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通鉴》序言

《清通鉴》序言[*]

历史是已经消逝了的人物、事件、典章制度的汇集。各个阶级、各个群体、各个人物在历史舞台上进行活动,扮演种种不同的角色,或则伟大,或则渺小,或则光彩,或则丑陋,给后世的人们造成继续生存和发展的新环境。由此世代延续,流淌而成漫长、曲折的历史长河。人们总是要回顾这条长河的源头,现实包孕在过去之中,是从过去发展而来,要正确地认识现实,必须追溯源头,了解过去。我们的祖先是怎样在漫长的岁月中披荆斩棘,拼搏奋斗,历尽艰险,才取得进步,创造了今天的新天地?历史向我们详尽地诉说这一切,诉说先辈们的苦难和忧虑、探索和努力、成就和挫折、经验和教训。

因此,历史是一部生活的教科书,人们总是从先辈的经历中学会如何面对今天的问题,去开辟未来的道路。一个国家和民族,为了更好地前进就必须经常温习历史,回顾过去。当然,历史的条件、场景迅速在变换,不可能出现一模一样的人和事,因此,历史的经验教训不能一成不变地生搬硬套。但滚滚流淌的历史长河中又会不时地出现许多相似之点,某些历史场景在不同的条件下会一再重复出现,因此,治理邦国、整饬吏治、建立制度、制定政策、进行战争、运用战略、保护良善、惩治邪恶、发展生产、整顿社会又有着普遍的规律和共通的法则。人们从学习和研究历史中了解并熟知这些规律、法则,并加以运用,推动着历史的前进。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光辉传统的国家,历代中国人勤于修史,善于学史。宋朝司马光撰写《资治通鉴》,开创了通鉴体历史著作。宋神宗御制序言中称:“其所载明君良臣,切摩治道,议论之精语,德刑之善制,天人相与之际,休咎庶证之原,威福盛衰之本,规模利害之效,良将之方略,循吏之条教,断之以邪正,要之于治忽,辞令渊厚之体,箴谏深切之义,良谓备焉……荒坠颠危,可见前车之失;乱贼奸宄,厥有履霜之渐。《诗》云:商鉴不远,在夏后之世。故赐其书名曰《资治通鉴》。”封建社会中人们研究和撰写历史的目的和今天不完全一样,但以史观政、以史褒贬、以史为鉴、以史育人则是一样的。

继司马光之后,清代毕沅撰写《续资治通鉴》、夏燮撰《明通鉴》,使通鉴体史书一脉相承地传续下来,丰富了史学著作的园地。有清一代三个世纪的历史,史料浩如烟海,内容尤为重要,但大规模的整理撰述工作尚待进行,迄今还没有一本较详尽的通鉴体史书。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在山西人民出版社的支持和协助下,决定撰写《清通鉴》,网罗三百年史迹,详其史实,著其人物,明其典章制度,考其记载同异,述一代之盛衰,究世事之治乱,示过往之教训,揭历史之规律。清朝灭亡至今尚不到一百年,距今天极为切近,与现实紧密衔接。清代历史十分重要,在其后期,中国受外国的侵略,从独立的封建社会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始出现了微弱的近代工业和商业,初步建立了近代军队和近代的政治、法律和文化教育制度。尽管步履蹒跚,但古老的中国在缓慢地前进,经历了许多艰难曲折,走上革命道路,推翻了旧社会,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历史形成了20世纪的旧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经济落后,国家受欺,人民贫穷,文盲充斥,生产力水平和文化教育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必定会碰到更大的困难,要付出更艰巨的努力和更漫长的时间。只有认清和把握历史形成的中国国情,我们才能真正懂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和政策,才能从历史中汲取智慧,鼓舞勇气,明辨方向,坚定我们前进的决心和信心。

本书编纂时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历史事实无限丰富,且十分丛杂。我们从繁复纷纭的历史资料中选取较重要者,编次排比,略其枝叶,显其本质,辨其同异,正其讹误。我们致力于叙述史事的过程、原委,我们的历史观点和态度即寓于史事的陈述中,事实正确而清晰,是非曲直,已在其中。通鉴属编年体史书,以时为经,以事为纬,按年月编排,唯重大史事适当地集中,或回溯,或延伸,追踪其来龙去脉,使首尾完整,一目了然。文字则使用浅显文言,以收文损事增、明晰易懂之效果。重要人物撰有小传,大多系于其逝世年月之下。

我们力求使本书吸收近年来清史研究之主要研究成果,反映三百年清朝历史的真实面貌,给读者以较丰富、较切实之清史知识。但由于水平所限,编纂的时间仓促,必定有许多不足与讹误之处,期望读者和专家们不吝教正。


注释

[*]原载戴逸、李文海主编:《清通鉴》,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9。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