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德:神秘职业,特工岁月
1985年,在红旗学院受训完毕后,由苏联对外情报局笫四处派遣,普京以中校特工的身份被派到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东德)工作,普京被派往民主德国工作的地方,是一座历史非常悠久的古城——德累斯顿,他的公开身份是莱比锡“苏德友谊之家”主任。
初到德国时,普京颇为“水土不服”,花费了两个月的时间才战胜了最初的痛苦。他回忆说:“如果事先没有准备,(德语水平)很难在两个月之内进入工作状态……甚至还有这种概念:我们称它为‘电话病’,就是每当有电话进来,你拿起听筒,而那头传来的是一串叽哩咕噜的外语。”说完,他还展示了当时接到电话的年轻情报人员每每被对方快速流利的德语弄得晕头转向后,如何挂掉电话的情形。之后,他继续回忆说:“那里的间谍头子们说:您跟新人说,让他找别人来听电话,而不是挂掉电话。这种症状只在新人有(语言)基础的情况下才能很快消失。”
当然,在德国工作期间普京也学会了很多,比如反跟踪技巧。在一次秘密会结束后,为了不暴露目标,他沉住气,在城里东游西逛整整一天,叫德国谍报人员伤透脑筋。还有一次,普京正与卧底人员接头,突然发现有情况,于是,他飞快钻进车内,把礼帽放在车前座上面,造成两个人坐车的错觉,然后冷静地把车悄悄开出城外,这才化险为夷。
普京在德国的情报活动,是以北约为主要目标,搜集的情报都直接报送国内的克格勃总部,为此普京招募了一些东德人。普京也曾使用经过克格勃培养的年轻貌美的女特工(“燕子”)来刺探情报。克格勃很擅长利用“燕子”接近目标,色诱对方,使之就范,为己所用。
贝琉酒店是德累斯顿的高级酒店之一。当年,普京手下有若干名受过严格训练的“燕子”,就活跃在这里。这家酒店的登记处在克格勃的控制之下,一旦某些有价值的西方旅客入住,很快就会有“对口”(即精通旅客所属国家语言)的“燕子”上门服务——克格勃对刺探情报从来是不择手段的——当然,他们的西方同行也不逊色。
就事论事地说,普京在东德最初的间谍工作并不突出。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曾刊登过一位曾在上世纪80年代受普京控制、直接为他提供情报的前民主德国特工(代号为M)的文章,披露了普京到德国从事间谍生涯的一些鲜为人知的内幕。
1985年,M特工在德累斯顿的一套秘密公寓里与普京接头。普京给M特工留下了一个不好的“第一印象”。
M特工回忆说:“普京的前任,也就是我的前上司克格勃情报处官员介绍我们相识。由于普京是一位刚出道的新手,于是我就向他详细介绍了在德从事间谍活动应注意的情况。显然,他一点经验也没有。这是他第一次赴海外从事间谍工作。他虽然对间谍理论了如指掌,但却不了解具体操作时的规则。”
很快,普京就出了个大差错——
M特工冒险安排了与普京的一次接头,但不知为什么普京竟没有按时赴约,气得M特工大发雷霆:“要知道忘记与你负责的特工接头就等于犯了有可能危及那名特工生命安全的大错。”“我警告普京说,除非他克服掉不良行为,否则我就立即不干了。”普京像许多俄罗斯人一样,在守时方面有问题。但他一向崇拜德国人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不久,普京的工作作风就变得十分麻利。
M特工说,普京有五年时间是他的头儿。普京开始几乎很少说话,总是在寻求建议。两个人建立了一套严格的接头制度。为了保护M特工的生命安全,他们有十幢屋子作为会面备用的地方。一旦发生特殊情况,他们就通过其他方式来进行联系。在德累斯顿沿易北河的一条小路上有一个接头点,M特工每晚都在那里慢跑。M特工把压扁的啤酒罐或香烟盒扔在事先约定的地方,那些东西里往往藏有加了密的电文,或者把情报藏在水泥块里,敲碎水泥块,就可以得到情报了。还有一种接头办法,如果普京办公室里的电话连续响了三声,就是M特工需要紧急约见,普京会在几小时内赶往接头地点。
M特工说,尽管普京刚刚涉入间谍领域时的表现令人不满意,但他逐渐成长为非常有效的自我控制者。他更加雷厉风行,总是竭力控制自己,几乎没有什么事情能够难倒他,也几乎没有什么事情可以归罪于他。M特工甚至说:“他不是个酗酒者,也不抽烟。他不恋钱,也不好色。他总是在控制着自己的感情,他总是将秘密藏在心头。他一定有弱点,可我就是不知道这个弱点是什么。”
1989年11月,柏林墙轰然倒塌。从这之后,政治局势的变化使普京的克格勃工作变得没有意义,而且还给他带来了麻烦。
1989年12月6日晚,德累斯顿发生了抗议示威民众围攻州安全机关办公大楼的事件。当时在安全局的大楼里挤满了随身携带武器的国家安全局工作人员。由于担心发生意外事件,他们在拼命阻止人群的同时,开始焚烧秘密档案。一个小时后,数百名抗议者冲进大楼。
这时候,人群中有人高喊:“现在让我们去冲击俄国人的秘密警察总部吧,它离这儿并不远!”于是一群人呼啸着向普京住处扑去。
在“克格勃”机构门口站岗的哨兵,发现异常后迅即向上级作了汇报。几分钟后,普京出现在大门口。这一次,他没有穿那件灰大衣,而是穿着一身笔挺的军服。
普京面对喧闹的人群,大声告诉他们:“这里是苏联军事机构驻地,不容随意侵犯。”人群中有人质问普京,为什么院里停着挂东德牌照的汽车,苏联人在东德干什么。普京回答,按有关规定苏方有权使用东德的汽车牌照。接着又有人问普京,他究竟是什么人,为什么德语说得这样好。普京不动声色地表示他是一名翻译。就这样,普京成功地拖延了时间,并等到了苏联国内关于允许用武力保护“克格勃”机构的答复。
在得到国内指令后,普京用流利的德语大声宣布:“我希望你们不要试图闯入这一地区。我的部下拥有武器,并已得到可以对外来闯入者开枪的授权。”普京满脸严肃的表情和他斩钉截铁的话语立刻使人群安静下来。那些试图闯入者私下交换了一下意见,悄无声息地散去了。
普京说:“在情报部门工作,我最大的收获就是拥有了一颗爱国心,我热爱我的国家。”
普京还谈到他在德国的日常生活,比如他在德国的那段日子里培养了对啤酒的品位,他的女儿能说一口流利地道的德语。有一次,在访问德国时,虽然普京在与德国总理施罗德谈话时用的是俄语,但是施罗德把普京的德语水平大大夸奖了一番。施罗德说:“他对德国以及德语都十分了解,能用地道的德语说很多笑话。”
在谈到克格勃同事对普京的“私人印象”时,普京当时的同事尤索尔泽夫称,普京是一个具有出色分析思维能力的“实用主义者”,同时他也是一个一丝不苟的人,尤索尔泽夫说:“普京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他具有非常强大的克制力,行动小心谨慎。在他进行情报活动时,他总是在幕后指挥,从来不让别人注意到自己。此外,他性格坚定,能做到临危不乱。”
尤索尔泽夫记忆最深的一件事就是,当1989年11月柏林墙倒塌时,在前民主德国的克格勃陷入一片混乱,但在离开德累斯顿前的最后几分钟,普京仍没有忘了将德累斯顿斯塔西分部的所有克格勃线人档案全部取走,从而避免了它们落入西方情报机构的手中。
普京在民主德国为克格勃作出的最大贡献,是领导了代号为“日出”的行动计划。“日出”计划的细节到现在还没有公开,这个计划是在德国建立一个间谍网,负责搜集苏联所需要的经济或科技情报。这个计划并没有随着两德统一、苏联解体而寿终正寝——普京当年布建的间谍网可能到现在还在运作——德国情报部门到现在都为此愁眉不展。
普京当上俄罗斯总理后,特别是在他成为俄罗斯代总统之后,已经统一的德国情报当局发现这个俄罗斯代总统以前居然在民主德国工作过6年,他们很奇怪的是,自己的情报局对此却毫无记录。于是,他们费尽心思寻找普京的有关档案,调查普京当年在德国的活动。但是,让德国情报机构震惊的是,在他们接收的民主德国国家安全部的档案中,有关普京的档案已经全部不翼而飞。
普京当初在东德的工作,除了克格勃组织内的上司、同事外,没有人知道其具体内容。他谈到此事时也是含糊其词地说:“我是政治间谍,获取政治家的信息、敌人的计划等等。”
有记者问:“您具体是做什么呢?”
普京回答:“我们负责东德境内的与我们有关的政治路线的任何一个消息,以及主要敌人的任何情况。这里的主要敌人是指北约。”
记者又问:“那您的工作包括哪些内容呢?”
“一般的间谍活动包括:发展线人,获取信息,加工信息,并把它们送到中心去。这单是指政党的信息及这些政党内部的趋势和他们的领导包括现任的及未来可能担任的人。重要的是掌握谁在做什么,怎样做的,注意与我们有关的国家的外交部说些什么,他们在世界各地是怎样用不同的说法来表达自己的政策目的的。或者是我们的谈判伙伴的立场,比如关于裁军的立场等。当然,为了获得这些情报,必须有线人,因此发展线人与获取情报是并列的,还有对信息进行分析和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