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侍卫近身靠的是智慧

第二章 侍卫近身靠的是智慧

入侍为侍卫——向权臣迈进的第一步

和珅考试不中,本来准备继续读书,以求在科举的考场上光宗耀祖,实现自己的抱负。此时,他的岳祖父英廉指出了和珅考试不中的真实原因,并告诉他,科举并非八旗子弟飞黄腾达的唯一途径。朝廷一直保持着重武轻文的传统,欣赏骑射之术,因此,满族人要做官不一定通过科举,充当侍卫也是满族八旗子弟晋身的一个途径。

英廉告诉和珅:“你虽然承袭的是个武职,但是当今圣上爱才,你又有才学,凭借你的聪明才智,一定会得到皇上的欣赏,很快就会步步高升的。”于是在英廉的劝阻下,和珅放弃参加科举考试,选择了满族子弟常走的通过挑补侍卫的方式进入官场。

清代侍卫名目繁多,有乾清门侍卫、銮仪卫侍卫、茶膳房侍卫、善骑侍卫、上虞备用处(黏竿处)侍卫等。这些职位一般由满洲、蒙古贵族子弟充任。汉人也有担任侍卫的,由科举武进士充任,一般一甲第一名可授一等侍卫,一甲第二名、三名可授二等侍卫,二甲前十名可授三等侍卫、蓝翎侍卫。

侍卫的职位也有优劣之分,其中以御前侍卫、乾清门侍卫最为风光。御前侍卫一天到晚侍奉在皇帝身边,围绕皇帝转,先别说能力如何,至少混个脸熟。其次就是乾清门侍卫,乾清宫是皇帝处理朝政的地方。这两种侍卫都是皇帝的亲信侍卫,要对皇上绝对忠诚,出身要好。这两种侍卫不归领侍卫内大臣管辖,而是由御前大臣直接负责。御前大臣一职由满、蒙亲贵王公充任,统领乾清门侍卫、御前侍卫,直接服务于皇帝和内廷。

由于侍卫主要负责宫廷和皇上的安全问题,所以宫中侍卫的挑补有严格的规定。一是从上三旗三营中选择,再就是从宗室、世职人员及八旗子弟中挑补,并不是谁想进就可以进的地方。和珅所在的正红旗属于下五旗,也不是宗室人员,他只是一个世职人员(1)。按等级规定,和珅的轻车都尉最高可被录取为三等侍卫,但被录用的机会不是很高,这下就要靠其岳祖父的力量了。英廉是乾隆朝的大红人,颇得皇帝青睐和信任,为和珅办成这点事自然不在话下。于是和珅通过英廉的关系,在皇宫谋得一份差事。

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和珅被“授予三等侍卫,挑补黏竿处”。黏竿处是大众的通用称呼,它的官称是“上(尚)虞备用处”,主要负责皇帝出行时一应仪仗事宜。上虞备用处是有一定实权的部门,此处的侍卫负责每天早晨到内奏事处接收奏折,还有负责稽查官员二人,如发现奏事处有形迹可疑人员走动,有权命令上虞备用处的侍卫缉拿。

和珅成了銮仪卫里(2)的一名“拜唐阿”。拜唐阿”一职是上虞备用处辖下的属官,是清朝一个低级别的武官官职。这个职位虽然低,但可以接近皇上,只有“八旗大员”的优秀子弟,经过皇帝千挑万选出来的佼佼者才能担当。据清礼亲王昭槤在《啸亭杂录》中对此的描述:“定制,选八旗大员子弟中的捐捷者为执事人,司上巡狩时扶舆、擎盖、捕鱼、罟雀之事,名曰‘上虞备用处’。盖以少年血气偾张,故令习诸劳勚,以备他日干城侍卫之选。实有类汉代羽林制也,而精锐过之,盖善于宠驭近侍之制也。”

从这段描述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皇帝从众多旗人青少年中千挑万选出来“八旗大员”的优秀子弟,负责在自己身边听差,借以对他们进行各种熏陶和锤炼,以备日后大用。俗话说,皇帝身边无小官,所以,和珅日后的官运亨通与其在宫中当差有着直接的关系。

清朝统治阶级是崇尚武力的,受其传统思想的影响,侍卫的地位、权力都比较高,他们甚至可以传旨、奏事、出使、授将和拘捕犯人、审理案件等,也因此,侍卫的仕途一般都很顺利,升迁较快,和珅正是趁着这阵东风才平步青云的。

看到机会就出手

成为侍卫以后,和珅就小心翼翼、默默地伺候了皇上三年,一直到乾隆四十年(1775年),和珅才终于等到了在乾隆皇帝面前展现自己的机会。

由于清朝的制度和尚武的传统,加上皇帝对优秀侍卫的有意培养,御前侍卫中出现了不少出类拔萃的人物,日后成长为朝廷栋梁。索尼、索额图、傅恒、福康安、鳌拜、遏必隆、肃顺等都是侍卫出身。但也是由于崇尚武艺的社会风尚,使得侍卫疏于文化等方面的修养,及至清朝中期,侍卫们甚至连武艺、骑射等传统也都逐渐荒废了。

当时就有人这样评价那些八旗出身的侍卫们:很少读书,甚至有人都不通晓满、蒙文字,更有甚者竟然目不识丁。见面相互问候,有人难以以礼数相对答,讷讷不语。偶然有一两个能读一两句诗词、读一小段小说的,必定被周围的人视为满腹经纶。

清朝的御前侍卫也有这样的缺点,就是普遍读书很少,不愿意学习。侍卫本是武职,到了乾隆年间,社会太平,侍卫们平日是比较清闲的。一般的御前侍卫仗着自己的出身谋个御前侍卫的差事,满足现状,贪图安逸,得过且过,不求上进。

幸运的是,和珅与普通的侍卫不同,他出身于文生员,在御前侍卫中自然就如同鹤立鸡群。他具有极强的进取心,有着出人头地的强烈信念,坚信只要努力打磨练自己,总有崭露头角的一天,所以,他利用空闲时间不断地读书学习,琢磨在皇宫见到的诗词文章,积累了不少知识,这为他的快速升迁创造了条件。

然而,御前侍卫人数众多,要想从众多的侍卫中脱颖而出是比较困难的,这需要努力,也需要有机遇。他这只大鹏,始终没有放弃一飞冲天的梦想。他时刻为自己有朝一日能“一飞冲天”而作着准备。

黏竿处侍卫经常随侍皇帝出巡,与皇帝有不少接触的机会,这为和珅提供了接近皇帝的便利。和珅在官场的发迹也正是从任黏竿处侍卫一职时开始的,薛福成《庸庵笔记》记载过这样一件事:乾隆四十年(1775年)年初,有一次,乾隆皇帝即将摆驾出宫,侍从官员按例准备仪仗,谁料想仓促中侍卫们怎么也找不到“黄盖”(3)。负责仪仗的差人急得不知道如何才好,这天和珅刚好当差。

乾隆十分生气,怒声责问:“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谁之过欤?”这是引用《论语》中的一句话来责问“是谁的过错”。其他侍卫们眼见龙颜大怒,却全然听不懂皇上说的话是什么意思,个个都瞠目结舌,吓得不敢出声,连忙跪了下来,不知所措地相互对望。但是皇帝问话又不能不答,所以气氛十分紧张。

这也难怪,这些侍从大多只是粗浅认识几个字,有的甚至连字都不认识,更别提这些古文经典了。他们看到皇上发火,又听不懂话里的意思,吓得连大气都不敢出。

随行侍卫中只有和珅熟读《论语》,因此,他对这句话的意思自然十分明了。但是,凡是伺候皇上的人都懂得“伴君如伴虎”的道理,平日里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小心翼翼,生怕因一时疏忽而招来杀身之祸,更何况现在皇上正在发火,倘若在这个关口惹了他,谁知道会有什么后果。然而,和珅的想法却不同,他认为,对自己来说这是一个表现才华的绝好机会,如果失去这个机会,自己可能一辈子就只能做一个小小的侍卫了。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几乎在一瞬间,和珅打定主意冒险一试。

和珅上前去沉着地朗声答道:“典守者不能辞其责耳”,这句话,正好是出自《四书》,是将上句话的注解“岂非典守者之过欤?”作了巧妙地变通,用在这个场合,自然贴切。

乾隆正在气头上,刚要发火,听闻一惊,抬头一看,只见眼前站着一个英俊儒雅的侍卫,当下心中顿生三分喜欢。和珅见皇上朝自己看过来,连忙跪了下来谢罪:“冲撞皇上,臣罪该万死!”

乾隆问道:“你知道这两句话是哪位圣人所言吗?”和珅答道:“皇上的问话出自《论语·季氏》篇,是孔圣人的话。”“你什么时候读的《论语》?”乾隆问道。和珅恭恭敬敬地回答:“回皇上的话,臣曾在咸安宫官学读过一些圣人之书。”乾隆一听对这个年轻人有了兴致,语气也缓和了不少:“你起来吧,给朕说来听听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和珅听了缓缓地站了起来,不慌不忙地解释道:“孔圣人这句话的意思是,老虎和犀牛从笼子里出来伤人,龟玉在匣子里被毁坏,是谁的过错呢?朱文公认为,其过错既不在于虎兕和龟玉本身,也不在于柙和椟,而在于它们的保管人。”

乾隆略感诧异,又问道:“你是何出身?”和珅答道:“生员。”又问:“你参加过乡试吗?”和珅答:“戊子曾赴举。”又问:“是什么题目?”答曰:“孟公绰一节。”“你还记得你做的文章吗?”于是和珅便大声背诵起来。乾隆帝听后,龙颜大悦。本来,侍卫们抬抬轿子,以忠君为第一事,能够熟读儒家的典章制度、诗书礼仪实在太难得了。乾隆见自己的侍卫中有如此识典者,而且在咸安宫读过书,觉得和珅是个可造就的人物。他招招手,把和珅叫到自己身边:“你过来,路上给朕说话解闷。”

“谢皇上恩典!”和珅压制住内心的兴奋,连忙谢恩,在周围人羡慕的目光中,走到轿子旁边,准备随时回答皇上的问话。

乾隆出发后,和珅一路都跟在轿子旁边。乾隆闲来无事,有心考一考和珅,看他刚才是瞎蒙的,还是真的胸中有才。于是,乾隆帝略一思索,问道:“《论语》中,季氏将伐颛臾这一段,你有什么看法?”

这是和珅梦寐以求的机会,他花了那么多的时间读书,就是为了此时一展才华。

和珅不慌不忙道:“臣认为,这篇文章重教化,修文德以怀人,否则,必将祸起萧墙。此乃圣人之见,令人佩服。不过如今之世,偏远之地多有顽固不化的刁民,只以圣人教化来感化他们,不示之以威势,恐怕助长他们的狂妄之心。所以,于国于民,首先看重的是圣人教化,修文德以服人;同时,还要施加威力,对狂妄的人施以颜色,防微杜渐,否则这些人不听教化,闹起事来,就真正是‘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了。”

和珅的话已经有些卖弄的意味,不过乾隆并没有在意。乾隆洋洋自得地说:“朕跟前一个小小的侍卫都知道读圣贤书,我大清真是人才济济啊!”

和珅赶紧谢恩说:“皇上过奖,都是万岁爷教导有方啊!”和珅的迎合恰到好处。

由于和珅口才很好,对乾隆的问话回答得十分得体,又会巧妙地奉承,全然不似朝中那些严肃的大臣,乾隆觉得十分受用,交谈得越多,乾隆对他也就越喜欢了。

和珅自从得到乾隆帝的青睐与宠幸,他的地位也开始不断变化。

乾隆四十年闰十月被提升为乾清门侍卫,同年十一月再升为御前侍卫兼授正蓝旗副都统后,官运好的令人咋舌。和珅在这一年内先后六次升迁,同时其全家的旗籍也从正红旗迈入了正黄旗,由“下五旗”变成了“上三旗”。

总而言之,和珅能够一生升官连连,而且遍及六部,成为一个红透朝廷内外的人物,特别是他在乾隆晚年到去世之前的这段时间,能够任首席军机大臣、文华殿大学士,并兼管各部事务,从而控制了官吏任免升迁、财政开支、诉讼裁判等大权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抓住了机会,在上司面前适时地表现自己,做到了该出手时就出手。

皇帝的心思要揣摩

揣摩乾隆的心思,这可是个有难度的技术活。俗话说:“知人知面不知心”,人的内心世界最为复杂多变,难以揣测。可是,一旦你掌握了别人隐秘的内心世界,就可以随心所欲地将别人的一举一动都控制在股掌之中,即便是拍起马屁来,也可以百发百中,而不至于拍到马蹄子上去,费力不讨好。和珅做到了这一点。

和珅跟随乾隆左右二十多年,随时听候乾隆使唤。在此期间他除了小心翼翼地侍奉乾隆帝外,更注意观察皇上的一言一行,久而久之便摸透了乾隆的脾气、秉性,加上他本就善于揣摩乾隆的心理,乾隆帝想做什么,想说什么,他都能猜个八九不离十,从而他每走一步都能恰好落到乾隆的心坎上,许多事情不等皇上开口,他就操办妥当了,并且办得干净利索,得心应手。

举例来说,乾隆皇帝好虚荣,讲排场,幸喜享乐。和珅早已摸准了他的脾气,于是在这方面下足了工夫。

他多次陪同乾隆帝巡幸江南、热河避暑山庄、围场“木兰秋狝”,东巡祭祖、祭陵、朝拜“三孔”(即孔庙、孔府、孔林),西巡五台山拈香拜文殊菩萨等。除此之外,他还极力鼓动乾隆大兴土木,亲自主持扩建圆明园、避暑山庄外八庙,修缮皇宫大内殿阁楼台等工程,让乾隆皇帝时刻被大排场包围,时时享受大排场带来的满足感。

此外,和珅还为乾隆帝准备好了日后做太上皇时居用的“宁寿宫”,为了筹集这笔款项,和珅还使出了他善于敛财的本领,制定了一系列广开财源、扩大财路的措施,尽量少用或不用国库的存银,这使乾隆帝十分满意。

和珅深知乾隆皇帝性喜收藏,欣赏古董、字画、文物以及中外各种工艺品,稀有的画册、墨迹比多少金银都能令他高兴。于是和珅便绞尽脑汁,利用各种机会四处搜罗文物和工艺品等皇帝喜好之物。和珅从各地官员那里收受了大量古董、字画等,他会时不时挑些来进献给皇帝,满足皇上的喜好与需求。因为平素知道皇上笃信佛教,和珅就献上了一座金佛。和珅进奉的金佛,令老乾隆十分高兴,从而进一步加深了他对和珅的信赖,同时也加深了彼此的关系。

和珅擅长揣摩乾隆的心意,从乾隆的一举一动中也能发现乾隆的真实想法。

雍正八年,朝廷的文官有养廉银(4),正式定了武官养廉吃空饷的数额,这些定额的名粮就是各级官应得的虚粮。乾隆四十六年,乾隆有意将这些虚粮及红白赏恤银两俱由部库拨款,然后再将空额补为实额,从而达到增兵不减饷的目的。当时统计增兵部分,需增加开支每年三百万两,为此,大学士阿桂奏请不添补腹地省份之兵,以减少开支。乾隆没有采纳大学士的建议,坚持增兵,并命大学士、九卿、科道详悉议奏。

和珅深知乾隆皇帝的心思,于是对皇上此举大加赞誉,更是率领部众按照揣摩的圣意向皇帝奏请,乾隆皇帝也终于批准奏请,下旨增兵。

此外,和珅经过多年的体验观察,了解到身为万圣至尊的乾隆鲜为人知的内心情感世界。

和珅知道他也是一个普通的人,同天下任何一个普遍百姓一样,有着平凡的幸福和喜怒哀乐,也有普通人的种种小毛病,如强烈的虚荣心等。所以,和珅对待乾隆也许比其他人更能把他当作一个普通人来看待,与他一起高兴,一起悲伤。再加上和珅本来就聪明伶俐、思维敏捷、才华横溢、精明干练,很会办事,记忆力强,可以过目不忘,这让皇帝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封建王朝的帝王,尽管位极人君,贵为天子,但是,毕竟也是有情有欲的血肉之躯,也有普通人的情感需要。无论是高高在上的天子,还是终日劳作求生存的蚁民,亲情都是非常重要的。但特殊的身份限制了皇帝的这一需要,他很难体验到三五好友共望夕阳,把酒话桑麻的温馨。纵然后宫佳丽三千,妃嫔如云,却难得平凡人家的夫妻之情。此刻的乾隆已经是六十多岁的老人了,当年鼎盛时期的老臣,一个个如落叶凋零相继故去,朝廷中大多是新擢升的官员。而乾隆的诸位皇子也是良莠不齐,亲情不再。加之孝贤皇后又先他故去,内心更感无比的孤独。

和珅常伴乾隆近前,对皇上服侍照顾。为了给皇帝解闷,他常常同皇帝谈诗文、书画和佛经,以此弥补乾隆情感上的寂寞。

此外,和珅从乾隆身为人父的角度出发,知道乾隆对他自己的众多儿女也充满了一个普通人应有的亲情。这时,那个挥斥方遒、指点江山的乾隆就是一个慈父,期望享受人伦之乐。

和珅的儿子丰绅殷德的妻子是乾隆皇帝最为喜爱的固伦和孝公主,和珅对待固伦和孝公主,完全像对朋友的孩子一样,在恭敬中透着一份关爱和亲切,使她的童心得到满足,作为父亲的乾隆对此也非常高兴。

就是凭借着对乾隆皇帝心思的揣摩,和珅成为乾隆皇帝面前不可替代的人物。

可见,要想仕途无可限量,掌握一些揣摩上司心理的技巧还是非常必要的。

皇帝的爱好就是自己的爱好

乾隆时期,朝中大臣各个身怀大才大德,大学士阿桂战功赫赫,刘墉誉满天下,纪晓岚才华出众。虽然和珅的才学也是非常不错的,可惜朝中猛人极多,和珅就显得差了一截。和珅知道,凭借自身的才华,能够在朝廷谋得一个职位,却无法在众人中胜出,更没办法实现自己权倾天下的梦想。要想胜过他们,必须获得乾隆皇帝的好感。

通过了解清代以前的历史,和珅得到一个重要信息,那就是——中国古代帝王大多是赳赳武夫,在文采上要差一点;而有些皇帝虽然文采斐然,却在武功方面毫无造诣。乾隆皇帝不但能征善战,而且诗、文、书法俱佳,可谓文武双全。就文韬武略并有的角度,乾隆皇帝是当时所有皇帝中水平最高的。而且,这也是乾隆皇帝本人颇为自得的一件事情。

和珅恰恰在咸安宫官学读书时,就已经开始搜集乾隆的诗词文章,加以研究。因此和珅决定以诗、文、书法为突破口,来赢得乾隆皇帝对自己的好感。

和珅在研究乾隆皇帝的诗时,他除了研究诗的风格,更会细细揣摩诗中所蕴含的情感。古人云:“诗言志”。从一个人的文学作品中往往能够猜度出作诗者当时的心境,尤其像乾隆这样贵为人君的人,其特殊的身份使得他很少将内心世界向外人袒露,但一切会不经意在诗文中透露出些许端倪。

经过对乾隆皇帝诗文的研究以及日常与乾隆皇上的接触,和珅对乾隆皇帝所作诗词的风格及性格知道得一清二楚。

为了迎合乾隆皇帝,和珅还下功夫学作诗,在乾隆皇帝面前,他会想方设法而又不着痕迹地表现一下自己对诗文的偏爱,甚至闲暇的时候以“骚人”自居。和珅的诗作虽然不能说篇篇佳作,大部分也并不能和纪晓岚等同期大家的作品相提并论,但和珅的诗作合乎乾隆的审美趣味。每次乾隆阅读和珅的诗作后,都会面露欢喜。很多时候他甚至命和珅即兴赋诗,而和珅也总能不负皇帝期望。

在和珅的诗集《嘉乐堂诗集》中就有很多首是奉乾隆皇帝的旨意所作。如《奉敕敬题射鹿图·御宝匣戊申》一首:

木兰较猎乘秋令,平野合围呦鹿竞。

霜叶平铺青嶂红,角方晓挟寒风劲。

图来制匣宝装成,贮就天章玉彩莹。

文修戒备双含美,犹日孜孜体健行。

除了作诗,乾隆皇帝喜欢鉴赏书画,尤其喜欢与康熙帝、雍正帝相比,对此,和珅自然也是了然于胸。

一日,正是秋日蝉鸣日渐喧嚣的时候,和珅陪着乾隆皇帝在御书房品赏书画。君臣二人边欣赏边讨论,可谓相谈甚欢。在看到康熙帝所作的《松花江放船歌》中“乘流直下蛟龙惊,连樯接建屯江城”两句时,乾隆口中低声吟咏,细细品味,赞赏之意甚为明显。

和珅在附和着乾隆赞赏康熙帝的书画后,他又拿出乾隆皇帝昔日所作的《临董其昌秋林书屋图》以及才作的《金莲花》点评起来:“奴才看来,皇上这幅《秋林书屋图》有胜董其昌之处。皇上的画作上有一股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帝王霸气,非一般儒雅之士所能比。这幅《金莲花》,看似宁静,却悄然生姿,莲瓣似闭非闭,这只飞来的蜜蜂,留恋之意更是绝妙。在绘画方面的才华,历代先皇无人能出圣上右者。”

乾隆虽然没有对和珅的赞美之词有所反应,但这使得这位皇帝的内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和珅的言语如此符合皇帝的心意,被皇帝视为知音也在情理之中了。

把主子亲人当自己亲人

和珅心里清楚,只有让乾隆高兴,才能得到乾隆的赏识,才会得到别人无法获得的恩宠和荣耀。因此,他凡事都以乾隆的需求为标准,把乾隆服侍得舒舒服服,有时他甚至能做出乾隆都想不起来的事。

即便后来做了军机大臣,和珅对皇上也是体贴入微,还常常和乾隆一起聊家常,讲一些乾隆难得一听的市井笑话,逗得乾隆开怀大笑。日久天长,和珅就获得了皇帝的信任。

当然,和珅之所以获得皇帝的信任,并不是皇帝被和珅的阿谀奉承蒙蔽了眼睛,可以说和珅是乾隆皇帝的臂膀。

据史料记载,历史上的乾隆虽然是一位英明的帝王,但他喜欢追求泱泱大国的皇家气派和豪华场面,却仍想给世人以严谨勤俭、爱民如子的明君形象。和珅抓住乾隆的这种心理,献上许多敛财的办法,为乾隆解决了这个问题。

乾隆明处下令不要铺张,和珅私下却怂恿各级官员、各地富商加紧敛财。和珅敛财的方式多种多样,他曾独创了“议罪银”制度,通过这个制度,朝廷每年都得到巨额的银两。除此之外,和珅还十分严格的控制崇文门税关,他为了能多收入、少开支,收税几乎到了“雁过拔毛”的程度。

据陈康祺在《郎潜纪闻》中记载:“天下榷税之关,以京师崇文门胥吏为最侈且暴。”他能够在不动用国库库存的情况下就满足乾隆奢华享用的需要,这样一来既保留了乾隆帝“廉洁持政”的高大形象,同时也聚敛了大量财富供他挥霍,让乾隆在自鸣得意的同时,对和珅的办事能力也给予了极大肯定。所以,乾隆就越来越离不开和珅了。

在历史上,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形,想要亲近什么人,如果能够由他身边的人入手,对他尊敬的人表现出同样的甚至更强的尊敬,对他关心之人表现出更多的关心,就往往会被引为同道,使人一见如故,收到奇效。

封建君主为了将儒家的仁、义、忠、孝等美德推广天下,总是以身作则,为世人做出榜样。乾隆更是不甘人后,当然乾隆对自己母亲的孝敬,并不只是做做样子,他是真正的纯孝之子。乾隆留下来的万余首诗作中很多描绘的是他们母子之间共享天伦之乐的情景。其中《新正重华宫侍皇太后》中写道:

凤辇临龙阁,新年第一祥。

彤庭增喜气,绿野遍春光。

欣答初韶令,钦称万寿觞。

芬芳兰百合,胜帖燕双翔。

浮服孙曾绕,遐龄日月长,

宫中行乐养,欲以在群方。

这首诗描述了新春佳节之际,乾隆与太后欢聚一堂的热闹情景,同时也有祝福太后健康长寿的真情流露。每当太后大寿之时,乾隆总是不惜重金地把寿庆办的隆重喜庆,场面宏大。可以说,乾隆对母亲的孝顺是天下少有的,而这也给了和珅表现自己的机会。

每当皇太后寿诞之日,和珅都会与侍卫们一起,亲自抬着太后的凤辇,乾隆看在眼里,乐在心里。不仅如此,和珅还会常常去给崇庆皇太后请安,逗皇太后开心,平时向太后进献一些稀奇宝物或者新奇的小玩意儿,他更是经常用逗皇帝的那些市井语言取悦太后。在太后寿诞之时,他也尽量提供一些新鲜的过寿方式,变出一些新花样,让太后和皇帝都非常开心。

这样,和珅不仅取悦了太后,也让非常敬重太后的皇帝开心至极,对他也是非常信任与喜欢。

乾隆六十七岁时,崇庆皇太后以八十六岁高龄崩逝,年近古稀的乾隆内心非常悲痛,当即下定决心剪发,并身着白绸孝衣,在舍清斋为太后守孝。为了守孝,乾隆罢朝三日,在太后灵堂长跪不起,终日茶饭不思、悲伤不已。大臣们见状,纷纷规劝乾隆皇帝要节哀,要以江山社稷为重,以国家大局为重。

考虑到规劝不能免除皇帝的悲伤,和珅没有说过一句类似的话。相反,他只是自始至终陪伴着乾隆皇帝。乾隆皇帝在灵堂跪着,和珅就陪着乾隆在那儿跪着;乾隆皇帝不起来,他也不起身离开;乾隆皇帝茶饭不思,他也粒米未进。他与乾隆皇帝同哀同悲,陪侍在乾隆身边痛哭,把太后当成自己的母亲一般地哀悼。

今天,我们已经很难判断这其中有多少真诚的成分,但和珅的举动大大增加了乾隆对他的好感和信任。此后,乾隆对和珅愈发宠信了,和珅也换来了无上的权力,达到了他的个人目的。

把好名声留给上级

乾隆六十年(1795年),年迈的乾隆皇帝已有八十五岁高龄,这时他执政已经整整六十年,他曾许下过“朕八旬有六归政,”“不敢与皇祖六十有零的年数等同”的诺言,因此他准备在这一年,把皇位传给皇十五子永琰。

和珅负责操办禅让大典,因为禅让的典礼没有可参考的模式,如何将典礼办得隆重并显示出乾隆帝的仁君风范,着实让和珅伤透了脑筋。直到大年三十和珅才把大典的礼仪制定好,交与乾隆帝圣裁。这么大的仪式肯定要辅之以相应的活动、宴会和全国性的庆祝活动。其中最让乾隆满意的是和珅提议的“千叟宴”。

所谓“千叟宴”就是为显示皇帝治国有方,太平盛世,并表示对老人的关怀与尊敬,邀集全国有声望的缙绅中七十以上的高寿老翁逾千人在皇宫中举行酒宴,与皇帝同乐。

中国古人有“仁者寿”的说法,试想一下,近千名白发老者济济一堂,同庆同乐,既可以看出乾隆年高德勋,又可以表明在他统治的六十年中,四海升平、百姓得以长寿。

为了筹划好这次千叟宴,和珅简直操碎了心。正月时节,北京城正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到时候若大的一个宫殿中,空空荡荡如何取暖,这无疑是一个大问题。和珅别出心裁,调来了一千五百多只火锅,举行火锅宴。这一设想,实在妙不可言,不但可以保证殿内的温度,而且,火锅里燃烧的煤炭,沸腾的浓汤都能更好地烘托出喜庆气氛。

嘉庆元年(1796年)正月初四日,千叟宴按照和珅的安排在宁寿宫皇极殿如期举行。此次千叟宴声势浩大,不同凡响,景象壮观,列名参席者三千零五十六人,列名邀赏者尚五千人,“其仪率多由旧,而盛事实视前有加”,为乾隆赚足了人气和逢迎之词。

席间,当时的皇子、皇孙、皇曾孙、元孙等给殿内王公大臣敬酒,侍卫等给众叟依次行酒,并承旨分赐食物。另加恩赏百岁老人熊国沛、邱成龙等六品顶戴,其余九十岁以上者受七品顶戴。乾隆帝虽然有些老态龙钟,但在酒宴上仍豪迈不减当年。

宴会的声势浩大,朝野反应强烈。而通过这一宴会,普天下的百姓更认为皇帝心系天下,平易近人,能够与民同乐,是一代仁君。和珅的这一安排为乾隆赢得了天下盛誉,令乾隆看在眼里,喜在心头,大为满意。

乾隆一生喜欢大手笔,他不仅要留得当世盛名,还希望能够万世不朽。因此,他决定模仿宋代的《太平广记》《太平御览》《文苑英华》以及明代《永乐大典》的体例,编纂一部《四库全书》。

《四库全书》是乾隆帝亲自组织编排的中国历史上一部规模最大的丛书。据文津阁藏本,该书共收录古籍3503种、79337卷、装订成三万六千余册,保存了丰富的文献资料。经史子集四分法是古代图书分类的主要方法,它基本上囊括了古代所有图书,故称“全书”。这套书从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起,至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始初步完成,共经历了十年。

负责《四库全书》的总裁官绝不仅要是饱学之士,更要能够对书籍的入选与否、版本的择定等一系列事务作出决定。此事非饱读诗书、泛览经史的大学者不足以担当,这其中总裁官几经换人。到了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和珅受命担任总裁,当时的档案中记载:“乾隆四十五年十月十五日,内阁奉上谕,和珅着充四库馆正总裁。钦此。”

和珅的学问当然会受到人们的诟病,不过他为人机智精明,而且他向来唯乾隆马首是瞻。所以和珅理所当然非常重视此事。他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加上学富五车的纪晓岚把关,两人可谓是完成《四库全书》的黄金搭档。

和珅在担任正总裁后,对书本的内容审核比较严格,多次上书建议乾隆严加查缴书籍。对有违障、悖逆之词,对皇帝不敬,对大清不利和有反清复明口号的书籍一律加以销毁。即使是编入《四库全书》的书籍,其中的很多也做了大量的删削或修改,将所有对朝廷、对皇帝不利的词句一律加以修改、删除。所以,我们今天看到的《四库全书》本的各种图书,都是经过修改后对大清有利的洁本。

无论如何,乾隆修《四库全书》是功大于过的。《四库全书》确实为乾隆的业绩又添上了浓重的一笔,一直到今天,《四库全书》还被人经常使用。和珅在其中确实付出了大量的劳动,为乾隆的这一盛世之举出了力。

和珅一生在文化上的贡献很多,除了充当《四库全书》总裁外,还负责修订了很多图书,如《开国方略》《日下旧闻考》清《三通》《热河志》《石经》《大清一统志》等,为乾隆在文学方面的历史功绩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和珅这些在背后支持乾隆的行为,确实让乾隆心满意足,同时也体现出和珅为人乖巧,心态积极的一面。

李侍尧成了垫脚石

乾隆帝非常宠幸和珅,一直想重用他,但如果和珅不在政绩上做出点令人信服的成绩,就算官位再高,同僚们也会私下嘲笑他侍宠升官。和珅急需展示自己,而很快,他的机会来了。

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正月,云南粮储道并曾任贵州按察使的海宁解除旧任,被任命为奉天府尹,来京述职。

按惯例皇帝要询问一下该省地方大吏的一些表现。海宁曾任贵州按察使,其父明山曾是前任云贵总督,故他对云贵两省政事极为熟悉,乾隆也很重视与海宁的见面。海宁当着乾隆的面没有反映出什么重要的情况,倒是为现任云贵总督李侍尧说了不少好话。可是,背地里海宁又对别人说了不少李侍尧在云南贪赃枉法的事情,这些人中也包括和珅。

和珅马上抓住这个机会,将此情况报告给了乾隆。乾隆帝听后,十分生气,于是下谕将海宁交给军机大臣审讯,让他说出实情。军机大臣们遵旨严厉审讯海宁,在这种情况下,海宁只好全盘交代了有关李侍尧的侵贪事情,并趁机状告李侍尧贪纵营私。

李侍尧,字钦斋,祖籍辽东铁岭,原为汉军正蓝旗人。乾隆四十年(1775年)其家被抬入汉军镶黄旗。他是明末名将李如柏的后代。明末,其四世祖李永芳原本镇守抚顺。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初,在努尔哈赤率军攻打抚顺时投降。努尔哈赤念其有功,授予他三等副将官衔,并把自己的孙女下嫁给他,李永芳此后为努尔哈赤立下了赫赫战功。及至李侍尧的父亲李元亮,更是官至户部尚书。所以,从这一点上说,李侍尧也是八旗勋旧臣的后裔。

乾隆八年(1743年),李侍尧荫得印务章京一职。史书上称李侍尧“短小精敏,过目成诵。见属僚,数语即辨其才否。拥几高坐,语所治肥瘠利害,或及其阴事,若亲见,人皆悚惧。”所以,乾隆十四年(1749年),他在乾隆初年以荫生授印务章京时,即受到乾隆帝的器重,认为他是“天下奇才”,并破格提升他为副都统。曾有人提出这样提拔有违先例,乾隆帝却说:“李永芳之后,安可以其他汉军相比。”

之后李侍尧先后又转任工部侍郎、户部侍郎、广州将军等职,期间颇有政绩,建树较多。及至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升任代理两广总督,三年后正式实受。

此后,李侍尧又历任户部尚书、正红旗汉军都统、袭勋旧佐领、湖广总督、两广总督、工部尚书等,并于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授予武英殿大学士。他先后在两广总督任上干了十五年。直到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因与缅甸交涉事务繁多,始调任云贵总督。

从李侍尧的履历可以看出,乾隆帝让他长期担任肩负对外交涉事务的两广总督一职。众所周知,广州历来是中国对外开放的港口,到了清朝乾隆时期,广州是中国对外通商的唯一港口。一切贸易均由洋行经营。而“洋行”商人若想保持其垄断地位,就必须向广州地方官行贿献纳,否则难以得到官府的支持。所以,两广总督一职一向是个肥缺。乾隆皇帝任李侍尧为两广总督,自然是承认他的才干。除此之外,其实还有一个私下的原因,就是李侍尧每年向朝廷进贡最多。

李侍尧在二十多年间上贡一百多次,有时甚至一年八九次。他之所以对上贡乐此不疲,当然是为了博取乾隆的信任和宠爱,此外也是为了中饱私囊。

李侍尧对皇上很是恭顺,对下属却严酷无比,属员进贡时,也必须同时给他备上一份儿。送到中央后,皇帝看贡品甚多,只是象征性地收一部分,其余的大多落入军机大臣和各位阁老手中,还有一部分又返还给李侍尧本人。

李侍尧认为只要得到皇帝宠信,就不会出事。况且自己已在两广经营了十几年,两广的地方官员、广东“十三行”的官员都是他一手提拔任命的,关系通畅,可保无虞。乾隆曾当着满朝文武大臣的面称赞李侍尧,说他“由将军至总督,历任各省二十余年,因其才具尚优,办事干练,在督抚中最为出色,遂用为大学士。具有天良,自应感激朕恩,奉公洁已,以图报效。”能让皇帝当着众大臣的面夸奖的人,自然受皇帝待见。

当然,只盼着有靠山而自己并无长处的人是无法长期立足的。李侍尧确实是位能人,其才干尽人皆知。但时间久了沾染了当时官场上的种种恶习,更兼滋生了“骄娇”二气。后来和珅逐渐成势,众大臣趋之若鹜,而李侍尧凭着资格老,地位高,不把和珅放在眼里,经常在言语行动上对和珅不尊重,于是就得罪了和珅。因此,和珅总想找机会整一整他。

在海宁状告李侍尧后,乾隆任命当时正在随銮南巡的户部右侍郎和珅与刑部侍郎喀宁阿为钦差大臣,迅速赶往贵州、云南。与此同时,乾隆帝又谕令在京师的户部尚书英廉,在正月二十七日,率人查抄了李侍尧的在京家产。于是和珅、喀宁阿等人一路马不停蹄地赶到了云南。

和珅等人到云南后为收集新的证据可谓煞费苦心,因为和珅明白,云南毕竟是李侍尧的地盘,他在此地经营多年,根底深厚,光靠海宁的一面之词是扳不倒李侍尧的。因此,和珅到昆明府之后,只是向李侍尧宣读了圣旨,将他暂且革职,然后就游山玩水去了。但他暗地里派出得力之人细心查访,终于从李侍尧的大管家赵一恒的身上打开了缺口。

赵一恒身为李府的大管家,所有财物交易必经他手,如果能撬开他的嘴巴,那李侍尧案件就可以水落石出了。和珅设计把赵一恒弄到自己的住处,审问李侍尧的罪状,可赵一恒拒不招认,最后在和珅的严刑逼供之下,终于耐不住皮肉之苦,向和珅交代了李侍尧的所作所为。

和珅拿着赵一恒交代的笔录,召见了李侍尧属下的大小官员,当着他们的面宣告了赵一恒的供述。那些原来忠于李侍尧的官员见和珅已然掌握了全部证据,为了保全自己,纷纷向和珅哭述李侍尧的种种罪行。那些曾向李侍尧行贿的官员,也申明自己迫于李侍尧的淫威而被迫行贿,他们的倒戈,使和珅有了扳倒李侍尧的有力罪证。

三月初七日,和珅与喀宁阿查审李侍尧,在事实面前,李侍尧不得不俯首认罪,承认曾收取下属官员的银两,并承认借查办案件中饱私囊。

乾隆帝接到和珅的奏折,见海宁弹劾李侍尧的罪状属实,恼怒非常,他命和珅等人火速把李侍尧带回京师治罪。和珅、喀宁阿接到上谕即将李侍尧革职拿问,落实罪名后,拟判其“斩监候,夺其爵授予其弟奉尧”,解送京师。

李侍尧对和珅所列的罪状全都供认不讳,按大清律贪污是十恶不赦的重罪,直接就可以定为“斩立决”,但和珅却只是拟判李侍尧为“监斩候”。他之所以如此判刑,是因为他早已揣摩到乾隆帝并没有杀李侍尧之心。

虽然朝中大学士、九卿等和议和珅审拟李侍尧贪污营私各款罪行时,将原拟“斩监候”改判为“斩立决”,但乾隆帝仍向各督抚征求对李侍尧判决意见的上谕。其实,他的上谕明着是征求意见,实则就是想借着和珅拟判的“斩监候”这个台阶给李侍尧留一条生路,因为他深知李侍尧所为与他鼓励地方官员进贡的制度是分不开的,况且论才干李侍尧最能干,论进献他进献得最多,他自然也喜欢,所以不能惩治太重。但为了警告其他地方官不能做的太过,也需要做做样子。由于大学士、九卿等和议将李侍尧贪污营私罪判为“斩立决”,为了顾及颜面他不便直接下旨对李侍尧网开一面,因此希望各督抚可以揣测圣意为李侍尧求情,为他找回面子。但大多数督抚都同意判李侍尧“斩立决”,这让乾隆很郁闷,幸好安徽巡抚闵鹗元等人揣摩到乾隆帝的意图是不想处死李侍尧,向乾隆皇帝上奏同意“斩监候”,乾隆帝随即借坡下驴下诏将判决改定为“斩监候”。

显然,和珅在判决李侍尧的案子上给乾隆皇帝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借口。这样李侍尧躲过一死,皇帝还可以在以后收取其他官僚进献的财物,满足自己的私欲。

和珅成功查找到李侍尧的犯罪证据,圆满完成皇帝交给的查案任务,也显示了自己的办事才能,而对于李侍尧的判决处理则显示了和珅甚解上意。有了李侍尧这块垫脚石,和珅在仕途上进一步飞黄腾达了。

讲真话也有技巧

爱听好话是很多人一个共同的弱点,作为一国之主的皇帝也是如此。在封建社会,朝臣与皇帝之间能够真诚沟通交流是非常难得的。

如果做臣子的每天同皇帝不分时机和场合地讲真话,往往会惹怒皇帝,失去皇帝的宠信,甚至会引来杀身之祸;可反过来,若是做大臣的天天同皇帝说假话,溜须拍马,阿谀奉承,甚至不顾事实,只顾一味吹捧,也会引起皇帝的不快甚至是猜疑,让人一看就知道抱着某种不可告人的目的,最终也会失去君主的信任。

乾隆执政六十年,创下了丰功伟绩,可谓一代名君。虽然他也好大喜功,爱受人吹捧,喜欢搞场面,但绝不是历史上那些昏暗无能的君主可比的。乾隆在位期间不仅平定了大小和卓、大小金川之乱,还很好地安置了土尔扈特的东归事宜,其历史功绩是有目共睹的。

在乾隆那里,一眼就可以看出的虚妄不实的谀词不但沾不到便宜,还很有可能会换来一顿斥责。和珅深明此理。他巧言善辩,在这方面有着与生俱来的优势,能够轻易在二者之间取得平衡,在同乾隆帝对答的时候也总能做到将话说得委婉动听,而且这些话让乾隆皇帝非但不反感,还总是很受用。

和珅在处理镇压台湾林爽文起义时向皇帝的劝谏,就充分显示出了他这方面的才能。

乾隆年间,林爽文在台湾兴兵起义,负责镇压的部队屡屡受挫,这时的乾隆皇帝甚为忧心,他表示要御驾亲征。和珅却上前向皇帝说道:“皇上,台湾战事不佳有其深刻原因,自皇上登基以来,善待百姓,轻徭薄赋,不仅免除人头税,对地税也适当减免,历朝皇帝哪有我主圣明?但台湾百姓定不知您的仁慈,也未感受到您的恩德,这是为何呢?这是地方官员管理不当所致,您派去管理台湾的人并未将您的恩德带到台湾,此乃问题之症结。所以,依臣愚见,我们可以作两手准备:一,继续用兵;二,换掉台湾的官员,换上一个新的官员,把您的仁德带给台湾。”

和珅话不多,但第一阻止了乾隆亲征的打算,第二夸了乾隆的功德,第三指出了破敌的方略。这样令人心花怒放的说辞,皇帝自然是开心不已了。

不要以为善于媚上的人就只会说违背自己心意的奉承话,其实和珅心里非常清楚,人们内心深处还是喜欢听真正为自己着想的真话,而不是“违心”话。可是,如果臣子们每天对着皇帝实话实说,就难免因言辞不当而惹得皇帝发怒,不但失去皇帝宠爱,更有可能引来杀身之祸。因此,适当时候说些得体的假话、奉承话就显得非常重要。

和珅的得宠也缘于他常常能讲真话,而且是皇帝爱听的真话,他的话总能够轻而易举地博得乾隆欢心,从而使乾隆皇帝对他的建议也总是持赞赏与接纳的态度,这在乾隆退位之时表现的最为淋漓尽致。

八十五岁的乾隆御宇六十年整,准备兑现自己登基之时的承诺让出皇位,归政太子,和珅得知此事后,本意极不愿乾隆退位。和珅担心他的万贯家资,权倾朝野之势会随着新帝的继位而付诸东流,可是他想阻止乾隆禅位的话又怕激怒乾隆,不知如何说出口。

乾隆帝整日陶醉于自己的文才武略之中,做着功德盖世的美梦,如果他一奏而再奏请求暂缓禅位,一定会引起两个皇帝的不满。和珅思前想后忙向乾隆呈递了一道奏折,奏道:“吾皇万岁,内禅大礼,合乎仁义,昭乎日月,前史之中虽有多所闻,然未见有多少荣誉,惟尧禅位于舜,舜禅位于禹,方算日千古盛典,但考究尧传舜之时,几在位七十三载,帝舜三十征庸,三十在位,又三十余载方行禅位之礼,当令我主,精神瞿铄,威风不减,定寿比尧舜,如此一二十载之后,再传位太子,也不为迟,况且四海之内,视万岁如父母,人心齐仰,如日昭昭……”

和珅的话满足了乾隆的虚荣,也委婉地道出了自己的目的,可谓是一篇滴水不漏的好文章。

其实在乾隆心中也并不是真的愿意放弃皇帝的权力去做养尊处优的太上皇。和珅一句“前史之中虽有多所闻,然未见有多少荣誉”直接击中了乾隆的软肋,不能不让乾隆想起历史上的几位太上皇的经历,唐“玄武门”之变,唐太祖李渊不得不传位李世民;李隆基诛杀韦后之后,唐睿宗不得不传位给唐玄宗;安史之乱唐肃宗在灵武即位后,远在蜀地的玄宗又不得不做太上皇,被剥夺了实权;到了宋朝,金兵南下,宋徽宗不得已才传位于太子宋钦宗,最后双双做了俘虏。诸如此类,没有一个的禅位能够名扬青史。和珅说这些希望乾隆以此为鉴,知难而退,但说得又毫不刺耳,让人听来,还觉得是为自己周到的着想。后面和珅又把乾隆与尧舜并举,力劝乾隆。乾隆向来以仁君自居,最喜欢别人把他比做尧舜,和珅说尧舜在位的时间都远远超过了六十年,乾隆又何必拘泥于六十年之限呢!最后又对乾隆说不仅是自己希望皇上不要退位,继续执政,天下的百姓也都深感圣恩,拥戴皇上,乾隆继续在位也是顺乎天意,合乎民心之举,定会四海升平,寰宇安定。虽说表面是歌颂皇帝,但实际上则是为了自己。

和珅的“真话”果然说动了乾隆,乾隆当了这么多年的皇帝,已经习惯了人们对他的前呼后拥,更习惯臣子们对他的顶礼膜拜,禅位只是个形式。虽然禅位当了太上皇,但他并不愿意就这样简单地把权力交出去,他在传位的同时就明确宣布,凡遇军国大事和用人事宜,仍要事必躬亲。乾隆让军机大臣拟定的传位规定,明确太上皇的礼仪规格和实权,都远在嗣皇帝之上,虽然嘉庆贵为天子,但乾隆却是凌驾于天子之上的太上皇,这样一来和珅的靠山又回来了。

犯错误也是需要智慧的

所谓世事无常。即使深得乾隆宠信的和珅,在皇上面前也并不总是一帆风顺,也会被斥责和怪罪。不过在这种时候,和珅总会痛陈自己的过错,保证下不为例,利用皇帝对自己的宠爱,将险情化之于无形。和珅遭遇的几次险情,无一不是如此。

和珅经常纵容家里的人犯错,最典型的就是对管家刘全的姑息。

和珅的管家刘全,在和珅很小的时候就跟着他,在和珅穷困潦倒时他也不曾弃和珅而去。和珅发迹后,刘全经由各种途径,也积攒了大笔财富。于是在日常的吃穿用度上不免奢侈起来,他在家中大张旗鼓地建造了一个与管家身份不相符的大院子,一家人出入所用的车马规格也超出了管家的范围。

很多人碍于和珅的情面,睁一眼闭一眼,不做计较。但是御史曹锡宝却是个认真的人。他经过一番调查,向乾隆呈递了一份奏折,弹劾刘全用度逾制,并想通过这件事杀杀和珅的威风。

和珅对此毫无准备,等他从曹锡宝的同乡吴省钦那里得到消息后,立刻意识到这件事的严重性。他派人找来刘全,命他火速把家中一切不合规矩的东西统统销毁。连夜拆掉房屋,处理掉豪华的出行车马,转移、销毁不应穿戴的衣物。

等到刘全一切处理停当后,和珅立刻给乾隆上了一道奏折,说他听说曹锡宝弹劾刘全的事以后,非常气愤,马上责问刘全,刘全矢口否认有这些不轨之举。和珅还称自己虽然平素难免有过失,但是对待家人却历来严厉,家人也曾因生活过于俭朴背地里埋怨过他,所以从没发现有过奢侈豪华之事。那刘全即使果真如曹锡宝所言,多有逾制之举,恐怕也是私下里的个人行为,并没有招摇过市,况且自己忙于政事,对刘全的所作所为并不清楚。

这样一来,一方面趁机把自己家风严厉,不事奢华的事让乾隆明白,同时也为自己开脱:既然他平日对家人甚严,那他的家人应该不会胆敢在外招惹是非;再者,他没有说明白刘全到底有没有违制,这也为刘全开脱做好了铺垫。

乾隆本来觉得事情就不是特别大,听了和珅的话,马上就信以为真了。

最终,以曹锡宝未明查即诬告他人的罪名被革职查办。乾隆在裁决书中道:“锡宝未察虚实,以书生拘迂之见,证为正言陈奏,姑宽其罚,改革职留任。”

就这样,和珅凭借自己的智慧,蒙蔽了皇上,又一次成功度过危机。

--------------------

(1)清代功臣后裔继承祖先的爵位,称为承袭世职,这些人统称为世职人员。世职包括公、侯、伯、子、男等五等爵禄,另有云骑尉、恩骑尉、骑都尉、轻车都尉等。

(2)銮仪卫负责掌皇帝仪卫排列及承应诸事,也就是为皇帝抬御轿的轿夫。

(3)皇帝出行时仪仗队使用的礼仪道具。

(4)清朝特有的一种给薪制度,目的在于防止官员贪污。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