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力(2)

不遗余力地多读书

在学校给学生做企业招聘说明时,当说到“在包中有三本书的人将会被我们公司录用”的时候,很多学生突然没有了精神。学生们都把目光转向了自己的手提包。有很多学生说“平时带的,今天偶然没带”、“只有两本书可以吗”等等这样的话。我很久都没有见到包里总是带着三本书这样勤奋用功爱读书的学生了。

我认为,“包里装三本书”这样的标准并不仅仅针对学生,而是对所有人都适用的,因为读书这个好习惯的养成是不分年龄、职业的。

就像我们公司里的优秀员工,包里一般都装着三本左右的书。在历史小说、专业书、商务书等供选择的书中,喜欢的书尽量反复读三遍。的确,无论是多么难的专业书,若能反复读三遍,一般都能理解其内容及作者的意图。

另外,我要单独拿出来强调的一点是,这里我所说的是“读书”,而不是看书。

仔细想想,我们常说的是“看电视”、“看杂志”,但是一般不说看书,“看”和“读”之间究竟有什么区别呢?

看资料和读资料的人是有很大差别的。我曾经把同一份资料分别给了一名员工和一位客户,非常可惜的是这个员工只是看资料,而客户却是在认真地读资料。

所谓看,就是不加思考地轻松浏览一遍,人每天都看很多东西,数也数不清,记也记不住。而读是指带着思考去看文字和图片,加上思考、比较等一系列行为的总和,是需要同时用到眼睛和头脑的。

读了资料的那位客人,为了活用这些资料可能会去思考种种办法,制定计划,准备实施。通过一份资料能够起到这样的作用,我会感到非常高兴。

相反地,那位只是看了资料的员工就只会说“啊,有资料啊”。这使我感到失望。

以书为例,有不看书的人、看书的人、读书的人,各种各样。一点点小小的差别就会导致结果的不同。在某些时候对某些内容的书籍采取轻松看的方法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但在重要和基本的事情上,我认为需要养成读书的习惯。

首先,在信息收集方面,读书的作用不可忽视,它是最常见的一种学习方法。

读书分为扩大知识面的泛读与针对某一专业的精读这两种方法,无论哪一种都可以增加我们的信息量。将读书获得的信息比作抽屉的话,如果每周定下一个主题去读书学习的话,一年就可以拥有50个抽屉,持续两年就是100个抽屉。将100个抽屉相乘,就会产生10 000个点子。

同时,书也是锻炼分析能力的最好教材。

我二十来岁时,曾在静冈市待了四年,帮助文化遗产中心对重要文化遗产及天然纪念物等物品进行鉴定。但事实上,我当时只是一个年仅二十、毫无经验的人而已,不了解重要文化遗产的价值,人云亦云,别人说是真品就是真品,说是赝品就是赝品。结果到最后,我也没能准确地判断出文物的真假来。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