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晓宇小说》
七十年代末的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开得辉煌。文学家艺术家文学艺术工作者老的中的青的都觉得风光。那时候,有许多少男少女迷恋文学。一篇小说,一首诗歌,每每引起轰动,细想起来,不少是从这些迷恋文学的少男少女那里反馈来的回响。八十年代初,有些少男少女对文学的迷恋上了一个档次,不甘心仅仅只作为读者,也铺开稿纸爬起格子,参与到文学创作的行列里来。当今有些颇有建树和名气的青年作家,就是那时候开始他们的写作生涯的。那时候青年人对文学的迷恋,就和这时候青年人对流行歌曲对下海对股票的迷恋差不多。董晓宇大概也是那时候“走火入魔”的。不觉已是十数年过去。真是日月如梭。太阳是金梭,月亮是银梭,青春就这样在金梭银梭梭来梭去中梭得差不多要逝去了。那时候是少女董晓宇,如今是妈妈董晓宇了。
最早读晓宇的小说,仿佛是《从昨天到今天》。这个中篇故事并不复杂:一个贫困的炊事员家的自幼失去母亲的长女,被一个小有身份的干部家收养做干女儿,实际上是做保姆,为这家的儿子、一个纨绔子弟所强暴,她的贞操被劫掠后梦想成为这家的人不成,她怀疑这个纨绔子弟与另一女孩相爱,那个女孩成了她仇恨发泄的目标,她毁了那女孩的容貌,她自己坐了牢。
故事够古老的,可它仍然好看,有时还能打动你。这就使人要想一想,这是怎么回事?人类的文明史已有几千年,从刀耕火种到卫星上天,可是,从古代到现代,从昨天到今天,生活仍在不断重复这个故事。老故事反复上演,这就是《从昨天到今天》所要告诉人们的吗?作者的倾诉够苦涩够凝重的,也够无奈的了。
《从昨天到今天》之后,除《锤的歌》等个别篇什外,晓宇的小说基本上舍弃了情节结构,走向散文化,比较注意捕捉情绪、展示心态。值得注意的有《北京羁旅》《最初记忆》《平淡岁月》等篇什。《北京羁旅》纵横捭阖操作熟练;《最初记忆》通过他、她、甲、乙、丙交叉自述的童年记忆,写意了一个特殊年代的图景,能唤起人们的许多联想;《平淡岁月》里小钉子的写稿烧稿,其痴迷使人惊愕不已。
小小说也有写得精彩的,《瘸马》《星期六的早晨》,颇可玩味。
不说晓宇的小说创作已取得如何如何的成就。这种话说起来乏味。她的小说量也不多,这是因为她是在从事编辑工作之余写作,不可对她作此种的苛求。生活阅历局限着她,她的小说视野所及相对狭窄,她已开掘的领域,似也还可再往深处进展。
我看重的是晓宇对文学的迷恋。我相信这迷恋是真诚的。你爱文学,文学爱你。文学当会相应回报。
1993年11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