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简介

李商隐简介

李商隐(813—858),晚唐诗人。字义山,号玉溪生、樊南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他在唐代的诗歌历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才情天分不输唐代任何一位诗人,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并称为“温李”。他的诗歌风格沉婉,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相近,因为同是排行家族十六,文学史上称之为“三十六体”。

李商隐生于唐宪宗元和八年(813),高祖李涉位至美原县令;曾祖李叔恒(一作叔洪)曾任安阳县尉;祖父李俌曾任邢州录事参军;父亲李嗣曾任殿中侍御史。在李商隐出生的时候,李嗣任获嘉县令(今河南省新乡市获嘉县),并曾到浙江做幕僚达六年之久。

李商隐十岁那一年,遭遇了人生第一次痛楚。父亲的意外去世,迫使他的母亲带领着儿女们回到了老家河南,生活没有来源,只好靠亲戚的接济生存。李商隐是长子,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幼小的李商隐过早地担负了家庭的重担。他在后来的文章中提到自己少年时曾“佣书贩舂”,靠抄书挣一点小钱来买米买粮贴补家用。少年时期的艰苦与早熟,让李商隐具备了隐忍与坚强的品质,依靠这种品质,李商隐矢志振兴家业。

每一个成功者的背后都会有无数个人的扶持提携。尽管父亲在世时李商隐对诗书耳濡目染,确立了启蒙教育阶段最牢固的美学基础和文品基础,但要说真正对李商隐产生重要影响的人物就不得不提到他同族的叔父。这时,李商隐已经家道中落,根本没什么能力求拜名师。但这位叔父上过太学,在经学、小学、古文、书法等方面颇有所成,且终身隐居不求仕宦;正是他,像发现璞玉一样发现了李商隐,并对他悉心传授,异常器重,仿佛上天特地赐给他一个文学道路上的明灯。那个时候的李商隐还不太喜欢写诗,却写得一手好古文,其中有两篇曾得到当时一些士大夫的赞赏。这些士大夫中,就包括当时任天平军节度使的令狐楚。

令狐楚是李商隐发展道路上又一位重量级的人物。他在唐文宗太和三年(829),将李商隐招致帐下。如果令狐楚只是一个俗常之辈倒也罢了,偏偏他又文武兼备,尤精通骈体文,这让两个人一见如故。令狐楚非常赏识李商隐的才华,不仅将骈体文的写作技巧传授给他,指导他如何用当时最流行的文体写奏折,还将他介绍给自己的弟子,让他与众弟子切磋琢磨。令狐楚在文学和经济上对李商隐的帮助,加快了李商隐的成长速度,也让李商隐收获了前所未有的信心。太和六年(832),令狐楚转河东节度使,李商隐一路相随,来到了太原,就是在这里,他得到了令狐楚之子令狐绹的帮助,于唐文宗开成二年(837)考中进士,初步实现了振兴家业的愿望。

李商隐生命中又一个重大转折来自于另一个重要的人物王茂元。令狐楚去世之后,李商隐做了泾原节度使王茂元的幕僚。王茂元同样对他赏识有加,最终发展到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他。但正是这一层亲密的关系招来了祸患,因为令狐楚、王茂元分属当时最大的政派牛、李两党,李商隐就自然而然被视为“李党”成员。作为“牛党”成员的令狐绹对他发难,指责他忘恩负义。左右摇摆的结果就是两边不讨好,由此引发了一连串的人生挫折,仕途一度黯淡无光。他虽然曾经在唐文宗开成四年(839)、唐武宗会昌五年(845)两度进入秘书省,担任的不过都是一些不起眼的低级官职。李商隐一生总是仕途不得志,除了在开成四年至五年做过弘农县尉,余下的不过都是外派人员的幕僚。这种骑墙式的政治位置,让他饱受仕途之苦,两边不得势,没有一点晋升的机会。唐宣宗大中十二年(856),郁郁不得志的李商隐为盐铁转运使柳仲郢担任盐铁推官。好景不长,在柳仲郢被提拔担任兵部尚书之后,李商隐彻底告别了他的政治生涯回到了故乡,不久便因病离世。

李商隐一生遭遇坎坷,始终生活在政治的旋涡中,生活在朋党之争中,这种痛苦也许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体会一二。青年时代的政治理想,就这样被扼杀在肮脏的政治角力之中。但正是这一经历,让李商隐失去政治生命的同时,获得了人生的复杂况味,这些正是成就一位大诗人的先决条件。

李商隐存诗约六百首,涉及七绝、七律、七古、五绝、五律、五古等多种体裁,可谓诗中巨擘。内容上,不仅有当时流行的感怀诗、咏史诗、咏物诗、寄赠送别诗,还有不少政治诗、爱情诗、寄内悼亡诗、无题诗等,几乎包罗了唐代所有的题材。本书将其诗作归纳分类为:咏史诗、爱情诗及抒情感怀诗三类,想以此来追索李商隐的诗歌艺术特色。李商隐的诗歌追随杜甫对人生对生命的观照,也在诗歌艺术上与杜甫一脉相承。他创作了接近一百首的政治诗,这些诗歌如《富平少侯》《隋宫》《马嵬》《瑶池》《贾生》等大多都以“咏史”的形式再现现实生活,抒发现实感喟。从中我们能深切体会到李商隐在政治的旋涡中理想一再被撕碎的悲情、挣扎与幽怨的低回。这种格调代表了衰落的晚唐的一种典型情绪,也成就了李商隐诗歌独特的味道。

咏史诗是李商隐作品中比例较大的一类诗,大体可分为政治咏史诗和咏怀诗两类。政治咏史诗,大多采用讽喻的笔法,对历史上那些腐朽没落的王朝,对荒淫无度的君主进行嘲讽,目的在于警醒当朝统治阶级,以史为鉴,提醒他们不要重蹈历史覆辙,这算是他抒发自己政治主张的一个宣泄口。而他人生的怀才不遇的种种滋味大多是通过咏怀诗来抒发的,比如书中所选的《安定城楼》《天涯》等。

李商隐的咏物诗则是他作品中另一个不可忽视的品类。他的咏物诗自成一格,体人之所未体,察人之所未察,借助自然界中细致入微的事物,表达丰富而细致的情感,可谓小中见大,落叶知秋。本书中所收录的如《蝉》《流莺》《野菊》《落花》《霜月》《微雨》《细雨》等诗,大多选择那些生长在相对恶劣环境中的细小事物,发现其中的微妙情境,将小物的生存追求与现实的残酷恶劣相对照,在悲剧性的冲突对峙中,发酵悲情,引人深思。这种作诗特点不能不说与诗人的遭遇密不可分,只有身在底层的小人物才能发现那些不起眼的小事物,与之产生内在的共鸣,并由此阐发更深隽的人生苦味。

李商隐的爱情诗则别见一种风情。他虽然因为这命中注定的婚姻卷入朋党之争,因而仕途不顺,却从未在诗歌中对妻子表现出怨恨。相反,大多数诗歌如《夜雨寄北》《正月崇让宅》等,情真意切,缱绻缠绵,表达了对妻子深沉的思念与缅怀,从中可见伉俪情深。这些爱情诗构思新颖,善于捕捉特别的人生场景,将深邃的情感寄寓于看似平淡的细节描写中。

无题诗是李商隐诗歌中个性最突出的精品,历来是诗歌研究的重点、热点。之所以称为无题诗,大体因为下面几点:一种着眼于题目,认为标明无题、以首二字或篇内二字为题、题目本身无意义或与诗意不相涉者,均归为无题,如《锦瑟》《为有》等;一种着眼于题材,认为一部分写艳情或爱情的诗,即使有题,也可归于无题,如《圣女祠》等;一种着眼于体裁,主要指那些以七律为主的爱情诗。关于这些无题诗,历来有两种主要的看法,即爱情说与寄托说。李商隐无题诗的艺术成就是毋庸赘言的。其诗含蓄蕴藉、流丽婉转、意味深长,于唐代众多诗歌中是光芒璀璨的明珠,上不逊李白的飘逸俊朗,下不输乐天的清丽温雅,又独出机杼,朦胧隽永,让人浮想联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而体会又都是回甘无穷,仿似印象画,各有所感,各有所钟,这就扩大了诗的情趣和神韵,丰富了唐代诗歌的艺术成就。

本书选编李商隐诗作共八十篇,结合中学语文教学要求,所选作品皆为思想性及艺术性较优秀的篇章。李商隐诗作中有许多名篇佳句,有的含有深邃的哲理意味,有的富有深刻的思想性。如“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晚晴》)、“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乐游原》)、“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无题》)、“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无题》)等,都蕴含着深邃的哲理,赋予了诗作丰富的思想内涵,并对历代求学者都产生过深远影响。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