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曹府与大观园

第二章 曹府与大观园

说红楼最绕不开的就是曹雪芹,尽管关于《红楼梦》作者是谁的争议颇多,红楼的故事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有人说是顺治皇帝跟董鄂妃的故事,也有人说是纳兰容若的故事,等等。有人说作者是吴梅村,有人说是李渔,也有人说是洪昇,等等,一直也没有盖棺定论。但是普遍认可的是,红楼前八十回是曹雪芹写的,后四十回是高鹗续写的。

《红楼梦》具体讲述了贾府由兴盛至衰败的过程,由贾府牵扯出了贾史薛王四大家族,还有跟他们往来密切的甄家、北静王府等一些家族。当然其中人物的主要活动地点还是在贾府,姑娘们的主要活动地点则是在大观园。

这是历史上少有的以女性为主体的小说,所以很大篇幅都是在写女性之间的故事。而这些女性所在的贾府,是金陵有名的四大家族之一。小说中门子曾经给了贾雨村一张护官符,上面写着:

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阿房官,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

这说的就是金陵最富贵的四大家族,而这四个家族彼此之间又有姻亲关系,比如荣国公的儿媳妇就是“阿房官,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中的史大小姐,她出场的时候已经是老太君了,而她的儿子娶的正是“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中的王家小姐,这位王小姐也就是贾宝玉的母亲王夫人,而她的妹妹嫁的就是“丰年好大雪”的薛家,她的侄女嫁的就是丈夫贾政哥哥贾赦家的儿子贾琏,亲上加亲,两家的关系也就更加亲密了。贾府的关系网远不止这一点点,他们跟江南甄家的关系也是极好的,这甄家据文中所说还曾经接过驾,家中也曾出现过贵妃,是真正的皇亲国戚。当然贾府在这方面也是不甘示弱的,王夫人的女儿元春也荣升为贤德妃,荣耀无上。

《红楼梦》以贾府为主线,从贾府延伸出来,才牵扯出了四大家族,以及甄府、北静王府,等等。而贾府中,不管是荣国公还是宁国公都是武将出生,在战场上发家,最后官拜国公爷,好不风光。书中的宁荣二府占了两条街,好不气派,大观园更是奇珍异宝齐聚,开篇说已经落败,剩下个空架子,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贾府仍旧繁荣得很。小说中的贾府荣耀至此,历史上的曹府也曾上演过一段草根逆转的传奇。

曹府繁华的历史要从曹雪芹的曾祖父曹玺说起,他的出身并不高贵,甚至可以说是低贱,他原本是个包衣奴才。这里先大致介绍下清朝的阶级制度,电视剧中拍摄清宫戏的时候常常会说到八旗子弟,八旗分别为正黄旗、镶黄旗、正白旗、镶白旗、正蓝旗、镶蓝旗、正红旗和镶红旗,其中地位最显赫的就是正黄旗,因为爱新觉罗就是正黄旗。八旗都是满蒙的贵族,所以在清朝的时候满蒙是贵族,汉族虽然人多,但是地位不高。

而曹玺是汉族,所以他家世代都是满族的奴才,是正白旗的包衣奴才。这里再普及下奴才跟臣子的概念,举个简单的例子,和珅跟纪晓岚,和珅是满族人,但是他的出身不高,是爱新觉罗家的奴才,所以不管他的官位多高,在皇帝面前一直自称奴才。而纪晓岚是汉族,但是他的家境一直十分好,后来做了官,在皇帝面前称的是臣。这点在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中就有体现。(当然,还有种说法是,满族官员跟汉族官员在称呼上都是有差异的,满族称奴才,汉族称臣。)

曹玺的出身低微,但是他的机遇却非常好,他遇上了一个很特别的贵人——多尔衮。多尔衮的故事大家都不会陌生,不管是在电视剧中,还是在野史中,有关多尔衮的描述还是比较多的。他帮助顺治称帝,最后却因为野心太大,不得善终。而就是多尔衮的垮台,让曹玺有了重生的机会。当时在多尔衮府中当差的曹玺被皇帝收编,从王府看家护院的普通护卫,一跃成了内廷二等侍卫。从此他的人生就像是开挂了一般。内廷是皇帝居住的地方,在天子身边当差,这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机会。好男儿志在四方,保家卫国争功勋,带兵打仗他这辈子是没什么希望了,但是得到上天眷顾,可以在这样的地方当侍卫,这就是天赐良机。曹玺牢牢抓住了这个机会,他在内廷尽忠职守,一步一步得到了皇帝的认可,逐渐开启了他的灿烂人生。

他很快就得到了皇帝的信任,成为皇帝身边的红人,与此同时,他的妻子也十分争气。康熙出生之后,按清朝的制度,凡皇子、皇女出生,一律在内务府三旗即正黄、镶黄、正白三旗包衣妇人当中,挑选奶妈和保姆。此时曹玺的夫人孙氏,被选为康熙的保姆。从此,曹家与皇帝的关系也就更加亲密了。

因为办事得力,再加上跟皇帝关系密切,康熙二年,正担任内务府营缮司郎中的曹玺被任命为江宁织造,负责织办宫廷里和朝廷官用的绸缎布匹,以及皇帝临时交给的差事,充任皇帝的耳目。由于曹玺忠实勤奋、办事利落,康熙对他更加宠信,又赏蟒袍,又赠一品尚书衔,并亲手写“敬慎”的匾额赐给他。曹玺开启了曹家的富贵之路,他在外面办事得力,而他的夫人又是康熙的保姆,曾经是康熙身边最亲近的人之一,这种亲密的关系,将曹家推上了繁荣之路。

曹玺开启了曹家的辉煌,而将这辉煌更上一层楼的是他的儿子曹寅。康熙二十三年,曹玺积劳成疾,死在工作岗位上。康熙南巡至江宁(今天的南京)时,亲自到织造署慰问曹玺的家属,还特派了内大臣去祭奠他。

曹玺的病逝并没有就此结束曹家的繁荣。在他死后,他的儿子可以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曹玺尽管是武将出身,但是他也知道如今天下太平,相比武将,文官更有前途,所以他的儿子自小笔墨不离身,是一个文武全才。13岁前后,曹寅就成为了康熙的伴读,数年的伴读生涯使康熙对曹寅建立了充分的信任。他们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君臣,感情堪比兄弟,兄弟之间还会勾心斗角,尔虞我诈,而曹家作为康熙阵营的坚定维护者,自然是要比兄弟更让康熙信任的。两人从小关系就非常好,因为祖上的这层关系,曹寅在小的时候就已经很受康熙的喜爱。

有了父亲的铺垫,曹寅的人生更加一帆风顺,青云直上。青年时代的曹寅文武双全,风姿英绝,二十多岁便被提拔为御前二等侍卫兼正白旗旗鼓佐领。清代初期,御前侍卫和佐领都是十分荣耀的职务,正黄、镶黄、正白三旗乃皇帝自将之军,曹寅能任此要职,显然是康熙对这位文武全才的伴读特别关照的结果。

因为小时候的情谊,曹寅的年纪越大就越受康熙的器重,所以在他父亲去世的时候,康熙二话没说就让他沿袭了乃父的职位。那是康熙二十三年六月,曹寅的父亲,时任江宁织造的曹玺在任上病逝。“是年冬,天子东巡抵江宁,特遣致祭;又奉旨以长子寅协理江宁织造事务。”曹玺死了,康熙接到消息之后就亲自到江宁去奔丧,探望他的家人,然后又让曹寅协理江宁织造府的事务。没过多久,康熙二十九年四月,曹寅被康熙提拔为苏州织造。

康熙对曹寅是真的好,不仅是对曹家好,对跟曹家有关的人也非常好。曹寅当时娶的夫人就是畅春园总管李煦的妹妹,这位李夫人也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女性,她的婆婆曾经是皇帝的保姆,她超越了自己的婆婆,一跃成了皇帝的奶妈。曹家的这对婆媳都非常了不起,说到这两位夫人,可能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她们一定就是《红楼梦》中贾母和王夫人的原型了,但其实并不是这样的。

孙氏孙夫人确实是贾母史老太君的原型没错,但是李夫人却不是王夫人的原型,而是李纨的原型。下面简单作下介绍,首先是非常了不起的孙夫人,她跟贾母一样,丈夫去世了带着儿子过生活,儿子成家立业之后,就喜欢带着孙子孙女热热闹闹地生活。孙夫人也是一样的,丈夫去世了,她有儿子,儿子去世了,她还有孙子,这是个打不倒的老太太。她经历了曹家的兴盛衰败,经历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撕心裂肺之痛,但依旧能够岁月静好。这也就是为什么曹雪芹笔下的贾母是那样一个慈眉善目、乐观向上的长辈形象。

说完孙夫人,接下来再说说李夫人,那是怎样的一个女人呢?她虽然出身名门,也曾经跟皇家扯上过关系,但是她的生活却不是一帆风顺的。她跟曹寅结婚没多久,就成了寡妇,人说“女人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眼看着自己的幸福戛然而止,从此没有了指望。好在,此时她已经有了曹寅的孩子,这个孩子就成了她所有的希望,她将所有的一切都押在了这个孩子身上,希望这个孩子可以出人头地,将她送上人生的又一个高峰。

这是现实中的李夫人,现在来看看红楼中的王夫人。虽然她是贾母的媳妇,系出名门,也有儿子,还有个衔玉而生的儿子,但是她没有经历丧夫之痛,虽然她的一个儿子死了,但是她还有另一个儿子,她没有心如死灰地活着,她的生活依旧是多姿多彩的。她跟着贾母、王熙凤笑着、乐着,也会为了宝玉担心、生气、哭泣,活脱脱一个中年少女的状态。

反观李纨,她是大观园中唯一的一个寡妇,整天带着小姑子们做做针线活,守着自己的儿子生活。李纨的生活如同一口枯井一般,除了指望自己的儿子改变命运,什么都指望不上。她表面上恬静寡淡,其实内心有着强烈的欲望。就如同李夫人一般,丈夫的事业被族弟沿袭,心中难免不满,后来又遭遇家庭变故,更是抑郁难言。想要东山再起,只能将希望都放在儿子的身上。相似的经历造就了类似的人生,所以说李纨的原型才是李夫人。

说完两位夫人,再说说李夫人的哥哥李煦。李煦也是因为跟曹家关系亲近,所以受到了康熙的特殊照顾。康熙三十一年十一月,曹寅被调任江宁织造,其所遗苏州织造一缺,由其内兄李煦接替。康熙四十二年,曹寅与李煦奉旨十年轮管两淮盐课。次年七月,曹寅被钦点巡视淮鹾,十月就任两淮巡盐御史。曹寅一生两任织造,四视淮盐,任内连续五次承办康熙南巡接驾大典,其实际工作范围远远超过了其职务规定,所受到的信任与器重也远超地方督抚。

介绍完男人和他们的夫人们,接下来介绍下曹家跟红楼中的女儿们。贾府中身份地位最高的就是两位王妃,一位是皇帝的贤德妃元妃,另一位就是和亲的藩王妃探春。

贾府前期的繁荣也有元春很大一部分功劳,毕竟她是皇帝的枕边人。曹府中虽然没有出过贵妃,却也有两位很了不起的王妃,这两位王妃正是元春跟探春的原型。首先是大姐元妃,在冷子兴说贾府的时候,就说了贾元春原来是被送进宫做女史去的。而在秦钟病死一节中,她就已经入主凤藻宫,被册封为贤德妃,后面才有了大观园,才有了姐妹诗社,以及共读西厢、黛玉葬花、宝钗扑蝶、晴雯撕扇、湘云醉酣等情节。而现实中曹府的女儿也不差,曹寅有两个女儿,萧奭《永宪录续编》载:

寅,字子清……母为圣祖保母。二女皆为王妃。

康熙四十五年,曹寅长女嫁平郡王纳尔素为妃;康熙四十八年,次女嫁某蒙古王子为妃。

这是贾府跟曹府中地位最高的四个女人,可《红楼梦》中当然不只有这么几个女人,光金陵十二钗正册就有十二位女子,还有副册、又副册等等,再加上小丫鬟老妈子不下百位。下面来说说女中豪杰史湘云,这是很多红楼迷都非常喜欢的一个人物,也是已逝红学家周汝昌先生特别喜欢的一个人物。很多人说史湘云的原型就是脂砚斋,是那个陪在曹雪芹身边的最后一个女人,是他的续弦,当然这些多是推测。

接下来说说红楼第一女主角林黛玉。关于林黛玉的争议其实也颇多,有人说是董鄂妃的原型,也有人说是纳兰的表妹,所以有人续书写林黛玉最后嫁给了北静王,因为纳兰的表妹最后是进宫当了妃子的。但是比较多的人认为林黛玉的原型是曹雪芹的表妹,是他的第一位夫人,也是一位爱哭的女孩子。她自小就跟曹雪芹认识了,两人也是青梅竹马,情投意合。

小说中的林黛玉才华横溢,是个典型的小家碧玉,她爱哭,跟贾宝玉自小就定情了,也是贾宝玉的表妹。两人的感情之路非常坎坷,林黛玉因为身体不好,红颜薄命。而曹雪芹跟他的小表妹之前也是感情坎坷,唯一不同的是现实中他们最后结婚生子了,但是因为孩子早夭,最后小表妹也是早早离世了。

说完女主角,再说说男主角贾宝玉。贾宝玉在书中是一个从小喜欢待在女人堆里,喜欢胭脂水粉,特别讨厌八股和正经文字的混世魔王。他是红楼中的一个奇葩,他混在女人堆里,喜欢女人,但是却不淫秽。他跟林黛玉真心相爱,可以为了她出家做和尚。而童年曹雪芹淘气异常,厌恶八股文,不喜读四书五经,反感科举考试和仕途经济。虽有曹頫严加管教,请了家庭教师,但因祖母李氏溺爱,每每护着小曹雪芹。幸而曹家家学渊深,祖父曹寅有诗词集行世,在扬州曾管领《全唐诗》及二十几种精装书的刻印,兼管扬州诗局。所以曹家藏书极多,精本就有3287种之多。曹雪芹自幼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接受父兄教育、师友规训,博览群书,尤其爱读诗赋、戏文、小说之类的文学书籍,诸如戏曲、美食、养生、医药、茶道、织造等百科文化知识和技艺莫不旁搜杂取。

也亏得曹雪芹小时候曾经有过一段富贵时光,那时候他虽然不喜欢八股,但因为家中的藏书众多,他也喜欢看书,自小就是在书堆中长大的,见过的文字多了,家中精品也多,学到的知识自然也就比别人丰富了很多,这才有了这么一部鬼斧神工的《红楼梦》。

贾府与曹府的相似不仅体现在富贵上,还体现在人物的身份、性格、结局等方面。贾府靠着祖上的阴德庇护,再加上各大家族之间的相互扶持,曾经到达了荣耀的顶峰,而曹府也在曹玺等人的悉心经营下,获得了无上的风光和荣耀。

到了贾政贾赦这一代,贾府已经开始没落了,再加上这些纨绔子弟整日游手好闲,无所事事,贾赦等人官官相护,作奸犯科,到头来落得个抄家的结局。树倒猢狲散,没有几个人能得到善终。

而曹府呢,虽然说给皇帝办事,中间的油水不少,但是皇帝花钱也是大手大脚的,总是拆了西墙补东墙也不是个事。早年间,皇帝多少还念点前人的情分,睁只眼闭只眼就算了。到了曹寅这一代,他的日用排场,应酬送礼,特别是康熙五次南巡的接驾,等等,给曹寅造成了巨额亏空。可以说,曹寅已经给曹家种下了衰败的祸根。

康熙四十八年十二月初六,两江总督噶礼参奏曹寅,密报康熙说,曹寅和李煦亏欠两淮盐课银三百万两,请求公开弹劾他。康熙把曹寅看成是“家人”,噶礼要求公开弹劾曹寅,康熙没有批准。但事关重大,康熙不得不私下谆谆告诫曹寅和他的大舅子李煦,必须设法补上亏空。但曹寅面对茫茫债海,已经无法弥补,更没有能力挽回局面。康熙五十四年,又查出曹寅生前亏空织造库银三十七万三千两。康熙只好再次安排,让两淮盐政李陈常和李煦代为补还。

到了康熙五十六年,李陈常和李煦才总算把这笔账补上。康熙照顾曹家,是看在曹玺和曹寅的情分上,但到了曹頫这一辈,就疏远、淡漠了许多。康熙曾经明确对曹頫说:“念尔父出力年久,故特恩至此。”康熙六十一年,因李煦、曹頫拖欠卖人参的银两,内务府奏请康熙,严令李煦、曹頫将拖欠的银两在年底之前交清,否则就严加惩处,康熙当即就批准了。显然,这与康熙以前对曹寅的态度,已是决然不同了。

雍正上台以后,接连颁布谕旨,开始在全国上下大张旗鼓地清查钱粮,追补亏空。他一再表示:我不能再像父皇那样宽容了,凡亏空钱粮官员一经揭发,立刻革职。仅雍正元年,被革职抄家的各级官吏就达数十人,与曹家既是亲戚又患难与共的苏州织造李煦,也因亏空获罪,被革职抄家。

但一开始雍正并没有把曹家与李煦一起治罪,而是允许他将亏空分三年还完。曹頫自身的亏空尚未补完,又增加了曹寅遗留的亏空,只好多方求人托人。雍正为防止有人吓唬敲诈曹頫,特地向曹頫下达指示:“乱跑门路,交结他人,只能拖累自己,瞎费心思力气买祸受;主意要拿定,安分守己,不要乱来,否则坏朕名声,就要重重处分,怡亲王也救不了你!”雍正皇帝的这个朱批特谕,说明他对曹頫还是出于好意的。

雍正五年,曹雪芹十三岁,这年十二月,时任江宁织造员外郎的叔父(一说父亲)曹頫以骚扰驿站、织造亏空、转移财产等罪被革职入狱,次年正月元宵节前被抄家。曹雪芹随着全家迁回北京。曹家从此一蹶不振,日渐衰微。

刚回北京时,曹家尚有崇文门外蒜市口老宅房屋十七间半、家仆三对,聊以度日。可是为了偿还骚扰驿站案所欠银两以及填补家用,曹家不得已将地亩暂卖了数千金,有家奴趁此弄鬼,将东庄租税也指名借用些。再后来,亏缺一日重似一日,一家人难免典房卖地,更有贼寇入室盗窃,以致连日用的钱都没有,被迫拿房地文书出去抵押。曹家终沦落至门户凋零,人口流散,数年来更比瓦砾犹残。曹雪芹为着家里的事,越发弄得话都没有了,“虽不敢说历尽甘苦,然世道人情,略略地领悟了好些”。

雍正末期,曹雪芹一年长似一年,开始挑起家庭重担,渐渐地能够帮着曹頫料理些家务了。因曹頫致仕在家,懒于应酬,曹雪芹就出来代为接待,结识了一些政商名流和文坛前辈,在他们的影响下树立了著书立说、立德立言的远大志向。他把少时那一派迂想痴情渐渐地淘汰了些,为了家族复兴而努力奋斗,一度勤奋读书,访师觅友,多方干谒朝中权贵。

乾隆元年,曹雪芹二十二岁,谕旨宽免曹家亏空。乾隆初年,曹雪芹曾任内务府笔贴式差事,后来进入西单石虎胡同的右翼宗学(旧称“虎门”)担任一个不起眼的小职位。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