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幕生涯
光绪纪元的最初四年(1875—1879),是管辖“东边外”地区的军政派出机构“奉天东边道”的筹备期。
此时的大清国,刚刚从“长毛之乱”和“庚申之难”中缓过劲来,又从“洋务自强”的初步进展中获得了些许底气。在严酷的事实面前,朝野上下终于取得共识:荡涤关外顽匪,解除关外封禁。接着,又做出了一系列重新开发东北的政策动作:默许和鼓励直隶、山东农民“闯关东”,推行移民实边,并且加强边防。
清政府开发辽东的举措,实际应该被看成一次迟到的国策修正和一场被倒逼出来的改革自救。
候补道员陈本植被派往柳条边以东区域,最初的使命就是“就地升科,设官分治”。升科,就是把开垦满期(水田六年,旱田十年)的土地,经过丈量,编列入册,作为征收钱粮赋税的依据。柳条边以东地区,俗称“东边外”,是一片广袤无边,而又长期无人管辖的肥田沃土。在这里征收税赋,设置官吏,实质就是明明白白宣示大清国对这片国土的国家主权。
陈本植的幕府,首要是了解“东边外”的人口、土地、社会等基本情况;然后是丈量田亩、立户升科、稽查税收、设置州县、筹建书院,筹建东边道的工作千头万绪。行营里簿书堆积如山,人员进进出出,昼夜繁忙。陈本植白天东奔西驰,夜里处理机要。李超琼追随左右,寸步不离,有关事务的文案全都由其一手办理。这些文案事务,其实都含有利与害的激烈冲撞,甚至血与火的生死搏斗。陈木植上马领军下马治民,在他率领下开进“东边外”的人马,既是战斗队,又是工作队。这样的生活对刚刚走出书斋的李超琼来说,是一段高强度的历练。
起初,因为关外实际情势尚不清晰,朝廷还有些迟疑。经过一段初步的探索,终于下定了重新开发“东边外”的决心,其标志就是把“东边外”的候补道衙门明确为 “分巡奉天东边兵备道”(简称“东边道”);把候补道员陈本植正式任命为东边道道员兼奉天全营翼长,与兴京副都统共同节制边外的八旗军和绿营军。
“东边外”是边境要冲,却与中原隔绝近三百年,从来没有政权设置,陈本植的兵备道既要整饬兵备,又要抚治地方,职能文武兼备,职权迅速扩大。一般道员是正四品衔;“翼长”是参照武职京官设定的军衔,正三品,但东边兵备道情况特殊,“东边外”开发使命重要,朝廷特事特办,把陈本植的品级加到正二品,还授予“便宜置吏”(根据需要自行设置官职、任命官员)之权。
两千年来。幕僚制度实际就是地方命官的自主用人制度。明朝曾经加以限制,清朝又逐渐恢复。清中后期,国家多事之秋,因为与南方太平军、北方捻军的殊死较量,急需启用能人,幕僚制度盛行起来。战事越是繁忙,朝廷对处于前线的封疆大吏赋予的用人权越是宽松。而光绪初年,国家略得喘息,朝廷就对各地幕府的用人权加以收缩,而且更多强调地方军政首长使用幕僚只属于以私人名义用人的性质,“可辟而不可署”。但是,陈本植的东边道是个“特区”,被特许不受此项约束。对有功的幕僚,他可以“赏赐决于外,不从中扰”,直接提拔。光绪元年(1875)十二月,李超琼以劳绩获得兵备道的保举,“选缺后以知县用”。当然,这个“知县”,只是“地方粮票”,出了所辖区域便不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