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学堂:见证百年辉煌,承载百年希望

清华学堂:见证百年辉煌,承载百年希望

文/苏亚

【清新回眸】

百年校庆,清新百期。在2011年4月24日出版的《清新时报》百年校庆特刊中,报社的编辑们策划通过清华学堂、百年礼堂、西操场和人文社科图书馆分别回眸清华百年中的学术、艺术、体育和人文建设。对于学术,清华学堂这座屹立了百余年的清华丰碑式建筑,的的确确是最完美的载体。

在清华建校初期,清华学堂成为第一批校舍,被称为“一院”或“一院大楼”,清末兼管学部的军机大臣那桐手书的四个大字——“清华学堂”,自此照耀着一代代的清华学子。

读书的快乐,学术的快乐,这些快乐如音符般在一代代清华人的心中流淌;独立精神,自由思想,清华学堂作为学术的殿堂必将长久地矗立着,任天地行健,侪辈自当自强不息。

(2011年4月24日,第100期,B1版)

百年足迹

1910年11月,带着浓郁德国古典风格的清华学堂落成,青砖红瓦,屋顶陡起。1911年4月29日清华学堂开学,清华大学百年历史拉开大幕,清华学堂也迈出了它一个世纪的步伐。

李权时1911年入学,是清华建校后第一届学生。他对在清华学堂里学习岁月的回忆,令人感到妙趣横生。

当时学校为提高学生英语水平,采取了很多措施:聘请了不少外国教员用英语讲课,中国教员也有不少用英语讲课,教材也有不少是英文的。为了适应以后赴美留学的需要,同学间互相勉励,在日常生活中也用英语会话。有一段时间,同学们彼此曾订了一个“君子协定”,谁说一句中国话,就罚一个铜圆。罚款积累多了,就用来买花生米,大家高高兴兴来顿“小会餐”。这个办法相当有效,大家的英语水平提高很快。

这一时期的清华学子,许多后来都成为我国著名的专家学者。他们都曾在清华学堂里学习生活过,学堂承载了无数青年人振兴中华的梦想。

百年清华学堂 资料图片

群星耀学堂

1916年清华学堂大楼向东进行扩建后总建筑面积达4560平方米,西部成为高等科学生的教室,东部则是高等科毕业班的学生宿舍。

梁实秋在《清华八年》中回忆这段岁月时说:“临毕业前一年是最舒适的一年,搬到向往已久的大楼里面去住,别是一番滋味。这一部分的宿舍有较好的设备,床是钢丝的。屋里有暖气炉,厕所里面有淋浴、有抽水马桶。不过也有人不能适应抽水马桶,以为做这种事而不采取蹲的姿势是无法达成任务的,可见吸收西方文化也并不简单,虽然绝大多数的人是乐于接受的。”

1925年,清华国学研究院教室地点选在了清华学堂,于是大楼里从此大师云集。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成为国学院的“四大导师”,无数精英荟萃于清华。

梁实秋曾回忆梁启超在清华学堂时的演讲风度:“任公先生的学问事业是大家敬仰的,尤其是他心胸开朗,思想赶得上潮流,在五四以后俨然是学术重镇。他身体不高、头秃、双目炯炯有光,走起路来昂首阔步,一口广东官话,声如洪钟。他讲演的题目是《中国韵文里表现的情感》,他情感丰富,记忆力强,用手一敲秃头便能背诵出一大段诗词,有时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有时口沫四溅涕泗滂沱,频频地从口袋里掏出一块大毛巾来揩眼睛。这篇演讲分数次讲完,犹异常的成功,我个人对中国文学的兴趣就是被这一篇演讲所鼓动起来的。”清华学堂见证了清华那段群星闪耀的历史。

沉浮七十年

从20世纪三四十年代到解放初期,清华学堂的功能不断变化,但也是校部机关的聚集地。50年代以后,清华学堂成为建筑系专用系馆,那琳琅满目的名画,氤氲着浓厚的文化艺术气息。

1978年年底,学校对其进行了修缮,屋面由红瓦变为了灰红两色瓦。七八十年代,清华学堂曾为精密仪器系工程制图教研组所用,并有全校公用制图教室。90年代初,上机械制图课程的同学经常会周五在清华学堂里占好座位,周六周日一待就是一整天,只做一件事:画图。同学们在学堂里画得全神贯注,午饭时间连食堂都不去,就吃方便面。机械系1986级校友肖学文说:“如果没有当年打下的扎实基础,就不可能在工作中设计出精品工程,现在回忆起来,我特别感谢那段在清华学堂里画图的日子。”

90年代末,清华大学教务处迁入东半部,研究生院迁入西半部,从此结束了清华学堂用作教室的历史。2001年,清华学堂作为“清华大学早期建筑”的一部分,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2009年5月21日,清华学堂被专门辟出用作一项特殊计划的实施基地,这项计划就是清华新出台的本科人才培养计划——“清华学堂人才培养计划”,学堂终于再一次迎来了学生。

这次计划将清华学堂“还给”学生,作为专用场所和培养基地,恢复其直接的教学和育人功能,清华学堂本身所蕴含的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再次得到直接的体现。为此,清华学堂迎来了进一步的改造设计。各类实验班、特色班的教室,举办学术报告、专题讲座、讨论课等的报告厅和讨论室,教师办公室和展示厅等,集中的教、学、研一体化的教学空间根据教学需要被建立起来。

该计划于2009年秋季学期正式实施,计算机科学实验班、钱学森力学班、清华学堂数学班、清华学堂物理班成为首批项目。2010年新学期,清华学堂人才培养计划又新开设生物班和化学班。

拥抱新百年

由于年代久远,灰红两色瓦和外部砖石多处开裂剥落,2010年8月,清华学堂开始进行修缮,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母校百岁生日。

在百年校庆来临之际的2011年4月14日,“清华学堂人才培养计划”终于迎来全面启动仪式。参与该计划的老师和同学齐聚在完成了大规模修缮的清华学堂前,展望未来,准备在里面用行动创造清华新百年的辉煌,实现新百年的梦想。

2008年4月27日,在庆祝建校97周年之际,清华大学新清华学堂奠基仪式在第六教学楼南侧隆重举行,这标志着百年校庆的筹备工作拉开序幕。

新清华学堂是清华大学为迎接百年校庆而建设的重要文化设施。新清华学堂建成后,将成为清华大学举办高水平学术交流、高雅艺术演出等大型活动的重要场所,成为清华大学发展的第二个百年中新的标志性建筑。这一建筑群位于校内主干道交叉口的东北侧,北临第三、第六教学楼,建设用地总面积2.61公顷,总建筑面积43250平方米,是集会议、观演、展览于一体的综合性建筑。其中,新清华学堂2011座席、音乐厅520座席、校史馆5000平方米,地下2层、地上4层,总高度23.60米,局部最高点32.60米。该项目均由校友捐资,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

2010年8月29日下午,随着最后一斗混凝土圆满浇筑,新清华学堂音乐厅校史馆结构封顶顺利完成。新清华学堂预计在近期建成,它将会以“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新姿态继续传承清华精神,引领清华学子拥抱新百年。

“清华学堂那吱吱呀呀的楼梯地板,那若隐若现的古旧霉味,一切的一切都是美好的回忆和青春的记忆。”这是曾经的学子对清华学堂的感叹。或许今日的许多学生已经不在那里上课,但清华学堂传承的文化精神的意义仍在学生中延续:从在它周围信步游览到驻足仰望,甚至愿意在人生中最重要的镜头里留下它那古朴精致的身影。

清华学堂,永远会是清华人生命中的骄傲。

(记者手记)

百年清华,学堂印象

苏亚

这篇稿子是为《清新时报》百年校庆特刊而写,与以往的稿件不同,并非各自版面各自策划,而是统一筹划,几个版面的稿件共同组成一个大的脉络和主题。当时各位编辑的总体思路是希望选取清华的四个标志性建筑:清华学堂、大礼堂、西操场和人文社科图书馆,通过这些建筑以及百年来它们身上发生的故事来反映清华百年历史。

经历了一个学期新闻中心的锻炼,我当时作为文化部的小朋友一起参与到百年校庆特刊的筹备工作中,心里多少有点忐忑,还好有“8字班”(1)的学姐带稿,才不那么紧张。在我纠结于如何将百年清华学堂这么大的题目用三千字表达的时候,当时带稿的雨琦姐和茜蓉姐先后为这篇稿子提供了很多建构性的建议,最终我们决定不求面面俱到,将叙述性的学堂历史脉络与各个时期学堂亲历者讲述的一些简单温馨的记忆碎片相结合,共同勾勒出学堂百年的发展历程。

现在的学堂最易描绘,从修缮到“学堂计划”都是新近发生的,拥抱新百年的展望更是显见的希望,因此稿子的最后部分是最先写好的。但是学堂过去的历史我一点都不了解,只有在茫茫的资料堆中找寻,这个过程有点漫长而无头绪。经历将近一周的找寻与整理,动用了我知道的各种学术搜索平台,最后我从清华校友们的自传、回忆录、口述历史中找到了梁实秋先生、梁启超先生、1986级校友肖学文先生等人与学堂的故事,加上在清华校内各种平台上找到的学堂历史发展脉络,对其进行重点筛选和整理,最终完成了“百年足迹”、“群星耀学堂”和“沉浮七十年”这几个部分。

整个过程是之前从未体验过的组稿方式。尤其是之前写硬新闻稿时,更多时候只要将事实按照结构排列。但是这次从思路开始,后面每一步都需要有所选取和把握,结构也是在素材中逐渐体会而搭建起来的。这使我对于文化类稿件的理解更为深入了,有更多自己的思考和体会,并且懂得在和学姐们的讨论中不断修正方向,完善稿件。

没有想到这篇稿子竟然是校庆特刊的B1版,翻开封面后第一眼就会被人看到!校庆时看到报纸的那一刻,才真正体会到了校园记者和未来作为一个真正记者之间面临情况的差别,更深切地感受到一字一句背后所承载的责任。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