
5.……“自为将帅,恒身先兵士,冲突坚阵,出入不疑,当其锋者,莫不摧拉。”
[解意]这25个字说了名将杨大眼:(1)能够与士兵打成一片,放下架子,深入到士兵中间,为士兵做出表率;(2)杨大眼在战斗中冲锋陷阵,没有任何顾虑,勇往直前;(3)以自己的机智、勇敢快速摧毁敌方的营垒,取得战斗胜利。
6.……“时高肇征蜀,世宗虑萧衍侵轶徐扬,乃征大眼为太尉长史、持节、假平南将军、东征别将、隶都督元遥,遏御淮肥。大眼至京师,时人思其雄勇,喜其更用,台省闾巷,观者如市”。……
[解意]世宗考虑萧衍有侵占徐扬的可能,委任杨大眼为管理北魏军队的最高首脑。到京师,大街小巷人们争相观看杨大眼。为什么,第一,杨大眼勇敢,能打胜仗;第二,人们对朝廷能重用忠臣良将的措施非常赞赏,因而人们敬仰杨大眼。
7.……“南贼前后所遣督将,军未渡江,预皆畏慑。”
[解意]与南朝的数次战斗中,杨大眼以自己的勇敢、快速、灵活,率领士兵,奋勇当先,冲锋陷阵,把南朝的军队打得大败。每当南朝派遣督将说与杨大眼作战,还未过江就害怕。
8.……“当世推其骁勇,皆以为关、张弗之过也。”
[解意]为什么当世说杨大眼比关羽、张飞还厉害呢?
第一,杨大眼“所经战阵,莫不勇冠六军”。就是朝廷万人以上的军队,杨大眼率领的士兵都能打败。
第二,与南朝军队作战,“军未渡江,预皆畏慑”。还未打仗,就害怕杨大眼。
第三,“震英勇则九宇咸□”,杨大眼在所有战斗中取得的胜利,方方面面,所受到的影响,都是震惊世界的。
三、《魏书》
(一)……延伯与杨大眼等至淮阳,灵太后幸西林园引见延伯等。太后曰:“卿等志尚雄猛,皆国之名将,比平峡石、公私庆快,此乃卿等之功也。但淮堰仍在,宜须预谋,故引卿等亲共量算,各出一图,以为后计。”大眼对曰:“臣辄谓水陆二道,一时俱下,无往不克。”延伯曰:“臣今辄难大眼,既对圣颜,答旨宜实,水南水北各有沟渎,陆地之计如何可前?愚称短见,愿圣心愍水兵之勤苦,给覆一年,专习水战,脱有不虞,召便可用往无不获。”灵太后曰:“卿之所言,深是宜要,当敕如请。”
[解意]权倾朝野的灵太后,在战斗的重要隘口,倾听名将杨大眼等的意见,当崔延伯与杨大眼各讲完对战事的意见后,灵太后采纳了他们的意见。
(二)“延伯善将抚,能得众心,与康生、大眼为诸将之冠,延伯末路功名尤重。”……
[解意]《魏书》卷七十三,列传六十一,奚康生、杨大眼、崔延伯为北魏诸将之冠,各有特点,其共同点是尽力保卫朝廷,在战斗中尽职尽责,战功卓著。
第二节 元魏名将杨大眼
杨大眼事略
仇池国志
小传
杨大眼,杨难当之孙。魏太和中(477—499)命李冲选将,杨大眼被选中,勇冠六军。魏世宗拓跋恪时,率兵首入寿春,被封安成县开国子。后为征虏将军、东荆州刺史。击败梁军萧衍部将王茂先,包围钟离城,因部下过桥后退,被罚营州为兵。魏永平中(508—512),魏以杨大眼为中山内史,又为东征别将,守淮、淝二水及荆山地区,两年后死。有三子:杨甑生、杨领军、杨征南,杀后母元氏,携大眼尸奔降衍。
杨大眼,武都氐难当之孙也。少有胆气,跳走如飞,然侧出,不为宗亲顾待,颇有饥寒之切。太和中,起家奉朝请。时高祖自代将南伐,令尚书李冲典选征官,大眼往求焉。冲弗许,大眼曰:“尚书不见知,听下官出一技。”便出长绳三丈许,系髻而走,绳直如矢,马驰不及,见者莫不惊叹。冲曰:“自千载以来,未有逸材若此者也。”遂用为军主。大眼顾谓同僚曰:“吾之今日,所谓蛟龙得水之秋,自此一举,终不复与诸君齐列矣。”未几,迁为统军。从高祖征宛、叶、穰、邓、九江、钟离之间,所经战阵,莫不勇冠六军。世宗初,裴叔业以寿春内附,大眼与奚康生等率众先入,以功封安成县开国子,食邑三百户。除直阁将军,寻加辅国将军、游击将军。
出为征虏将军、东荆州刺史。时蛮酋樊季安等反,诏大眼为别将,隶都督李崇,讨平之。大眼妻潘氏,善骑射,自诣军省大眼。至于攻阵游猎之际,大眼令妻潘戎装,或齐镳战场,或并驱林壑。及至还营,同坐幕下,对诸僚佐,言笑自得,时指之谓人曰:“此潘将军也。”
萧衍遣其前江州刺史王茂先,率众数万次于樊、雍、招诱蛮夏,规立宛州。又令其所署宛州刺史雷豹狼、军主曹仲宗等领众二万偷据河南城。世宗以大眼为武卫将军、假平南将军、持节,都督统军曹敬、邴虬、樊鲁等诸军讨茂先等,大破之。斩衍辅国将军王花、龙骧将军申天化,俘馘七千有余。衍又遣其舅张惠绍总率众军,窃据宿豫。又假大眼平东将军为别将,与都督邢蛮讨破之。遂乘胜长驱,与中山王英同围钟离。大眼军城东,守淮桥东西二道。属水泛长,大眼所绾统军刘神符、公孙祉两军夜中争桥奔退,大眼不能禁,相寻而走,坐徙为营州兵。
永平中,世宗追其前勋,起为试守中山内史。时高肇征蜀,世宗虑萧衍侵轶徐扬,乃征大眼为太尉长史、持节、假平南将军、东征别将,隶都督元遥,遏御淮肥。
大眼至京师,时人思其雄勇,喜其更用,台省闾巷观者如市。大眼次谯南,世宗崩。时萧衍遣将康绚于浮山遏淮,规浸寿春,诏加大眼光禄大夫,率诸军镇荆山,复其封邑。后与萧宝夤俱征淮堰,不能克。遂于堰上流凿渠决水而还,加平东将军。
大眼善骑乘,装束雄竦,擐甲折旋,见称当世。抚巡士卒,呼为“儿子”,及见伤痍,为之流泣。自为将帅,恒身先兵士,冲突坚阵,出入不疑,当其锋者,莫不摧拉。南贼前后所遣督将,军未渡江,预皆畏慑。传言淮泗荆沔之间,有童儿啼者,恐之云“杨大眼至”,无不即止。
王肃弟子秉之初归国也,谓大眼曰:“在南闻君之名,以为眼如车轮。及见,乃不异人。”大眼曰:“旗鼓相望,瞋眸奋发,足使君目不能视,何必大如车轮。”当世推其骁果,皆以为关、张弗之过也。然征淮堰之役,喜怒无常,捶挞过度,军士颇憾焉。识者以为性移所致。
又以本将军出为荆州刺史。常缚蒿为人,衣以青布而射之。召诸蛮渠指示之曰:“卿等若作贼,吾政如此相杀也。”又北淯郡尝有虎害,大眼搏而获之,斩其头,悬于穰市。自是荆蛮相谓曰:“杨公恶人,常作我蛮形以射之。又深山之虎尚所不免。”遂不敢复为寇盗。在州二年而卒。
大眼虽不学,恒遣人读书,坐而听之,悉皆记识。令作露布,皆口授之,而竟不多识字也。有三子,长甑生,次领军,次征南,皆潘氏所生,气干咸有父风。
初,大眼徙营州,潘在洛阳,颇有失行。及为中山,大眼侧生女夫赵延宝言之于大眼,大眼怒,幽潘而杀之。后娶继室元氏。大眼之死也,甑生等问印绶所在。时元始怀孕,自指其腹谓甑生等曰:“开国当我儿袭之,汝等婢子,勿有所望!”甑生深以为恨。及大眼丧将还京,出城东七里,营车而宿。夜二更,甑生等开大眼棺,延宝怪而问之,征南射杀之。元怖,走入水,征南又弯弓射之。甑生曰:“天下岂有害母之人。”乃止。遂取大眼尸,令人马上抱之,左右扶挟以叛。荆人畏甑生等骁勇,不敢苦追。奔于襄阳,遂归萧衍。(《魏书·杨大眼传》)[考异]桓按:《文献通考·封建十四》说,“杨大眼,武都氐难当之子”。有异于此传。(《仇池国志》)
第三节 史书典籍有关杨大眼记载
一、辞书
1.《辞海》(缩印本)1259页[杨大眼](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9月载:杨大眼北魏武都(今属甘肃)人,氐族。孝文帝时,自军主迁为统军,与南朝齐、梁作战,以骁勇著名,官至平东将军,正始四年(507年),围梁钟离(今安徽凤阳东北),为韦叡所破,免官。永平四年起用,明帝时为荆州刺史,在州二年死。
《辞海》普及版中册3573页[杨大眼](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版),史学家经多年研究后在该版确立了杨大眼卒于公元517年。
2.《体育词典》647页(上海辞书出版社1984年版,2000年6月再版)有[杨大眼]条目:杨大眼,北魏武都(今属甘肃)人,短跑速度惊人……纵观120多位历史体育人物,唯独杨大眼是田径运动主要项目——短跑的佼佼者。
3.《甘肃大辞典》(甘肃文化出版社2003年3月版1167页)是研究甘肃社会历史发展的重要史卷,写[杨大眼]“自幼习武,尤善行走,奔跑如飞,将三丈长绳系于发髻,绳飘脑后,直如飞箭,奔马追之不及……”
4.《中国历史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6月版1346页)[杨大眼](?—517)。《中国历史大辞典》是我国首次出版的权威典籍,也载有[杨大眼]条,说明杨大眼在历史中的重要地位。
5.《中华历史大辞典》(延边人民出版社2001年8月版第三卷2319页)[杨大眼]……多次与齐梁军队作战,身先士卒,体恤部下,以骁勇著称……
6.《杨大眼造像记》北魏石刻。全称《杨大眼为孝文皇帝造像记》。无年月,在河南洛阳龙门古阳洞北壁。龙门造像名品之一。乾隆年间钱塘黄易访拓后始显于世。正书。十一行,每行二十三字。额正书“邑子像”三字。《广艺舟双楫》谓其如少年偏将,气雄力健,峻健丰伟之宗,评为“能品上”。黄氏初拓本文内五行“踵应”二字完好。文物出版社《龙门四品》辑入。(《中国书法大辞典》下册117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