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爱如山
藏在水中的爱
徐立新
小的时候,家里很穷,一年中很少有机会吃上鱼肉。有一年暑假,我从镇里垃圾场上捡回一本书,里面说只要准备一根鱼竿和一个鱼钩,再放上点诱饵就能很容易钓到鱼。对鱼肉的本能渴望,使我迫不及待地按照书上所说的,偷偷地将一根母亲平时用的缝衣针烧弯做成一个鱼钩。然后,便在村口唯一的一个死水潭里有模有样地钓起鱼来。
一天下来,毒辣的太阳几乎晒脱了我一层皮,但却没有一条鱼肯上钩。我伤心极了,觉得书上说的都是骗人的,根本不是那么一回事。
晚上我回到家,满脸的不高兴。干完一天农活的父亲走到我身边,对我说:“明天再去试试,哪有刚一钓就能成的?鱼儿都在观望呢!”
第二天我又去了死水潭,依旧没有收获,村里的大人们都嘲笑我:“我们这儿是连鸟都不愿落脚的山区,死水潭怎么会有鱼?祖祖辈辈都没人见过,只有像你这样的傻娃才会认为有!”
我不服气,委屈地跑回家向父亲哭诉。父亲说:“那你怎么看?”我说:“可能是我的鱼钩出了问题,鱼儿不愿上钩。”父亲点了点头说:“那就重做一个吧。”随后,父亲便在煤油灯下做了起来。
第三天临近中午时,死水潭里的第一条鱼儿终于被我拉上了岸——活蹦乱跳的,大得很。听说我钓到了鱼,村里人都来围观,对我不停地夸赞。紧接着,我又钓到了第二条、第三条……
到第六天时,我已经能钓到很多鱼,父亲都可以拿着到十几里外的镇上去卖了。父亲用卖鱼的钱还给我买回好多棒棒糖,我就分给同村的其他孩子,差点把他们都甜疯啦!
那个暑假我一直都在钓鱼,非常快乐,仿佛空气里都长满了我的骄傲和自豪,再也没人敢嘲笑我了。
多年以后,父亲已经离我而去。有一年,我回去看望独自生活在乡下的老母亲时心血来潮,突然想再去死水潭钓钓鱼。没想到,母亲却连连劝阻道:“别去了,那里面哪会有鱼!”
我一愣,随口问道:“为什么,小时候我不是钓到过很多鱼吗?”母亲叹了一口气,说道:“你还真以为潭里有鱼呀,既然事情都过去了,那我不妨告诉你吧!你钓到的那些鱼都是你父亲放进去的。”
原来,为了不让我被村里人嘲笑丧失做事的信心,父亲在帮我做好鱼钩的当天晚上,向一个亲戚借了几十块钱,第二天天还没有亮,父亲便带着一只木桶,步行十几里山路去镇上的菜市场买回了十几条鱼,然后放进死水潭里,好让我钓。
但是,那十几条鱼很快便被我钓完了,父亲又去四处借钱买鱼,整整忙活了一个暑假。母亲说,不知情的人还以为他是个鱼贩子呢!“只是这个鱼贩子只赔不赚,欠了不少债,好几年后才还清了!”
母亲的话,我懂。我无法还原父亲当年买鱼时的具体细节,但有一幕似乎立即浮现在我眼前:炎热的酷夏,一个男子来来回回翻山越岭地走十几里的山路,并努力地保持着木桶里的鱼不死,为的是好将它们放进死水潭。而这一切,他做得滴水不漏,将儿子骗了整整几十年。
父爱决定女儿一生
苏岑
有个浪漫的说法:女儿是父亲前世的情人。
前生前世爱她爱不够,于是今生做她的父亲,来继续宠爱她一生。
很多受宠的女孩都有恋父情结,很多家有娇娇女的父亲,同样也有恋女情结。那些做了父亲的朋友都会说:“将来我女儿要是有了男朋友,我第一件事就是要把那小子揍一顿!她要是嫁人了,出嫁那天,我一定会关起门来痛哭一场!”
父亲和女儿的关系,永远是最紧密捆绑在一起的情感关系。
从父亲的角度来看,女儿是他这一生唯一一个全权拥有塑造权的异性。每一个男人想塑造一个他心目中最理想女性的愿望,都能在女儿身上得以实现。可以说,女儿,是男人对异性的一个最美丽的梦。
同样,从女儿的角度来看,父亲则是她这一生第一个全部占有了她情感的异性。也许成年后,她会遇上心爱的情侣,在那之前,她的世界里,对异性的认知,多半都是来源于身边的父亲。
弗洛伊德说过,父亲是女儿形成女性气质的导引者、支持者和认可者。
随着女儿越来越长大,父亲对她的影响力将胜过母亲:那种属于异性的新奇魅力,会让女儿感受到更多激情,女儿会更乐意把父亲当成最好的玩伴。
从爱的属性看,每一个父亲对女儿的成长,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父亲“前世小情人”的女儿,尤其是在以下三方面,最爱她的老爸:
小情人的第一爱:他决定我的幸福感。
父爱是一个女人幸福感和安全感的重要来源。那些从来不缺乏父爱的女孩子,会拥有更良好的个性和人际交往关系,在学习和工作方面,会表现出更强烈的自信。父亲是女儿成长过程中的精神支柱。从小到大,母亲对女儿更多的是紧密的看护,父亲则更多地愿意跟女儿用自由且略带冒险的方式去游戏,无形中,这是对女儿独立性和果敢性的一种训练。从小,有父亲陪伴一起游戏的女儿,总能够活得更开朗乐观。
小情人的第二爱:他让我更相信爱情。
在工作中发现:那些从小跟父亲有良性互动、不缺少父亲爱护的女孩子,在未来的择偶过程中会更崇尚爱情的力量,会更希望为爱而爱,为爱而结婚。那些在成长过程中,特别缺乏父爱的女孩,都有较为严重的恋父情结,喜欢更熟龄的、有父辈气息的男子,对物质有着更多的要求。父亲总是在女儿的择偶过程中充当着重要的模本角色。父亲也是女儿这一生对异性认知的第一站。拥有父亲的爱,女儿总会用更善良的心态去应对日后的异性交往。
小情人的第三爱:他是一个家庭中的秩序缔造者。
在绝大多数传统家庭中,父亲都是一家之主,他的位置终其一生难以撼动。父亲所扮演的这个一家之主的角色,能够让整个家庭生活更加具有秩序。女人,不论是妻子,还是女儿,只有在秩序井然的情感及生活环境中,才能生活得更加滋润!所以,出嫁前,女儿生活在此般因父爱而丰满的家庭秩序中,会更有可依赖感。出嫁后,她会潜移默化地把这种秩序带到自己的小家庭中,会为丈夫树立更多家族威信,从而让他成为又一个顶天立地的“父亲”!
……
很多人以为恋爱中的女人,最爱听的一句话是“我爱你”。其实,女人更爱听的一句话,是男人对她说“宝贝,你就像我的女儿”。那是一种来自父爱般的宽厚。最令女人心安,也令女人一生感念。
女儿,是父亲前世的情人。父亲,是女儿这一辈子的靠山。不论她曾经叛逆,还是远隔万里,父爱在她的记忆里,永远崭新,从不褪色!
门缝外的父亲
叶倾城
今年立秋早。才8月,就凉意渐生。我坐大姐的车,一路聊天,说到现在人到中年,不开空调嫌天热,开了空调,关节又隐隐作痛。大姐抱怨,现在在空调房里得穿羽绒护膝。我俩不免怀怀旧:当年那些全城40摄氏度的日子,都是干挨过去的,有个吊扇都念阿弥陀佛——还老停电。后来,终于装上空调,心情跟龙须沟人民得解放似的。就一间房有空调,全家人都聚在里面,每晚关门关窗,冷空气清得似有禅意。我们三姐妹,吵吵闹闹,如挤在一个窝里的小鼹鼠。
大姐说:“那时,爸每晚都睡门外。”我吃一惊:为什么?大姐说:睡不下呀。我们三个,加上妈,四个女的,两个睡床,两个睡地上,哪里还有位置?“那爸睡哪里?”大姐没什么特别的表情:“就睡门口呀。他说门缝下面还能漏一点点冷气,而且旁边是厕所,开门开窗晚上也有凉气。他总是说:‘很凉快,很凉快。’”
这确实是我爸的口气。他总是那么兴致勃勃,万事皆好。骑车为住校的我送被褥,一头大汗,却告诉我:“好久没锻炼,骑车好舒服的。”
把所有不舍得扔的剩饭剩菜都混在一起,热一热吃掉,笑眯眯跟我们说:“以前这在农村,要红白喜事才吃得到,多少种菜多少种滋味呀,真的特别好吃。”
但爸睡在门外,我真的完全记不起来了。我记得那台唯一的空调,装在主卧室里。为怕跳闸,电脑、电视绝对不开,日光灯只留一盏。
此刻,我关闭了脑海中的灯,任它幽暗一片。我轻轻走进记忆,一个一个寻找我的家人。
我看到我自己,坐在小马扎上,笔记本摊在方凳上,奋笔疾书,写着写着,要停下来甩甩手腕。在写什么?实在看不清。夜很深了,他们都睡了,大灯关了,台灯发出微微的晕黄。
看到二姐,彼时还是住院医生,又忙又累,连轴转,忽然间,最难应付的生死成为家常便饭。她要上长白班、大夜班、24小时班,一回家总在补觉,仿佛睡到地老天荒也补不回来。
看到大姐,她也才进银行没多久,从柜员开始,练的全是手工活:打算盘、点钞……她还教过我。我手笨,总一失手,模拟钞票满天乱飞。后来她恋爱了,又开始孜孜不倦地织毛衣,一件玫瑰红色棒针的,给自己;一件深蓝细毛衣的,给了后来的姐夫。
看到我妈。她永远是最辛苦的人,白天太劳累,晚上总早睡,发出均匀的小小鼾声。
我静静站在这横七竖八一屋子人中,看了好几遍,确实,没有看到 父亲。
现在,家里买了大房子,也装了中央空调。我们三姐妹都已长大。但父亲,却不在场。他已去世快10年了。
无边无际的爱
刘醒龙
昨天晚餐时,女儿突然对我们说,班上的小朋友在一起议论哪个爸爸最帅时,被老师听到了。老师干脆就让小朋友们公开评论,结果全班的小朋友中除了一个例外地说自己的爸爸最帅,其余的小朋友全体一致地认为我最帅。我当即举几位小朋友的爸爸为例,说他们肯定比我长得帅。女儿说:“可小朋友们觉得他们不是作家,而你是作家。”到这时我才明白,这帮5岁左右的孩子,已经晓得看人美丑不光是看外表了。于是我对女儿的妈妈说,冲着这一点,我也要珍惜地做作家这一行。
我正在写的这部《圣天门口》,无论我有多少想法,也不管这种想法是如何天花乱坠,甚至还有哗众取宠、自吹自擂的嫌疑,其实,最真实的目的是,女儿这个小生命太可爱,她的成长需要有成年人在一旁监护。
人到中年,得一个宝贝女儿,自己哪里愿意远走一步呀。一部好小说总是独特得非要天马行空才行。而一部小说写得再好,也会命中注定是一个必须在尘俗中打滚的东西。我的书写到了何等程度,我的思想境界穿透了哪一重天,在一分钟一分钟度过的日子里,谁也看不见,我自己也同样摸它不着。
用100万个汉字来打熬6年,最能让自己信服的理由只有一个,做这样一件可以耗掉更多时间的事,使得自己可以终日面对那可爱的小生命。男人非要到40岁以后才懂得如何做父亲,如何善待女性,才能体会到女儿是父亲前世最爱的情人。
在今天的晚餐餐桌旁,女儿又讲了她班上的事,这一次老师见孩子们喜欢在一起说些“吹牛”的笑话,就让大家集中起来进行“吹牛”比赛。女儿所在的组竟然得了冠军。女儿的搭档是个小男孩,他先吹牛说,自己在妈妈肚子里就认识很多字,读了很多书。女儿接着“吹牛”:她能用一张牛皮弹奏出很优美的音乐。大约是小朋友们认为他们最会“吹牛”,顿时鼓起掌来,老师一下子就给他们加了100分。
孩子们的想法,有些我们永远也无法想象。能想到的是孩子们的心灵是这个世界上最健康、最干净的,哪怕让他们去吹牛,听起来也是那样甜蜜与可爱。
自从有了女儿,我越来越觉得,身为男人,其情感中最伟大、最动人的不是对女性的爱,而是对女儿的爱。一个连自己女儿都不会爱,或者干脆不爱的男人,肯定是不合格的男人。
就我来说,有许多东西是女儿教会的。当然,这种教会在某种意义上看,也可以说成是对那种纯净的呼唤的响应,和从麻木沉睡中的苏醒。女儿总在说,而我也非常愿意听女儿说:我不怕爸爸凶,爸爸一凶我就撒娇。女儿真撒娇时,我不是没辙,而是感觉到有一种无边无际的爱在铺天盖地。女儿是父亲前世的情人,无论别人信不信,在我这里,早已是不需要重新证明的真理。
父亲知道了愚人节
顾振威
你娘病了,病得非常厉害,她想让你赶快回来。爹一早就打电话过来。
我在电话这头万分焦急地问,我娘究竟得了什么病?
快点回来吧,回来你就知道了。爹没头没尾地说了这么两句,就匆匆挂了电话。
接到爹的电话后,我心急如焚,请了假就乘上最早的班车往老家赶。坐在车上,我不由得回想起与爹娘在一起的温馨的日子,一遍遍地猜想着娘究竟得了什么病。在我眼里,娘是个坚强的人,如果不是得了大病,她是不会让爹打电话催我回去的。
一路颠簸,终于故乡就在眼前。推开虚掩的柴门,我惊愕地看到爹弯着腰正在清扫院子,娘则坐在院子里的长凳上掐辫子。娘看到我,惊喜地站起身来,和蔼地问,怎么有空回来了?怎么瘦了?肚子饿了吧?
我不解地问娘,爹打电话说是你病了,让我回来。你不是病了吗?
我吃得香、睡得甜,能有什么病?娘转身对着在一旁笑呵呵的爹说,都是你个老东西,快 70岁的人了还跟孩子说瞎话,孩子工作这么忙,你骗他回来干啥?
我立时明白了原委,也忍不住埋怨爹,听说娘得了大病,我吓得没吃早饭就匆匆忙忙往家赶,还耽误了工作,以后可别说瞎话了。
爹搓着双手,一脸的不好意思,讷讷地说,早上起来,我听村小的老师说今天是愚人节。我只知道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却不知道还有个愚人节。听说在愚人节这天能说瞎话,我头脑一热就说了瞎话,千错万错都是我的错。你们娘俩儿原谅我。这是我这辈子第一次说瞎话,也是最后一次说瞎话。
看我的脸仍然板着,爹就说,别生气了,你听我给你说,不说你娘病,就不能把你骗回来。再说了,我说的瞎话有点儿真。你看你娘的双眼,通红通红的,她的眼有病。你看你娘的嘴,都起了火泡了,她的嘴有病。她想你想得睡不着觉啊,想得整天眼泪汪汪的啊。还经常跑到村口去,每天都想看到你的身影啊。你娘有病,有眼病、嘴病、心病啊……
我揉了揉酸酸的眼睛说,我过年时不是回来了吗?
你过年时是回来了,可那时到现在已经过去快3个月了,你娘是天天想、日日盼,就是想看到你啊。我骗你,你也不能生我的气,你想想啊,73、84,阎王不叫我自去,我今年已经快70岁了,黄土埋到脖子了,还能有几天活头儿?
听了爹的话,我的双眼湿润了,心里万般滋味涌出来。
桌上很快就摆满了丰盛的酒菜,爹一遍遍地催我吃菜,还叹着气说,天下哪有说瞎话骗儿子的爹?我这个当爹的也真是的,真是蠢到家了,真是鬼迷心窍了,我就是愚人节的愚人。不过你放心,明年的愚人节,后年的愚人节,大后年的愚人节,我永远都不会再骗人了。爹借着酒劲儿,涨红着脸,信誓旦旦地说着。
此后的愚人节,我会不由自主地等着手机响起,我真想让爹再骗我一次啊……
不敢老的父亲
汤小小
父亲比我大了整整50岁,老来得子,高兴得放了两大挂鞭炮,摆了10桌宴席,还开了那瓶存放了两年都没舍得喝的五粮液。
3岁时,父亲把我架在脖子上去幼儿园报名,老师问:“您孙子叫什么名字?”父亲哈哈一笑,故意让周围人都听见似的,扯着嗓门儿高声纠正:“你看我这么年轻哪就有孙子了,这是我儿子!”我站在他高大的身躯旁,像一棵被大树庇护的小苗,一脸得意。
8岁时,父亲带我去学二胡,从家到少年宫,骑自行车足足要一个小时。等我放学了,他把我送过去,晚上9点再去接我。到家时,已经10点多了,我饭没吃,功课也没做,不得不继续奋战到深夜。于是,父亲决定买一辆摩托车,这样我就能在晚上11点之前上床睡觉。我妈说:“你都这么大年纪了,能学会吗?再说,也让人放心不下。”父亲握紧拳头,一边展示胳膊上的肌肉一边豪情万丈地说:“穆桂英53岁还挂帅出征呢,我是个大老爷们儿,小小摩托车还征服不了?”他胳膊上的肌肉松垮垮的,看得我一个劲儿地捂着嘴偷笑。
我10岁时,父亲60岁,从单位光荣退休后的第二天,他就找个人多的街道,摆起了修鞋摊。收费低,活儿做得又好,常常忙得抽不出身吃饭。以前的同事闲逛到他的摊前,不解地调侃:“老黄,退休工资还不够花呀?都这么大岁数了,还干这活。你这手艺什么时候学会的呀?”父亲一边抱着鞋飞针走线,一边爽朗地笑:“这么年轻就闲着,还不得闲出病来。”看着他沟壑丛生的脸,我忽然感觉有点难为情。
我读高三那年,父亲执意在学校附近租间房子,学人家搞陪读,还不辞辛苦地把修鞋摊也搬了过来。我上课时,他在家做饭;我放学时,他急匆匆出摊。饭做早了会凉,但他总是把时间掐得很准,每次我都能吃到热腾腾的饭菜。可这样的话,他就只能饿着肚子干活,能吃饭时菜早已凉透。我帮他收摊,一个补鞋的中年妇女说:“你孙子都这么大了呀,那你干吗还这么拼命?让儿子养着就好了。”我站在旁边,脸上火烧火燎的,命令他:“以后不要再摆摊了,家里又不是穷得揭不开锅!”
他把脸一沉,气呼呼地说:“我还这么年轻,还能多挣点!”说这话时,他68岁,原本挺拔的腰身已经有些佝偻。
大学时,远离家乡,我和父亲难得见上一面,所有的交流都靠一根细细的电话线维系。他总是在电话里说:“想买啥就买啥,别太寒碜,我还年轻,养得起你。”我给他买了营养品寄回去,他在电话里高声大嗓地叫:“我这么年轻,吃嘛嘛香,哪用得着这玩意儿,以后不许花这冤枉钱!”那时,他已经70岁,嗓门儿再大,也掩饰不了苍老的味道。听着熟悉又陌生的声音,丝丝心疼涌上我的心头。
毕业后,我留在大城市发展,工作和生活的压力让自己离远方的父母越来越远,连电话都打得少了。偶尔打过去,父亲还是那一套话:“有什么困难跟我说,我还年轻,还能帮你。”还有就是:“家里一切都好,我这么年轻,能有什么事儿啊?在外面好好干,别瞎操心!”听他这样说,我就真的很少操心,连谈恋爱、买房子也心安理得地接受了父母的经济支援。此时的父亲已经快80岁了,我知道他已经不年轻,但是我却一直以为他至少身体健康、没病没灾。直到母亲的电话打过来,我才知道,原来有那么多的秘密,我一直不知道。
父亲病了,是脑出血。他一直有高血压,常年离不开降压药。他是在鞋摊前病倒的,中午的太阳火辣辣地烤着,年轻人都避之不及,何况一个年近八旬的老人?父亲躺在床上,高大的身躯被岁月打磨得像一片瘦小的叶子,眼窝深陷,颧骨突出,头发白得如一团蓬松的棉花。而一周前,他还在电话里对我说:“我还年轻……”
看见我,父亲想要坐起来,并努力张大干瘪的嘴,做好了展示年轻的准备,但最终,只发出极低的声音:“我一直不敢老,怕我老了,你就没有父亲帮、没有父亲疼了,可我还是老了……”
原来,这么些年,父亲一直在用行动和语言激励自己、强逼自己时刻保持年轻状态,好给我挣足够多的钱,给我足够多的帮助,给我足够多的爱,也给我足够多的从容与坦然,让我不因有一个年迈的父亲而自卑自怜!
而我,居然根本不懂父亲的良苦用心,竟在他夸耀自己还年轻时,曾生出一丝厌恶与不满。如今,在父亲病床前,看着老成一截朽木的父亲,我终于忍不住泪流满面。
只想和你接近
吴念真
直到我十六岁离家之前,我们一家七口全睡在同一张床上,睡在那种用木板架高、铺着草席,冬天加上一层垫被的通铺。
这样的一家人应该很亲近吧?没错,不过,不包括父亲在内。
父亲可能一直在摸索、尝试与孩子们亲近的方式,但老是不得其门而入。
同样地,孩子们也是。
小时候特别喜欢父亲上小夜班的那几天,因为下课回来时他不在家。因为他不在,所以整个家就少了莫名的肃杀和压力,妈妈准确的形容是“猫不在,老鼠呛须”。
午夜父亲回来,他必须把睡得横七竖八的孩子一个一个搬动、摆正之后,才有自己可以躺下来的空间。
那时候我通常是醒着的。早就被他开门闩门的声音吵醒的我继续装睡,等着洗完澡的父亲上床。
他会稍微站定观察一阵,有时候甚至会喃喃自语地说:“实在啊……睡成这样。”然后床板轻轻抖动,接着闻到他身上柠檬香皂的气味慢慢靠近,感觉他的大手穿过我的肩胛和大腿,最后整个人被他抱了起来放到应有的位置上,然后拉过被子帮我盖好。
喜欢父亲上小夜班,其实喜欢的仿佛是这个特别的时刻——短短半分钟不到的来自父亲的拥抱。
长大后的某一天,我跟弟妹坦承这种装睡的经验,没想到他们都说:“我也是,我也是。”
或许亲近的机会不多,所以某些记忆特别深刻。
有一年父亲的腿被矿坑的落磐压伤,伤势严重到必须从矿工医院转到台北一家私人的外科医院治疗。
由于住院的时间很长,妈妈得打工养家,所以他在医院的情形几乎没人知道。某个星期六中午放学之后,不知道是什么样的冲动,我竟然跳上开往台北的火车,下车后从火车站不断地问路走到那家外科医院,然后在挤满六张病床和陪床家属的病房里,看到一个毫无威严、落魄不堪的父亲。
他是睡着的。四点多的阳光斜斜地落在他消瘦不少的脸上。
他的头发没有梳理,既长且乱,胡子也好像几天没刮的样子;打着石膏的右腿露在棉被外,脚指甲又长又脏。
不知道为什么,我想到的第一件事,竟然就是帮他剪趾甲。护士说没有指甲剪,不过,可以借我一把小剪刀,然后我就在众人的注视下,低着头忍住一直冒出来的眼泪,小心翼翼地帮父亲剪趾甲。
当我剪完所有的趾甲,抬起头才发现父亲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睁着眼睛看着我。
妈妈叫你来的?不是。你自己跑来?没跟妈妈说?没有?
直到天慢慢转暗,外头霓虹灯逐渐亮起来之后,父亲才再次开口说:“暗了,我带你去看电影,晚上就睡这边吧。”
那天夜晚,父亲一手撑着我的肩膀,一手拄着拐杖,小心地穿过周末熙攘的人群,走过长长的街道,去看了一场电影。
一路上,当我不禁想起小时候和父亲以及一群叔叔伯伯,踏着月色去九份看电影的情形的同时,父亲正好问我说:“记不记得小时候我带你去九份看电影?”
那是我人生第一次一个人到台北、第一次单独和父亲睡在一起、第一次帮父亲剪趾甲,却也是最后一次和父亲一起看电影。
那是一家比九份升平戏院大很多的电影院,叫远东戏院。那天上演的是一部日本纪录片,导演是市川崑,片名叫《东京世运会》。
片子很长,长到父亲过世二十年后的现在,还不时在我脑袋里播放着。
潜伏的粉丝
王勇
母亲最近似乎对我的情况了如指掌,工作遇到点麻烦,身体稍微有一点感冒,和妻子闹了一点小别扭,她总会在第一时间打来电话,虽不直接点破,但嘘寒问暖让我颇为欣慰。
刚开始我还以为是心有灵犀,后来还是忍不住问了一下母亲。母亲在电话那头神秘地说:“嘿嘿,不知道了吧,你爸是你的粉丝啊。”
我更加纳闷了儿:“我的粉丝?”
母亲笑道:“你爸开通了微博啊,已经成为你的粉丝了,所以你的一言一行尽在我们的掌握中哦!”
原来是这样。不过我的微博粉丝有几百号人呢,难怪他隐藏着没被我发现。
随即我又疑惑了:“咱家没电脑,爸在手机上打字,一分钟才能输入两三个字,他开通微博干吗?”
“他哪里要发什么微博,就是为了知道你的近况呗。”
我一时语塞。想想平时一个月都难得给家里打个电话,即便打了也是和母亲拉家常,和父亲的交流或许就是每年春节时的那几次喝酒了。
搁下电话,我立马登录微博,果然找到了一位来自老家的“粉丝”。他没有一条主帖,而在我的微博下,他几乎都有简短的回复——
被领导误会了,我发了一条:“上班就那么回事,要么忍,要么残忍。”“铁杆粉丝”回:“别放弃,坚持。”
和妻子吵嘴了,我发了一条:“爱情究竟是炼狱还是天堂。”“铁杆粉丝”回:“好好生活才是真。”
拍了新房的照片,铁杆粉丝回:“漂亮。”
感冒了,我发了一条:“可恶的感冒,究竟什么时候能好?”“铁杆粉丝”回:“多喝水,保重。”
……
仔细数了一下,我前后总共发了56条微博,这位“铁杆粉丝”足足跟了45条。虽然每段回复最多不超过10个字,但疼爱、鼓励、语重心长无不溢于言表。那个不善言辞的父亲,平时连拨通电话也转交给母亲接听的父亲,用这种默默的方式表达着对儿子的关心和爱护。
我发了第57条微博:“我爱你们,潜伏着的爸爸和妈妈。”
父爱不用分辨
钱根霞
4岁的豆豆在车厢里开心地蹦蹦跳跳,就像一颗可爱的“精灵豆”。他满眼温情地看着聪明活泼的儿子,然后与坐在身边的妻子相视一笑。他觉得心里的幸福就像电视特技镜头里的花儿开放一样,听得见“噼噼啪啪”的花开声。
他姓金,儿子小名就叫“金豆豆”。这可是名副其实的金豆子,是爷爷奶奶心里的宝贝蛋,是外公外婆手心里的开心果。这不,一家三口趁着周末刚到宁波玩了一天,爷爷奶奶就受不了啦,电话一个接一个地催:“一天没见我大乖孙,想死了,今天晚上就回家,爷爷奶奶做好饭菜等乖孙回家吃饭!”听得他都“吃醋”了:“是不是只做了大乖孙的那一份,儿子儿媳都没得吃?”说得老人在电话里咯咯咯地笑开了。
从宁波上车后,这列D3115次动车就一直保持着234千米的时速运行,儿子问他:“爸爸,我们什么时候到家?”他说:“晚上8点10分就到家了。”儿子望着窗外飞驰的景色说:“我们向家飞喽!”
19点47分,动车准时到了永嘉站,透过玻璃看到强烈的闪电像蜿蜒的长蛇一样划过夜空,漆黑的夜色一瞬间亮如白昼。正常情况下,动车在永嘉站只停靠1分钟。然而20多分钟过去了,列车都没有动。20点15分,车上传来了广播声:“前方雷电很大,列车不能正常运行,正在接受上级的调度,希望乘客谅解。”
20点28分,车终于缓缓开动了。还有大概20分钟就到瑞安站了,他开始从行李架上取下行李整理起来,儿子也伸过小手来帮爸爸整理……
“啊……”在他还没有来得及反应过来的一瞬间,整个车厢发出了惊恐而凄厉的尖叫声!他下意识地一把抓住身边的儿子,将儿子紧紧搂在怀里。
四周突然一片漆黑,他已来不及喊妻子。他和儿子在翻滚,巨大的力量将他揉面团一样狠狠地砸过来,又狠狠地甩过去。
他感觉自己的头骨被摔裂了,浑身的骨头都断了,他的面孔不断受到重创,血汩汩地往外淌……其实这时候,他可以本能地抱住自己的头减轻伤害,但他顾不到这些了,他只是蜷紧背脊抱紧孩子,心里只有一个念头:让孩子活下来!
慢慢地,他觉得自己眼皮很沉,他似乎听到了父母的呼唤:儿子,回家吧。他觉得自己走到了家门口,看到了窗户透出来的温暖的灯光……
他们被找到的时候,豆豆的身体完好无损,人们一眼便能认出这是豆豆。豆豆看上去很安静,像睡着了一样。而紧紧搂着豆豆的那个男人,已经面目全非,根本无法辨认他的身份。
为了确认身份,有人建议DNA采样验证。“不用了,”豆豆的外公颤抖着,用嘶哑的声音说:“除了豆豆的父亲,还有谁能用生命守护豆豆?这是父亲的本能。”
生死一线之间,用生命守护儿子的男人,纵使他面目全非,所有的人也能从他模糊的面孔上清晰地看到两个大字——父爱。
紧握父亲那双手
张金刚
想起父亲,便想起他那双手:握紧的岁月,悄然指间滑过。
少不更事的我,厌学成性。厌成堆枯燥的作业,厌老师无休的说教,逃学、捣乱是家常便饭。那时,父亲常被老师“请”进办公室,用来招待他的便是我的种种劣迹。父亲回家,一脸怒气,二话不说,扬起巴掌冲我就来。厚实有力的手,在我身上打出道道血印,却更激起了我的恨与叛逆。直至,父亲手中多了荆条、棍棒、鞋底,或是一切随手可以抄起的东西。那双手,是我少年的噩梦。
那几亩老田,是父亲一生的舞台。勤劳的双手,磨光了无数农具,收获了无尽甘苦。辛劳过后,父亲总会用那双沾满泥土的双手,欣慰地捧出花生、红薯、果蔬及一家的希望。
我们三兄弟依次而至的学业、婚事,逼着父亲曾一度背井离乡,四处打工。父亲手中握的,便是通往城里的张张车票。小小车票,带着父亲下过山西的煤窑、入过东北的林场、住过北京的工地。那十几年,父亲辗转各地,吃苦无数,可每次回家,他都笑着交给母亲一沓钞票,送给我们一堆糖果。
那次我回家,父亲因腰疼卧床。过了许久,父亲喊我:“金刚,你娘在地里,你帮我换贴膏药吧。”说着双手颤巍巍地撕下一贴膏药递给我。父亲身上的皮肤已然松弛,那贴膏药,我使劲压、用力抹才贴好。不由鼻头一酸:这还是那个曾驮我乱跑、力壮如牛的父亲吗?
有次父亲重感冒,在医院输完液上街吃面。父亲像个孩子似的,一路紧跟着我。过路口时,我干脆牵住了他的手。几十年,貌似第一次和父亲拉手,可拉到的手,却是枯瘦、无力。心中一凛:那撑起全家的大手不再强劲有力,却重重地捶打着我的心:又酸又痛。
从父亲手中,我虽没接过权贵和人脉,但却接过了隐忍和坚强,让我受用终生。
老父给我相新妈
袁小虎
母亲去世后第三年的初春,一个星期天的早上,天气有些寒意。父亲裹着一件大衣突然到城里找我,神情有些忸怩。我有些惊诧,把老人家让进屋内,可他进屋有些迟疑。我端来火盆,递上一杯热水,父亲坐立不安,看看我又看看门外,仿佛还在等候什么人。
我连忙问:“外面是还有什么人吗?”
“还有……”父亲话没说出,老脸却通红。我走到门外一看,外边站着一位老大娘,六十开外。我先是一愣,接着似乎明白了,这下轮到我紧张面红了……
“儿呀,我……”他“我”了半天,没讲出一个完整句子,但那意思我全都明白。我该怎么说呢?年轻时结婚得问问父母是否同意,而人老了再婚却要问问儿女们是否同意。想起当年我带着妻子去见父亲时,当面父亲没说什么,过后对我却颇多微词,说我生米煮成了熟饭再端给他看。但他见我们决心已定,也就没再干预。现在的情况是,老子把快煮熟的饭端给儿子看,让儿子来定。当年的父亲对我的婚事是开明的,今天的我对父亲再婚也没有理由去干预。
母亲故去的悲痛还在胸中缠绕,又见一个新妈端坐在面前,说实话我心里有些疙疙瘩瘩。老人再婚,理论上我早就接受了,可当事情摆在自己面前时,还是有些踌躇。沉默,好难熬的沉默,三个人都沉默得很别扭。尽管天气很冷,但我们脸上都热得通红。好一阵后,我给火盆加了炭,给杯子续了水,对父亲说:“祝你们幸福。”父亲有些激动,抓住我的手,连连说:“谢谢,谢谢。”
父亲像学生考试过了关一样高兴,吃过午饭就领着老大娘回去了。我到车站送行,看着两位老人家高兴的神情,我心中一阵激动。有人说很多事情三十岁以后才明白,我看有些事情要到古稀以后才会明白。
男人的味道
姚讲
父亲告诉我说:“每个男人都应该有自己的味道。”父亲说这话的时候,重重地吸了口叶子烟,烟雾缭绕着弥漫开来,淹没了整间屋子。
我端坐在地上,有些茫然地盯着父亲。父亲见我不吭声,又说:“没有自己味道的男人是找不到老婆的。”父亲说这话的时候,混浊的眼睛里忽闪着一丝透明。
我喏喏地说了句:“我饿,我要娘。”
父亲不再吭声,只是把头低得很沉。
良久,父亲从破柜子里翻出把碎米,丢进泥灶上烧着水的瓷盆里,水“扑哧扑哧”地开,蔓延着纯白的泡沫。我忙加了小半碗冷水进去,担心碎米会跟着泡沫跑出来。
粥熟了,父亲慈爱地对我说:“你饿了,你先吃。”
我说:“烫。”
父亲就端着我的碗,用筷子一边搅拌,一边吹气。
我说:“爹,你在往我碗里吐口水。”
父亲就笑,父亲一笑就会把嘴咧着,露出残缺漏风的黑牙,我喜欢看父亲这个表情。
吃完饭,父亲告诉我说:“儿啊,我们去城里过新生活吧。”
我问父亲:“去城里我们会有饭吃吗?”
父亲说:“有。”
我又问父亲:“那去城里我会有娘吗?”
父亲沉默了一会儿,说:“有。”
“那就去吧。”我毫不犹豫。
我5岁那年的一个下午,我和父亲一起进城去了,开始了我们的新生活。
娘从来没有在我的记忆中出现过,我对娘的认知是因为邻居憨憨,憨憨娘特疼他,我就想要是我也有娘疼,该多好。
父亲曾经领过一个女人回家,父亲让我叫她阿姨,我却叫她娘。她那张如花的脸骤然凋谢,枯萎。而后,头也不回就走了。从那以后,父亲再没领过女人回家。
城里真好,桥洞比我家屋子还大几倍,父亲找来几根木棒、几张油纸,支起了我们的新家。
父亲的工作从第二天开始:捡垃圾。父亲说这是不需要本钱的工作,捡得多,钱就多。有了钱就送我去读书,还给我找个娘。我听得很幸福,父亲从来没有骗过我,我相信他。
到城里的第三天,父亲带回来两个肉包子。包子没像传说中那样流着油,但还是馋得我直流口水。我几乎是整吞了那个包子,肉香的味道在我心中一直弥漫着。父亲看着我吞包子的样子,就猛吸了口叶子烟,咧着嘴笑,笑得很慈祥。
到城里的第一百天,我们搬家了,父亲说要送我去读书,不能再住桥洞,要被同学笑话。父亲还说现在有了房子住,我们就算城里人了,要和城里人一样讲文明,不能再像个泥娃一样,花着张脸到处乱窜。父亲说完这话,猛吸了口叶子烟,神情淡定。父亲又说男人应该有自己的味道。我问父亲:“你是什么味道呢?”父亲没说话,慈爱地看着我,多年后回忆起来才发现父亲脸上的那份坚毅和自强。
一年后,父亲不再捡垃圾,换成了收废品。他的生意日渐变好,生活也一天天变好,房子变大了,却依旧只住了我和父亲。
我上中学时,父亲已经是个小有名气的老板了。
有一天,我对父亲说:“找个老伴儿吧,你还很年轻!”父亲笑笑:“是很年轻啊,这些年为了养活你小子,把自己的事都给耽误了。”父亲说这话时,很悠然地点燃一支香烟,放在唇上轻轻吸上一口,动作潇洒而帅气。
看父亲饶有兴致,我笑问父亲:“爹,当年娘为什么会离开我们呢?”
父亲很郑重地说:“娘?我也不知道你娘为什么会离开你。”
“那肯定是你的错。”我调皮地说。
父亲掏出了他的身份证,上面写着出生年月:1970年10月。
父亲只比我大十四岁!
父亲接着说:“你只是我在路边捡的一个孤儿,我也是孤儿,我们同病相怜,所以看到被扔在路边的你,我就把你带回家养到现在……”他每讲一句,就吸一口烟,烟雾缭绕,弥漫成一个巨大的幸福而温暖的磁场。
父亲只喝半瓶酒
沙建文
父亲爱喝酒。村里人们说,父亲年轻时酒量大得很,常常用碗喝,不知道什么叫醉。庄稼人家底薄,土里刨食换俩钱不容易,酒这种奢侈品就不讲究什么档次了。
父亲常常到村里小卖部打些散酒。我曾不止一次地在心底发誓,我有了钱,一定买最好最好的酒给父亲。一晃十多年过去了。其间,我结婚生子,钱挣得比以前多了,可作为工薪族的一员,也懂得了生活的艰难。
春节回家前,我把埋在心底十几年的话说给妻子听,妻子说:“难得你有这份孝心,那就买茅台五粮液什么的吧。”其实我对酒实在是外行,听名字论价钱觉得那算是顶好的酒了。那天去超市看到酒价,真让人心跳,看过来看过去的,只好买了一瓶中下品的五粮液。
年三十晚上,我拿出这瓶五粮液,正要打开,父亲一把抢过去,把个酒瓶翻转摇晃,看了个仔细,混浊的眼睛有些湿润。半晌,父亲说:“这酒不便宜啊!”说着就把这瓶五粮液小心翼翼地放回包装盒里。
按我们这里的乡俗,正月初一起早要上坟祭祖。墓地一片漆黑,父亲借着我手中的手电光摆好祭品。突然,我看到父亲从兜里拿出了那瓶五粮液,然后轻轻打开,将酒慢慢地洒在祖父的坟头。估计洒到一半的位置,停住了,将剩下的半瓶又放到兜里。以往这个时候从未见过父亲把酒带到祖坟上来,今年这是为什么呢?又是这么好的酒。回到家里,趁父亲不在屋里的时候,我把这事告诉了母亲。母亲说:“唉,你爷爷活着的时候,比你爸爸更爱喝酒。”
老爹不删儿短信
点卡目
我和老爹的隔阂由来已久,小时候慑于他的威严不敢和他多说话,上学后再没有时间说。工作了,我在省城,老爹在老家,每次回去都是匆匆忙忙的,和他老人家的交流少之又少。每当看到他如银的白发和微驼的背,充满我内心深处的是感恩。
一切的改变,缘于几年前的父亲节那天,我发给老爹的一条短信。
那几个月我一直穿梭在省城的大街小巷找工作。碰到现场招聘的,我就当场递交自己的个人简历;在网上看到“非约勿访”的招聘启事,我就邮寄个人的资料;接到笔试电话,我就拿起唯一的铅笔去参加;收到面试通知,我就穿上平常舍不得穿的新西服赴约。功夫负了有心人。当复印个人资料几乎花去我身上所有的钱款,当我唯一的铅笔变成铅笔头,当我的新西服变成旧西服的时候,我还是没有找到能赖以安身立命的单位。
一瓶廉价的白酒在父亲节那天晚上麻痹了我的神经,我控制不住对家的思念,给老爹发了一条短信。我不敢打电话给家里,害怕酒后吐真言,没找到工作的事实只能让老爹老娘徒增伤感,他们也帮不了什么忙。再说,我不习惯于和老爹面对面甚至电话交流。每次回家,见到老爹的第一句话都是:“老爹,俺老娘去哪儿了?”每次往家里打电话的第一声问候都是:“老爹,让我老娘接电话!”我不知道老爹每次见到我之后听到的第一句话、每次接电话听到的第一声问候都是和老娘有关的,他该是怎样的伤感。我只要一想到我的近况还要通过老娘才能传达给老爹,心里就满是愧疚。
几个月来,生活的磨砺、生存的压力让我渐渐明白一个男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是多么的不易。和老爹的交流也就有了一种所谓的“共同语言”,于是,和老爹的隔阂就似有似无了。即使如此,我发给老爹的短信还是短得不能再短:“老爹,我想你,想老娘了……”不一会儿,我就收到了老爹的回复,回复也很短,比我给他发的短信还要短,只有四个字:“我的儿子。”看完短信泪水禁不住模糊了双眼。老爹把他舐犊情深的爱都浓缩进了这四个字!接下来,又接到老爹的电话,老爹在电话里说:“儿子,回来,休息一段时间再说……”老爹的话语、声音、语气和腔调都像极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的母亲说给保尔听的话:“我岁数大了……不管养多少孩子,一长大就都飞了……总要等你们生病了,受伤了,我才能见到你们……”
那次,老爹打了很长时间的电话,这很不符合他节俭的习惯。
我听话地回到了老家。我没想到,父亲节发给老爹的那条短信竟然消除了我和老爹之间的隔阂。在家的那几天,我和老爹说了很多话,比我上学十多年以及工作几年和老爹说的话加起来还要多。我们像老朋友一样谈工作和生活……
也许是消除了和老爹的隔阂改变了我的心境,也许是老爹的生活经验和处世哲学给了我无限的动力,返回省城没多长时间我就找到了满意的工作。
今年的父亲节,我专门请假回家看望老爹。闲来无事拿起老爹的手机把玩,我无意间看到了一条短信:“老爹,我想你,想老娘了……”我震撼了,给老爹的一条短信,老爹竟然整整保存了三年而没有删除!老娘说:“你老爹现在越来越絮叨了,经常拿着手机给我读这条短信……”
晚上吃饭的时候,我端起酒杯给老爹敬酒,发自内心地想说点什么,可说出声的,只有几个字:“老爹,那条短信……”我看到,老爹的眼睛发红,流出了眼泪。他极力掩饰自己的真情流露,一只手擦了擦湿润的眼睛,另一只手颤抖着端起桌上的酒杯一饮而尽。
承受不起的父爱
清清小雅
女儿三岁的时候,他就和妻子离了婚。原因很俗套,无非是新人换旧人。从此,他就和新婚的妻子去了另外的城市。他不仅躲避了熟悉的环境,连亲生女儿也一并躲避了起来。他的第二次婚姻很幸福,在无人知晓他过去的城市里,无忧无虑地过着日子。有时,在某个静谧的时刻,他会想起女儿。他想,女儿该上幼儿园了吧,女儿该中学毕业了吧。时间真快啊,掐指一算,女儿应该考大学了。可在父亲眼里,女儿的影子永远定格在三岁时的模样。
说也奇怪,女儿是他梦中的客人。虽然只是遽然停留,但却是深入骨髓般的深刻,就像部落里的图腾,是有刺青烙印的。梦,就像一条锁链一样,将他和女儿零散的记忆串在一起。有时午夜梦回,坐起来,在黑夜里点燃一支烟,一明一暗的烟头,犹如自己跳动慌乱的心,思绪也随着烟雾进入梦中的记忆。那时,女儿刚刚学步,只要他的怀抱一张开,女儿就东倒西歪地朝他扑过来,嘴角向上扬着,还挂着涎水,咯咯笑着。女儿身上特有的奶香气息如云一般扑面而来,用长满胡须的脸颊去吻女儿粉嫩娇弱的小脸,每次女儿的笑声就如天使一样,纯真、干净,充溢胸间。
看到邻家的小女,他总会想,自己的女儿也该这么大了吧,温柔地充满慈父疼爱的目光,会落在邻家小女身上许久,许久。一想起这些少得可怜的往事,愈加苍老的脸就自嘲一笑,他在心里责问自己:女儿怎么可能还停留在三岁时的模样呢,是你的无情阻止了她在你心中的成长。女儿就要考大学了,她已经是亭亭玉立、坚强的大姑娘了。他不敢去想,以后该用怎样的状态去见女儿呢?唉!仰天一声长叹:“女儿啊,你是父亲心中永远解不开的心结啊!”
一天,他听说每年六月的第三个星期日是父亲节。心咯噔了一下,好像被过于锋利的弯刀狠狠割了一下,这是多么温暖的节日啊!他想,那个创造父亲节的人,肯定对父亲有着浓浓的爱与眷恋。邻家小女已经偷偷给父亲准备礼物了,还跑过来问他:“叔叔,你喜欢什么呢?”他真的不知道该怎样回答。
他站在窗前,老泪纵横,眼睛盯着属于女儿城市的方向,在心里悄悄地说:“宝贝女儿,爸爸多想过一个父亲节啊,多想接受你的祝福,可是爸爸承受不起这沉重的父爱啊!”
儿子,让我搂你入睡
赵振生
儿子九岁,上小学四年级了。儿子长高长大了,有了自己的思想,有了自己对人生的感悟。我小心翼翼地做着父亲,把能给予他的爱全给了他,希望他能够幸福,无忧无虑地快乐成长。然而,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并不能使儿子活得快乐幸福。个性化的思想使儿子与我拉开了距离,使得我常常被迫用陌生的目光来审视儿子,努力猜测他的小脑袋里到底在想些什么。
儿子再也不肯在我面前光着屁股、露着小鸡鸡,洗澡连搓背也不让我帮忙,过去理所当然由我替他做的一些事情,像穿衣、脱衣、盛饭等,现在都自己做。我既盼望儿子快快长大,又不希望儿子这么快就长大,儿子长得越大,跟我待在一块儿的时间就越少,他的思想我就越加捉摸不透。
昨天晚上睡觉时儿子要我跟他一块儿睡,并要我搂着他睡,我有些受宠若惊,儿子很久都不让我跟他一块儿睡觉了。而他小的时候,晚上睡觉时总是哭着闹着要跟大人睡,就是在早上醒来时他也要光着小屁股钻进你的被窝里和你黏糊黏糊。现在,让你搂着他像小猫一样入眠,简直是一种奢望。
夜深了,透过微弱的灯光看着儿子的胸脯和鼻翼轻轻地起伏,儿子成长过程中的点滴往事历历在目。每次出差时,儿子总是哭着闹着不让走;每次回家时,儿子总是跑出老远欢天喜地、兴高采烈地迎接我。抱着儿子,看着儿子快乐的样子,享受着天伦之乐,我心中就充满了无限的幸福,一切烦恼和忧愁都抛到了九霄云外,身心得到了充分松弛。如今,儿子居然缩小了一圈,时光居然倒流了几年。
我用无限慈爱的目光静静地注视着儿子。他睡得那么沉稳、那么香甜,没有梦话。我不知道此刻他在梦中是否呼唤着我,但我知道,总会有那么一天,拥他入眠的人不再是我。亲爱的儿子,此刻你是否梦见了爸爸这份温馨而又矛盾的心思?
时间,请你走慢些,再慢些,让我拥儿再多一会儿。
父亲的五个角色
李小芬
第一次知道他时,面对了母亲的郑重:“他人很老实,会对我好的。”我点头:“我不会反对的。您那么苦,我希望您幸福。”自父亲离去,母亲就孤独着。她的未来还那么长,我不能干扰母亲的幸福。
只是,我没想到,他竟然净身出户,因为他的两个儿子坚决反对他再婚。他有这样自私的儿子,以后两家人怎么来往?只有母亲不断付出吧。我看着他,目光淡然。
弟弟妹妹学了我的样子,对他不肯亲近。他倒是不在意,每天清晨做早餐。很丰盛的,凉菜热菜,牛奶豆浆,面包馒头,一样都不少。周日,他卤牛肉,做麻辣鸡,还弄粉蒸肉。我倚在门口,看他将卤好的牛肉放到冰箱,过会儿再拿出来,切成纸一样的薄片,心里渐有了暖意。“叔叔,歇一会儿吧,我来切。”“不用,不用,我切习惯了。”
一旁的母亲拉过我说:“他有厨师证呢,业余考的。”
哦,原来他的角色是厨师。
我去了外地。妹妹有了孩子。妹妹的孩子常常爬到他身上,搂着他的脖子,与他欢闹。后来,他退休,开始整日地带孩子。孩子特别淘气,将整个房间当成了战场,一次次冲锋,斗志昂扬。茶几上摆的东西,孩子一挥手,全部呼啦掉到地上。钱包里的人民币,孩子会“嚓嚓嚓”撕成两半。就连影集里珍贵的旧照片,孩子也可以翻出来,用笔划得遍体鳞伤。更别说一次次与小朋友打架,到处惹是生非了。
连母亲都头疼了,他却很耐心地一遍遍给孩子讲道理,念故事书。尽管调皮的孩子根本听不进去,下次也不会有什么改变,他却和蔼宽容依旧。
那时候,他的角色是保姆。
一年中,他和母亲会从千里之外来我家小住几日。
他每天都去早市,早、中、晚三餐天天丰盛,以致我那上学的女儿常常为此开我的批斗会:“姥爷,你不要回家。我妈做饭一点都不认真。尤其是早餐。”他乐呵呵地笑:“你妈忙呀,天天上班。姥爷又没什么事。”
做饭只是序曲。每天下班回家,我都能看到家里的变化。散了的扫帚,他捆好了;玻璃亮了,地板干净了,做饭的锅、燃气灶边边沿沿的污垢也都清除了。“每次来我家就干活,我都不好意思了。我会请家政的,您千万别累着。”我一次次劝阻他。他却不听。
我知道,他的角色是保洁员。
也就怪了,家里的物品总是损坏。比如,马桶盖掉了,书柜的门合不上了。衣柜也跟着凑热闹,螺丝出了毛病。更别说床头柜的挡板,时不时地要挂下来,碰着我的脑袋。
他来的第一天,就盯上了那些坏掉的东西:“哎呀!坏了这么多东西。”我不知道他怎样琢磨的,反正晚上下班回家的时候,那些坏掉的物品全部恢复了正常。“天哪!您都修好了?我一直说要找木工呢,却总是忘。”我惊叫。
他笑:“不用找木工,我这个修理工还是能应付的。”
他要和母亲回老家了。
“叔叔,您和我老妈去旅游吧。我已经给你们报了名,夕阳红专线,钱也交了。”我拉着他的胳膊说。他吃惊地摇头:“怎么能用你的钱?”
为什么不能呢?七十岁的他,给了母亲幸福,也给了我们欢笑。他当过厨师、保姆、保洁员和修理工。如今,我要给他一个新的角色——当一个幸福的父亲,有子女孝顺着他。
最后一句话
安宁
接到父亲病危的消息时,我立刻坐飞机从广州赶回了家乡。当时我已经怀孕七个月了。
五年前与父亲大吵一架后南下打工,最后一眼回望的那棵杨树还立在那里。离树十几米的地方,是并肩挺立的三幢崭新的大瓦房。村里人告诉我,那是父亲用积攒了一辈子的钱给哥哥和两个弟弟盖的房子。
为了这三幢新房,父亲累倒了三次。每一次村里人都以为他挺不住了,但每一次他都奇迹般地好了起来。而今所有的心愿都完成了,三个媳妇也体面地娶进了家门,父亲却真要走了。
面对躺在病床上,被世俗的理想榨尽了最后一滴血的父亲,我说不出一句话来。
“齐儿……”呼吸越来越急促的父亲突然唤出了我的乳名。我流着泪靠近父亲的床沿。万万没有想到,只看了我一眼的父亲却硬生生地挤出三个字:“你出去!”
泪“哗”的一下流下来。为什么,父亲到死都不肯原谅我?
犟脾气又上来了,死死站定,任邻居几个大娘大嫂拉我也不肯动。在一阵阵剧烈的咳嗽声中,父亲不住地重复一句话:“让齐儿出去!让齐儿出去!”
终于不忍看他的痛苦,一扭头,走出门去,一分钟后,屋里传来一片哭声,但我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父亲的偏心至死都是那么鲜明而深刻,我又何必为五年来的冷漠而痛恨自己。
办完了丧事,我收拾东西准备飞回广州。母亲突然怔怔地冒出一句话:“其实五年前你走的那一天,你爸就盼着你回来,每次有电话,他都抢着去接……”
我没说话。
“你爸的心,其实通透得很,要不是看见你怀孕了,怕他的走冲撞了你肚子里的孩子,不拉着你的手说上几句,他无论如何也闭不上眼啊!”
霎时,我泪眼蒙眬。
爹和孩子
光芒
小时候,孩子喜欢跟在爹的屁股后边,爹上哪儿,孩子就跟到哪儿。孩子觉得爹的身影真伟岸。路上遇到熟人问:“这是咱小?”爹就很自豪:“咱小!快叫叔。”孩子就从爹的屁股后边探出头来,怯生生地说:“叔。”
孩子喜欢吃猪尾巴,孩子喜欢喝橘子水,孩子喜欢玩积木。爹这时候就很豪爽,从口袋里掏钱的动作很痛快,一点也不含糊。孩子有时候看到爹在背地里数兜里的钱,觉得爹数钱的样子很紧张似的。孩子就冲爹说:“猪尾巴不好吃,橘子水不好喝,积木不好玩。”爹就一脸惶恐了,像做错事的孩子一样。
后来孩子上学了。孩子说“第一”,爹就很高兴。孩子说“第二”,爹还是很高兴。爹就领着孩子上街买猪尾巴,逢人就说“前两名呢”。如果孩子进门一句话也不说,一反常态地主动进屋写作业了,爹的脸就阴沉了。不过爹还是要期待地问:“第几?”“二十三。”爹就开始跟个婆娘一样喋喋不休了。这时孩子就真心希望爹厚实的拳头能落到自己的屁股蛋子上。可爹还是带孩子上街,还是要买猪尾巴。孩子说:“不吃,不吃,不吃。”当哈喇子流下来的时候,爹就笑了,和孩子考了第一、第二一样。
孩子上高中后就住校了。孩子住校以后爹就经常失眠,爹时不时地骑上“大金鹿”去看孩子,顺便捎带几条猪尾巴。渐渐的,孩子觉得爹带来的猪尾巴不好吃了。孩子说:“爹以后没事就别来了。”孩子看爹一愣,赶忙说:“我在这儿挺好的,同学的父母都不经常来的。”爹就“嘿嘿”一笑,骑上车子走了。爹在门口看到停着许多小汽车,就紧蹬了两下车子。
高考结束,孩子拿到了北京一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爹的表情就有些不知所措了,闷闷地叼起一支烟,然后拍了拍孩子的肩膀,什么也没说,却好像什么都说了。爹拿着钱回来的时候就又兴高采烈了,一张张地点着钱。边点边说:“孩子出息啊,出门没一个不夸的。”爹郑重地把钱交给孩子,就像播撒春天的种子一样郑重。
临走那天,爹又买了猪尾巴,还亲自下厨了。以前爹从不下厨。爹做的菜并不好吃,可孩子吃得很香。上车前,爹哭了,孩子也哭了。爹没让孩子看到,孩子也没让爹看到。
孩子假期回来,爹的脸上就一直微笑着。爹跟在孩子屁股后边,有一搭没一搭地问这问那。孩子就海阔天空地说这说那,亲热没几天,孩子的话就少了。爹的话也少了,生怕说错话似的。
当爹的头上没有一点黑色的时候,孩子工作了,在省城,很多人羡慕呢!爹出门前也要讲究一番了,梳头,刮脸,穿上孩子买回来的衣服,再努力直起早已驼了的背。爹感觉自己出门也代表孩子的脸面,这是万万不能马虎的。遇到熟人问:“小没回来?”爹就清清嗓子:“忙啊!”熟人说:“老爷子好福气啊。”爹就说:“啥福气啊,啥福气啊。”
孩子休假回去之前总要打电话问:“想吃点啥?我捎回去。”爹也必定会说:“猪尾巴啊。”
终于有一次,孩子说:“你吃啊。”爹说:“吃。”孩子说:“爹你吃啊。”爹说:“牙不行了,你多吃,多吃。”孩子假装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爹就心满意足了,点根烟,微笑地看着孩子。孩子吃着吃着,眼泪就“哗”地涌出来了,止也止不住。
我一直是父亲的软肋
古保祥
从小,父亲便是我的偶像,这也许是每个男孩子所共有的感情。无论遇到什么困难,经历多少坎坷,只要父亲在场,我的勇气便会倍增,什么都不怕。
但渐渐的,不知从何时起,父亲的形象在我的眼里起了变化。
我13岁那年,去地里偷人家的红薯,被人家逮了个正着。父亲赶来后,一改原来的威武和庄严,而是点头哈腰给人家说了一大筐好话,又命令我给人家道歉。我不依。在僵持中,父亲抬起手,一巴掌打在我的脸上,我硬挺住没有哭,一转身跑进了树林。
从那以后,我不再崇拜我的父亲,觉得他开始怕事,许多事情都做得唯唯诺诺。
中考结束,我和父亲去教育局问分数。局里面人山人海,我考的分数很不理想,我对父亲说我们先走吧,回家再想办法,父亲没有答应,说找找熟人看。这时,一辆小轿车驶进了大院,从里面下来了局长。
正准备拉父亲走时,他突然走向局长,从怀里哆哆嗦嗦地掏出一根烟递给局长,局长看都没看,把烟扔在地上。霎时间,我觉得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父亲的身上,我如芒刺在背,拉起父亲的手逃到了外面。
在学校复读那年,家里的情况非常糟糕,经济十分窘迫。为了挣钱,父亲租了人家一辆小型脚蹬三轮车四处拉客。
一次,我从学校出来,和几个同学一起去县城买书,我们想租一辆三轮车,几个同学前去讨价还价,我则在一边看行李。坐上车时,我却突然发现,前面蹬车的人背影是如此的熟悉,正是父亲。
大年三十晚上,一家人正坐在家里包饺子准备过年时,一伙人突然闯进了家里,围住父亲说:“你借的钱已经到期了。”我突然间明白了,父亲借了人家的高利贷。
父亲低着头哈着腰,给人家赔不是,说再宽限几天,娃子上学用钱紧,过了十五一定还。他们没有听父亲的话,而准备拉家里的东西。父亲无力阻拦,哭丧着脸,蹲在地上。
当我在突然间发现父亲已经不再高大威猛,而需要我保护时,我镇定了情绪,大喊一声:“谁敢动?”接下来,我顺手操起了桌上的菜刀,他们中有人喊:“这小子疯了,我们还是走吧。”他们三三两两地走了,我把菜刀扔在地上,搀起了蹲在地上的父亲。
当我听到父亲借了一万元时,怒气直冲脑门:“没事借什么高利贷,这不是做违法的事吗……”
我的话还未说完,母亲一个耳光打了过来,“这一切不都是为了你吗?你爸从不求任何人,只有为了你,他才低三下四地求人呀!”
一时间,我突然明白,我是父亲的软肋,正是由于他的柔软才成全了我的坚强。
父亲的拳头
王磊
我17岁那年,在我亲生父亲去世的第五个年头,这个一头金色短发的男人成了这个家的主人,我的继父。他经营着一个不小的灯具城,然而财富却无法掩盖他的浅薄与粗俗。虽然心里很看不起他,但为了这个家庭的和睦,我还是很懂事地叫他“爸爸”。他倒是坦然接受,不仅如此,他从不叫我的名字,而是一口一个“儿子”地喊我,喊得我浑身发麻。
他有过一次婚姻,有一个和我差不多大的女儿,和他前妻去了美国。而他和母亲最终也没有再要孩子,我就成了他法律上唯一的儿子。他们结婚以后,我的情绪始终低落。
离高考的日子越来越近了,我开始整夜整夜地失眠。有一天,实在是头疼得厉害,就临时决定去医院开些安神镇静的药。等我从神经科拿着药走出来的时候,突然和一个柔软的身体撞到了一起。一个脸色煞白、年纪和我差不多大的女孩猛地摔倒在我面前。我连忙上前扶起她:“对不起,对不起,你没事吧?”她一边轻轻捂着小腹,一边勉强挤出一丝微笑。“没事儿!”她轻轻推开我,摇摇晃晃地向前走。“你上哪里?我陪你去吧。”女孩儿尴尬地摇了摇头,但我实在是不放心,于是坚持着陪她到了妇科。直到这时候,我才知道女孩是来做人流的。
几天后,我就把这事淡忘了。那天,我刚回到家,就被他一拳打倒在地。我踉踉跄跄地站了起来。“你凭什么打我?”
我狠狠地瞪着他,双眼中充满怒火。“就凭我是你老子!”他扬起手来,一巴掌把我扇倒在地。在一旁泪眼婆娑的母亲也没有上来劝阻,只是不停地叹气:“隔壁的王姨说她看到你陪一个女孩去做人流。”母亲的话没有继续下去,哽咽着哭了起来。我这才明白是他们误会了,可他一个外人凭什么打我。想到这里我感觉身体里的血液直往上涌,我没解释什么,转身跑了出去。
屈辱和愤怒让我像疯了一样在路上狂奔着,摔倒再爬起来,爬起来再摔倒,跑着哭着,视线渐渐模糊了起来。突然我眼前一黑,就什么也不知道了……
等我醒来的时候,发现母亲正守候在我身边。母亲告诉我,自从我离开家之后,他就疯了一样开着车四处找我,终于在午夜的时候发现昏倒在路边的我,便把我送到了医院。可在回去接母亲来医院的途中,他却发生了车祸,医生说至少要一个月才能从床上下来。母亲哭着说,在我昏迷的两天里,他们已经知道了事情的真相,知道错怪了我。这个时候,我才隐隐感到,也许他是真的关心我。
没过多久,我便顺利出院了。出院那天,我去看他,他吃力地抬起右手在我胸口轻轻捶了一下,笑着骂道:“小兔崽子,好好考,我等着看你的录取通知书。”
不久之后,我考上了一所外地高校。拿到通知书那几天,他像孩子般四处炫耀,似乎要让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他儿子考上了大学。他单纯地把自己当成了我的父亲,却始终都没想到隔在我们之间的那道鸿沟——血缘。
大学四年的生活很快就在平淡中逝去。毕业之后,我和女友一起来到深圳打拼。不久,我就在一家台资企业站稳了脚跟,由于工作努力,很快就成了公司的骨干。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就在我春风得意的时候,因为我的一个疏忽,导致了公司近百万的损失。公司不仅将我免职,还一纸诉状将我告上了法庭,要求我赔偿全部损失。与此同时,和我相恋了五年的女友也弃我而去。整整一个月,万念俱灰的我躲在出租屋里浑浑噩噩地度着日子。
一天清晨,“砰”的一声巨响之后,一个人猛地掀开了我的被子。“爸,爸,您怎么来了……”他一句话也没说,揪起我就是一拳,把我掀翻在地。“别再叫我爸,我没你这么没出息的儿子,这么点儿破事就挺不住了!”不知道为什么,我心中腾地升起一团怒火:“我就是这么没出息,怎么了!”他咬着嘴唇,又是一拳打了过来,我一头栽倒在地。“站起来,是男人就给我站起来,别让我小看了你!”在心底压抑已久的怒火在瞬间像躁动的岩浆一样喷涌而出。我红着双眼,冲上去就是一拳。他一个趔趄摔倒在地,随即又站了起来给了我一拳。“再打,男人就是被打死也不能窝囊死!”我咬紧牙关,疯了似的把雨点般的拳头倾泻到他的身上。打着打着,我的泪水夺眶而出,突然再也控制不住自己,跪倒在地上放声大哭。他紧紧抱住我的肩膀,不停地安慰着我:“儿子,咱不怕!天塌下来了,也有爸给你顶着……”
那一天,我们父子俩在出租屋里喝得酩酊大醉,他给我讲了不少自己的故事——那个出生在边陲小镇的他艰难打拼的经历,还有为人父的快乐与烦恼。那一天,我努力睁开惺忪的醉眼望着他,这是我第一次这么近距离地观察他。突然,我发现他的鬓角已经斑白,不知为什么,一向坚硬的心在那一刻突然隐隐作痛……
没过几天,他便用卖掉灯具城的钱帮我还上了巨额的债务,公司也随即撤回了诉讼。当我得知这一切的时候,惊得目瞪口呆:“灯具城卖了,那你们怎么办?”他一边捶打着我的肩膀一边笑骂道:“小兔崽子,我和你妈也该享享清福了,怎么你还不乐意?我可告诉你,你得按月给我和你妈养老金,要是敢赖账,小心我砸断你的狗腿。”我想说些什么,可胸口莫名地发酸,颤抖着的双唇终究什么也没说出来。
几年之后,我的事业重新步入正轨,有了自己的家庭。不久之后,我的女儿也出世了。他和母亲得到消息之后连夜坐飞机赶了过来,在家里住下。
有一天,妻子好奇地问道:“咦,咱们的女儿怎么长了一头金发啊!咱俩没有长金色头发啊!”我看了看女儿的头发,没想到她的头发还真有点金黄色。“她是我的孙女,长了一头金发有什么不对吗?”他回答道。“可你们父子两个没有血缘关系啊,怎么会遗传……”母亲忽然意识到了自己失口,连忙用手捂住了嘴,家里的气氛顿时显得有些尴尬。就在这时,他说了一句让我一生都无法忘记的话:“你们看看,我总忘记了这一点。”说完,他憨憨地笑了。
无能为力的爱
澜涛
曾经,我非常憎恨我的父亲。我常常想,如果生命可以自由选择的话,我宁愿不来到这个世界上,更不愿意做我父亲的儿子。
我的父亲是一名外科医生,他给我最深刻的印象就是他身上的来苏水味,我讨厌那种味道。父亲经常加班,母亲常常要把晚饭热了又热,有的时候我都睡醒一觉了,还能够看到灯下等候的母亲。做教师的母亲不仅要给学生上课,还要操持家务,辅导我的功课。母亲总是那么忙碌,但瘦弱的她却是我心中最坚实的依靠。
我16岁那年,母亲上班刚走到学校大门口,发现一匹受了惊的马拖着一架马车疯了般的飞奔而来。她喊叫着让路上的学生们闪躲,但有的学生被这突如其来的惊恐吓呆了。瘦削的母亲像一只天鹅,快速地迎着惊马飞过去,双手死死地拉住缰绳……惊马终于停下来,母亲的双手仍旧紧紧地握着缰绳,浑身血肉模糊。
父亲没能救活母亲。从此,我立志要成为一名医生,我要让父亲愧疚和无助,要让他为自己无法挽救母亲而厌恶自己。
我被省城的一所大医院接收,出色的技术很快就让我声名远播。结婚的时候,父亲从家乡赶来,宾客散去后,父亲又提起他的包裹,说要赶当天晚上的车回老家去,我没有挽留。看着父亲黯然而去的背影,我的心中涌起一股报复的快感。
冬天到了,还有半个月才到生产期的妻突然肚子剧烈地疼痛起来。最初,我并没有意识到有多严重。可不久,妻就疼得浑身大汗了。我慌手慌脚地抱起妻就往楼下跑,从六楼跑到一楼,再跑到街头。等我终于拦住一辆出租车,把妻抱上车,妻的喊叫声已经微弱下来,她的下身已经不断有血涌出。我不停地对妻说着:“你要挺住啊,你要坚持住啊……”
妻终于被送进了妇产科抢救室,我焦急地徘徊着、祈祷着。凌晨一点十一分,抢救室的门终于打开,医生一脸无奈,母子俩都没能救过来。
我瘫坐到地上,无法接受妻的突然离去,也无法原谅作为医生的自己在面对急需救治的妻子时的束手无策。
父亲从家乡赶来,并没有安慰我什么,只是默默地帮我处理着妻的身后事宜。处理完了,父亲也要回老家了。我依然没有挽留父亲,甚至没有打算送行。父亲提着他的包,已经走出房门,就在要关上房门的刹那,他突然站住,背对着屋中的我说道:“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灾难和疾病是我们无能为力的,但这并不代表我们缺少爱。一个人只有懂得了理性、坚强地面对灾难,从容地面对打击和伤痛,才算真的长大、真的懂得爱。”
父亲说完,关上门走了。我的泪水一下子涌了出来……
父亲
陶秀梅
这是一个快五十岁的中年男人,焦黄的脸上胡子拉碴,整日里目光忧郁、沉默寡言。他身上总是一件过时的蓝色涤卡中山装,洗得已经发白了,一年四季好像总穿着。冬天,中山装里面加件毛衣;夏天,将毛衣换成背心;在最热的那些天里,他干脆赤膊穿中山装。
我在师大校园里天天能看见他,一天要见三四次。早晨,他给我们送牛奶。天还没亮,我们都躺在热被窝里做梦呢,他打着手电筒从一楼到七楼一路送上去,寂静中可以听见他的脚步声。午后,他骑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一路叫着“晚报,晚报”,挨家挨户送报纸,又是从一楼到七楼,从红光小区到师大小区。而到了晚上,他的自行车就换成了人力车,他和其他车夫聚集在师大门前揽客,他总是若有所思地注视着出来进去的大学生。在大部分时间里,他只能在路灯下空等,有时候一晚上也拉不到一个客人。我记得以前车价好像是四元,后来拉客的多了,便降低到三元,有时候两元也送。他们这种车白天是不准上街的,只有等到晚上交警下班后才能偷偷揽活。有一天他大概太性急,早早就出了车,结果交警推走了他的车。他一时不知怎么办才好,脸上的表情像个做错了事的孩子,又羞又急却又束手无策,看了令人难过。
有一天晚上,我回校太晚,半路上看到他空着车子往师大骑。其实离校并不太远了,但我还是叫住了他。我们虽然没有说过话,但彼此相当熟悉。坐上车我随口说:“您挺辛苦的呀。”话一出口就觉得自己浅薄,他的艰辛岂是我这种涉世不深的小女孩能理解的?他苦笑了一下,弯腰重重蹬了一下车。他的裤脚高高挽起,露出一双大号解放鞋和脚背上暴起的青筋。他的身上仍旧是那件中山装,背上有一圈汗湿的印痕。
骑了一会儿,他忽然问我:“你读几年级啦?”我说:“大四,快毕业了。”他回头看了我一眼,说:“哦,跟我女儿一样。”我忙问:“她也读大四呀?读什么大学?”他低低地说:“北京大学。”我几乎惊叫一声,接着便是长时间的沉默。看着他一下一下踩着人力车的背影,我忽然有了一种感动:他一定吃过很多苦,下岗在家受失业困扰,一刻不停地打零工,可女儿很争气,女儿让他活得很有脸面、很有希望!
在师大门前我下了车,递过五元钱转身就走。他叫住了我,把钱硬塞进我手里,慈父般轻轻地说:“顺路带你,钱不收了,省着点用,父母在家不容易。”
我低下头,泪水滴落下来……
拜儿子为师
刘强
十一岁的儿子动辄挑剔我的不是,每写一篇文章,他都要抢去先读,像个小大人般发一通议论,不疼不痒,嘻嘻哈哈。可他自己的作文却“头不像头,尾不像尾”,甚至连“身子”都难见。他说这叫“苗条”作文,头小、身子细、腿长……现在流行这个,酷着呢!
你瞧,现在的小男孩出口多么张扬、多么时尚,我们这一代人简直不明白他们到底在想什么。
儿子的班主任姓陈,很年轻的一位女教师,每次我去接儿子都能见到她,笑脸灿若桃花。有一天,陈老师那张桃花脸不知为啥拉得老长,对我说:“刘先生,您好歹也算是个作家,怎么您儿子写出来的作文却‘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总是跑题走调。”我听了有点尴尬,解释说:“卖盐的喝淡汤,泥瓦匠住草房。”陈老师说:“那您起码不能让您儿子在作文本上画鬼符吧!他那作文看起来晃眼,像外星人的杰作。”
像这样“戏谑”的话何止出自于儿子的班主任之口,亲朋好友见到我,多半也调侃:“你儿子作文怎样啊,不过有你这耍笔杆子的作家老子言传身教,他的作文肯定是‘狗撵鸭子——呱呱叫’吧!”
真是有苦难言。说实话,我从来没打算教儿子如何作文,他做人还没学会呢,何谈作文?再者,我那淘气的儿子生性桀骜,从不把我的“家训”当回事,喜欢自己做主,天马行空,难管束呢。
早在他四岁时,我曾送他去学书法,结果一年下来不但字写得还是乌龟爬,甚至连点横竖撇捺都不知道怎样搭配。妻子担心儿子这样下去会成问题,可等到真正上学,儿子的字忽然好了起来。问他“秘诀”,他说:“不愿意受拘束呗!那方方正正的米字格像老虎笼子,我被它关得气都喘不过来了。”
到了四年级,儿子开始翻动我的书架,《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等名著被他“啃”得身首异处七零八落,中间的插图也长翅膀飞了,原来儿子撕去做了贴画,这捣蛋鬼真让人哭笑不得。不过,就算儿子没认真读过一页《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扎进去嗅嗅书香也对他写作文大有帮助。举例说吧,有一篇写春节的文章,他这样描述:全国十多亿人被迫在一天过节,那是牙膏里挤出来的快乐,不真实,还不如我给乞丐一块钱让他买肉包子吃,那才叫实实在在的开心呢!
去年儿子到大连借读一年,今年又回沈阳复读。开学没几天,班主任就布置了一道作文题《开学啦》让全班同学写。儿子在他的作文里大发牢骚:星星还是那颗星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学校还是那所学校,老师还是那位老师……就是地位改变了,我在大连是中队委员,回沈阳却成了老百姓。我不服气!
粉脸桃红的陈老师看到这篇作文脸又拉得老长,毫不客气地对我说:“您儿子越来越出格啦,这样下去,迟早会祸从口出。”儿子不服气,狡辩说:“人家崔永元叔叔实话实说能成大明星,我为什么就不能说几句真话?”说到最后,竟然对我也批评起来:“爸,虽然您是作家,可您那些文章写得太循规蹈矩,思想早过时了,所以您已经不配再当作家了。”一句话噎得我气若游丝。
国庆节长假,我带儿子到努尔哈赤的寝陵沈阳东陵参观。一进大门,儿子就发现介绍中有一字印错了,“峻工”的“峻”应为“竣”。“去找负责人提意见!”儿子气势汹汹,弄得那位负责人很没面子,说:“你这小家伙懂多少皮毛?这么多年下来也没人说‘峻’字写错,就你逞能,鸡蛋里挑骨头!”儿子说:“本来就错了嘛,不信,问我爸爸,我爸爸是作家。”边说边捏了我一把。
我鼓足勇气对那位负责人说:“‘峻工’的‘峻’字的确错了,再不改过来,努尔哈赤脸上也无光。”负责人下意识地凝视了一阵眼前巍峨的殿堂,半天才缓过神来说:“奇怪奇怪,那么多有学问的人都没看出来,你儿子年纪小小的还真不简单呢!”
回家路上,路过青年公园花鸟市场,我想买一对鹦鹉奖励儿子。儿子说:“我才不要笼子里的东西呢!”问他何故,他说了一句虽天真却发聋振聩的话:“爸,等我老了,您才能看清我。”
这话含着太多深意需要我仔细琢磨,起码的一点,儿子是不愿循规蹈矩的,他也看不惯我的循规蹈矩。这种大胆的反叛其实一直是我很欣赏的性格。
我愿拜儿子为师。
父女情深
王福明
住院时,邻床有位老翁,年已八十有五。他子女多,白日里有女儿们来陪伴,晚上则是儿子女婿们值班。
这位老翁耳朵已背,讲话不清,走路晃悠。但他偏偏是有拐杖不拄,有人扶却推开。他的病,据他女儿统计几乎是二十分钟要上趟厕所。但他即使是正挂着药水,也绝不让女儿跟进厕所一步。有一次他回头见厕所门没关好,又转身走回将门关上。气得他那已四十多岁的小女儿在门外直嚷嚷:“这么大年纪了,还要这样!真是……”“这样”的事还“真是”不少。又如,女儿给他洗脸,是绝不让她们的手摸他的头的。
病房大楼的早晨总是很早的,五点开始护士就会来抽血、量血压、测体温。而我的那个病房里总还会另外多一点什么:“爹爹——”当你还在迷迷糊糊时,如公鸡报晓一般,一声清脆而嗲气十足的叫声会把你彻底唤醒。你别以为这个又做鬼脸又扭身子,一手提包一手挥舞,简直像是一团火一样扑过来的人是一个小姑娘。这是他每天一早就来送早饭的三女儿,同时也是来替换昨夜值班的丈夫或其他人的。望着已年过五十头发斑白的三女儿,老翁也挥挥手呵呵地笑了,老翁的眼睛是亮的。
女儿们有的是叫喳喳的喜鹊,有的是静静流淌的溪水。大女儿有时蹲着身子为老父轻柔地洗脚,有时低着头为老父小心地剪指甲。这时是静悄悄的,唯有洗脚水的滴答声和指甲刀的噼啪声。有时她也擦一擦自己额头上的汗。偶尔我还见她背过身去抹一抹眼睛。老翁静静地躺着,但他的眼睛是亮的。
父女间也有不可调和的矛盾,而且常酿成小小的争吵,焦点是在吊瓶点滴的速度上。总是嫌慢的他特别羡慕无人监视的我,能背着护士不时地“提速”。
于是,常一边是老人生气不满的唔唔声,另一边是女儿又哄又求的规劝声。一切用的都是唯有他们才心领神会的语音和动作。女儿们最后的“撒手锏”总是一句铿锵有力的话:“找医生来!”这时,他只能不再唔唔。不让女儿陪进厕所,是老人的胜利;不让点滴加速,是女儿的胜利。对女儿,总是温柔要多一点。
台湾电视剧中有句台词:“女儿是父亲前世的情人。”小女儿听了叫起来:“啊呀,我爹爹的前世情人不要太多喔!”原来她的姐妹们共有六个。看来,这位老翁的前世不是大款就是大官了,或者就是类似被当今演艺界糟蹋成风流小混混的唐伯虎。但他的今世,却实实在在的只是一个出身农家的普通的糕点师傅。他用他的一双手支撑了十余口人的家,一个清贫而温馨的家——清贫之家多温馨。
据说国外有“科研成果”称,父女间感情深是因为女儿的遗传基因有百分之八十来自父亲。而这位老人的一个女儿则根据自家的生活实际直白其中原因:“我们爱父亲,因为他是我们家的顶梁柱。”我想,这“顶梁柱”绝不仅仅是经济上的。
韩剧中有句老话:“女儿出嫁,爸爸最伤心。”父爱是无言的井,这一点,女儿体会最深。
父亲的本能
周海亮
秋日里的那个星期天,难得男人有了空闲。他带着自己五岁的女儿,去动物园玩。
看了猴子、孔雀、狗熊、骆驼、锦鸡和长颈鹿后,他们都有些累,开始往回走。经过狮子洞的时候,女儿突然叫嚷着要看狮子。男人笑笑,说:“好。”
灾难就是这样降临的。
他们倚着狮子洞上方的铁栏逗着狮子。那个位置,只能看到狮子的后背。五岁的女儿“咯咯”笑着,把脑袋探得很远。男人想提醒女儿小心,可没等来得及张嘴,就看到女儿一头栽了下去。父亲慌忙伸手去抓,可他什么也没抓到。
那段铁栏杆突然断了。女儿是抓着那段铁栏杆掉下去的,她在空中惊恐地叫了一声“爸爸”。后来动物园的负责人说,那几天连绵的秋雨加快了那段陈旧的铁栏杆断裂的过程。
掉下去的女儿好像被摔昏了,她躺在那里,紧闭着双眼。男人大叫:“妞妞你没事吧,妞妞你没事吧?”他的喊声没有叫醒女儿,反而惊动了狮子。狮子懒洋洋地站起来,先是看了一眼落在离它不远处的不速之客。然后,它突然兴奋起来,直奔女孩而去。
周围的人急了,有人慌忙拨打110,有人跑去找动物园的驯兽师,还有人高叫着,试图赶开正一步一步逼近女孩的狮子……
没有用。现在狮子距离那个女孩仅剩一步之遥……
这时,男人突然做了一个让所有人都目瞪口呆的举动。他纵身一跃,跳了下去……
他正好落在女儿与狮子中间。
男人重重地摔倒,可是他马上爬了起来。他没有看自己的女儿,只是狠狠地盯着狮子。周围一下子安静了下来,人们甚至可以感觉到男人和狮子“怦怦”的心跳声……
也许是男人的镇定让狮子不安,也许是他的样子让狮子恐惧,总之,在对视了几秒钟之后,狮子竟然慢慢地转过身,怏怏而去。
所有人都长舒一口气。剩下的事,就是他们静静地等在那儿,直到动物园来人把他们救出去。
可是,故事到这里并没有结束。事实上,故事才刚刚开始……
女孩突然醒了。醒后的女孩看着陌生和恐怖的一切,竟“哇”地大哭起来。于是,刚刚躺下的狮子再一次被激怒,它慢慢站起来,然后,向女孩直扑过去!
狮子的血盆大口此时距女孩的头只剩分毫。父亲看到了狮子暗红的舌头和闪着寒光的牙齿……
男人迅速推开自己的女儿,伸出自己的右臂,挡在狮子面前。其实这时他更像是把胳膊友好地塞到狮子嘴里。也许那时男人在想,只要狮子的嘴里咬了什么东西,那么,它就会静下来吧?那么,它就不会继续伤害他的女儿了吧?那么,当它啃噬自己胳膊的时候,动物园的驯兽师们也许就会赶过来了吧?
他能够感觉到狮子的利齿深深地扎进他的骨头。狮子咬着他的右臂,兴奋地甩着头,男人被抛起,然后重重地跌落。
狮子再一次盯着他的女儿。此时女孩已经退出很远,脸色苍白,似乎已经吓得忘记了哭泣。
狮子一步步紧逼过去……
男人再一次爬起来,再一次扑向狮子,再一次在狮子呼着腥气的血盆大口距女儿仅剩分毫的时候,伸出胳膊挡在狮子面前。
这次是左臂。他的右臂已经动弹不得。他就那样伸出左臂,似乎要友好地再送给狮子一顿美妙的晚餐。狮子愣了一下,再一次咬住了他的胳膊,开始了疯狂的撕咬……
……动物园的驯兽师终于赶来。他们用了两颗麻醉弹才将狮子击倒。
男人躺在医院里,他两只胳膊的肌肉都被狮子撕烂,鲜血淋漓,并且严重骨折。
有人问他:“那个时刻,为什么要用你的胳膊阻挡狮子?”男人认真地想想,说:“不知道。那时由不得多想,大概只剩下本能吧,父亲保护女儿的本能吧!”
是的。那时仅剩下父亲的本能,而不必去细想,为女儿挡住的是一抹刺眼的阳光、一粒微小的灰尘、一辆飞驰的汽车,还是一头凶猛的狮子。
“可是,假如动物园的人没有及时赶到,你还将怎么办呢?”那个人继续问他。
“那么,我将继续挡下去……用左腿、用右腿、用胸膛、用脑袋。”男人轻描淡写地说。
童年追忆
金华
从小,我就是在父亲的怀里长大的。我们的家在一个叫冯家湾的村子里,母亲是知青,生下我没多久就按政策返城工作了,大概一个礼拜才能回乡一次,因此大部分的日子都是我和父亲两人相依为命。
童年里印象最深的是半夜里醒来,身边的床空空的,我一个人在黑黢黢的夜里恐惧得大哭起来。然后父亲回来了,他急急冲进房间,一把把我抱在怀里。有时候我哭,父亲也哭。父亲是趁着我睡着了到水稻田里夹黄鳝给我吃,我说我不要吃黄鳝,我要爸爸陪我。父亲抱着我默默叹气,家里穷,就指望着黄鳝给我补身体。
当兵复员回家的父亲是村里的民兵主任,聪明能干,长得也俊朗,再加上皮肤白皙,是村里男子中的翘楚。父亲从来不像乡下的农夫一样胡子拉碴、满口粗话,尤其是对小孩子非常疼爱。我是他的一条小尾巴,走到哪里就带到哪里。难得村里放电影,父亲肩膀上扛着我,手里拎着凳子,早早地带我去抢占有利地形。
父亲养了一群鸡,下的鸡蛋都归我。父亲每天都变着花样做点好菜给我吃,我吃的时候他不吃,歪着头在旁边看,我吃得津津有味,他看得津津有味。如此宠爱一个女孩子,对于一贯重男轻女的乡下人来说是不可思议的。村里人常常对我父亲说:“你家的女儿大起来是要屙珍珠的。”
上小学的那一年,我们搬到了镇上住,一家三口总算是团圆了。可是我和妈妈总像是隔了一层,三个人上街走,我总是习惯地挽着父亲的手臂。
因为父亲的勤奋和聪明,几年的时间,他在一家镇办厂从采购员当到了厂长,父亲的事业很成功,我们的家境也有了很大的转变。父亲无论有什么事情都要和我而不是和母亲商量,大到生意小到家事,他从来不把我当个孩子,这样也培养了我能干果断的性格。
在我二十岁那年,父亲决定要造一幢房子,别人都劝他何苦,就一个女儿,嫁出去后你要那么大的房子干什么。他执意要造。房子造好了,最漂亮最大的一间做了我的房间。父亲难道真的不知道,女儿大了,终究是要嫁人的?
那一天终于来到了。出嫁那天,临走时我们父女拥抱着哭得犹如生离死别。老公尴尬着脸站在一边,好像是拆散我们父女的仇人。
如今我自己的女儿也已经八岁了。人说,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养儿不知父母恩。而我从小就知道,我要对爸爸好,我是爸爸老来倚重的“儿子”。我每个节假日都回去和父母一起度过,在爸爸为我造的房子里住住。去时买点零食给父亲吃,走时塞点零用钱给父亲用。我和父亲已然转换了角色。
父亲老了,不像年轻时那样能干敏捷了。他现在全部的心思就是侍弄院子里那些花花草草,看到我们回家就牵着我女儿的手领她去看他的那些宝贝花儿。他常常对着女儿叫我的小名,女儿笑他:“外公你又叫错了!”父亲笑着说:“外公老啦!”我想不是这样的,父亲分明在追忆我的童年。
我想,要是父亲永远不老,我永远不要长大,让父亲永远牵着我软软的小手,我们就这样一直相伴在一起,那该多好啊!
我为父亲开车门
黄方园
父亲是三天前的一个下午来的,当时家里没人,他搁下背篼蹲在门口抽叶子烟。傍晚,楼上的张婆告诉我,她下楼撞见父亲,以为是盲流,呵斥他走开,父亲惶惶不安:“这是我儿的家呢!”我向父亲求证此事时,父亲正在厨房择菜。他像犯了错的孩子,局促地站起来,搓着双手,目光游移,嗫嚅着说:“下次,我一定穿周正一点。”我本是怕父亲心灵受到创伤,欲安慰他一番的,岂料他不但没有半点委屈和愤慨,反而以为自己丢了我的丑而深感惭愧。我心里有种说不出的痛。
家里不宽敞,我把父亲和儿子安排在一间屋里。父亲进屋不久,我就听见巴掌落在脸上的声音,开门一看,见儿子正大吵大闹:“你脏,你脏,不准你亲我,滚出去!”父亲不知所措地捂着脸。“他是你爷爷,你爸爸的爸爸,我是他一手一脚养大的,你知道吗?小子!”我对儿子动了武。听到儿子的哭声,妻子一把把他抱过去,对我怒目而视。父亲垂着手,呆呆地站在一旁,又像犯错一般。夜已很深,我还听见父亲在阳台上抽烟时的叹息声。
次日早晨,妻子用盛气凌人的腔调对父亲交代:“茶几上有好烟,有烟缸,别抽叶子烟,别乱抖烟灰。别动音响,别动气灶,别动冰箱,别动电视……”父亲谦恭地说:“叫我动,我也动不来的。”中午我和妻子回来,看见满地的水,父亲正蹲在地上拿着帕子手忙脚乱地擦地板。妻子一甩手进了卧室,“砰”的一下关了门。父亲便立即又像做错事一般,不知所措起来。我按按他的肩:“爸爸,您想帮我们拖地板是吧?”父亲点头。我便拿出拖把,给他示范了一番,然后交给他:“您试试!”
父亲拖净了剩下的半间客厅,他看了一遍又一遍,然后望着我,一脸感激。
午后下了一场小雨,下班回来不见父亲,妻子顿时火冒三丈,对我大发脾气。我和她唇枪舌剑,互不相让。正斗至酣处,门铃响了,父亲站在门口——湿漉漉的头发搭在皱纹堆砌的额头,松树皮一样的手提着一个塑料袋。他鞋也没脱就进了屋,妻子“哼”了一声,又进了卧室。我说:“爸爸,吃饭吧!”父亲说:“吃吧,吃吧,我孙儿呢?”孩子被妻子送到岳母家去了,若父亲知道内情一定会伤心,我只得对他撒了一个谎。父亲盯着我看了一阵,若有所悟,默默地离开饭桌,打开一边的袋子,拿出两袋核桃粉、两瓶蜂糖、一袋健脾糕。父亲说:“我去买东西了,不会买,也不知你们缺啥,就琢磨着买了这些。”父亲顿了顿又说:“蜂糖治胃病,你记着,一早一晚都要喝一勺;她是用脑的人,核桃粉补脑;孙儿胃口不好,瘦,就给他买了健脾糕,吃了开胃。”
父亲最后从贴身衣兜里拿出一个塑料袋,说:“这五千块钱是我卖鸡卖猪攒的,都攒三年了。我用处不大,你拖家带口的用得着,拿着。我明天要回去了,你有空就回来,看看你妈的坟、你爷的坟。没空回来,爸也不怪你,你们忙,单位纪律严呢!”说完父亲笑了一笑,摸出叶子烟,正要点,可能想起了妻子的交代,又揣了回去,但舌头舔嘴唇的细节将他此时的欲望暴露无遗。
我给父亲卷了支烟,也给自己卷了一支,我俩中间隔着张饭桌面对面坐着,烟雾缭绕,我们都不说话。
父亲执意要走,他说他惦念屋边的塘,惦念塘边的田,惦念那条跟他一起串东家串西家的大黑狗。怎么留也不行,我决定叫辆出租车送他回去。
富康车开到父亲身边,但一生都没有坐过小车的父亲却不知怎么打开车门。他的手在车门上东摸西摸,一脸尴尬。我上前一步,弯下腰来,打开车门,服侍父亲坐进车,再为他关上车门。父亲伸出头来,一脸的幸福,他在为儿子体贴的举动而激动。他说:“儿啊,爸算是村里最有福气的人了。”说完,抬手抹着眼圈,憨憨地笑了。我顿时百感交集。
活在世上,活在城里,活在官场,我在许多人面前弯过腰,为许多人开过车门,但从没有为父亲弯腰开过车门。我为别人开车门的时候从没有像今天这样毕恭毕敬,表里如一。父亲是农民,我是干部,父亲是庄稼人,我是城里人,父亲这辈子已无法超越我的高度,但我有今天全仰仗父亲的奠基。父亲为我弯了一辈子腰,吃了一辈子苦,操了一辈子心,而我呢?我仅仅为他开了一次车门,就叫他心满意足,感动异常。车渐渐驶远,望着父亲离这个人情味淡薄的城市越来越远,突然间有一种冲动让我心头一颤,禁不住潸然而下……
父亲们的笑
刘俏到
闲翻旧报纸,看到一则旧闻。说在香港新发现一幅孙中山先生的老照片,照片上的中山先生一扫常见的严肃表情,露出了极难得一见的微笑。新闻中说,从以往可查的历史照片看,孙先生一贯都是很严肃的,基本上找不到笑脸。新闻又说,新找到的这幅照片是先生与女儿的合影。
原来,这难得一见的笑,是一位父亲对儿女的笑。
于是,不由自主的,我就想起了自己父亲的笑。
大前年八九月间,我那在农村的父亲摔了一跤,结果右腿粉碎性骨折。因为经济的原因,父亲不肯张扬,也不敢住院,凭着“久病成良医”的经验,翻着线装医书给自己开起了中药方,与母亲一起熬着药罐,熬着日子。他们害怕远在千里外的儿子担心,过了两个月,等病情平稳了,才肯写信告诉我。
我于是急急忙忙打电话回家。拿起电话,自己的心是惴惴的,因为父亲的病,更因为与父亲日渐稀少的联络。听到我的声音,父亲意外而亲昵地叫着我的乳名,什么都没说,先就爽朗地笑出了声。
远隔千里看不到父亲的笑脸,但我听得出来,父亲的笑是由衷的,发自内心深处的,忘却了一切烦恼的。但事实上,这时父亲的腿已经永久性地瘸了,伤也没有完全恢复,靠着拐杖才能挪上四五百米,平时大部分的时间都是躺在床上。
——原来,身为父亲者,在儿女面前,即使有再多的艰难困苦和忧郁烦恼,也可以立即化为开心的笑容。在这一点上,伟大如孙中山先生是如此,平凡如我的农民父亲,也是如此。
陪父亲喝酒
李红涛
说起来简直令人难以置信,我虽然陪无数人喝过无数次酒,但却只陪父亲喝过一次。
父亲本不喝酒。他喝酒,是从陪哥哥到北京看病时开始的。那时,父亲终日为哥哥的病提心吊胆,于是就开始喝酒,因为唯有醉后,父亲的心情才会好受些。哥哥的病到底没有治好,没过多久就离开了人世。而父亲却从此“迷”上了酒,每日必喝,但令人奇怪的是,父亲从没有喝醉过。父亲喜独饮,一把花生、几粒蚕豆,都可以佐酒。父亲喝过酒后,喜欢让我坐在他身边听他“拉话”,讲他年轻时的故事:“我那时候……”看着他微红的脸颊,从未喝过酒的我不禁从他身上感受到了酒所带给他的温暖和惬意。终于有一天,我拿过父亲的酒想尝尝滋味,父亲劈手夺下我手中的酒碗:“酒这东西,沾上就离不了,越烦越想喝!”那时,我还不知道世上有“借酒浇愁”这码事,只以为父亲喜欢喝酒是嘴馋呢。
后来父亲患了高血压和心脏病,医生劝他少喝酒。他嘴里说着“好的,好的”,可回家后照旧喝。
我工作后也学会了喝酒,可是却没有陪父亲喝过。因为父亲反对我喝:“酒不是好东西,会伤身体!别学我,我老了!”所以,当着父亲的面,我从来不敢喝酒。但我每次回家都不忘给父亲带酒,同时还会叮嘱父亲一句:“少喝点,注意身体。”
这年春天,父亲病了。他一直说胸口疼,吃饭吞咽困难。输了好几天液也不见好转。我劝父亲到我工作的城里找一家大医院好好看看。好说歹说,父亲才答应了。检查完毕,医生把我叫到楼道里,悄声对我说:“你爸得的是食道癌,而且已经是晚期了。”我强忍悲伤,没敢把真相告诉父亲,而是骗他说:“爸,医生说了,您得的是深度溃疡。”医生则说:“老同志,你可要注意,辛辣食物不能再吃了。”父亲立即问:“那酒呢?”医生答:“当然也不能喝了。”
父亲不再喝酒。不久,我陪父亲到太原的省医院去预定给父亲做手术的日期。手术日期最终定在了六月一日孩子们的节日。我问医生手术的结果会怎样,医生说因为是晚期,成功的概率很小很小。于是,我决定陪父亲喝一次“酒”。
那天中午,父亲主动跟我碰杯,他谈笑风生地给我讲自己过去的故事,显得无比欢快,而父亲越是显得欢快,我的心里则越不是滋味。那瓶“酒”我们很快就喝完了,父亲说他喝得很尽兴,我的泪却差点流下来。
第二天父亲做了手术。手术没能阻止癌细胞扩散,父亲不久就离开了我们。父亲一直没有说破那瓶“酒”的秘密,或许他从那淡淡的白水中喝到了酒的醇香?
那天,因为怕喝酒会加重父亲的病情,我是以水代的酒。
低调的父亲
崔鹤同
美国的乔治·吉尔自从记事起,就看到父亲一直是瘸着一条腿走路。在小乔治看来,父亲的一切都平淡无奇,所以他总是想,母亲怎么会和这样的一个人结婚呢?
一次,市里举行中学生篮球赛。吉尔是所在学校篮球队里的主力,他希望母亲能去观看球赛。母亲笑着说:“那当然,你就是不说,我和你父亲也会去的。”
吉尔听罢摇了摇头,说:“我不是说父亲,我只是说你。”
母亲很是惊奇,问:“这是为什么?”
吉尔勉强笑了笑,说:“我总以为,一个残疾人站在场边,会使整个气氛变味儿。”母亲叹了一口气说:“你是嫌弃你的父亲了。”
这时父亲正好走过来,说:“这些天我得出差,有什么事,你们商量着去做就行了。”
比赛很快结束了,吉尔所在的队得了冠军。在回家的路上,母亲高兴地说:“要是你父亲知道了这个消息,他一定会放声高歌的。”
吉尔听后沉下了脸,说:“妈妈,我们现在不提他好不好?”母亲接受不了他的口气,尖叫起来:“你必须告诉我,这是为什么?”吉尔满不在乎地笑了笑,说:“不为什么,就是不想在这时提到他。”
母亲脸色凝重起来,说:“孩子,这话我本来不想说。可是,我再隐瞒下去,很可能会伤害到你的父亲。你知道你父亲的腿是怎么瘸的吗?”吉尔摇了摇头。母亲继续说:“那一年你才两岁,父亲带你去花园里玩,回家的路上,你调皮不听话,在马路上跑来跑去。忽然,一辆汽车急驰而来,你父亲为了救你,左腿被碾在了车轮下。”
吉尔顿时呆住了,说:“这怎么可能呢?”“这怎么不可能?只不过这些年你父亲不让我告诉你罢了。”母亲回应道。
两人慢慢走着,谁也不说话。母亲突然打破沉默,说:“有件事你还不知道,你父亲就是布莱特,你最喜欢的作家,布莱特是他的笔名。”
吉尔惊讶地蹦了起来,说:“你说什么?我不信!”母亲说:“这件事你父亲也不让我告诉你。你不信,可以去问你的老师。”。
吉尔急忙跑回学校。老师面对他的疑问,笑了笑,说:“这都是真的。你父亲不让我们透露这些,是怕影响你的成长。但现在你既然知道了,那我就不妨告诉你,你父亲是一个伟大的人。”
两天以后,父亲出差回来,吉尔问父亲:“你就是大名鼎鼎的布莱特吗?”父亲先是愣了一下,然后笑了,说:“我就是写小说的布莱特。”
吉尔拿出父亲写的一本书来,说:“那你先给我签个名吧!”父亲看了他片刻,然后拿起笔,在扉页上写道:赠乔治,做人要低调一点,生活其实比什么都重要——布莱特。
父亲给吉尔树立了良好的榜样,他朴实的人格魅力,影响了吉尔的一生。多年以后,吉尔成为一名出色的记者。当有人让他介绍自己成功的秘诀时,他总会重复父亲的那句话:做人要低调一点,生活其实比什么都重要。
给儿子递根烟
江峰青
给儿子递支烟是一件很温暖的事情。随意地、默默地把烟递过去。儿子不说话,接过烟,自己点火,很悠然地吸着。一切都是那么自然、舒坦、熨帖,家庭氛围、父子亲情,在淡淡烟雾的氤氲中,显得格外亲密和谐。
一次,我的一位好友上门做客,看到我给儿子递烟的一幕,竟忍俊不禁:“既有今日,何必当初?”
朋友说的“当初”,指的是儿子中学时代。一天,有人告诉我,儿子上学时躲在旮旯里偷偷抽烟。我断然不信,儿子放学回家后,我厉声斥问,儿子一脸的无辜,决然地摇头,我庆幸地松了一口气。孰料次日他妈为他洗衣时,竟从口袋里掏出半包“蝴蝶泉”和一只防风打火机。儿子见势不妙,掉头就跑。当时门外正下倾盆大雨,我怒火攻心、暴跳如雷地冲进雨帘,追了两条街巷,眼睁睁地见他兔子般溜得无影无踪。
回家后,我气急败坏地砸碎家里所有的烟缸,咬牙切齿地跟儿子打起了禁烟“持久战”。
那段日子,我整天长吁短叹、痛心疾首,香烟成了我心中的痛。
两年后,儿子参军走了。这一走,竟一笔勾销了我心中的怨怼和痛楚。时光悠悠又几春,儿子复员回家参加了工作,不久企业改制又下了岗。为重新就业,儿子边打工边“充电”,四处奔波,受尽了挫折……十多年过去了,忽一日,我发现才三十出头的儿子头发脱落了不少,风霜在额上刻下了皱纹。儿子的眼中少了稚气,多了成熟;儿子说话少了张狂,多了稳重。每每看到一身疲惫的儿子回家,我心中便充满了怜悯和愧疚,因为自己没能为儿子谋一份体面工作。
那年,儿子在一家电脑公司打工,原指望到年终有一点奖金过年,没料到奸猾的老板只给员工一只削价的皮包充当年货。看到回家的儿子灰溜溜一副落魄模样,我心头一酸,情不自禁地递去一支烟。原来,烟是男人与男人之间沟通的最好语言呀,它带着慰藉、关爱和理解,温暖着对方的心。
此后,每当儿子风尘仆仆地进门,我便习惯性地递去一支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