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葛川坐关僧比良山遇诵经仙人

第二篇
葛川坐关僧比良山遇诵经仙人

古时,有一个在葛川地方“坐关”修行的僧人。僧人断食五谷,只以青菜充饥,数月以来,虔诚修行。一天,僧人梦见有一位气宇轩昂的高僧,指点他说:“比良山的山峰上,有一位仙人在诵法华经。你可从速前往,同这位仙人结缘。”僧人醒后,立刻进入比良山寻访,但不见仙人。

僧人再三寻找,过了几天,隐约听得远方有诵法华经的声音,经声高贵,无可比喻。僧人大喜,迎着经声找去,他东奔西走,四处寻找,只能听到经声,却始终不见诵经的人。僧人从早到晚尽力寻找,终于发现了一座石洞,洞旁有一棵大松树,树头状如伞盖,僧人朝洞内一看,只见洞里有一位骨瘦如柴,以青苔为衣的圣僧。圣僧看见有人窥视,便问:“你是什么人,能来到这里来?这山洞至今还没有人来过呢!”僧人回答说:“我在葛川‘坐关’修行,梦见神人指点,特来结缘。”仙人说:“你暂时远远离开,不要近我,因为人间烟火气扑到眼里,我便流泪不止,七天以后,你再靠近我。”僧人遵照仙人的嘱咐,在离山洞四五丈远的地方安歇下来。这时,仙人日夜不休地诵法华经,僧人听着高雅动人的经声,觉得以往无穷的冤孽,霎时间都烟消云散了。

不久,但见鹿、熊、猴等各种禽兽,一个个带着果品向仙人供奉。当时,仙人让一猿猴将果品送给僧人。过了七天,僧人到仙人的洞前参拜,仙人对他说:“我原是兴福寺的僧人,名叫莲寂,是一个研究法相宗大乘教法的学者。有一次,我学习体会法相宗的法文,发现法华经上载有‘汝若不取,后必忧悔’的词句,从此就发起了菩提心。后来又看到经文中的‘寂寞无人声,读诵此经典,我尔时为现,清净光明身’。于是我就离开本寺出走,从此一直遨游于山林之间,修行佛道,后来功法圆满,便成了仙人。如今因前世有缘,来到此洞安身。离开人间后,有法华做自己的父母,有禁戒护佑全身,一乘为眼可观远景,慈善作耳可听诸音,世上诸事心中均可知识,既能升兜率天去参拜弥勒,又能到各地会晤得道圣僧,天魔、恶鬼不敢靠近我身,恐怖、灾难更从来不曾听说,见佛听法都可随心所欲。再说,洞前这棵松树宛如伞盖,下雨时,雨水淋不到洞前,酷暑可避骄阳,严冬可挡寒风,无一不是自然形成,如今你能找到这里,必有宿缘,我看,你不如就留在这里修道吧。”僧人听了,对仙人非常尊敬,虽然也喜欢这个地方,但生性不堪寂静,于是,朝着仙人恭敬礼拜之后,便要回去。这时,仙人施展仙术在当天送他回到了葛川。

僧人回去后将这桩事原原本本地对同道的僧人说了一遍,他们听了认为这真是高贵无比。诚心修道的人就能这样得道成仙。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