辑一 头饰

辑一 头饰

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戴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珮,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

王熙凤的金丝八宝攒珠髻

王熙凤在《红楼梦》中的第一次出场,非常经典。所谓“人未到,声先至”,与林黛玉的谨小慎微形成强烈对比。

《红楼梦》第三回,黛玉初进贾府,与贾母抱头痛哭后,刚刚见过众人,“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

心里这样想着,就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

怎么个“彩绣辉煌”?这个王熙凤,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戴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珮,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头上,脖子上,身上,全部描述到位。回头问你:她头上到底戴了什么?啊?赶紧倒回去看: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好复杂,只觉她头上彩绣辉煌一片,看不清。如果我说,王熙凤一出场头上仅戴了一罩一钗。你信吗?

这个头罩,就是“金丝八宝攒珠髻”。我们来拆分一下:金丝髻,金丝八宝髻,金丝八宝攒珠髻。即(金丝 +八宝 +攒珠)髻。

金丝髻。髻,即头髻,将头发盘在头顶或脑后,束成发结。发髻是历朝历代妇女的爱美“自留地”。先秦至明代,“堕马髻”“飞云髻”“鸳鸯髻”“惊鹄髻”“栖凤髻”等发式此起彼伏,数不胜数。这当中最离奇的是先秦的“高鬟望仙髻”——头发要盘得很高,最高的有九层。哪有这么多头发?爱美女子想出来的办法是:以假发髻为壳,套于真发之上,这种假发髻后来得名曰“鬏髻”。

究其道理,与女人涂口红同一理。女人嘴唇红润,说明血气旺身体好,涂口红的本意是身体健康的表白。而女人头发又密又长,说明肾功能好,不但自己身体好,还容易生养孩子,生出来的孩子先天条件也好。所以说,任何流行都是有其背后动机的。

这个假发壳呢,后来越来越讲究。到了明朝后期,社会较富裕,大富大贵人家,开始以金银丝编“鬏髻”。

明代有四大细金工艺,其中之一即“花丝工艺”,即将金、银、铜等抽成细丝,要经历堆、垒、编、织、掐、填、攒、焊等八种手法,才能成为一件完整的作品。而每种工艺细分起来又是千变万化的。

制作金丝髻,工艺更为繁复。制胎造型、花丝成型、烧焊、咬酸(酸洗)等程序后,尚且只是半成品。再经烧蓝、提亮,才出来成品。

可想而知,金丝髻不是一般女人能够拥有的。

王熙凤的髻,在金丝髻基础上更进一步,是金丝八宝攒珠髻。

八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八种宝石(或半宝石)材质,而是我国常见的一种传统纹饰,源于佛教八宝。图形依次为:轮、螺、伞、盖、花、瓶、鱼、盘。也就是说,王熙凤的金丝髻上编织有图案,图案花纹为八宝。

攒珠,就是在金丝八宝髻上,再镶嵌上珠子。在清代因为清王朝的龙兴之地——东北的白山黑水间——产珍珠,所以清代流行珍珠,而曹雪芹为清代人,王熙凤的金丝八宝攒珠髻上,镶嵌的应该就是珍珠。

第二十八回,薛蟠弄了张药方,配药时需要珍珠,来找王熙凤。薛家“珍珠如土金如铁”,要珍珠为何还要来找王熙凤?因为此珍珠一定要是女人头上戴过的。王熙凤没办法,把两枝珠花儿现拆了给他。

(清 )铜胎画珐琅八宝双喜字背把镜 图片来自故宫博物院官方网站

这么一个金丝八宝攒珠髻,单独套在头上,是要掉下来的,必须用个发钗卡住。这个发钗,就是“朝阳五凤挂珠钗”。

发卡有两种。单条的叫“簪”。越剧有个名曲叫《碧玉簪》。双条的叫“钗”。白居易《长恨歌》中,“钗留一股合一扇”,说的就是将双股的钗分开,杨贵妃自己留一股,送给唐明皇一股。

朝阳五凤挂珠钗,指钗头部位饰有五只朝阳之凤。五个凤头,凤嘴各衔着一串垂下来的珠子,一走动,五挂珠子轻轻晃动,与步摇的效果一致。

请参看掉了珠子的金凤簪:

由此可见,王熙凤首次出场并非盛装,头上仅一罩一钗,只是日常打扮而已。见一个远道而来的无依无靠的小表妹,用不着盛装,是吧?但这两件头饰均非等闲之物,其材质之珍贵、做工之奇巧、设计之华丽,无不体现贾家的富贵堂皇,与宫里的也相差无几。

(明永乐)金凤簪图片 来自江西博物馆官方网站

我们再来看王熙凤的一身妆扮。黄金色为主的头饰,配大红衣服,再衬以翡翠绿裙子,外面罩一件石青银褂子。颜色的主调是金色、红色、绿色、亮银色,完全是外放的、闪烁的,给人很浓烈耀眼的感觉。王熙凤作为贾家的管家,她的行头也即是贾家的门面。王熙凤一出场,贾家门面就撑住了。

(清)点翠多宝发簪 余芝晓女士藏

(清)点翠嵌珠宝五凤钿 图片来自故宫博物院官方网站

第三回 贾雨村夤缘复旧职 林黛玉抛父进京都(节选)

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戴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珮;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黛玉连忙起身接见。贾母笑道:“你不认得他,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

黛玉正不知以何称呼,只见众姊妹都忙告诉他道:

“这是琏嫂子。”黛玉虽不识,也曾听见母亲说过,大舅贾赦之子贾琏,娶的就是二舅母王氏之内侄女,自幼假充男儿教养的,学名王熙凤。黛玉忙陪笑见礼,以“嫂”呼之。

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谅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说着,便用帕拭泪。贾母笑道:“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你妹妹远路才来,身子又弱,也才劝住了,快再休提前话。”这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又忙携黛玉之手,问:“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一面又问婆子们:“林姑娘的行李东西可搬进来了?带了几个人来?你们赶早打扫两间下房,让他们去歇歇。”

宝玉的辫子

宝玉的发式为何引起广泛争论?发式真的能在人际交往中节省成本吗?

那时,贾宝玉13岁。

《红楼梦》第二十一回,史湘云来贾府做客,住在林黛玉的潇湘馆。宝玉爱凑热闹,早晚都来潇湘馆报到,惹得他的丫头袭人都不高兴了。

这天宝玉一起床就过来了,和她们一起洗漱后,央求史湘云替他梳头。

“湘云只得扶过他的头来,一一梳篦。在家不戴冠,并不总角,只将四围短发编成小辫,往顶心发上归了总,编一根大辫,红绦结住。自发顶至辫梢,一路四颗珍珠,下面有金坠脚。湘云一面编着,一面说道:‘这珠子只三颗了,这一颗不是的。我记得是一样的,怎么少了一颗?’(哎?这个细节袭人肯定早发现了吧?袭人原名就叫珍珠。)宝玉道:‘丢了一颗。’湘云道:‘必定是外头去掉下来,不防被人拣了去,倒便宜他。’”

海水珍珠 作者自藏

好想有个女儿,替她编这样一根辫子,自发顶至辫梢,一路四颗珍珠,下面压个金坠脚。

不过,宝玉这个发型到底是什么样子,历来争论不休。有的说,既然是短发编成的小辫,就没法攒至顶中。有的说,不用把辫子编到头再总编成大辫,而是至顶中散开再束成一辫。

关于这个“金坠脚”,争论也很多。有的同意1987年版电视剧《红楼梦》的处理,即大辫子松挽上去,坠脚在每条小辫下坠着。有的不同意,说坠脚的意思是“垂着的事物、使……落下的事物”,这里就是“使辫子落下的事物”,所以不可能是电视中演的那个位置。的确应该是在大辫末端,参看清代的“冬朝冠”,宝玉的辫子也许就是这个形制的变种。末端红色的就是“坠脚”。

大家一致的意见也有:这个辫子梳一下得多长时间?!

说起头饰,通常想到的就是簪、钗、冠等等。但像宝玉这样将发饰编进头发里的,少见。正因为这种发型离我们已远,我们才惊讶好奇。

(清)冬朝冠 图片来自故宫博物院官方网站

然而真的少见吗?

我们在《古珠之美》中,谈到西藏阿里的东嘎壁画窟时,有一幅《土地女神出行图》。那位骑马女神,身披红色长袍,头戴白帽,帽后红幡飘扬。白帽下,长长的黑发披散,黑色长发上缀满宝石……

而关于古珠中的镶蚀红玉髓,也有个传说。说是西藏本教有一位水灵(类似于我们说的巫婆),来自西方古国,她的发髻编成八束,均以红玉髓和天珠来装饰。

土地女神出行图摘自《西藏阿里东嘎壁画窟》

所以,将宝石、半宝石编进发辫,古已有之。即使现在,泛喜马拉雅地区的人,还是喜欢将彩条编进辫子,一头五彩缤纷。而汉族,不知从哪个朝代起,已将辫子与头饰分离。头饰只是卡进或插进头发,一般不编进头发。

要梳宝玉这样的发型,必备的条件是:有钱,有闲,仆人众多,有上流社会的审美,还有,就是有显示独特与威仪的需要……

对了,发饰的重要性之一,在于其能很好地标示身份。瞄一眼,便知你是什么社会阶层、什么身份的人。

我国古代有不少这些标识指南。比如:

《礼记 ·内则》说:“女子……十有五年而笄。”看到少女头上有笄,表示成年了,如果对她有意思,可以请媒婆上门去提亲了。

《后汉书 ·舆服志》记载了太皇太后、皇太后入庙时所佩戴的首饰:“簪以玳瑁为擿,长一尺,端为华胜,上为凤皇爵,以翡翠为毛羽,下有白珠,垂黄金镊。左右一横簪之,以安帼结。诸簪珥皆同制,其擿有等级焉。”等级怎么区分?看簪子的头部。古代还规定罪犯不许戴簪,就是贵为后妃,如有过失,也要退簪。

《红楼梦》第五十三回,写贾府过年,皇宫里有赏赐下来,阖家要对皇帝的恩惠千恩万谢。“次日五鼓,贾母等又按品大妆,摆全副执事进宫朝贺,兼祝元春千秋。”看,是按照品级梳妆打扮起来的。

所以,头饰不仅仅是为了美观,更重要的是,它将主人的身份、社会阶层摆在明面上,大家一看就明白,明白你的权利与责任,这样可以很好地节省人际交往成本,有利于高效维护社会秩序。

话说回来,宝玉的头发自发顶至辫梢,一路四颗珍珠,湘云替他梳头时,发现“这珠子只三颗了,这一颗不是的”。少了的那颗珍珠,是丢了?给人了?还是薛蟠拿去配药了?书里一直没交代。

第二十一回 贤袭人娇嗔箴宝玉 俏平儿软语救贾琏(节选)

黛玉起来叫醒湘云,二人都穿了衣服。宝玉复又进来,坐在镜台旁边,只见紫鹃、雪雁进来服侍梳洗。湘云洗了面,翠缕便拿残水要泼,宝玉道:“站着,我趁势洗了就完了,省得又过去费事。”说着便走过来,弯腰洗了两把。紫鹃递过香皂去,宝玉道:“这盆里的就不少,不用搓了。”再洗了两把,便要手巾。翠缕道:“还是这个毛病儿,多早晚才改。”

宝玉也不理,忙忙的要过青盐擦了牙,嗽了口,完毕,见湘云已梳完了头,便走过来笑道:“好妹妹,替我梳上头罢。”湘云道:“这可不能了。”宝玉笑道:“好妹妹,你先时怎么替我梳了呢?”湘云道:“如今我忘了,怎么梳呢?”宝玉道:“横竖我不出门,又不带冠子勒子,不过打几根散辫子就完了。”说着,又千妹妹万妹妹的央告。湘云只得扶过他的头来,一一梳篦。在家不戴冠,并不总角,只将四围短发编成小辫,往顶心发上归了总,编一根大辫,红绦结住。自发顶至辫梢,一路四颗珍珠,下面有金坠脚。湘云一面编着,一面说道:“这珠子只三颗了,这一颗不是的。我记得是一样的,怎么少了一颗?”宝玉道:“丢了一颗。”湘云道:“必定是外头去掉下来,不防被人拣了去,倒便宜他。”

黛玉一旁盥手,冷笑道:“也不知是真丢了,也不知是给了人镶什么戴去了!”宝玉不答,因镜台两边俱是妆奁等物,顺手拿起来赏玩,不觉又顺手拈了胭脂,意欲要往口边送,因又怕史湘云说。正犹豫间,湘云果在身后看见,一手掠着辫子,便伸手来“拍”的一下,从手中将胭脂打落,说道:“这不长进的毛病儿,多早晚才改过!”

真真国的祖母绿

我们一个朋友,天文地理无所不知,思维能力超强,大家叫她“大仙”。

大仙说:“大凡绿色的东东,都很难‘伺候’。你佩戴着吧,一不小心就显得乡里乡气,土。”可不,你想想,翡翠、绿松石、孔雀石、绿琉璃,如果单独佩戴,大部分人都会出错,拉低气质。

说到绿色,脑子首先反应的是翡翠。但其实,如今一霸华人天下的翡翠,在历史上并不出名。史书上对翡翠的记载很少,千百年里,翡翠在珠宝界没名气没地位,默默无闻许多个世纪,直到慈禧太后喜欢它,它才摇身一变成为首饰中的宠儿。

但有另一样绿色宝石,大仙说了,唯有这种绿,浓郁泼亮,绿到人心里清透,将黄种人的皮肤衬白,提升气质。

何也?祖母绿!

祖母绿的绿,绿中带点蓝,不经意中又有点黄,是自然界让眼睛最舒服的一种天然颜色。无论阴天还是晴天,无论在人工光源还是自然光源下,它总是发出清澈浓艳的光芒,让人赏心悦目,百看不厌。

神秘的祖母绿。一念叨这个名儿,哎,不对劲了。祖母绿?难道是适合老奶奶戴的绿色珠宝吗?错错错。我国对祖母绿的记载,最早见于元末明初陶宗仪的《辍耕录》。《辍耕录》是一本有关元朝史事的札记。作者陶宗仪,亦非一般人物,其母出自赵孟家族。

祖母绿项链 何岚女士藏

问儿子:“王羲之与谢灵运什么关系?”他反问:“有关系吗?”有啊。王羲之生了七子一女,唯一的女儿名孟姜。孟姜嫁给了当时的大族刘家,生一子一女。孟姜之女刘氏又嫁给了谢玄(谢安之侄)之子,生有一子,这就是著名山水诗人谢灵运。所以谢灵运是王羲之的重外孙。

所以说嘛,天下名人是一家。

《辍耕录》在卷七的“回回石头”条目中说:“回回石头,种类不一,其价亦不一。”其中绿石头有三种,分别是:助把避深(上等暗深绿色)、助木剌(中等明绿色)、撒卜泥(下等带石,浅绿色)。

“助木剌”为波斯语 zumurud的音译。也有人根据发音翻译成“助木鲁”“子母绿”“芝麻绿”等。直到近代才统称其为“祖母绿”。

所以“祖母绿”只是译音,和祖母没有任何关系。有人说它老气,说是专供上年纪女性佩戴的,那真是望文生义了。

祖母绿是国际珠宝界公认的四大名贵宝石之一。其余三者为钻石、红宝石、蓝宝石。

祖母绿又是绿色宝石之王。

在我国,关注祖母绿的人还不多。人们普遍认为祖母绿是西方宝石,跟我们关系不大。你看,陶宗仪的《辍耕录》不是也说它是“回回石头”吗!西域的。

祖母绿素面戒指 作者自藏

但其实不是哦,《红楼梦》就记载了这种宝石。也就是说,曹雪芹是知道祖母绿的。

《红楼梦》第五十二回,薛宝琴与众姐妹论诗文。她说:“我八岁时节,跟我父亲到西海沿子上买洋货,谁知有个真真国的女孩子,才十五岁,那脸面就和那西洋画上的美人一样,也披着黄头发,打着联垂,满头带的都是珊瑚、猫儿眼、祖母绿这些宝石;身上穿着金丝织的锁子甲洋锦袄袖;带着倭刀,也是镶金嵌宝的,实在画儿上的也没他好看。有人说他通中国的诗书,会讲五经,能作诗填词,因此我父亲央烦了一位通事官,烦他写了一张字,就写的是他作的诗。”

(清)金嵌珠宝圆花 图片来自故宫博物院官方网站 中心为一大块祖母绿,外围嵌两圈小颗的祖母绿与红宝石,最外嵌一圈珍珠

一个真真国的少女,会写中国古体诗。这女孩要是生活在现代,就要来中国上电视参加“古诗词”擂台赛了。这女孩怎么个样子呢?宝钗、黛玉他们没见过外国女孩子,所以薛宝琴要描述一番:她头上“披着黄头发,打着联垂,满头带的都是珊瑚、猫儿眼、祖母绿这些宝石”。

你要说了,真真国女孩,那不还是外国吗?曹雪芹有没有写中国人佩戴祖母绿?那好,干脆来个猛的吧。曹雪芹写《红楼梦》之前几百年,明代,上层社会即大肆流行祖母绿。

梁庄王是明代第四任皇帝明仁宗第九子,卒于1441年。其陪葬品中,有5000多件金银珠宝玉器。其中镶嵌的珠宝有18种,700多粒。主要有红宝石、蓝宝石、祖母绿、金绿宝石猫眼、东陵石、珍珠、水晶和绿松石等。从宝石品质和内含物特征看,四大名宝石的产地当时都不在国内。

一百七十多年后,到了明末,上流社会对各类宝石包括祖母绿的喜爱变本加厉。万历帝的定陵,出土首饰多达240余件。首饰上现存镶嵌各类宝石587颗。除红宝石、蓝宝石外,祖母绿的使用非常之多。万历帝的一条腰带上,镶嵌有20块优质祖母绿,并由91颗红宝石和大量珍珠围拱。

明代小说《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怎么描述那个百宝箱的?

百宝箱共分四层:

第一层:“翠羽明珰,瑶簪宝珥,充牣于中,约值数百金”。有人粗略比较过,明中期的百金,约略相当于现在的50多万人民币。数百金,也就是几百万人民币。

第二层:“乃玉箫金管”。玉箫金管,说的是用金、玉等名贵材质做成的乐器,这与杜十娘的职业有关。杜十娘作为一个名妓,乐器自然样样在行。收藏的乐器,也自然是名贵的。

(明)梁庄王金镶宝石带 图片来自湖北省博物馆官方网站 全带共镶蓝宝石、祖母绿、金绿、金绿宝石猫眼、石英猫眼、绿松石、绿柱石、东陵石等宝石98颗

(明)梁庄王金镶宝石绦环 图片来自湖北省博物馆官方网站 共存镶宝石14颗,其中祖母绿宝石4颗

第三层:“尽古玉紫金玩器,约值数千金”。尽是一些什么呢?古玉等珍贵古董,价值约数千金,几千万人民币。

第四层:最后一箱了,箱中还有一个匣子,可见其宝贵程度。打开匣子,里面有什么?“夜明之珠,约有盈把。其他祖母绿、猫儿眼,诸般异宝,目所未睹,莫能定其价之多少。”这价值,无法估算了。

前三层全部扔江里了,最后,十娘抱持宝匣,向江心一跳。众人急呼捞救。但见云暗江心,波涛滚滚,杳无踪影。

可惜啊……

明万历年间谢肇淛的笔记《五杂俎》中记道:“今世之所宝者,有猫儿眼、祖母绿……鹘石、蜡子等类。”明朝时好的祖母绿折价四百换,即一两重的祖母绿可以折换四百两黄金,可见其珍贵。如此贵重的祖母绿,全部是外国进口的。所以,如果你说晚明外贸不发达,我是不会相信的。

到了清代,祖母绿仍是上流社会追捧的宝物。嘉庆皇帝查抄贪官和珅的家产时,在大量的珠宝中就发现有多块祖母绿宝石。曹雪芹家想必也收藏祖母绿,要说曹雪芹没见过祖母绿,那是不太可能的。

第五十二回 俏平儿情掩虾须镯 勇晴雯病补雀金裘(节选)

宝琴笑道:“这一说,可知是姐姐不是真心起社了,这分明难人。若论起来,也强扭的出来,不过颠来倒去弄些《易经》上的话生填,究竟有何趣味。我八岁时节,跟我父亲到西海沿子上买洋货,谁知有个真真国的女孩子,才十五岁,那脸面就和那西洋画上的美人一样,也披着黄头发,打着联垂,满头带的都是珊瑚、猫儿眼、祖母绿这些宝石;身上穿着金丝织的锁子甲洋锦袄袖;带着倭刀,也是镶金嵌宝的,实在画儿上的也没他好看。有人说他通中国的诗书,会讲五经,能作诗填词,因此我父亲央烦了一位通事官,烦他写了一张字,就写的是他作的诗。”众人都称奇道异。宝玉忙笑道:“好妹妹,你拿出来我瞧瞧。”宝琴笑道:“在南京收着呢,此时那里去取来?”

宝玉听了,大失所望,便说:“没福得见这世面。”黛玉笑拉宝琴道:“你别哄我们。我知道你这一来,你的这些东西未必放在家里,自然都是要带了来的,这会子又扯谎说没带来。他们虽信,我是不信的。”宝琴便红了脸,低头微笑不语。宝钗笑道:“偏这个颦儿惯说这些白话,把你就伶俐的。”黛玉道:“若带了来,就给我们见识见识也罢了。”宝钗笑道:“箱子笼子一大堆还没理清,知道在那个里头呢!等过日收拾清了,找出来大家再看就是了。”又向宝琴道:“你若记得,何不念念我们听听。”宝琴方答道:外国的女子也就难为他了。宝钗道:

“记得是首五言律,”

“你且别念,等把云儿叫了来,也叫他听听。”说着,便叫小螺来吩咐道:“你到我那里去,就说我们这里有一个外国美人来了,作的好诗,请你这‘诗疯子’来瞧去,再把我们‘诗呆子’也带来。”小螺笑着去了。

半日,只听湘云笑问:“那一个外国美人来了?”一头说,一头果和香菱来了。众人笑道:“人未见形,先已闻声。”宝琴等忙让坐,遂把方才的话重叙了一遍。湘云笑道:“快念来听听。”宝琴因念道:

昨夜朱楼梦,今宵水国吟。

岛云蒸大海,岚气接丛林。

月本无今古,情缘自浅深。

汉南春历历,焉得不关心。

芳官的耳坠

一个小丫头为何总摆小姐脾气?芳官不会做事却爱惹事,宝玉为何偏偏宠爱她?芳官的耳坠“硬红镶金大坠子”到底是啥?

宝玉的怡红院中有个小精灵,名叫芳官。

芳官是唱戏的女一号。戏子怎的进了贾府宝地即贾宝玉的怡红院?

原来,当初为了元春省亲,贾府特意去江南买来十二个戏子。省亲结束后,这些戏子也就留在了贾府,以供不时之需。现在呢,宫里有个老太妃去世了,按照规定,凡有爵位的家庭,一年内不得筵宴音乐。因此,各官宦之家,凡是养着戏班子的,一律解散。

杭州人读到这段很有感慨的。大戏剧家洪升,就是因为在康熙二十八年佟皇后丧期,招戏班在家中演出《长生殿》而被弹劾“大不敬”下狱,革去国子监监生之名,彻底失去了当官的机会。贾家遣散这十二个戏子时,是去是留让她们自己选择。自愿留下的当中,贾母挑了文官自使,将正旦芳官指与宝玉,将小旦蕊官送了宝钗,将小生藕官指与了黛玉,将大花面葵官送了湘云,将小花面豆官送了宝琴,将老外艾官送了探春,尤氏便讨了老旦茄官去。

芳官由女一号变成了怡红院的使唤丫头。

但是,这个丫头可不一般,爱玩爱闹,恣意任性。一会儿将宝玉的自鸣钟拆坏了,一会儿挑肥拣瘦连鸭子都嫌起油腻来,一会儿和自己的干妈开骂,一会儿还跟赵姨娘厮打起来。

而且,芳官不会针线,不会端茶倒水,不会察言观色侍候人。她眼里没活儿,总要人家吩咐了才去做事。这样一个不称职的丫头,是凭什么赢得宝玉宠爱的?

凭着明星范儿!

范儿之一:天真烂漫,风情万种。芳官被买进来,虽然身份也是奴才,但她不需要像晴雯、袭人她们那样,从小就学着做女工、学习如何周到体贴服侍主人。芳官训练的是舞蹈、唱腔、背台词、表演。在台下是奴才,在台上,她可是小姐、公主、仙女。女一号为了保养手足的轻灵和身段的优美,平时断断不会去干粗活儿。她穿惯了漂亮的行头,吃惯了为保养皮肤和嗓子而特定的小灶。因而,芳官的气质,明显区别于其他丫头。

范儿之二:言辞优美,出口成章。芳官虽然没读过书,但戏文背了很多。况且,她唱的是昆曲。昆曲唱词的优美是首屈一指的。对众多戏中女子心情与命运的理解,也使她肚里有货,视野比其他丫头要宽泛得多。所以宝玉喜欢跟她聊天玩耍。女一号天生喜欢大场面,人越多演兴越浓,这使得芳官在丫鬟群里特别会咋呼,有一种伶牙俐齿的爽朗。她和宝玉的对话,也不太像丫头对主人,倒更像哥们儿姐们儿,这也使宝玉觉得新鲜。

范儿之三:领衔时尚,引领潮流。《红楼梦》第六十三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写大伙儿给宝玉过生日。了不得,大美女们都来了,群芳争艳。这种情景下,作者给芳官来了个大特写。

作者写道,晴雯将查夜的林之孝家的等众人送走后,关了门,要开始庆贺生日了。

麝月摆上酒果。袭人道:“不用高桌,咱们把那张花梨圆炕桌子放在炕上坐,又宽绰,又便宜。”说着,大家就抬了来。麝月和四儿去搬果子,用两个大茶盘分了四五次方搬运了来。两个老婆子蹲在外面火盆上筛酒。

你看,大伙儿都在忙,芳官在干吗呢?

宝玉“倚着一个各色玫瑰芍药花瓣装的玉色夹纱新枕头,和芳官两个先划拳。当时芳官满口嚷热,只穿着一件玉色红青酡三色缎子斗的水田小夹袄,束着一条柳绿汗巾,底下水红撒花夹裤,也散着裤腿。头上眉额编着一圈小辫,总归至顶心,结一根鹅卵粗细的总辫,拖在脑后。右耳眼内只塞着米粒大小的一个小玉塞子,左耳上单带着一个白果大小的硬红镶金大坠子,越显的面如满月犹白,眼如秋水还清。引的众人笑说:‘他两个倒像是双生的弟兄两个。’”

看见没?芳官的打扮真是风情万种,竟然可以与宝玉一比高下。其他不说,看她戴的耳环:右耳眼内塞着米粒大小的一个小玉塞子,左耳上戴着一个白果大小的硬红镶金大坠子。

和田白玉、老红玛瑙、碧玉三色耳环 作者自藏

太过分了,现代人也难追这份时尚。

按说在宝玉房里,什么金、玉、宝石、琉璃没有?只怕又多又大,每天换式样也戴不完。偏巧芳官就要与众不同,她玩雅巧,玩不对称之美。

一只耳朵在耳眼内塞一颗米粒大小的小玉塞子,注意哦,不是塞在耳朵眼里,而是塞在耳垂上的洞眼里。现在也一样,打了耳洞如果不挂耳饰,洞眼会慢慢长回去,所以要用个东西塞住。

这个尚好理解。另一只耳朵呢,一个白果大小的硬红镶金大坠子?白果大小无须说明,白果就是我们吃的银杏果。硬红镶金大坠子是啥?

硬红,很少能在书上看到。查得《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十七,写道:“程宰在市上看见大商将宝石二颗来卖,名为硬红,色若桃花,大似拇指,索价百金。程宰夜间与美人说起,口中啧啧称为罕见。”

由此看来,硬红应该是指红宝石。而色若桃花,基本是红宝石中的中下等材质。

这倒使我想起有一次,梁慧刚从泰国回来,拿出一长串老金子,金珠子花样各异,下面有一颗镶金的红宝石坠子,约有两颗白果大小,色泽真的类似桃花。

(清)金镶珠宝松鼠簪 图片来自故宫博物院官方网站 金簪两端各嵌饰红宝石1粒

当时我嫌弃道:“这红宝石不通透,质地不够好。”梁慧认真地看着我,说:“姐姐,这么大一颗红宝石,质地通透的,你知道要多少钱吗?”以那颗红宝石镶金坠子往芳官耳边一比画,终于知道为何能衬得芳官“面如满月犹白,眼如秋水还清”。芳官毕竟曾经是明星。在任何时代,明星总是时尚的风向标。

高古红玛瑙、绿松石、一级和田白玉玉兰花耳环 作者自藏

和田玉、95于田料、扬州工玉兰花耳环 作者自藏

第六十三回 寿怡红群芳开夜宴 死金丹独艳理亲丧(节选)

这里晴雯等忙命关了门,进来笑说:“这位奶奶那里吃了一杯来了,唠三叨四的,又排场了我们一顿去了。”麝月笑道:“他也不是好意的,少不得也要常提着些儿。也堤防着怕走了大褶儿的意思。”说着,一面摆上酒果。

袭人道:“不用高桌,咱们把那张花梨圆炕桌子放在炕上坐,又宽绰,又便宜。”说着,大家果然抬来。麝月和四儿那边去搬果子,用两个大茶盘做四五次方搬运了来。两个老婆子蹲在外面火盆上筛酒。宝玉说:“天热,咱们都脱了大衣裳才好。”众人笑道:“你要脱你脱,我们还要轮流安席呢。”宝玉笑道:“这一安就安到五更天了。知道我最怕这些俗套子,在外人跟前不得已的,这会子还怄我就不好了。”众人听了,都说:“依你。”于是先不上坐,且忙着卸妆宽衣。

一时将正装卸去,头上只随便挽着纂儿,身上皆是长裙短袄。宝玉只穿着大红棉纱小袄子,下面绿绫弹墨袷裤,散着裤脚,倚着一个各色玫瑰芍药花瓣装的玉色夹纱新枕头,和芳官两个先划拳。当时芳官满口嚷热,只穿着一件玉色红青酡三色缎子斗的水田小夹袄,束着一条柳绿汗巾,底下水红撒花夹裤,也散着裤腿。头上眉额编着一圈小辫,总归至顶心,结一根鹅卵粗细的总辫,拖在脑后。右耳眼内只塞着米粒大小的一个小玉塞子,左耳上单带着一个白果大小的硬红镶金大坠子,越显的面如满月犹白,眼如秋水还清。引的众人笑说:“他两个倒像是双生的弟兄两个。”

龄官的金簪子

《红楼梦》第三十回,有段场景极美,让人看过很难忘怀。端午节前一天,贾宝玉从母亲处回来。大观园内“赤日当空,树阴合地,满耳蝉声,静无人语”。

刚到蔷薇花架,只听到哽咽之声。正当五月,蔷薇花花叶茂盛。宝玉悄悄隔着篱笆洞儿一看,只见一个女孩子蹲在花下,手里拿着根簪子一面在地下抠土,一面悄悄地流泪。

宝玉起先还以为有人学黛玉葬花,嫌她东施效颦。但细看之下发现,她虽然用金簪划地,却并不是掘土埋花,竟是向土上画字。宝玉的眼睛随着簪子起落,一直一画一点一勾地看了去,数一数,十八笔。自己又在手心里用指头照着写,猜是个什么字。写成一想,原来就是个蔷薇花的“蔷”字。

有人读得细,宝玉跟着龄官一笔一画,他也跟着宝玉一笔一画,怎么画都觉不对啊,简化字“蔷”是14笔,而繁体字“薔”为16笔,怎么会是18笔呢?过去,回字有四种写法。孔乙己早说过了嘛!繁体字的“薔”,草字头断开,下面应为“囬”,正好18笔。

回到书上,那蔷薇架里面的龄官,面对开得正盛的灼灼蔷薇,触景生情,画了几十个“蔷”,已是痴了一般,以至被雨淋湿了都恍然不觉,哪里知道隔着篱笆悄悄看的宝玉竟也呆呆地看痴了……

龄官对贾蔷的爱,已浓烈到了无法排解的程度。

回头一想,龄官那枚金簪子,在地上画了一个又一个“蔷”字,恐怕已磨掉一大截了吧。可惜啊。

簪子,头部尖细,尾部有一个圆疙瘩,用于固定头发式样。尖细处便于插入发髻,尾部的小疙瘩使其不易滑脱。

金簪银簪,式样非常多。繁复到一定程度便成了步摇。龄官拿的金簪子,想必是简单款式,不然很难拿捏的。这倒使我想起一个故事:《女红余志》中记载,魏文帝的宫人陈巧笑挽髻时,不用别的首饰,只用一支圆顶金簪插在发髻中。要知道魏晋时女子头上的装饰非常多,而这一个魏文帝看了很觉清新,赞赏说:“玄云黯霭兮金星出。”意思是浓墨乌云里露出了闪耀的金星。后来这种精致简洁的簪常被叫作金顶簪。

《红楼梦》中写头饰无数。宝玉一出场,头饰就令人惊艳:“头上戴着束发嵌宝紫金冠,齐眉勒着二龙抢珠金抹额”,转身出现,又是“头上周围一转的短发,都结成小辫,红丝结束,共攒至顶中胎发,总编一根大辫,黑亮如漆,从顶至梢,一串四颗大珠,用金八宝坠角。”

龄官的金簪子如此简单,在书中却有浓墨重彩的效果。

我们这一代女性,生活较为粗糙简单。虽有浓密青丝发,却从未用过簪子。过去,无论富贵贫穷,女性头上必有簪子或发钗。

头上的簪或钗,向来是女性表达情感的有效武器。《长恨歌》里,杨玉环带给唐明皇的信物是“钗留一股合一扇”,金钗留下一股,钿盒留下一半。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民间女子呢,也用荆钗,当然,此荆非彼金。此为“负荆请罪”的荆,就是用根荆条随便往头发里一插。以致后来,“荆钗”成了男人称自己妻子的谦辞。

(明)梅花形金簪 图片来自湖北博物馆官方网站

恐怕有人要问了,你怎么尽说钗啊,簪呢?有啊,小时候看过一部越剧叫《碧玉簪》。说的是明朝吏部尚书李廷甫将女儿秀英许配给翰林王裕之子玉林。秀英的表兄顾文友因求婚不成,便买通孙媒婆拿走秀英碧玉簪一支,连同伪造的情书,在秀英成婚之日,暗置于新房之中。单纯书生王玉林果然中计,疑秀英不贞,秀英备受冷落和凌辱。李廷甫闻女被虐,赶往王府责问,王玉林方出示情书、玉簪,遂使真相大白,然而李秀英已被折磨成疾。王玉林悔恨不已,上京赴考中魁,请来凤冠霞帔向李秀英认错赔礼。

(元)金饰品一套 图片来自武汉博物馆官方网站共七件,其中双龙莲花形金钗2件,镂空镶绿松石金鬓式2件,鸳鸯戏莲金簪1件,宝相花金簪1件,双龙戏珠金栉背1件。

要不是簪子这么贴身的信物,新郎断不会上当的。那是荒芜年月里,我第一次知道女人还有叫“簪”的这种东西。

看过《红楼梦》才知,《碧玉簪》中那翰林夫人说的竟都是刘姥姥的话。

到了清代,满族女子喜戴头饰,不缠足,有“金头天足”之称。因此,簪子作为最基础的头饰,发展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从清代后妃遗留下来的簪饰来看,簪分两种类型。一类是实用簪,多用于固定发髻和发型。另一类为装饰簪。装饰簪的材质珍贵,各种玉、宝石,图案精美且有很好的寓意。发髻梳好后,将簪戴在明显的位置上。

据记载,乾隆十六年(1751年),乾隆皇帝为其母举办六十大寿时,在恭进的寿礼中,仅各种簪子的名称就让人瞠目结舌,如事事如意簪、梅英采胜簪、景福长绵簪、日永琴书簪、日月升恒万寿簪、仁风普扇簪、万年吉庆簪、方壶集瑞边花 (鬓花 )、瑶池清供边花、西池献寿簪、万年嵩祝簪、天保磬宜簪、卿云拥福簪、绿雪含芳簪等等。

(清)各式簪子 王虹摄自台北故宫博物院

清代后妃戴簪还有个有趣的地方——讲究季节性。冬春两季戴金簪,到立夏这天换下金簪戴玉簪。直到立冬又换上金簪。晚清在慈禧身边当过女翻译的裕德龄女士回忆:1903年农历四月二十四日是立夏,“这一天每个人都得换下金簪,戴上玉簪”。就在这一天,慈禧赐给裕德龄母亲、妹妹和她本人每人一只玉簪,“太后拣了一只很美丽的给我母亲,说这只簪曾有三个皇后戴过。又拣了两只很美丽的给我们姊妹俩各一只,说这两只是一对,一只是东太后常戴的,一只是她自己年轻时戴的”。

龄官在端午节前画“蔷”字,用的是金簪,倒正好符合这一传统。不知赫赫巍巍的贾府,这些方面是否也跟着他们家贵妃贾元春的节奏走。

龄官这份浓烈情感,后来结局如何?

读前面那些章回,如果留意到龄官这个人物的,心里会隐隐有不好的预感。为何?第十八回元春省亲时,贾蔷曾命龄官作《游园》《惊梦》二出,龄官认为此二出戏不是她的本分戏,执意不作,定要作《相约》《相骂》二出。贾蔷扭她不过,只得依她作了。可见龄官性格之孤傲。贾蔷被这种性格的人爱上,真不见得是好事。

后面第三十六回,宝玉闲逛到梨香院,想听龄官唱戏,龄官懒得理他。一会儿贾蔷来了,她才像活过来。贾蔷花重金买了鸟儿来讨她欢心,谁知她一味与贾蔷怄气,借小鸟悲叹自己的孤苦伶仃,痛恨自己的戏子身份,搞得贾蔷只能拆笼放鸟。放了却又不是,龄官又尖酸刻薄地不休不罢。

如此折腾的性子,不但苦了她喜欢的人,于她自己也是极度折磨。不是谁都玩得起轰轰烈烈的爱情的。此后,整部书中再也没提到过龄官。第五十八回,宫里老太妃去世,贾家遣散戏班子时,十二人中自愿留下做丫头的名单中,没有龄官。龄官或死或走?她早已“咳血”,前者可能性更大。

(明清)如意金簪 余芝晓女士藏

回头一想,用金簪子在地上划“蔷”,这金簪子的损耗,正呼应了她心血的损耗。写法厉害啊,为作者鼓掌!

第三十回 宝钗借扇机带双敲 龄官划蔷痴及局外(节选)

且说那宝玉见王夫人醒来,自己没趣,忙进大观园来。只见赤日当空,树阴合地,满耳蝉声,静无人语。刚到了蔷薇花架,只听有人哽噎之声。宝玉心中疑惑,便站住细听,果然架下那边有人。如今五月之际,那蔷薇正是花叶茂盛之时,宝玉便悄悄的隔着篱笆洞儿一看,只见一个女孩子蹲在花下,手里拿着根绾头的簪子在地下抠土,一面悄悄的流泪。

宝玉心中想道:“难道这也是个痴丫头,又像颦儿来葬花不成?”因又自叹道:“若真也葬花,可谓‘东施效颦’,不但不为新特,且更可厌了。”想毕,便要叫那女子,说:

“你不用跟着那林姑娘学了。”话未出口,幸而再看时,这女孩子面生,不是个侍儿,倒像是那十二个学戏的女孩子之内的,却辨不出他是生旦净丑那一个角色来。宝玉忙把舌头一伸,将口掩住,自己想道:“幸而不曾造次。上两次皆因造次了,颦儿也生气,宝儿也多心,如今再得罪了他们,越发没意思了。”

一面想,一面又恨认不得这个是谁。再留神细看,只见这女孩子眉蹙春山,眼颦秋水,面薄腰纤,袅袅婷婷,大有林黛玉之态。宝玉早又不忍弃他而去,只管痴看。只见他虽然用金簪划地,并不是掘土埋花,竟是向土上画字。宝玉用眼随着簪子的起落,一直一画一点一勾的看了去,数一数,十八笔。自己又在手心里用指头按着他方才下笔的规矩写了,猜是个什么字。写成一想,原来就是个蔷薇花的“蔷”字。

宝玉想道:“必定是他也要作诗填词。这会子见了这花,因有所感,或者偶成了两句,一时兴至恐忘,在地下画着推敲,也未可知。且看他底下再写什么。”一面想,一面又看,只见那女孩子还在那里画呢,画来画去,还是个“蔷”字。再看,还是个“蔷”字。里面的原是早已痴了,画完一个又画一个,已经画了有几千个“蔷”。外面的不觉也看痴了,两个眼睛珠儿只管随着簪子动,心里却想:“这女孩子一定有什么话说不出来的大心事,才这样个形景。外面既是这个形景,心里不知怎么熬煎。看他的模样儿这般单薄,心里那里还搁的住熬煎。可恨我不能替你分些过来。”

伏中阴晴不定,片云可以致雨,忽一阵凉风过了,唰唰的落下一阵雨来。宝玉看着那女子头上滴下水来,纱衣裳登时湿了。宝玉想道:“这时下雨。他这个身子,如何禁得骤雨一激!”因此禁不住便说道:“不用写了。你看下大雨,身上都湿了。”那女孩子听说倒唬了一跳,抬头一看,只见花外一个人叫他不要写了,下大雨了。一则宝玉脸面俊秀;二则花叶繁茂,上下俱被枝叶隐住,刚露着半边脸,那女孩子只当是个丫头,再不想是宝玉,因笑道:“多谢姐姐提醒了我。难道姐姐在外头有什么遮雨的?”一句提醒了宝玉,“嗳哟”了一声,才觉得浑身冰凉。低头一看,自己身上也都湿了。说声“不好”,只得一气跑回怡红院去了,心里却还记挂着那女孩子没处避雨。

王熙凤的“攒珠勒子”

很多人评价,王熙凤最端庄、最有女人味的一幕,出现在第六回。

《红楼梦》第六回,刘姥姥第一次进荣国府。经过一道道关卡,终于来到王熙凤的房间。看见王熙凤了吗?不,还要来一层铺垫:“只见门外錾铜钩上悬着大红撒花软帘,南窗下是炕,炕上大红毡条,靠东边板壁立着一个锁子锦靠背与一个引枕,铺着金心绿闪缎大坐褥,旁边有雕漆痰盒。”

终于,凤姐出场了。这次出场,不像林黛玉初进贾府那次——人未到声先到,珠光宝气彩绣辉煌。刘姥姥看见:“那凤姐儿家常带着秋板貂鼠昭君套,围着攒珠勒子,穿着桃红撒花袄,石青刻丝灰鼠披风,大红洋绉银鼠皮裙,粉光脂艳,端端正正坐在那里,手内拿着小铜火箸儿拨手炉内的灰。”

如此安静的王熙凤,在整部《红楼梦》中都是难得的。

安静的王熙凤,必须用安静的妆扮来衬托。就说头饰吧,林黛玉进贾府时见到的王熙凤,“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整个头布满金丝,金丝上五只金凤凰口里衔珠,随着步子晃人眼。多么显赫夺目!而刘姥姥见到的王熙凤,头上只戴着一个昭君套,围了个攒珠勒子,一副家常模样。

但攒珠勒子是啥?

那得先说“昭君套”。顾名思义,昭君套肯定与王昭君有关。王昭君闻名之举是“出塞”,昭君套应该与出塞有关。

确实,昭君和亲,一路向北。出了塞,就是寒风凛冽的北地。为避风寒,戴上了早就准备好的一种动物皮毛帽套。这种极具特色的帽套,随着“昭君出塞图”的广为传播,被叫作了“昭君套”。

其实,昭君套的出现远早于王昭君,它原是北方妇女用来御寒的。因古时多个朝代流行高髻,头发往上梳,结成髻。如果头发不够多不够长,梳成的髻不够高,里面还要衬木头、假发等,所以,这种帽子不能有顶。昭君套实际上就是一个动物皮毛做的帽圈,或叫帽套。

昭君套流传到内地后,因气候不同,原来动物皮毛做的帽套,渐渐变薄。从皮毛到皮,再到绒布、麻、锦缎、纱罗,还演化成网格,甚至有的就一根线,名称也变成了“抹额”,或叫“额带、头箍、发箍、眉勒、脑包”等等。

《红楼梦》中出现过“抹额”这个词吗?有。第三回写宝玉装束:头上戴着束发嵌宝紫金冠,齐眉勒着二龙抢珠金抹额。

不但妇人戴抹额,我们在古装剧中经常看到那些侠客或武士,额头上也绑一条带子。这其实也是北方壮汉装束的一种遗留,以示此人有着胡人的勇猛无畏。

满人入关之前,明代就十分流行抹额。明末社会富裕,抹额也较为考究,一般在抹额中间部位都会饰以刺绣或珠玉,有的甚至整条抹额都有刺绣或珠玉。

(清)青绒银镀金嵌珠石头箍 图片来自故宫博物院官方网站

多年里,我们收藏有多件小品珠玉,背后都有细小孔洞,一看就是从织物上拆下来的。用金子镶嵌一下可成为雅巧可爱的小挂坠、戒指、胸针等等。原来我们认为这些小品珠玉都是“帽正”,即缀在帽子前端,戴上后以它对准鼻尖,以正衣冠。现在看来,我们的收藏品中,有帽正,但大部分可能是从抹额上拆下来的。

在北方的冬天,昭君套一直盛行。就在明代,“昭君套”有了一个更可爱的名称,叫“卧兔儿”。形象吧?动物皮毛做的帽套,就像一只毛茸茸的兔子,静静卧在头上。用海獭皮做的就称“海獭卧兔儿”,用貂鼠皮做的就称“貂鼠卧兔儿”。

清军入关后,当然继承了“抹额”装束。北方民族嘛,习性相呼应。上至皇宫嫔妃,下至渔婆村妇,都时兴戴抹额。清人所绘雍正妃子画像,清楚地展现了妃子抹额的精美程度。妃子们所戴的黑抹额,叫“乌兜”。冬季用乌绒、乌绫制作,夏季则用乌纱。

动物皮毛的“昭君套”,在大冬天仍是少不了的。但是,此时的满人,所处环境到底不一样了。“昭君套”从单纯的御寒功能,变成了“御寒 +装饰”,且以装饰为主。毕竟不需要策马扬鞭打仗迁徙,而是像王熙凤一样,只需坐在富贵乡里动动脑筋。

(清)皮镶银嵌珊瑚饰头箍 摄自台北故宫博物院

(明清)抹额上的玉华 作者自藏

这种变化,就出现了“攒珠勒子”。这里的“勒子”,其实就是很细的抹额,起点缀装饰作用的。试想,额头上戴一条由珠子串起来或珠子缝在细带上的抹额,何其灵动雅致!

(清)雍正雍亲王题书堂深居图屏·桐荫品茶轴

(清)雍正雍亲王题书堂深居图屏·烘炉观雪轴 图片均来自故宫博物院官方网站

第六回 贾宝玉初试云雨情 刘姥姥一进荣国府(节选)

刘姥姥屏声侧耳默候。只听远远有人笑声,约有一二十妇人,衣裙窸窣,渐入堂屋,往那边屋内去了。又见两三个妇人,都捧着大漆捧盒,进这边来等候。听得那边说了声“摆饭”,渐渐的人才散出,只有伺候端菜的几个人。半日鸦雀不闻之后,忽见二人抬了一张炕桌来,放在这边炕上,桌上碗盘森列,仍是满满的鱼肉在内,不过略动了几样。板儿一见了,便吵着要肉吃,刘姥姥一巴掌打了他去。忽见周瑞家的笑嘻嘻走过来,招手儿叫他。刘姥姥会意,于是带了板儿下炕,至堂屋中,周瑞家的又和他唧咕了一会,方过这边屋里来。

只见门外錾铜钩上悬着大红撒花软帘,南窗下是炕,炕上大红毡条,靠东边板壁立着一个锁子锦靠背与一个引枕,铺着金心绿闪缎大坐褥,旁边有雕漆痰盒。那凤姐儿家常带着秋板貂鼠昭君套,围着攒珠勒子,穿着桃红撒花袄,石青刻丝灰鼠披风,大红洋绉银鼠皮裙,粉光脂艳,端端正正坐在那里,手内拿着小铜火箸儿拨手炉内的灰。平儿站在炕沿边,捧着小小的一个填漆茶盘,盘内一个小盖钟。凤姐也不接茶,也不抬头,只管拨手炉内的灰,慢慢的问道:“怎么还不请进来?”一面说,一面抬身要茶时,只见周瑞家的已带了两个人在地下站着呢。这才忙欲起身犹未起身时,满面春风的问好,又嗔着周瑞家的怎么不早说。刘姥姥在地下已是拜了数拜,问姑奶奶安。凤姐忙说:“周姐姐,快搀起来,别拜罢,请坐。我年轻,不大认得,可也不知是什么辈数,不敢称呼。”周瑞家的忙回道:“这就是我才回的那姥姥了。”凤姐点头。刘姥姥已在炕沿上坐了。板儿便躲在背后,百般的哄他出来作揖,他死也不肯。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