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滩惊魂

海滩惊魂

约一九六五年左右。青岛。

普通工人何某岁值中年,家中五个子女都未成人,生活很拮据。迫于生计,他经常到四方区西部的海边(此处现已填为陆地),挖蛤蜊变卖,以资家用。

因为这片海滩所处的位置太偏僻了,所以,平时很少有人来。

一个星期天的黄昏,正逢大海退潮。

何某跟往常一样,右手握着小铁叉,左手拎着塑料网兜,来到了那片偏僻海滩。他把外套和鞋子脱下,堆在岸上,只穿着背心和短裤,赤双脚踩着淤泥往海里走了很远。

走到了一片覆着浅浅海水的泥滩处,他蹲下身、低着头,聚精会神地寻找着扁形的小孔(俗称:蛤蜊窝。是蛤蜊喷水而形成的)。

找到后,他便把手中的小铁叉先插进小孔旁的泥沙里,接着翘手腕一掀,小孔里的蛤蜊被掘了出来。然后,再把掘出的蛤蜊熟练地扔进塑料网兜里……

不多时,何某便挖得半网兜蛤蜊。

他随着那些往海里延伸的扁形小孔,不知不觉地来到一个退潮时存留的大水洼旁,这个水洼边分布着不少的蛤蜊窝。于是就蹲下身继续开挖,估计挖完这一片,网兜也差不多装满了,就可以等到明天拿到繁华的海云街上去卖上几个钱了……

此刻,天已渐渐黑下来,周围寂静无声,宽阔的海滩空旷无人,只有微凉的海风时而掠过面庞。

突然间!

何某只觉得自己的后脖颈,被类似人手的一个物体给紧紧卡住了,并且正猛力把他的脑袋朝大水洼处摁下去……

这突如其来的力量使原本蹲着的他一下子跪倒了,双手全力撑住海滩,丝毫不敢松劲儿。

可那个物体的力量太大了,何某的头颈被越压越低,面门离水面越来越近,连撑地的双手也开始向泥沙中陷下。

为避免被摁入水洼中呛死,他极力地转动着头颈,拼命挣扎。然而,无论他怎样挣扎,就是摆脱不了那个类似人手的物体。时间一秒一秒地过去,何某已经快要支撑不住了,他的额头已被摁得浸入了海水里,鼻尖也慢慢触到了水面……

他心想:完了!今天要把小命扔在这里了!

正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离海岸不远的铁路线上,恰巧有一列火车鸣笛驶来。

也许是,受到了尖锐的汽笛声和雪亮的车灯灯光的惊吓,那物体忽然一下子松开了……

万幸的何某得以解脱。他急速爬起身,抹去已蹭在脸上的海水,转过身,四处找寻那个要至于自己死地的物体。寻找了好一会儿,却没发现周围有人的踪迹,也未发觉其他可疑的迹象。

岸上的火车呼啸着飞驰而过。很快,周围又寂静如初了……

“我肯定是遇到传说中的水鬼了!这个水鬼想害死我!”何某想到这里,心中陡升起一股极度的恐惧。

他连小铁叉和半网兜蛤蜊都顾不上捡,就直接狂奔上岸,找到自己放在岸上的鞋子和外套,一溜小跑地回了家……

跑回家后,惊魂未定的何某脸色苍白,浑身不停地打战,筋疲力尽地瘫在了地上。

妻子看到他这幅模样,知道肯定是出了什么大事儿,就赶紧询问缘由。何某将自己在海滩遇险的经过对她讲述了一番。

妻子听完后,也吓得不轻。她急忙搬了个板凳放在电灯下,扶何某坐上去,并就着灯光,仔仔细细地察看丈夫的后颈部……

奇怪的是,却没发现任何的伤痕。

“绝对是碰上了水鬼!”夫妻俩齐口同声地这么说……

惊遇此事后,何某彻底被吓破胆了。至今四十年了,他却始终没敢再踏近那片海滩半步。

【青青岛社区*佐罗的马甲】 跟帖:是不是被大章鱼类的海物给缠住了?

【青青岛社区*吉泉】 跟帖:楼上说的大章鱼什么的根本不可能,要是被大章鱼类的东西缠住了,脖子上哪能没有明显的伤痕?我想何某大概是被正在网鱼的渔网给挂住了脖颈。

【笔者】回复:不应是被大章鱼类的海物给缠住的,这类海物触爪上带有吸盘,在何某的后脖颈上会留下伤痕的。

若被渔网的网绳所挂,何某来回转头摩擦,同样会留下伤痕的。若是踩了海蛇,应当是被缠住腿部,而非缠住脖颈。

【笔者】认为:当然不是遇到什么鬼。我觉得,何某很可能是遇上了一种海怪,民间称之为“海和尚”。

据老渔民们讲,“海和尚”极其罕见,它趴在海滩上时,像一团暗红色的肉,浑身上下柔软无毛,首似猴头,头上有一对大眼睛。

“海和尚”大小如同五、六岁的小孩,有两条前鳍和两条后鳍,很像人类的胳膊和腿,而且有双手和双脚,也与人类的手脚类似。它在海中的游姿和习性有点类似海豹。

解放前,在青岛沿海的海滩上,曾有人见过它。

再就是一九五四年左右,在“崂山头”东侧的海里,有几位渔民乘小船出海捕鱼。刚下好渔网,船忽然左右晃动起来。水中一个怪物抓住左船梆探出半个身子,瞪着大眼睛朝船上看,把几位渔民吓了一大跳,不一会儿,此怪物就潜水游走了。

渔民中有人知晓,那是一只“海和尚”。因迷信,第二天,他们赶紧到海边烧香,以求平安。

我想,那位何某很可能是触到了正趴在海滩上的“海和尚”。被“海和尚”从侧后方,用“手”摁住了后脖颈。后,被火车鸣笛和火车头的灯光惊扰,它松开“手”缩回前鳍仍伏于海滩上。

因“海和尚”的颜色跟淤泥、礁石相近,天又黑,所以,何某惊慌中四处寻找,最终没能发现它。

据老渔民们介绍,“海和尚”确实具有伤人的能力。

【天涯社区*二筒专家】 跟帖:楼主提到的“海和尚”在我们汕头地区也有流传。据老人们的描述,“海和尚”的外形是跟人几乎一样的。我们这里还有一句调侃懒人的俗语:力过海和尚(这个“力”字是方言,意思是“勤劳”)。换句话说就是,“海和尚”是一种非常懒惰的海洋生物。

【天涯社区*骑士唱片】 跟帖:我是汕头的。我们这里的老人们说过,海里有这种水猴。红色的,无毛,是吃海藻的。

【笔者】猜想:几十年前,国外科学家曾提出“一部分水猿登陆演化成人,一部分水猿继续留在水里”的观点。但是,根据目前所发现的鱼骨化石表明,古猿是在很晚的时期才掌握了捉鱼的技能的,这与古猿从水中来的观点相冲突,另外缺少水中古猿的化石证据。

我的观点是“入水古猿说”,我推测远古时期地球曾发过大洪水或岛屿陆地下沉,一部分古猿或陆地灵长类动物被迫进入水中生存,并逐渐适应了水中生活留在了水里,因为在海洋里,海洋生物是不可能直接进化成灵长类猿的。

入水古猿是以磷虾、海藻、幼鱼为食,自然也不会去吐什么鱼骨。至于,关于“鱼骨化石的证明,古猿很晚才学会捉鱼技能”一说,这许是仍留在陆地上的古猿所为,与已入水生活的古猿毫不相干。

我认为本篇民间传言的“海和尚”很可能是“入水猿”。自古民间就有“海里有水鬼”的传言,也许跟这“海和尚”有关。卡车碾过红袄就能躲过梦里的那场车祸吗……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