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的孩子——序《蓝色的宇宙》

太阳的孩子——序《蓝色的宇宙》

见过小溪吗?

山中的小溪,清澈碧透,蜿蜒曲折,潺湲流淌,如泣如诉,如弦如歌,跳跃着,欢唱着,流入江河,然后,谁知道要多久呢?汇入海洋。

“我也是一条小溪。”诗人申爱萍说。你当然是一条小溪。我知道你是一条小溪。你低吟,你高唱,你咏叹人生,你歌唱爱情,你的源头在你那苦难的童年,你永志不忘你的“陌生的父亲”,你以你的《红荷》《太阳的孩子》《女人的影子》《我的爱情诗》《失恋的少女》等作证,你是一条小溪。

鲁枢元,可以说是位在新时期重新打开文艺心理学研究领域大门的重要学者之一吧,在深渊与峰巅之间求索,于“生命自我”和“社会自我”之间追寻。如何?比之年少时拉着板车运煤,比之年轻时在军垦农场种田,更吃力些吗?你这条小溪或更曲折蜿蜒些?我们已经听到了你这条小溪的喧响:《创作心理研究》《文艺心理阐释》《超越语言——文学言语学研究》以及《文学心理学教程》。

如今将自己演奏成国际级小提琴王子的薛伟,在世界乐坛是声名大震了。几年前我有幸在河南省文联简陋的会议室里听过他勾魂摄魄的演奏,那次是为了给这位翩翩少年颁奖。如今他得了那么多国际大奖,他总不会忘记那一次家乡人的心意吧,他总不会忘记他的源头在中原吧。

硬笔书法之不受重视的最初情况,我知道一些。因此我就特别饶有兴趣地读硬笔书法家庞中华的故事。庞中华的故事也的确引人入胜,以为可以此为素材写成一部小说。

李浩澎赤脚行医,登上了医科大学的讲坛;赵福治谱写着他的“凝固的音乐”;李海泉发明了天球赤道经纬网仪;马文飞潜心于他的卫生科普创作;孙天鹏从一个电影放映员起步跻身于电视剧作家的行列;栗炳珍以肮脏的修脚工作完成着她修脚工的高尚;丁福森、翟庆坤、李炳耀、余进仓、张生活、庞子杰、宋德石、蒋益民、姬书生,有声有色地经营着他们各自的企业。照我看来,他们都是小溪。他们都有他们的歌唱,都是动听的音乐。他们无愧于江河海洋。

这本纪实散文集的前二十篇,记述的多是中原大地上知识界和企业界一些人伴随着苦恼与欢乐的创造与奉献,其时间跨度,又大多是从新时期开始的。我们通常所说的新时期,是指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始。作者通过对这些人物的真实描述,生动地展示了三中全会后的景象。

各有各的生活历程,各有各的人生追求,各有各的事业成就,各有各的独特奉献,确是精彩纷呈。他们在不断地实现着人们经常谈论的人的价值。奉献多少,则价值几何,奉献与价值中间是一个等式。

硬笔书法家庞中华有诗表述奋进者的心迹:天上星星千万颗/总有一颗照耀着我/只要你赐给我一颗星光/会引燃我心中熊熊的火。这本集子里所描述的人物,他们倒都是被各自的星光照耀。仅仅是各自的那一片星光吗?也不是。他们的心中都还有一个共同的太阳,那太阳就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信念和共产主义的理想。那么,我是否可以再借用一个意象呢?那是申爱萍一本诗集的书名:太阳的孩子。他们都是太阳的孩子。

第二十一篇,压卷之作是《命运交响曲》,洋洋数万言,为著名的科普作家高士其立传。在读这篇传记文学时,脑屏幕中常出现一个影像,那是1979年冬,全国第四次文代会时,一天晚上,在人民大会堂大厅,电影晚会,开映前,一个老者坐着轮椅被推着入场,左右的人们小声说“高士其”,生怕惊扰了这位德高望重的长者。我知道他,在照片上见过他,在文代会的会场上也好像见过他。他就坐在我的右前方,我一边看电影,一边可以通过放映机照射过来的光束的余光看到坐在轮椅上的高士其的背影。那天晚上放映的什么影片记不起了,高士其的影像却依旧清晰。

读了《命运交响曲》,才愈加了解高士其,愈加尊敬这位长者。为了与“小魔王”作战,高士其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学成为细菌学家。但就在他学习过程中的二十三岁时,即被脑炎病菌袭击,患了脑炎,终生不愈。为了与“大魔王”作战,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不久,他这个行动不便的人奇迹般地由上海奔向了延安。到延安后,他曾有诗:哦,我是一个不能走路的人/不能走路,也来到延安/也要在路旁助威呐喊/赶走日本强盗/还我中华河山!

这是很叫人心灵为之震颤的。

知道他的成百万字的科普著作是如何产生的,就要向高老鞠躬致敬了。

长者已离我们而去。他的一生是为科学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奋斗的一生。在这个意义上说,长者高士其,不也是太阳的一个引以为骄傲的孩子吗?

本书作者范文章、郑志强,一位刚达不惑之年,一位则刚过而立之年。我可以称他们为年轻人。他们在一家青年报社担任负责工作。我懂得一点儿办报纸,那是很繁忙紧张的工作。在紧张繁忙的工作之余,奉献出这洋洋洒洒数十万言的集子,也真够他们辛苦的了。没有一点儿执着的劲头儿是难以做到的。在这个集子的某个篇章,他们引用了法国著名科学家罗伊·巴斯德的话:“告诉你我成功的秘诀吧,我唯一的力量就是我的坚持精神。”这话必定也激励过这两位作者。

纪实散文有其独特的要求,首先要求真实。在案头工作之前,有大量的采访工作要做,工作量是很大的。采访也是门大学问,对所采访的对象所从事的职业特点要逐步熟悉,这且不说,更重要的,我以为要有与采访对象的心灵沟通交流的本领,要人家什么话都愿意向你说,什么内心的隐秘都肯于向你倾诉。采访,实际上应当是心灵与心灵的碰撞、沟通与交流。这就要以诚相见,真正与采访对象交朋友,交知心朋友。这是基本功。对人物有了透彻的了解之后,才能坐在案前谋篇布局。既要写出他在做什么,更要写出他如何做。就是说,既要描述他的行为,又要揭示他的心灵。而且,还要根据他的职业特点、他的气质、他的性格,写出独特的氛围来。如此,才像,才会具有吸引力。文章、志强两位有新闻工作的锻炼,又常有优美的散文发表,这就为他们写这本集子做了准备。我读这本集子,感受尚佳。写知识界的一些篇章,是颇有文采的。他们将这么许多美丽的、刚健的灵魂呈现在读者面前,我相信读者们也会像我这个第一读者一样,向作者道一声谢谢的。

1991年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