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一个有血有肉、性情丰富的爱因斯坦

前言 一个有血有肉、性情丰富的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简介

苦难也罢,

甜蜜也罢,

都来自外界……

年轻的时候,

我孤寂地生活着,

寂寞而痛苦。

临到老来,

却甘之如怡。

爱因斯坦曾在自传封面以一段经典诗句概括了他的一生,包括事业、生活与情爱。

“我们全都获益不浅,全世界都感谢他的教诲;那专属他个人的东西,早已传遍广大人群。他像行将陨灭的彗星,光华四射,把无限的光芒同他的光芒永相结合。”这是爱因斯坦下葬那天,教堂里朗诵歌德悼念席勒的诗,来表达对他的哀思。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1879~1955年),基督徒,犹太人,举世闻名的德裔美国科学家,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和思想巨匠之一。人们称他为20世纪的哥白尼、牛顿。其实,他还应该是20世纪的黑格尔、马克思。今年3月14日是他诞辰130周年的非凡日子,今年5月29日是他的相对论被证实90周年的伟大日子。

爱因斯坦出生于德国乌尔姆市,1886年开始在慕尼黑公立学校读书,1900年毕业于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师范系物理专业,次年加入瑞士国籍,曾在伯尔尼专利局任职。1905年获苏黎世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并先后发表多篇关于狭义相对论的文章(包括著名的公式E=MC2,即能量=质量×光速的平方)。后任苏黎世大学、布拉格德意志大学及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教授。1913年返回德国,任柏林威廉皇帝物理研究所长和柏林大学教授,并当选为普鲁士科学院院士。1915年创立广义相对论。反对一战,支持俄国十月革命。1919年其理论被视为“人类思想史中最伟大的成就之一”,称他是自牛顿以来是最伟大的科学家,哥白尼以来最伟大的思想家;接受德国唯一名誉学位:罗斯托克大学医学博士学位。1921年首次访问美国。

1922年爱因斯坦受到被谋杀的威胁,暂离柏林,赴日本,沿途访问科伦坡、新加坡、香港和上海,途中得知被授予1921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1923年赴哥德堡接受诺贝尔奖。1926年被选为苏联科学院院士,1929年获普朗克奖章。1930年第二次到美国访问,在加利福尼亚州理工学院讲学。1932年同弗洛伊德通信,讨论战争的心理问题;号召德国人民起来保卫魏玛共和国,全力反对法西斯。

1933年纳粹上台,爱因斯坦发表不回德国的声明,受到法西斯政权迫害,其房屋被搜查,财产被没收,著作被焚,不得不迁居美国;后任普林斯顿大学高级研究所教授。1937年声援中国“七君子”;其广义相对论获得重大发展。1938年给五千年后的子孙写信,对资本主义社会现状表示不满。1939年上书罗斯福总统,建议美国抓紧原子能研究,防止德国抢先掌握原子弹。1940年致电罗斯福,反对美国中立政策;取得美国国籍。1943年作为科学顾问参与美国海军部工作。1950年发表电视演讲,反对美国制造氢弹;在遗嘱上签字盖章。1952年以色列第一任总统魏茨曼死后,该国政府邀请他担任第二任总统,遭拒绝。1955年在美国溘然而逝,虽遗嘱低调,仍引起举世哀恸。

爱因斯坦受到如此的尊敬和爱戴,在人们心目中,他就是科学和知识领域里的耶稣基督。这又一次暴露了人类盲从的弱点。可是面对“爱因斯坦”这个名字,追求精神独立的我们沮丧地发现,不盲从也难!

相对论、布朗运动、量子论、激光学说——这些理论诞生近百年来,它们一直是顶尖科学家的书房和实验室的专利。甚至还有一种说法,这些理论诞生之初,世界上只有三个半人能够理解这些深奥的科学原理。时至今日,这些理论在我们普通人看来仍是一头雾水。

那么,我们对爱因斯坦的尊敬和爱戴究竟来自哪里呢?一方面来自于我们对科学界持久而普遍的信任,另一方面则是我们从他的点滴生活中所能看到的非凡人生。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