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手记

我常常在想,身体素质、智力水平都差不多的两个人,从同样的学校、同样的专业一起毕业,为什么若干年后,财富和地位却可能产生难以逾越的巨大差异?“拼爹”提供了一种解释,但无法解释为什么相似家庭背景的人也会产生如此巨大的差别。“机会”提供了另一种解释。但无法解释为什么机会偏爱一些人而嫌弃另一些人。是啊,为什么有的人总会得到“机会”的垂青而有些人却得不到呢?如果我们能找到“机会”背后那双神秘的手,是不是我们可以更大程度上掌握自己的命运?

《杉山育人笔记》为我们找到这双手揭开了一层帷幔。杉山先生经营着一家成功的企业,在几十载的经济风雨中,他阅人无数,把许许多多普通年轻人培养成各行业的精英,是一位著名的人才培养大师。他提供的解释是“发觉”。“发觉是一切的原点,主动发觉并善于发觉的人,成长很快”。可什么是发觉呢?

发觉意味着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留心周围的人和事,做出相应的行动,而不仅仅是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低着头等待指令。

发觉意味着主动发现上司的想法,给他制造“惊喜”,仅仅是完成指令不会令他欣赏,做到他想到但没有让你做的,他会对你刮目相看。

发觉意味着不拘一格,提出惊人的创想。虽然你也许没有机会经常异域旅行来刺激创意,但哪怕上班换一条线路也有助于创意的产生。

发觉意味着发现工作中的快乐,在小事上给自己找乐儿,把枯燥的工作变成享受。

…………

杉山先生说得很对,学生时代,基本称得上“机会均等”,不管平时是用功还是偷懒,每一个学生都有资格参加考试,平等地拥有被评价的机会,成绩好的同学因此得到认可。但步入社会以后,机会再也不是“均等”的了。在“参加考试”前,必须先靠自己争取到“考试”的机会。而这,往往产生一个自我加强的循环:那些被机会垂青的人,不断得到更多的机会,而得不到的人,却永远也得不到。

想改变的读者,从“发觉”做起吧。也许有一天,你会为发觉小事累积出的巨大成就感到惊讶。

曹沁颖

2013.5.31

上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