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前言

1881年9月,一个孩子在浙江绍兴出生,他的哭声与常人无异,体型甚至比一般婴儿还要瘦小一些。谁也不会料到,这个普通的孩子在几十年后,会成为中国人的“民族魂”。他就是鲁迅,原名周树人。

鲁迅13岁以前,周家算是当地的大户人家。然而随着家道中落,年少的鲁迅早早明白了人情冷暖。此后,鲁迅不得不到乡下的亲戚家避难。在那里,他接触的几乎都是底层人民。这也是鲁迅一生中最美好的一段时光,有真诚的朋友,生活近乎无忧无虑。

1898年,18岁的鲁迅进入南京水师学堂学习。4年后,他公费留学日本。就是在日本,鲁迅感受到了一个民族精神上的麻木远比身体上的虚弱更加可怕。行医用药或许能够挽救人的生命,却救不了他们困顿的心。想要改变中国人的精神,使他们从麻木中觉醒过来,首先要依靠文学和艺术。从此,鲁迅毅然决然地丢掉手术刀,操起笔杆子。1918年,鲁迅首次用“鲁迅”这个笔名在《新青年》上发表了一篇文章,这就是奠定了他在文坛上的绝对地位以及震撼了无数人的《狂人日记》。此后便一发不可收拾。鲁迅的创作中既没有离奇的故事,也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有的都是平凡人的平凡生活,却发人深省。

《呐喊》、《彷徨》这两部小说集的出版,是鲁迅用他那能够洞悉人心的眼神和犀利的笔调对现实社会的冷峻刻画。随后的散文集《朝花夕拾》又不乏温情,那是他对曾经美好生活的温馨回忆。而《野草》则是鲁迅一生哲学思想的精华。《故事新编》成书于鲁迅晚年,虽然说的都是中国古代神话,但都加入了鲁迅对整个故事意境的独特理解。

然而鲁迅最成功,也最富有创造精神的,还是他的杂文。鲁迅的笔调太过犀利,精神太过深刻,眼光太过独到,对艺术的鉴赏力也太过敏感,这便是他的杂文能够被广为传诵且经久不衰的原因之一。可以说,鲁迅的杂文是中国现代文化的一部“史诗”。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说话间七十多年已过,开卷之初,却依稀看见一位头发像刷子一样短短地直竖着,鼻下浓密的胡须仿佛一个隶书的“一”字一般的老先生,神情严肃,眼神坚毅……

上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