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施拳脚,东征西战平定边患 1

武则天辅政之后遇到的一个较大的问题,不是来自内忧,而是来自外患。

在大唐东部的朝鲜半岛上,当时的百济、新罗和高句丽三国鼎立。新罗向来与唐朝关系不错,这个时候,却频频受到了高句丽和百济的联合攻击。李世民在世时,曾经在晚年亲自征讨过高句丽,可惜却无功而返,一直引以为憾。太宗皇帝驾崩后,朝鲜半岛的局势更加混乱。

永徽六年(655年),表面上平静了十年之久的高句丽、百济气焰复张,又联手进攻新罗,接连攻下对方三十三座城。新罗手足无措,不得已,又上表向高宗求救。

可是,当时大唐西域也不安宁,西突厥一直在暗中积蓄力量,对抗大唐。因为有这一面的牵制,所以唐高宗一直不敢和高句丽、百济发生大规模的冲突,虽然也曾有过几次出兵辽东的经历,但也是治标不治本,只是用了围魏救赵之计,派程名振、苏定方、薛仁贵等率军前去。唐军渡过辽水后,“高句丽见其兵少,开门渡贵端水逆战”。唐军“大破之,杀获千余人,焚其外郭及村落而还”。解决了一点暂时的问题,却没有从根本上摆平。

显庆四年(659年)末,百济又攻陷新罗的独山、桐岑二城,新罗王金春秋向唐廷连连告急。朝鲜半岛形势恶化到如此地步,引起高宗与武后的高度关注。此前,唐朝用兵重点一直在西域方面,现在西域稍定,可以聚精会神来认真对付高句丽、百济了。

那么,应该怎么样着手去处理这场战争呢,点兵拨将又该选谁是好?

这时的高宗风疾仍旧很严重,大臣们上书关于如何攻打高句丽和百济的事情,还是主要由武则天着手过问,然后再一一转述给李治听。

需要做一个决策了,究竟该怎么样打这场战役。

这时,青州(今山东青州)刺史刘仁轨进入了武则天的视线。

这个刘仁轨原来官职给事中,后来因为奉命调查李义府欲纳女犯为妾的事得罪了李义府,被李上奏将他调到了青州做刺史。虽然貌似品级升高了一点,实际上是大大削减了他的实权。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