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的角色好重要(3)

电话的那头,我听到了一个男人的啜泣声。他让我想起小时候我家居住的大院里的一对亲姐妹。姐姐是在父母亲身边长大的,妹妹从小送到乡下亲戚家寄养,上小学时才回到自己家。这个妹妹和我是同学,我们俩经常相约一起上学,路上她总是说她妈妈可能不是亲妈,老是骂她,什么都是姐姐好。有一次,我早晨去她家门口等她出来,就听见她妈妈非常尖厉的咆哮声,那种声音令人恐惧。一会儿她出来了,拉着我快速跑出大院,然后放声大哭。原来头天晚上吃饭时她不小心打碎了一只碗,被妈妈惩罚到很晚才被允许上床睡觉,今天早上她想吃早饭又被妈妈狠狠训斥了一顿,还扇了耳光,不准她吃早饭。当时我们都是八九岁的孩子,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只能和她一样想,这个妈妈肯定是后妈。这个女孩后来和她妈妈说话时,由于心中害怕,变得结巴了。她妈妈看见她结巴的样子更生气,更加凶狠地骂她,结果女孩越来越结巴,完全是极度恐惧造成的。后来我们家搬离了大院,我上初中后就不和她同校了。但至今想到她,我幼时的小伙伴,那个结巴的纤弱女孩,我的心里还有隐隐的痛。

妈妈们,如果你没有好好想过如何用心养育孩子,如果想着孩子生出来以后就交给别人尽责任,不如做丁克吧。把孩子送回老家让老人和亲戚带的结果,是当你看到这个孩子的时候,觉得浑身是“毛病”,不像是自己的孩子。这是肯定的,三四岁之前,幼儿的模仿能力极强,他们对身边人的言行和脾气都模仿,孩子是从模仿中学习的。如果老人或者亲戚的文化水平不高,管好孩子吃喝拉撒睡就很好了,不可能按照现代育儿方式养育孩子,况且在那种父母完全失去控制的环境里,不知道什么人会给孩子说些什么话,在孩子幼小单纯的心田里种下一粒种子,之后更不知道会如何萌芽生长,枝节横生。

有一个以前叫钱今凡,现在叫伊玲的变性老人,在电视访谈中说过一句话令我印象深刻。他说,在他3岁左右,“当时亲戚带我在门口玩耍,要把尿,旁人就说了一句,怎么是个男孩。我心里就觉得当女孩是个很好的事情”。就这样一句看似随意的话,让他觉得男孩不好,女孩才好,所以他潜意识里一直希望自己是女孩,尽管后来他结婚生子并且有了一定社会地位,这粒种子依然没有飘走或者腐烂。在他80岁的时候,这个佛山的书法家,“痛苦忍耐了几十年”的处级离休干部,正式向主管自己的单位领导提交了变女性的书信声明,终于将埋藏了一生的心愿变成了现实。

但是,如果一个母亲情绪经常会反复无常,爱拿孩子撒气,那倒不如把孩子交给更懂得家庭教育的人来抚养。在一个家庭里,如果和老人一起养育孩子,那么更懂幼儿教育的那个人应该充当主角,其他人则是配角。

德国思想家、教育家史代纳博士认为,儿童的每个人生发展时期,都有不同的任务与目标:儿时的安全感影响孩子一生,0到7岁孩子的心理发展情况尤其重要,它犹如一座房屋的地基部分,决定了房屋的风格与高度。家长如果能够抓住这一关键时期,用新的教育理念养育孩子,就能够给孩子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学龄前孩子通过模仿,培养出自由与不侵犯他人权利的观念;通过听故事满足情感需求,丰富内在的世界;通过玩耍丰富创造力和表现力……妈妈们,对待独一无二的孩子,仅仅有爱还不够,孔子早就说过:“性相近,习相远。”除了携带特别优秀基因的天才,人的先天素质相差无几,正是千差万别的教育和环境导致了千差万别的命运。因此,学习如何养育孩子是我们人生中一门重要的必修课。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