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夺权,摄政之争太子暴薨 4

正如后来的人们所理解的,在古代的中国,按照儒家传统,男权观念是十分顽固的。所以,许敬宗等少数由武则天培植的大臣一死,便几乎没有人敢替武则天说话了,因为朝中官员毕竟是正统思想官员占绝对优势。虽然多数也不敢公开反对武则天,但在一些重大问题上,也没有什么人为她在前面一路开道了。

上元二年(675年)的春天,高宗的风疾又发作了,这一次比往次的病情更加重,头晕目眩、浑身疼痛不说,完全没有了料理朝政的能力,连做做样子的临朝也撑不住了,实在没有办法,他决定把政务彻底让给武则天掌管,不顾朝廷里的那些老顽固们反对不反对了。

女人摄政,当然不会使男权社会中的那些朝廷大臣心服,所以便有了朝中大臣关于皇后摄政的议论。敢于说话的几个大臣不同意高宗的想法,他们认为历来没有让女人主政的道理,所以坚持要让太子弘摄政。

可是毕竟胳膊拧不过大腿,武则天最后还是全权掌管着朝中的一切。不过,朝廷上的一些大臣一直对此议论纷纷,丝毫不甘愿就这样软软地顺从。

就在人们对此议论纷纷期间,太子李弘却突然死亡。

一个风华正茂的年轻人突然死亡,这实在有点奇怪。

正因为太子李弘的死正发生于武则天极力争取摄政期间,于是关于这一历史疑案也成了对武则天声誉颇为不利的传言,许多人都认定了李弘是武则天所害。他们分析,太子李弘死的日期是上元二年四月己亥日,地点是合璧宫,死时高宗和武后都在他身边。因为之前没有任何疾病之类的征兆,所以李弘的死是过于突然的,很多人都认为一定是中了什么毒所致。这一来,“时人以为天后鸠之也”。

可是无论事实是怎样,我们更应该相信,作为一位母亲,对于儿子的死武则天总归是悲痛的,她亲自撰写了《一切道经序》,在文章里回忆起了自己对儿子的抚养经历,难以自持。为了厚葬儿子李弘,她下令要为太子大造陵墓。

当初,李弘的陵墓恭陵选址在洛阳东偃师县的景山之巅。景山处于伊洛河与万山河之间,把陵墓选在这里极佳,如果登陵远望,放眼便可以看到群山叠翠,山下的河水如带,颇似一幅山水画卷。墓址选好后,武则天命人开始着手修建,极尽宏伟奢华。当年的八月初恭陵终于修建得初具规模,武则天以帝王之礼将李弘下葬于此。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