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世纪风云人物

“只有博大的胸襟,自己才不会那么骄傲,不会认为自己样样出众,承认其他人的长处,得到其他人的帮助,这便是古人所说的‘有容乃大’的道理。”

李嘉诚认为内心的富贵才是真富贵。

▲偷得浮生半日闲,李嘉诚静心欣赏艺术。

1981年,香港电台选举“风云人物”节目组专访李嘉诚时,曾直截了当地问过他这样一个问题:“李先生,你今天的成功,与运气有多大关系?”李嘉诚当时的回答是:“我不能否认时势造英雄……”

驰骋商海五十年的李嘉诚,半个世纪前以五万港元起家,经营塑胶业务,并以“长江”为公司命名,取其不择细流、汇聚百川之涵养。先是塑胶花大王,后来又是屋村大王、地产大王、电讯大王、超市大王、电器大王,再后来便是港口大王、石油大王、3G大王。令人眼花缭乱的风云变幻,李嘉诚如台风激浪中的弄潮儿,潮涨潮落,浪起浪涌,得心应手,挥洒自如。

众多殊荣

一个为社会不断做出贡献的人,必定会得到社会的嘉许。李嘉诚获得接踵而来的众多殊荣,对于这些殊荣,李嘉诚可谓当之无愧。

1990年6月,香港潮州商会第三十六届董事会,全体董事集体恭贺李嘉诚荣膺英女皇伊丽莎白二世颁授司令勋章(CBE),引此以为铭记:“李嘉诚博士,彬彬君子,竑竑人才,为蜚声寰宇之实业家也。比年对慈善事业之用款,动辄以亿元计。造福人类,贡献之巨。尤以独立创办汕头大学,迄支持逾六亿港元。气量恢弘,罕与伦比。欲以求购困难而用财更难,若先生者,能以取诸社会用于适宜之地,可谓两得其道矣。广被舆论推崇,岂独为吾潮人之殊荣,亦就碟间出之典范也。”

1999年2月1日,内地出版的权威杂志《中华英才》,罕有地以富豪李嘉诚作封面,打破了历来以国家领导人作封面的惯例。该期杂志还刊登了长达两万字的李嘉诚专访。李嘉诚在谈到未来世界大格局时,满怀信心地预言,21世纪是太平洋的世纪,是亚洲的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李嘉诚在不断地努力工作,为人生目标奋斗,不断地为社会做出奉献,并自豪地宣称:“我相信21世纪将是我们中国人的世纪。”

1999年4月,英国《泰晤士报》将李嘉诚评选为千禧年企业家。

1999年6月29日,世界著名学府英国剑桥大学颁授李嘉诚名誉法学博士学位,剑桥高度赞扬李嘉诚为教育做出的无私贡献。仪式由英女皇皇夫、剑桥大学名誉校监爱丁堡公爵主持。当年获颁名誉博士学位者共九人,除李嘉诚外,还有诺贝尔和平奖得奖者、南非首都开普敦市退职主教图图、联合国高级难民专员公署女专员绪方贞子,及多位学术界杰出人物。

剑桥大学在颁授学位给李嘉诚之前,介绍了他刻苦奋斗的一生,称赞他以诚恳、忍耐和准确判断,终于在事业上得到回报。李嘉诚在建立其商业王国之际,亦不忘栽培下一代和贡献国家。除了捐款祖国发展教育,也资助剑桥大学做癌症医学研究。出席嘉宾对李嘉诚的慷慨义举,报以经久不息的热烈掌声。

剑桥大学自五百年前起,每年颁授名誉博士学位一次。曾经得到该项殊荣的世界名人,包括科学家爱因斯坦、前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及英国第二次大战时统帅蒙哥马利等。获颁学位者,须经过大学方面的提名和投票选举决定。这是李嘉诚获得的第七个名誉博士学位。多年前,李嘉诚主动向剑桥攻克治疗癌症的专案提供支持,得到了社会的高度赞扬。其实,由李嘉诚旗下和黄集团经营的菲力斯杜港租用剑桥属下一个学院的土地起,李嘉诚和剑桥就结下了不解之缘。

对获授剑桥博士学位,他虽只淡淡地说“这是个意外”,但言语间流露出的笑意还是难掩内心的喜悦。毕竟,这是为中国人争得了国际荣誉。正是在这次颁授博士学位的盛典当中,细心的人们发现了新大陆:李嘉诚在和风细雨中款款走进了世人的视线。

香港、加拿大等多家大学感谢李嘉诚对社会的贡献,颁授荣誉博士学位给这位杰出的社会公益活动家,另有数十家西方著名大学争相要颁授荣誉学位给这位世纪商圣,但都被他委婉谢绝了。面对纷至沓来的荣誉,李嘉诚有个基本原则,再高的荣誉也不能超越原则:

这些大学必须对我有认识。我必须对那个地区、社会、教育事业有过贡献,才能受之无愧。

2000年5月,加拿大温尼伯(Winnipeg)的颁奖晚宴汇聚千多位社会名流、商界领袖,颁奖礼气氛庄严而隆重,入场票一早就被抢购一空。中国驻加拿大大使梅平夫妇也应邀出席。在嘉宾的掌声和欢快的乐声中,李嘉诚健步走上领奖台,接受“国际杰出企业家大奖”,并用普通话以“新同盟”为主题讲演。这个奖项整整等待了李嘉诚十年,而且是首次颁给杰出的华人企业家。

在香港,李嘉诚举手投足都成为港人生活的焦点,不过他怎么也想不到,正在他飞往加拿大参加“国际杰出企业家颁奖典礼”的途中,香港却传闻李嘉诚因心脏问题入住香港养和医院,可能接受心脏手术。大批传媒纷涌香港最著名的养和医院,更有媒体头版头条报道,令人啼笑皆非,更令国际同行汗颜。当李嘉诚飞赴加拿大,神采奕奕地出席“国际杰出企业家大奖”颁奖典礼时,抱恙的传言也就不攻自破了。

早在十年前,大奖提名委员会委员曾力邀李嘉诚接受这一奖项,但他婉言谢绝了。今天站在领奖台上,受之无愧的李嘉诚难掩激动地回忆说:

可惜那正是我生命中最伤心的一刻,除了应付日常的工作压力外,我实在难以收拾心情做其他事情。今天晚上,我来了,与朋友们共聚一起,令我深感荣幸。

“国际杰出企业家大奖”这个期待了十年的奖项,依然令他动容,令他激动。出发往加拿大前,李嘉诚犹如即将首次登台领奖的学童一样兴奋和认真,讲演内容数易其稿,一字一句都细细斟酌推敲再三。讲题很简单,只有“新同盟”三个字,却使人感到这是李嘉诚的真情表露,也是他一生的心愿及人生理念,更是一个恰如其分的国际话题,是他对全球未来的翘首企盼:

以往的高速发展给我们制造了很多严峻的环保问题及贫富悬殊问题,有待我们解决。我们要同心协力,建立一个新的大同世界,协助缓解痛苦与知识贫乏等问题,以我们的技术及资金,参与建立一个较平等及富有同情心的社会,亦为经济、教育及医疗做出贡献。

2002年10月20日,广州市穗港青少年研究所与香港小童群益会联合进行了一次关于“穗港两地青年的理想”的比较研究。本次调查研究了两地青年心目中所崇拜的偶像,有趣的是,李嘉诚、比尔·盖茨等“企业家、总裁、CEO”成为近三成广州青年心目中的楷模人物;而香港青年崇拜明星偶像的风气仍然盛行,近两成的香港青年把贝克汉姆、陈慧琳等“球星、歌星、影星”视作自己人生的第一偶像。

在大众心目中,李嘉诚是对社会发展与进步做出重大贡献的人物。他的成功凝聚和代表了中国人奋斗不息的精神。美国颇负盛名的《华尔街日报》曾赞扬李嘉诚是“华人中真正的男子汉。”内地的报刊杂志则称誉李嘉诚是“龙的传人”“华夏骄子”“中华英才”等。李嘉诚的风骨若隐若现,李嘉诚的影响无处不在。

2005年1月24日,李嘉诚在法国巴黎总统府爱丽舍宫接受希拉克总统亲自颁授法国荣誉军团司令勋章(Commandeur de la Légion d'Honneur)。法国政府授勋予李嘉诚,主要是表彰他多年来对社会的慷慨无私奉献、对人道精神的承担以及对中国与法国文化交流的支持。法国总统希拉克在仪式上亲自致辞赞扬李嘉诚能克服少年时的艰苦,创出商业上的空前成就,并在成功之余,致力推动医疗教育及文化等公益事业,是难能可贵的榜样。

希拉克总统说:“你在中国抗日战争时期逃难到香港,生活非常贫困,凭着你的毅力、努力和无比的勇气,以及不断进取、不畏困难的精神,展开了你灿烂的人生旅途。令尊在你很年轻时便因病辞世,自此你便需要面对不少考验与苦困。令尊对你有深远的影响,培养出你慈善为怀、生活简朴与慷慨助人的性格。你的慷慨是举世公认的,对法国也不例外。年前你送出了一批珍贵的中国古代青铜器予巴黎居美博物馆(Musee Guimet),我对这批青铜器印象深刻,因为它们可以说是稀世奇珍,能让两国人民加深对双方文化与艺术的了解。此外,你创办的汕头大学与巴斯德研究所(Pasteur Institute)合作,共同研究对抗新发现的疾病,你的支持对这个关乎公众利益的项目有很大的贡献,我在此表示谢意。”

随后,希拉克总统与李嘉诚交谈达一个多小时,话题十分广泛。李嘉诚表示:“法兰西民族塑造了灿烂辉煌的欧洲文明,并在当今世界剧变中,引领现代文明的风气,成为文明文化特别是艺术的圣地,并绵绵不绝地辐射全球。我本人对法兰西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希望以己绵薄之力将之传播到世界各个角落。”希拉克颔首称道:“李先生不仅拥有令人羡慕的财富,更拥有令人敬仰的胸怀与视野。法国人民非常感谢你对法兰西文明的推崇,并期待将这一文明的精髓发扬光大。法国人民尤其感谢李先生多年来不遗余力地致力推广法中文化文明交流。”

李嘉诚接过话题说:“能够置身巴黎,感受法国伟大文明的绚丽多彩,我感到非常荣幸,如果有生之年,能够成为法兰西文化使者,传播文明,启迪社会,这将是一件非常愉快的历史使命。”希拉克马上答道:“相信借助超人的法力,可以使得法兰西民族的爱传遍世界各地。”

除了这次获授的法国荣誉军团司令勋章外,李嘉诚亦曾先后获授巴拿马国Grand Officer of the Vasco Nunez de Balboa勋衔、比利时The Commander of the Order of the Crown勋衔、比利时The Commander in the Leopold Order勋衔、英帝国爵级司令勋章(KBE)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大紫荆勋章。

2005年8月,美国《时代》周刊亚洲版以一期名为“塑造现代亚洲”(The Making of Modern Asia)的封面专题报道,指长实集团主席李嘉诚和已故武打影星李小龙均对塑造现代亚洲做出贡献。报道指李嘉诚由一名身无分文的潮州人,发展至与市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富商,被称为“李超人”。

2005年8月8日,时任马来西亚副首相拿督斯里纳吉公开呼吁大马企业家,学习香港首富李嘉诚讲到做到的经营手法。他说:“李嘉诚的经商手法,完全讲求一个‘信’字,很多时候他和其他人进行生意交易时,没有签署任何合约。虽然他明白这样做,有时会使他在生意上吃亏,但是李嘉诚始终讲到做到,并遵守承诺,继而成为成功的大企业家。李嘉诚不单赢得世人的赞扬,还获得银行信任,因为对于守信和承诺的商家,银行往往很乐意在发放贷款时给予利息优惠。”纳吉当日晚上是为大马《一千最佳企业指南》书籍主持推介,以及颁发国内最佳表现公司的奖项,在致辞时引用了李嘉诚创业的故事与来宾分享。

李嘉诚认为,一个好的企业管理,将是决定一家公司商业好坏的重要关键。他个人相信企业管理在今天的全球竞争环境中是非常重要的。他表示,尽管如此,企业管理近年也备受争议。“这个原则经常影响一家企业公司的方向和目标,同时也影响股东、管理层和公司董事。”他指出,一个好的企业管理的主要关键包含诚实和廉正、开放、定位表现、负责任、可信赖、互相尊重、守承诺等。

2005年10月9日,英国《金融时报》评出年度最具影响力的二十五名全球富豪,大量IT巨头和传媒业大亨占据了这份榜单,其中,微软主席比尔·盖茨蝉联冠军,Google创办人布林和佩奇跻身前五,李嘉诚排名第二十五位。

《金融时报》为“最具影响力”富豪开出了多种条件,除了要拥有大量财富外,这二十五名富豪的行为、思想及工作方式,还必须深刻影响到人们的生活并得到人们一如既往的敬仰。也就是李嘉诚所倡导的那样,不单要富,更要贵。因此,作为上世纪末以来传奇性变革的代表人物,互联网造就的大量富豪在榜单上占据多个席位,然后是拥有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影响力的传媒业掌门人。此外,像宜家家私的创办人坎普拉德和股神巴菲特等也因为对人们生活不同方面的影响而上榜。

早在香港中环新建的长江集团中心启用前夕,李嘉诚在他的主席办公室对集团同事们郑重地表示,长江的日常工作已经有了年轻一代接任,今后他可以有更多时间考虑公司的大方针大方向,包括做出更多对民族有利的事情,那就是支持社会的医疗和教育,而他的办公室今后会配备专门负责关注医疗和教育方面的人员。

教育是民族的根基,而我们的国家过去由于贫穷,没能够很好地发展医疗,所以我对这两个方面特别关注。

实在也是毫不容易的历程

1998年11月26日,李嘉诚跟随众人缓缓步上香港城市大学的台阶,就座前轻轻转身,朝台下微笑挥手打招呼,台前第一排是与他一起分享喜悦的长子李泽钜和媳妇王富信,笑容可掬。他也知道,身为城市大学校董之一的次子李泽楷正规规矩矩而又坐立难安地坐在身后数排。当宣布他获颁荣誉社会科学博士的时候,他以惯常的谦逊姿态向台下点头微笑。很明显,连日来城大决定颁发荣誉学位程序的风波,丝毫没有影响他的心情。

早前,城大一位校董质疑校董会执行委员会没征得校董会同意,擅自决定荣誉学位得主名单,不符合大学条例的程序。虽然,这位校董一再声明绝对无意针对李嘉诚,其目的只是提醒校董事会应该依足程序。校方则反驳说校董会早已授权处理,对有关校董的意见表示遗憾。之后,校董会开会再次肯定执行委员会的决定。

“都不是针对我……即使是,都没有问题。”李嘉诚取得名誉博士学位当日非常豁达地对记者说:

很坦白说,世界很多所大学……很大规模……因我认为他们可能对我认识不深,我先后在这一生中已多谢人家许多次,不去取。

他称赞城大是家好大学,所以获该校颁授荣誉学位,他很高兴。“香港任何大学(颁)给我,我一定接受。”一位读硕士课程的女生说:“没有太多同学关注此事,她自己也不甚了解,但不管怎么样颁授博士学位给李嘉诚,既是李嘉诚的光荣,也是城大自己的光荣。”

李嘉诚说:

如今花在自己身上的钱比年轻时少多了。经年累月的辛苦,一般人当然有累的感觉。但能够令我维持热忱、思维清晰的原因,是我对名利得失有个人看法,不会刻意经营。

在事业上我当然要令公司有足够的资金去扩充,维持竞争力。成功之后,利用多余的资金做我内心想做的事情,心安理得,方寸间自有天地。

或许是对做生意和赚钱的热情使李嘉诚奋斗不息。我们也可以说,李嘉诚并不是因为有钱才受人尊敬,而是因为受人尊敬才有钱。当然,这种尊敬不是一言一行,也不是一时一刻,而是天长地久,日积月累。正是这种令人仰慕的品格,造就了一个空前绝后的李嘉诚时代,这种影响绝不限于香港,也不限于中国,更不限于华人。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奋斗生涯中,李嘉诚以顽强的意志,不屈不挠的拼搏精神,度过了创业中一个又一个漩流险滩,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辉煌成就,开辟了一条又一条的成功之路。

李嘉诚指出,要保持发展持续的动力,“教育的力量”和“品格的力量”是不容忽视的,因为人是奠定一切发展的基石,所以一定要重视人的培养和强调知识的积累。

在一次与记者聚餐时,李嘉诚先生特意称赞一家报纸报道很及时也做得很好,接着很婉转的指出其中一个地方记者有笔误。原来,文章摘录李嘉诚与学生对话时引用的一句话写错了,记者文章中所说的“知此不败”,应该是“知止不殆”。李嘉诚还拿过一张纸,在上面很认真的写下这四个字,并解释这是出自老子的话。李嘉诚接着很谦虚的笑着说:“这不能怪你们,主要是因为我的发音不够标准。”

李嘉诚走后,饭桌上的多位人士,包括多位记者同行、汕头大学的教授学者马上热烈讨论起来,大家都说把握不准。最后,经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陈婉莹教授的牵线,记者马上电话采访了该学院这方面的专家吴兴荣教授,吴教授的博士论文主题就是研究老子的。据吴教授解释,这句话老子的全文是“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知道满足就不会受屈辱,知道停止就不会有危险。”

接着记者在餐厅立刻上网搜索,得知原文出自老子《道德经》第四十四章,全文为“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意思就是:“名声和生命哪一个更可爱?生命本身和钱财哪个更贵重?得到名和利,和失去生命相比哪个更有害?所以说太爱名声,必定有大耗费;积累太多的财产,必然有大损失。如果知道满足,就不会受到屈辱;如果适可而止,就不会遭到危险。就可以得到长久。”吃此一堑,记者深深体会到,虽然新闻报道大量使用的是现代汉语,但古汉语文学功夫一点也马虎不得。尤其是跟李嘉诚线的记者,之乎者也更是少不了。

李嘉诚不厌其详地说:

如果单以金钱来算,我在香港第六、七名还排不上,我这样说是有根据的。但我认为,富有的人要看他是怎么做。照我现在的做法,我自己内心感到富足,这是肯定的。

事业上的成功,个人品德的高尚,使李嘉诚逐渐成为香港和内地人所敬仰的风云人物。在集团同仁眼中,李嘉诚是一位集胆识才华于一身,有着远见卓识、讲究信誉、沉着冷静、善于应变的企业家。

李嘉诚曾这样剖析自己:

我没有说过自己完美,我也有缺点,例如我很骄傲,我的内心很孤傲,但不表露出来。

一般来说,我对那些默默无闻,但做一些对人类有实际贡献的事情的人,都心存敬仰,我很喜欢看关于那些人物的书。无论医疗、政治、教育、福利,有广阔的胸襟,对全人类有所帮助的人,我都很佩服。

2000年5月1日,在人生旅途中不断创下奇迹的李嘉诚,平淡地度过了商战五十周年纪念日,没有庆祝盛宴,也没有鲜花掌声。甚至,连一句平淡无味的祝词都没有。那天,李嘉诚如常早起打球、和孙女玩乐、看书。所不同的是因为休息日,没有更多的工作,多一些闲情,比平时略微早些休息。

李嘉诚从不为自己的纪念日兴师动众,甚至自己的生日也十分低调,没有任何纪念活动。未曾炫耀辉煌,更注重现实和未来,这是他的生命理念。一生中创下无数奇迹的李嘉诚,把自己写下的奇迹看得如此平淡,是因为他还需要为下一个奇迹努力。

人的一生,就是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一生。一个企业领导人如果要获得成功,必须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以下十种素质:

其一,有长期良好的财务业绩;

其二,显示出远见卓识的战略眼光;

其三,表现出战胜挑战并乐意超越自我的能力;

其四,具有出色的组织管理才能与人际交往能力;

其五,具备正直、刚毅、执着的品格;

其六,具有开拓、发展、创新、求真的精神;

其七,对社会具有意识的相当强势的影响力与自觉承担;

其八,拥有兼容并蓄、包容豁达的进取心态与气量;

其九,坚持以市场及顾客为中心,并能随机应变;

其十,显示出对社会多样化、多元化与社会责任感的高度认同。

风雨飘摇数十年,李嘉诚历经沧桑。这一切历历在目,犹如昨天,更在眼前,套用李嘉诚自己的话说:“实在也是毫不容易的历程。”

年近九十的李嘉诚,清晨六点起床,打打高尔夫球或者游泳,然后便投身忙碌的工作之中;坚持身着深蓝色传统西服,佩带价值仅26美元的手表;跟家人的聚餐通常是简简单单的四菜一汤;喜欢看各种各样的书籍,主要是哲学、政治、经济、中国文化以及新技术方面的书。这就是华人首富李嘉诚的简单平凡的日常生活。

如果单看这些,与常人并无多大差别。曾有一次,长江集团一位以见多识广著称的高层拿着一篇有关李嘉诚王国的翻译文章介绍给李嘉诚看,李嘉诚接过一看即说:“这不是某期《经济学人》刊登的文章吗?”原来,李嘉诚一早已经看过原文。原来,李嘉诚博览群书,绝非浪得虚名。

知识不仅是指课本上的内容,还包括社会经验、文明文化、时代精神等整体要素,这样才有竞争力。知识是新时代的资本,五六十年代的人靠勤劳可以成事,今天的香港要抢知识,要以知识取胜。

在李嘉诚的身上似乎存在着一个显著的矛盾:他的事业与经历拥有典型的好莱坞电影式的离奇情节——财富、权力、荣耀、名声与时代风云变幻的轰轰烈烈,但他却以罕见的低调方式行事,过着简单朴素的常人生活。虽然在对社会捐赠方面李嘉诚始终都是大手笔,但在他的日常生活中,却是十分平淡、克勤克俭。直到今天,穿的仍旧是十年前的西装,居住的仍是三十年前的房子。

2000年6月20日早上7时45分,精神奕奕的李嘉诚在长江集团中心门外出现。心情极佳的李嘉诚,原来刚获英女皇颁发的KBE勋衔。李嘉诚友善地邀请记者进入长江集团中心的大堂内,一起坐在玻璃幕墙的窗台上聊天。李嘉诚说:“一直以来,英国是我投资的重点国家,而当地的业务发展亦很顺利,在那里工作的同事亦很满意。此次获颁勋衔我好高兴,多谢那些颁发这个勋衔给我的人。”

较早时有报道称那一日是李嘉诚的72岁生日,但李嘉诚澄清,他确实即将踏入人生的第72个年头,但那日不是他的生日,他也不准备为即将来临的快乐生辰“大搞”庆祝,连生日蛋糕也不会买来吃。他说:

由“细细个”到出来社会做事,我每年生日都不会怎样提起,即使我妈妈在世的时候也不会提起。不过,在我每一年生日的早上,她都会给我准备一碗面,算是庆祝吧。

在母亲去世以后,他仍然坚持在每年生日的早上吃一碗面,多年来从未有间断。这碗长寿面的味道,不单是生日的面,更多的是一份对母亲的久久不能忘怀的回忆追思。至于这一年的生日愿望,他说:

我基本上没有什么生日愿望,仅仅希望可以做到自己心里面想做的事情。

在访问结束的时候,李嘉诚拜托记者:“记得帮我写一句‘多谢所有记得我生日的人’。”

必须不断学习

“假如你如今才二十岁,你会怎样做?”

我仍然会争取搞企业,这对整个国家和民族都有好处。但是,我会首先追求学识,获得高学位,我一定先这么做。

这是全球华人首富之一,香港长实集团主席李嘉诚1999年6月在伦敦对记者的答话,语气是那样地坦诚肯定。

一个人地位的高低,要看行为而定。

对于这位事业成功、闻名遐迩的华人企业家李嘉诚来说,他还想追求什么呢?

不错,我完全可以怡暇地享受人生。但是,我叫自己今后除了集团业务之外,将精力放到支持社会的医疗和教育发展上,这将是我有生之年要做的事情,我绝不会松懈。

回首人生,李嘉诚经营心得之中最重要的一点便是:必须不断学习,追求知识。而当今企业发展最要紧的是运用科技,否则无论你有多少钱,也难以办好企业。

因为,在历史的长河中,知识和经济的关系从来不曾像今天这么密切过。

李嘉诚感慨地说:

所以,假如我现在只有二十岁,我就是再穷,也会读学位,即使花上70%的时间去打工,也要用其余的30%时间去上大学,念硕士、念研究生、再读博士,我一定会这样。

下一个世纪的企业家将和我完全不同,因为新世纪企业家的成功取决于科技和知识,而不是钱。

知识可以助人成功,可以改变人的命运。李嘉诚还认为,他的这个信念,对一个人,对一个社会,对一个国家,对一个民族都适用。

香港政府要致力建设香港成为科技港,这是相当好的定向。知识和科技不但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经济,还会和国防建设、国家地位、人民生活、文化发展、民族的进步息息相关。

公司是我最大的资产,集团业务我继续参与,企业要为股东争利益为重,这是责任。我自己则生活简单,如今一无所求,也没有畏怕,就是希望今后利用生命有限的时间,致力支持医疗教育事业,造福国家人类。

在点击率甚高的李嘉诚基金会网站,有很多李嘉诚从未公开过的照片及发言,亦有详细介绍基金会的各个功能及工作报告,还有李嘉诚向社会各界推荐的名著。网站中有一集“知识改变命运”的励志纪录片,其中一个李嘉诚专辑是从未公开播放过的。纪录片是由国际级摄影人顾长卫导演所负责摄制的,内容由李嘉诚用普通话讲出自己的出身及人生奋斗哲理。李嘉诚说:

我是李嘉诚,十二岁就开始做学徒,还不到十五岁便挑起一家人的生活担子,再没有受到正规的教育。当时知识非常新潮,只有努力工作和寻求知识才是我唯一的出路。

我有一点钱就会去买书,记在脑里面才去再看另一本。直到现在每个晚上我在睡觉之前还是一定会看书。知识并不决定你一生的财富增加多少,帮你增加多少机会。你创造机会才是最好的东西。

李嘉诚深深体会到健康和知识的重要,同时认为对无助的人给予帮助是世上最有意义的事情,教育及医疗两者更是国家富强之本,他也认识到个人力量有限,唯有事业成功,才能对社会和国家作更大的贡献。

2005年9月,在长江商学院EMBA/MBA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上,来去匆匆的李嘉诚,把握每分每秒,与在座嘉宾、师生分享他的人生理念。不仅发表了《强者的有为》专题演讲,更细心聆听商学院师生的心声。

众人以为超人已经“讲话完毕”,再上讲台的机会不多,哪知忽见超人主动走向典礼主持人齐大庆处,表达了再说几句的愿望,在场所有人当然喜出望外,立刻报以热烈掌声。超人激动地说:“我刚刚只恭喜了毕业生们,却忘记恭喜项院长和全体教师,你们尽心尽力地希望创造一个奇迹,你们是成功的,谢谢大家的支持。”

话音刚落,掌声立起,经久不衰。可以说,华商在全球遍地开花,华人更是在世界各地创造着惊人的商业奇迹。但是,华人企业中大规模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却不多,如李嘉诚般能够左右环球市场的企业家更是寥若晨星。

早在2002年4月,尚在北师大攻读心理学博士学位的谷传华,在研究中就曾发现:“如果总是习惯性地将学生的创造性作为研究重点,范围狭窄,结论也欠缺代表性。而目标锁定在社会名人身上很可能会带给人们更大的启发。”他先从多部中国近现代社会名人大辞典中搜集到三百位社会名人,然后请三位历史学专业人员从中精选三十名历史资料相对充分、比较典型的具有创造性的人物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社会活动家。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在中国近现代社会的政治、军事或外交等领域,曾以高度的创造性解决社会问题,做出了历史所公认的杰出贡献。

这些社会名人在青少年时期的表现非常明显:“他们喜欢探索外部世界,热情乐观,主动面对和解决各种社会问题,尤其是能主动地与人交往,表现出合群、自信、坦率等行为倾向。对社会交往的敏感性促进了随后的‘社交性’性格的进一步发展。这些性格特征包括合群、勇敢、激进、上进、友好、坦诚、泼辣、力行、勤奋、精力充沛、理想主义等。”

很久以来,国人把游走各地做生意的商人称为行商,行商有两条铁打的规矩:一是诚信,一是不欺。中国商人把诚信与不欺视为天道,认为这是商者最重要的品行。

中西文化中都具有诚信的素质,但两种诚信文化的内涵却存在差异。中国的诚信文化主要是一种超越现实的内在于心的道德规则,是靠内心的力量去约束遵循;而西方的诚信文化主要是一种外在的现实的商品交易规则,而这种商品交易规则已经上升到国法的层次,更多的是靠外在的社会力量制约束缚。

中国古人的诚信着眼于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属于“正心、诚意、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德体系中的一环;西方的诚信文化主要是一种商品交易规则,着重强调诚信对人们商品交换活动的制约,要求人们在签订合同时不欺不诈,在履行合同时不折不扣,西方诚信文化逐步上升为一种制度,超越血缘、超越民族、超越地缘、超越国别,凝聚为全球通用的一些规则(如WTO规则),在现实生活中发挥着具体而刚性的约束性作用,使人感到一生必将罩于诚信天地之网内。

今天,当人们仰慕并感叹李嘉诚的成功与辉煌之时,他的成功从另一个层面上说,应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成功,因为李嘉诚把儒家文化的精髓运用到企业的每一个环节当中,糅合到香港多元文化的价值体系中。

《远东经济评论》说:“有三样东西对长江实业至关重要,它们是名声、名声、名声。”“重信诺、重诚意、讲义气、宽待人。”这是李嘉诚成功的秘诀,恰恰是中国文化的诚信魅力。于是,我们在树立现代诚信的巨大工程中面临着两种选择:一是重在拿来别人的有形的制度;二是弘扬自己传统中无形的道德素质。其实,这两者绝非是非此即彼的关系,按照李嘉诚的经验,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相融兼容相允。

在香港,在世界,像李兆基、王永庆这样巨头的身家财富或许不比李嘉诚少,但李嘉诚却是他们之中当之无愧的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企业家。中国五千年文明史,能够以自己的辉煌、自己的言行、自己的所思所想而影响到全中国、全亚洲乃至全世界者,屈指可数。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商场每一天如严酷的战争,负责任的管理层天天精疲力竭,为了捍卫企业和股东的利益,被迫永无止境的开源节流。

2005年10月1日,亚洲首富李嘉诚刚被选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华商,未几又再添一份荣誉,以高票当选为宁波市荣誉市民。自1993年起宁波市开始授予境外人士荣誉市民称号,先后已有102名港澳台同胞获此殊荣,2005年决定授予11人。而李嘉诚旗下和黄,已斥1.18亿美元在北仑港投资集装箱码头,其吞吐量的增幅已连续六年居全国之首。

虽然已经成为华人富豪,但李嘉诚仍在冥思苦想:“经济的作用是为了什么?”在李嘉诚看来,科技及投资增长,未必能够创造就业机会,甚至更加残酷无情地剥夺了许多人的工作就业机会,剥夺了许多人的发财致富机会,市场竞争和社会责任每每两难兼顾。然而若不能增进福祉,经济的作用又是为了什么?

李嘉诚承认,全球化已是不可逆转的现实,我们每天生活其中,但经济的融合只能是其中一个层面,全球化更重要的问题是人类如何消除歧见、和谐共进。李嘉诚提倡进行思想的耕耘,对各种信念要有更深入的理解,兼容并蓄,凝聚共识。他说,社会最重要的动力就是安定和信心。

身为潮州人,李嘉诚为潮汕的历史、乡情和潮汕人独有的性格感到自豪,并保有着童年时在家乡的快乐记忆与痛苦追忆。但李嘉诚坦言假如世界全部只有潮州人,将不是一个富有趣味的世界。李嘉诚强调,文明社会的发展精髓在于多元汇聚,历代各国的交往为世界发展带来创意和动力。在李嘉诚的个人经验里,恒心与关怀是没有年龄和区域限制的。

李嘉诚表示现在的自己,还是努力去克服面对的困难和做到想做的事情。而时刻对自己保持高度要求,不单是为了自己本身、为了下一代,也是为了故土和彼此共存的世界做出贡献和创造更光辉的未来。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和科学家李约瑟都在他们的著作里对中国传统文化寄予厚望,大力推崇其对未来全球社会的积极作用。澳洲学者李瑞智、黎华伦在《儒学的复兴》一书中更明确指出,西方文化的出路在于孔夫子。儒家文明作为举世公认的古老而有价值的中国传统文明主体,对于逐渐进入后资本主义社会的西方世界来说,能够显现出某种帮助西方反省现时文明之弊、启发人们寻求精神新境界的后现代文明核心价值。

二十年前,事业如日中天的李嘉诚为了工作方便,买了一只日本精工电子表,替代了旧有的机械表。虽然二十多年过去了,当年的香港富商已经成为世界级的富翁,但李嘉诚始终对这只电子表“情不移,爱不变。”可谓天长地久。由于超人对这只表爱不释手,所以引来了许多记者的疑问:“李先生,为什么见你总是戴这块精工表,是否情人送的不舍得丢掉呀?”面对记者的玩笑,李嘉诚只有笑答:“哈哈!如果是情人送的就不会这么便宜啦。”据报道,由于太多中外记者问起他这只手表,也为了纪念这只表戴了二十多年,以至超人决定由精工表厂重新为他开设生产线,制造一千只跟他戴的一模一样的精工表赠送友好。点点滴滴,看出李嘉诚的真性情;分分秒秒,走出李嘉诚的商圣路;时时刻刻,跳出李嘉诚的超人心。

在与国内企业家的交流中,李嘉诚发现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有一种孤立无援的时代焦虑,而这种焦虑恰恰是因为缺少真正产生于中国文化背景下的企业管理与经世致用的文化底蕴。如果企业家可以按照熊彼特的理论被重新定位为“从事创新的人”,那么在文化传统边缘从事创新的人就可以叫做文化企业家。问题的实质是,文化是否需要创新,其创新的含义是否与当代科学技术创新雷同?

如果将企业文化分为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文化创新三个层次,则中国企业家的职能应该从技术创新扩展为文化创新的层面上来,并最终过渡提升到制度创新层面上来。因为,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它所奉行的文化理念将成为影响其发展前景和未来方向的决定性因素。这也是李嘉诚长江商学院所推崇的核心理念。

李嘉诚讲,如今他平均花20%的时间在慈善事业上,将来他要为慈善事业投入更多的精力与资金。李嘉诚已经捐出超过百亿港元,用于在中国香港、内地以及美国和英国修建各类学校、医院,以及开展医疗研究活动。

影响力

2005年10月,一期财富杂志选出当年度亚洲商界最具权势的二十五人:韩国三星电子首席执行长尹钟龙居首;香港长实集团主席李嘉诚居次;台湾台积电董事长张忠谋排第十五名。财富杂志以赚钱能力、企业影响力及在亚洲地区的地位等,选出亚洲二十五位最具权势的商界人士,李嘉诚由上一年第三位升至第二位;上一年排第五的尹钟龙当年升上榜首。尹钟龙勇夺最具权势的商界领袖,主因是他为三星集团带来逾720多亿美元的利润,以盈利计算,更成功击败日本家电王国新力。位居第二位的李嘉诚为其企业建立130多亿美元的资产,且能在欧洲等地拓展3G业务,是中国最具实力的企业家。

在一次难得的采访中,李嘉诚精神奕奕,对公司业务的每一个细节都了如指掌,甚至连2G与3G移动电话不同的传输速度也了解得一清二楚(一个是每秒8.4兆比特,另一个是每秒384兆比特)。

李嘉诚向他的管理人员传授并强调四条重要法则:第一,大胆买进没有人要的有潜质的资产;第二,决不要对某一项业务情有独钟,这样才能在时机成熟时随时售出,按照李嘉诚的话说,不要和你喜欢的业务谈恋爱;第三,一定要让合作伙伴分享足够的利润,这样他们会给你更多的回报;第四,拓展一项业务必须要有长远的战略眼光与毅力,要看到十年二十年的发展方向,以及在此期间全球可能产生的变化。

以下是李嘉诚与《财富》杂志记者路易斯·克拉尔(Louis Kraar)的谈话:

好景时,我们决不过分乐观;不好景时,我们也不过度悲观。这一直是我们集团经营的原则。在衰退期间,我们总会大量投资。

我们主要的衡量标准是:从长远角度看该项资产是否有赢利潜力,而不是该项资产当时是否便宜,或者是否有人对它感兴趣。

我们历来只做长线投资,如果出售一部分业务可以改善我们的战略地位,我们会考虑这一步骤。除了考虑获取合理的利润以外,更重要的是在取得利润之后,能否在相同的经营领域中让我们的投资更上一层楼。

例如,1999年和黄以317亿美元的价格售出Orange公司的2G业务。当时,李嘉诚预计全球3G业务的总成本不会超过144亿美元,其中包括牌照费、设备费、利息以及创建消费者群体的费用。李嘉诚认为,假设这两项业务拥有相同数量的客户群,如果要让我在二者间做出选择,我会选择3G,因为它的发展潜力更大。

我个人对全球电讯业务很有兴趣,而且时刻都在寻找新的发展机遇。我同样坚信,无线音讯图像资料传输将成为推动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之一。

而从三十岁那年起,李嘉诚就再没有仔细数过自己的财富。

1957年、1958年初次赚到很多钱,人生是否有钱便真的会快乐?

那时候开始感到迷惘,觉得不一定。后来终于想通了,事业上应该多赚钱,有机会便用钱,这样一生赚钱才有意义。

当我最初打工的时候,有很大的压力,尤其是最初两年,要求知,又要交学费,自己俭到不得了,还要供弟妹读中小学以至大学,颇为辛苦。

开始做生意的最初几年,只有极少的资金,的确要面对很多问题、很多艰辛。但慢慢地,你想通了,以这样的勤力,肯去求知,肯常常去想创新的意念,节俭自己,对人慷慨。

交朋友,有义气、又肯帮人。自己做得到的,尽力去做。如果从这条路走,迟早一定有某一程度的成就,应该生活无忧。当生意更上一层楼的时候,绝不贪心,更不会贪得无厌。

时至今日,社会环境已与多年前李嘉诚奋斗时有很大不同,有人为了成功可以不择手段,李嘉诚却说:

绝不同意为了成功而不择手段,即使侥幸略有所得,亦必不能长久,如俗语说“刻薄成家,理无久享。”

2004年9月4日,李嘉诚基金会捐一亿新元(约5.12亿港元)给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为了感谢李嘉诚的慷慨捐赠,国大也决定把校区一栋建筑物命名为“李嘉诚楼”。李嘉诚应邀出席该院典礼时讲到了领袖之道。

你们毅然选择作为人民最忠诚的朋友和公仆,是一项最崇高和自发的抉择,需要你们全心全意的付出。

李嘉诚更引用了古希腊政治家伯里克利(Pericles)的名言:

贤智伟大的领袖不仅具有自己的愿景,更知道如何去实践,他们更有廉耿风节。你流传后世的不应是刻在有形的石碑上,而是你所植根于人们的心灵中。

李嘉诚向大家指出:

作为一位领袖,你们一生的时间和精力都在奉献他人,这实在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会令你谦卑,令你疲累,但你们所得到的回报是你们所建立的功业足以对后世产生长远的影响。

那你们的影响力会是什么?你们会否因忠诚而贤满天下?会否因坚守公义而受人尊敬?会否因在促进和平与营造机遇方面所做出的努力而为人所知?会否在点燃希望方面带来影响力?会否成为自由的捍卫者、沉默社群的声音?会否具有捍卫真实和公正观点的勇气,有“虽千万人而吾往矣”的精神?会否志洁行廉,足以摒绝野心及不义之财的诱惑?

若能穷一生精力循自己的理想而努力,那你们生命的丰碑将见证你们的宏愿,史不绝书。

李嘉诚讲到,香港多年来的成功,是我们代代人在不同层次上努力的成果,我们的成就举世公认。今天面对全球在经济和知识领域的竞争,令我们必须步上新的循环。经济全球化迫使我们与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竞争;和发达国家在教育水平、贸易、税制上市场竞争;面对发展中国家,须与其低廉的劳动力竞争。

在这瞬息万变的环境,大家共同与时间竞争。以往的成功既定,与今天也许毫不相关,当今已不能局限于资本密集、天然资源,要加上高新科技才有发展的突破。

以往十年焦点在于信息的革命,往后十年可能是生命科技、纳米技术。在这不断转动进步、浩瀚无际的领域里,唯一可令我们与时共进的是一颗恒久好学的心。

谈论未来

一位追随李嘉诚多年的助手说,李先生投资的关键是他能否全身而退。也就是说,进退自如,想进时全力以赴,想退时轻松自在。但与巴菲特对高科技保持距离不同,李嘉诚喜欢谈论未来,喜欢跟踪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他对潮流变迁的感知力是他获得今天地位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2006年2月24日,李嘉诚在新加坡管理大学出席由李嘉诚基金会捐建的图书馆落成典礼时发表演讲,题为《在形与实之间》,谈及其对未来发展自由与民主的看法时,他说:

自由和民主是普世认同的价值观。我热爱自由,也支持民主,然而自由和民主必须建基于法律和秩序,这是国家持续发展最重要的基石。民主是我们必需及重要的目标,怎能轻率的仅聚焦于建立机制便视为达致目标?要知道,差不多的真相并不等同真相,它依然是虚的;形态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事情的本质;结构也许是维系大家的机制,而本质才是我们持续推进及超越的亮光。在发展民主的漫漫长路中,不能轻率地仅聚焦于建立机制,更重要的是培育有责任感的公民,以建立公民社会。

如果我们想享有其他成功民主国家所有的多元自由和无穷的抉择机会,必须更有效地掌握其持续的动力和灵活弹性的精华,只着眼于研究提供公民权利的参与机制,那是不足够的。一个生机蓬勃的民主制度,要同步建立能共融人类智慧及灵性、责任及理性的文明生态环境。

李嘉诚捐款兴建的新加坡管理大学“李嘉诚图书馆”当日正式启用,李嘉诚联同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担任开幕典礼主礼人,李嘉诚在演讲中,强调“良好公民”的重要性。

今天我们面对的最主要挑战是如何培育有责任感的公民,怎样在具备前瞻进取思维的年轻人心中,培植意志与能力,来传承每个民族未来真正的希望。

李嘉诚指出,若说政治结构的改革像灵丹妙药,一剂便能解除贯透充斥民族历史的痛苦及迷雾,是颇为武断及过分简单的说法。他指出,必须要建基于法治、可靠和公正的政治体制,而这样的一个公民社会必须先植根于每一个国民的心中,一个公民社会的人民做出的承诺,是远远超越平等参与、个人权益及经济机会,大家要对社会有共同承担的承诺。

李嘉诚喜欢谈论全球化的影响,他相信无线资料传输将成为推动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之一。在过去的二十年间,这位亚洲最富裕的人,正积极致力于使自己成为亚洲最伟大的慈善家。他不仅创办了汕头大学与长江商学院,他的李嘉诚基金会正在日益深远地推动中国的教育与医疗进步。李嘉诚在医疗与教育方面的卓越贡献,已无人能望其项背,在谈起他探望过的那些患者时,他情绪激动,眼眶泛红。由此,李嘉诚的率性率真可见一斑。

李嘉诚的讲演和缓平稳,鲜有抑扬顿挫、声情并茂,却充满朝气、充满智慧、充满灵感、充满思想。当然,你可能觉得唯一的遗憾是,缺少那么一点点儿吸引眼球的华丽辞藻。但是,在那些质朴、简明、清晰的表述中,人们可以听到、感悟到李嘉诚可能随时随地散发出来的人性光辉和真知灼见。

他是一个伟大的投资者,还是一个运气总是不错的杰出的幸运者。对于一个喜欢用长远眼光来看待问题的人来说,对他的衡量也最好采用更纵深的坐标系,特定的年代与对应的历史背景已经说明一切。紧接着,日益加速的全球化潮流,又将他推向世界商业舞台的最中心,他打破了关于华人资本家的种种定论、定式以及框架,他致力于使世界相信,我们在任何时候都遵循着与你们同样的游戏规则。

遗憾的是,许多人,特别是很多港人,都是透过自己的口袋审视李嘉诚,甚至疑惑,他肥得连袜子都穿不上,为何不索性将那双看似多余的袜子送给我穿?甚至为此还虎视眈眈、骂骂咧咧。更因为不能达到偏狭自私的目的,而唠唠叨叨,发泄不满。

1995年,学者彼得·德鲁克(Peter Drucker)在走访了东南亚之后问自己,到了2005年,华人管理的秘密是否会成为管理学畅销书的题目呢?如果这个命题成立的话,李嘉诚肯定是其中的第一主角。毋庸置疑,在未来漫长的时间中,对于李嘉诚的商业哲学的探讨仍会继续。但比这更重要的是,我们必须开始着手对于作为历史人物的李嘉诚的探讨——几乎没人比他的经历更能折射出华人社会与亚洲重新兴起的过程,他是20世纪后半叶亚洲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所处的背景,让他获得的每一项成功背后所蕴涵的复杂性及其所产生的历史标签效应,远远超出了他的美国或者欧洲同辈。毕竟他的身后是二十亿华人,全球最大的人种,全球最多关注他一举一动的人群。也因此,李嘉诚的故事,不仅是一个投亲靠友屡遭白眼而穷途末路的弱冠少年如何获得财富的故事,更是一个年轻人如何在血雨腥风的时空变幻之中成长,并获得智慧与内心平静的真实传奇演绎。

求诚立信

在中国传统的商帮“晋商”中,曾广泛流传一个诚信故事:当年,一位货主在晋商店铺中寄存了一批货物,因种种原因而多年未取走——按照现代企业管理法律合同条款而言,此事如果就此结束,既不存在欺诈问题,也不存在诚信的问题。但是,这位晋商却认为这是不诚信的行为。他千方百计地寻找这位货主的后代,若干年后,终于找到了这批货物主人的儿子,并把这批货物亲手交给了他。直到这时,中国传统商人所认为的诚信才真正得以实现。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发现,中国传统商业的诚信为本原则,并非是遵循纯粹意义上的商业契约原则,而是遵守人际关系交往中的社会道德原则。

自韩愈谪贬潮汕以后,潮汕的文化教育事业迅速发展,出现了一批批享有盛名的文人仕子。前有唐宋时期以赵德为代表的“潮州前八贤”;后有林光祖等“明代前七贤”;继而有郭之奇为代表的“明清后七贤”;以及林大钦等“明清十杰。”赵德等潮汕名人仕子何以为贤?何能称杰?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他们的清正廉明。

先后担任过贵州和江西巡抚的萧端蒙,采取处粮饷、定额等措施,清理、整治克扣士兵薪贴等不正之风;担任过浙江提学的林大春,“守正执法,不避权贵”,被罢官回乡时,只带回数箧书籍,门生说他“家居仅立四壁”;先后在江西万年、泰和任知县的唐伯元以民为重,清廉公正,恪尽职守,施政有方,调离时,百姓都为他立了生祠。古代潮汕名人仕子以其清正廉明而赢得世人的崇敬,为潮汕人争了光,潮汕人民也为有这样的清官而感到自豪。

清正廉明诚信的潮汕贤仕杰人是古代潮汕人的代表,他们身上反映了古代潮汕民风的淳朴,体现了古代潮汕人民诚实、忠正的人文精神。明朝著名潮汕理学家薛侃对潮汕人“尚实”理念的形成有着重大的影响,他去官回家讲学十余年,其宣扬实践之理学,在潮汕影响很大,是潮汕“尚实”观念的一个理论指引。因此,明朝中期以来,潮汕人“大至当朝廷的尚书,中状元的大人物,小至普通的种田农民和抽纱姑娘,几乎个个都是充满务实精神的实干家。”

潮商讲信用还有一个实例,当年,在潮汕商界内部曾出现了独立的金融信用体系,叫“七兑票制度”,也就是在潮商内部中通行潮商银庄发行的一种兑票,每票可兑七钱银。以此票为纽带,在潮商中凝结起强大的信用力量。1924年至1925年间,内地金融市场币值波动不止,而潮商却未受到大的冲击,这其中,基于诚信的潮商内部信用体系起了关键作用。

早期潮商经营的企业大多是资本薄,现金少,这就难免发生互相借贷和赊欠的情况,有的靠写个欠条,有的仅靠口头协定,但他们全靠信用来维持。潮学大师饶宗颐先生曾指出:“潮州稍具信誉之商人既有金融界之信用放款,又得买卖货物之赊账,故往往有极大之经营,而赖乎信用者十之六七,赖乎资本者十仅二三。所谓潮人能以小资本经营大商业者,实其于此。至赊账之风,大概于抗战发生,地方失陷之时起,反日溯而上,逐年加盛,不特批发可赊,即零售也多可赊,不同一地方也可赊。甚至汕头至香港、上海购办以及海外各港与汕头之托兑也得以赊账行之,故潮谚有‘无赊不成商’之语。”以信用为基础的商业赊账,促进了近代潮汕商贸业的发展。

总之,近代潮汕在商业社会的逐渐形成过程中,建立了良好的信用制度,营造了浓郁的社会信用氛围,以致“在信用未坠时期,市上商人一经口头应诺,虽转瞬市情丕变。至于倾家荡产也皆履行诺约,不甘食言。”可见,近代潮汕是一个诚信的潮汕。诚信经营使近代潮商名闻海内外。

在1992年11月举行的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第二次理事会上,饶教授提出建立“潮州学”,把研究工作推向更高层次的卓越创见。饶宗颐教授担任主编的《潮学研究》,是品位较高的学术刊物,成为促进潮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阵地。

1993年12月,由饶教授倡议发起、香港潮州商会资助的第一届潮学国际研讨会在香港中文大学举行。会上,饶教授作了建立潮州学的讲演,阐述了将潮汕历史文化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对象,建立潮州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说明潮学的内涵。这是建立潮州学的宣言书,在国际上首先举起了潮州学的旗帜,吸引了国内外众多学者加入研究行列,也期待着迷失的人性能够复归其本来面目。

2005年6月8日,六百多潮商精英汇聚汕头,畅叙乡谊交流经验,寻求合作发展商机。这是汕头经济生活的一件大事,也是万千海内外潮人的大事。赢得全球性声誉,被认为最有活力、最懂得赚钱的潮商,素来有奋发图强、抱团作战、诚信经营的优良传统,而今,一脉相承的族群将以首届潮商大会为新的起点,再创新业绩。

作为封建社会思想文化正统的儒家,高度重视人的自身修养,诚信是其追求的重要修养之一。《中庸》强调:“诚者,天下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非自成己而成己也,所以成物也。”要求为人诚实,以诚待人。《论语》强调:“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意思是说,人不讲信用,真不知道怎样做人。

深谙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李嘉诚,非常推崇儒家思想。他说:“我看很多哲理的书,儒家一部分思想可以用。”他多次强调儒家思想的重要性:“一般而言,凡事留个余地,另一方面对人守信用。朋友之间有义气。今日而言,也许很多人未必相信,但实际上我始终觉得,‘义’字是终身用得着的;‘恕’字也很重要,要宽恕别人,因为人总是人,人不是神。”

从儒家思想中吸收了丰富素养的李嘉诚,求诚立信,把信誉作为企业成败的关键。

在香港还是在其他地方做生意,毕竟信用最重要。一时的损失将来是可以赚回来的,但损失了信誉,就什么事情也不能做了。

人如其名,诚实可信成为李嘉诚“最大的特点,”“他的发迹和成功靠诚”“他的最大资产是诚。”国学大师陈寅恪曾经带有自我表白性地说:“凡一种文化值衰落之时,为此文化所化之人,必感苦痛,其表现此文化之程度愈宏则其所受苦痛亦愈甚。”李嘉诚等潮商俊彦继承和发展了儒家传统的诚信思想,坚持“信诺第一,真诚至上”的经营理念,以诚为本,无投机,不取巧,从而赢得信誉、赢得商机、赢得顾客,事业蒸蒸日上。

潮人成为传统文化的积聚之盆,源于他们的命运:逃往异乡、异国,遭遇排他的人文环境,必须守望相助,才能立足、发展。潮人祖居地又是昔日的“省尾国角”,潮汕三面被山隔绝,一面朝海,才给了潮人海外拓殖的生机。

商圣李嘉诚曾经极为幸运地生活在如斯环境中。

  1. 法国荣誉军团司令勋章(Commandeur de la Légion d'Honneur):法国荣誉军团勋章于1802年由拿破仑创立,其中的司令勋章是法国颁予外国人的最高荣誉的勋章,颁授予有卓越成就及对法国有贡献的人士。
上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