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扬州韩绰判官

寄扬州韩绰判官(1)

青山隐隐水迢迢(2),秋尽江南草未凋(3)
二十四桥明月夜(4),玉人何处教吹箫(5)

注释

(1)韩绰:事不详,杜牧另有《哭韩绰》诗。判官:观察使、节度使的僚属。时韩绰似任淮南节度使判官。文宗大和七至九年(833—835),杜牧曾任淮南节度使掌书记,与韩绰是同僚。

(2)迢迢:指江水悠长遥远。

(3)草未凋(diāo):一作草木凋。

(4)二十四桥:一说为二十四座桥。北宋沈括《梦溪笔谈·补笔谈》卷三中对每座桥的方位和名称一一做了记载。一说有一座桥名叫二十四桥,清李斗《扬州画舫录》卷十五:“廿四桥即吴家砖桥,一名红药桥,在熙春台后,……《扬州鼓吹词序》云,是桥因古之二十四美人吹箫于此,故名。”

(5)玉人:美人。一解指扬州的歌女;一解为杜牧戏称韩绰为玉人。

题解

这是一首诙谐幽默充满风趣的调笑诗,意境优美,感情温馨。在江南的满目秋景里,寄寓了作者思念友人的深情厚谊。

赏析

“青山隐隐水迢迢”,作者翘首远望,美丽的翠绿群山在远方隐隐约约,忽隐忽现;浩浩荡荡的江水流向远方,开阔的境界更蕴含了远方景色的凄迷和内心的茫然与空虚。

“秋尽江南草未凋”,秋天弥漫了江南,但是草木却还没有完全凋零,此中体现的是作者对江南秋天的喜爱,作者内心怀有的也是在本该肃杀秋天的些许温暖。

第三句“二十四桥明月夜”,扬州的人文胜景,秋天明月下人们游赏玩乐的热闹情景,这些都和前两句略带凄清的景色形成了情感上的鲜明对比,这样的美景也让作者充满了内心的愉悦,更充满了对昔日相聚游赏快乐的追忆,从而为下句现在别离的失落和深深的思念做了情感的铺垫。

末句“玉人何处教吹箫”,“玉人”是双关语的修辞,既可以指美丽迷人的女子,又能够暗指杜牧的朋友——风流倜傥的韩绰,无论是理解为前者还是后者,都表现了杜牧此时此地的孤单与寂寞,蕴含着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诗歌虽然短短几句,却有着丰富的景色和丰满的情感,江南扬州的无限美丽风光也激起了读者的向往和热爱。

青山隐隐水迢迢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