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佛前身是画师

王维是盛唐时期诗坛上的一个标杆人物,那地位和影响绝对不亚于“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甚至被认为“唐无李杜,摩诘便应首推”。如果王昌龄是“好学生”的话,那么王维就是“特长生”。王维怀有四项特长,分别是诗歌、绘画、书法、音乐,《唐才子传》中说其“工草隶,闲音律”,王维擅长草书和隶书,精通音律,是书法家和音乐家;又说“维诗入妙品上上,画思亦然。至山水平远,云势石色,皆天机所到,非学而能。自为诗云‘当代谬词客,前身应画师’”,诗歌写得极好,画也没的说,就是天生的才能,他自己还说自己上辈子应该是个画家呢。这么一位禀赋突出的才子,又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诗歌印象呢?就让我们通过其诗走近其人。

王维是盛唐时期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苏轼在《书摩诘蓝田烟雨图》中评价他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那我们就来找一首诗看看他到底是怎么把画融进诗歌之中的吧。我觉得在这方面较具代表性的诗歌要数这首《渭川田家》了:

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歌《式微》。

王维通过自己的观察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幅恬淡的乡村晚归图。第一、二句描绘了夕阳西下,夜幕即将降临,村落正沐浴在柔和的阳光中,村的尽头,放牧的孩子正驱赶着牛羊归来。所有的一切,都沉浸在安详的氛围之中。这里的人们每天都在重复着一样的生活,不但没有给人单调的感觉,反而使人们的心中洋溢着幸福的欣慰。作者选取的时间点已经决定了这幅画中光线的柔和程度。作者的目光跟随牛羊往前走,于是让我们感受到了暖心的人情:在街的尽头,诗人看到了一位慈祥的老人,他正拄着拐杖,张望着远方,期盼着自己的孙子放牧归来。我们不禁会想,放牧回归的孩子会不会飞一样扑进老人的怀中,去享受老人用长满厚茧的手抚摩的亲情呢?这种深情对于农家的子弟来说,是何等的熟悉与亲切,因为这种深情的背后散发的是泥土芬芳的气息。我是来自农村的,所以每读至此,脑海中总能浮现出小时候老人在村子里呼喊孩子回家吃饭的场景。在手机短信、微信泛滥的今天,这样的场景只能成为曾经的回忆,不过这回忆让人沉醉。

下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