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湘

朱湘

(1904—1933)

字子沅,安徽太湖县人,出生于湖南沅陵县。1920年入清华大学,参加清华文学社活动,与饶孟侃(字子理)、孙大雨(字子潜)、杨世恩(字子惠)三位校园诗人并称“清华四子”。朱湘初期的诗,风格纤细,特别一些极端的小诗,能出人意表地捕捉刹那诗兴。1926年,他参与闻一多、徐志摩主编的《晨报诗镌》,着力于诗歌格律化的实践,诗风“工稳美丽”,辞藻和意象偏向“古典与奢华”,在诗歌音乐性方面的成就,尤为显著,用沈从文的话来说,“于外形的完整与音调的柔和上,达到一个为一般诗人所不及的高点”。他颇为自得的《采莲曲》一诗,就采用民歌的形式,长短错落的诗行,配合悦耳的音调,有效地模拟出小舟在水中摇摆的动态。另外,在长篇叙事诗的写作方面,朱湘也留下了探索的痕迹,《王娇》、《猫诰》等是其中的名作。1927年赴美留学后,他更进一步尝试十四行等多种西方诗体,其第三本诗集《石门集》有较为集中的展示。

出版诗集:

《夏天》,商务印书馆,1925年。

《草莽集》,开明书店,1927年。

《石门集》,商务印书馆,1934年。

另著有评论及散文集《文学闲谈》(北新书局1934年)、《中书集》(生活书店1934年)等。

早晨

早晨:

黄金路上的丈长人影。

葬我

葬我在荷花池内,

耳边有水蚓拖声,

在绿荷叶的灯上

萤火虫时暗时明——

葬我在马缨花下,

永作着芬芳的梦——

葬我在泰山之巅,

风声呜咽过孤松——

不然,就烧我成灰,

投入泛滥的春江,

与落花一同漂去

无人知道的地方。

十四,二,二。

采莲曲

小船呀轻飘,

杨柳呀风里颠摇;

荷叶呀翠盖,

荷花呀人样娇娆。

日落,

微波,

金丝闪动过小河。

左行,

右撑,

莲舟上扬起歌声。

菡萏呀半开,

蜂蝶呀不许轻来,

绿水呀相伴,

清净呀不染尘埃。

溪间

采莲,

水珠滑走过荷钱。

拍紧,

拍轻,

桨声应答着歌声。

藕心呀丝长,

羞涩呀水底深藏:

不见呀蚕茧

丝多呀蛹裹中央?

溪头

采藕,

女郎要采又夷犹。

波沉,

波升,

波上抑扬着歌声。

莲蓬呀子多:

两岸呀榴树婆娑,

喜鹊呀喧噪,

榴花呀落上新罗。

溪中

采蓬,

耳鬓边晕着微红。

风定,

风生,

风荡漾着歌声。

升了呀月钩,

明了呀织女牵牛;

薄雾呀拂水,

凉风呀飘去莲舟。

花芳

衣香

消溶入一片苍茫;

时静,

时闻,

虚空里袅着歌音。

十四,十,二四。

雨景

我心爱的雨景也多着呀:

春夜梦回时窗前的淅沥;

急雨点打上蕉叶的声音;

雾一般拂着人脸的雨丝;

从电光中泼下来的雷雨——

但将雨时的天我最爱了。

它虽然是灰色的却透明;

它蕴着一种无声的期待。

并且从云气中,不知那里,

飘来了一声清脆的鸟啼。

十三,十一,二二。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