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篇 山阶寺失火重建

第二十一篇
山阶寺失火重建

古时,大织冠[23]为了子孙后代,曾修建了一座山阶寺。他首先铸起一尊丈六的释迦牟尼佛像和两尊随侍佛旁的菩萨像,然后在北山阶的宅第里修盖了佛堂,将佛像供奉起来。这座佛堂是在天智天皇建都粟津时修建的。后来,到大织冠的儿子淡海公的时代,便在今天的山阶寺的所在仿造了一座。虽然地址有了变迁,但仍然称它是山阶寺。

过了三百多年,永承元年的十二月二十四日夜晚,山阶寺被火焚烧了。这时,关白[24]左大臣以氏族族长的身份,又命人将山阶寺按照原样修盖起来。这座寺院的地势,比别处高,仿佛建筑在龟背上面,因此,打不出井水来。于是便把从春日野流出来的水,引入寺内,使它流进僧房斋舍,供寺僧使用。

修盖这座寺庙的时候,有大殿、回廊、中门、南大门、北讲堂、钟楼、藏经殿,以及西头的西大殿、南头的南圆殿,东面的东大殿、食堂、甬道,北房上阶的僧舍、西房、东房、中房等大小不同的房间,涂抹这样多的墙壁都需要水,因此从各地征集了一些夫役,跑出七八十丈远去汲水,墙壁由于水源不足,很难迅速完成。当监造官员正在无计可施、焦急叹息的时候,这时正在夏天,突然下了一阵暴雨。

雨后,讲堂西面的院子里的一块洼地里,积存了些雨水,抹墙的夫役们,到水洼去舀水和泥,水却总是取之不尽。大家觉得奇怪,便试着挖了挖,果然水从底下涌了出来。这时,大家都认为是件奇事,于是立刻动手,只挖了三尺见方×尺多深就挖成一口水源充足的水井。从这口井里汲水,来和许许多多的墙泥,总是汲取不完。涂抹大量的墙壁用这口井里的水来和泥,比起以前走出很远去打水,真是易如反掌了。众寺僧都说:“这水必有来由。”于是用石块砌起井甬,盖上井盖,到今天井里仍然出水。这也是一件难得的奇事。

费了两年的工夫,殿堂俱已建成。于是便在永承三年三月二日,举行了开光仪式。藤原氏族族长率领公卿百官莅临,按佛法举行开光仪式。法会的讲师是三井寺的明尊大僧正。邀请的僧人有五百名之众,并有音乐伴奏。人人专心从事,虔诚无比。开光供奉这天,原定在寅时挪移佛像。但是,当时天色阴晦欲雨,不见星斗,因此看不出是什么时辰。当时虽有阴阳师安倍时亲在场,但天空阴暗无星,使他也失去测时的标志了。正在束手无策之际,天空并未起风,但是大殿上空一块四五丈宽的乌云突然晴开,七星历历在目。看见七星,知道正是寅时二刻,大家高兴起来,便将佛像挪移过来。天空显示七星之后,又照旧布满了乌云,这也可以作为奇事之一。

还有,迁移佛像之后,马上就要在佛像上面吊起宝盖,这时,铸佛工匠定朝说:“宝盖很大,为了钉上挂钩,必须在棚顶的格子上架上三根一尺九寸宽,二丈五尺长的横梁才行,我忘了这件事,没有预先说,如何是好呢?如果现在往上架,就得先搭脚手架,势必弄坏一处处的墙壁。这样不但难免损毁许多什物,而且可能耽误今天的开光仪式。这真是一个大问题。”一听此话,众人都七嘴八舌吵嚷议论开来,这时,在许多工匠里,有一个木匠,名叫××吉忠,他曾经负责修造大殿正中这间的房架子的,听说此事,便说道:“我盖这间房子的时候,有三根一尺九寸宽的木头忘在梁柁上了,当时我怕受申斥,没有对管事人说,那三根木头还在梁柁上,但不知道是否在吊挂宝盖的位置上?”定朝听罢非常高兴,叫他的徒弟爬上去看这三根木头放的位置如何,徒弟爬上棚顶看完后,下来说:“不错,那根木头正放在要吊宝盖的地方,一点也不用挪动。”

当时,众人爬上棚顶,将挂钩钉好,它的位置竟分毫不差。这也是奇事之一。

虽然已经是末世来临,而佛在许多事实上却显示了如此多的灵验,更何况人眼所看不到的功德,正不知有多少呢,因而世人对此佛无不崇敬万分。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