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小姐

董小姐

白岩松

近些年,董小姐很著名。民谣中有,广告上有,我身边也有。二十年的交情,比民谣早,她自己就是品牌,不再用广告,对,她是董倩。

翻开这本书之前,正忙着香港回归二十周年的报道,之间N次看到董倩采访林郑月娥的片段。从候选特首到正式成为特首,林郑月娥的身份变了,可董倩还坐在那里,问题还是那些问题,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这已是董倩参加大型新闻事件报道的固定动作。别人说事儿,她面对人;别人报道,她提问。也许再过一些年,事儿和报道都已忽略不计,而人和一些回答却更加清晰。那时,还记得是不是董倩提问的,已不重要。

从香港回来,翻开这本书,特首的身影被60岁又生双胞胎的母亲替代,被林森浩替代,被四十个名字替代。但不管对面坐着的是谁,这边儿的董小姐,只有服饰的不同,态度与脸上的微笑几乎一致,提问也一脉相承。不咄咄逼人,也决不会轻易放过。友善而坦诚,几乎不绕弯子,离你最关注的核心问题总是很近。也许哪一个问题会让看客有一瞬间的紧张或不适应,但放到采访整体中,正常。对,这就是一个职业记者该有的样子。

看外表,眼镜添加着知性的色彩,更别提北大才女的背景。长期的职业装,却因无数丝巾的点缀,去了僵硬变得柔和,于是,很多人心中,董小姐应该来自南方。但其实,董倩是地地道道的北京人,北京大妞一枚。当你不知道北京大妞是名词还是形容词又或者是动词的时候,你只要和生活中的董倩多接触几次就知道了。名词上讲,她不仅出生并成长于北京,还被开玩笑地称为“旗人”;而形容词体现在她的性格上,偶有口误,听她节目后讲一两句极文雅的“粗口”即可。那么动词呢?叙述她“年轻”时二两二锅头一口干掉的故事,您脑海中有没有一幅动感极强的画面?所以,这个董小姐,心中有匹野马,幸运的是,她的内心自带草原,绝大多数情况下,她不会让自己不自由。

我与她相识二十年,很长时间,又在一个栏目里,这在CCTV并不常见,分久必合,一起做《央视论坛》《新闻1+1》头几年的节目以及很多的特别节目,她问我答。当然,合久必分,又时常各干各的。而她最喜欢干的,正是我们相识时的老本行,《东方之子》时对人物的采访。大多数时间,董倩也要坐在演播室当直播的主持人,但我感觉得到,这并不是她眼睛最放光的时刻。而一旦坐到人物专访提问人的位置上,那个心中有野马的董小姐就出现了。于是,问题一个又一个出发,有趣的是:提问时她的语言流畅、呼吸自由,我们这些看客也因此有福了。显然,她先是懂得自己,知道自己的喜好所在,然后懂得我们共同的好奇。更重要的,她可以在这个有光的位置上,一直提问到老。这该是董小姐的幸福与职责所在。

她早该把这片草原诉诸文字,打开这本书,更印证了我的判断。细腻观察的同时,文字中依然是那个北京大妞,不掩饰,不矫情,却又带着善良与包容。把这些词放在一起并不容易。我们常常是注重了这个忘了那个,董倩难得地平衡着。而这份平衡,既来自职业,更来自董倩的真实。你让她说套话假话,就如将内心的野马圈养。不会的!

这四十多篇文章,只是董倩众多人物采访的浓缩,而且别忘了,为了几倍于四十的人物专访,董倩要不停地出差,不停地飞,董小姐不年轻了,却依然如年轻人般地做着自己喜欢的事儿。这让我这个不算老的大哥也心生羡慕。没事儿,要出差,排直播班儿,咱俩好商量。我从草原来,我懂得野马的方向!

上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