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语:致大陆读友们(1)

蔡东杰

无论各位喜不喜欢或了不了解,我们都身处政治世界当中;而且,这个世界不但建构了各位眼前的社会内涵,其运作结果也将决定我们与下一世代人类的未来。特别在今天这个所谓“民主”(无论作何定义)的时代,大家还都有那么点儿机会来参与其中,而不是像过去多数时间里,只能够听任少数人摆布;既然这样,为什么我们不想办法更深入地去知道什么叫做政治世界,然后设法去掌握自己的命运呢?

请注意以下几个名词:

政治、政治学、政客、政治家、网络社会

非常欣喜,本人终于有了第一本书跟大陆的读友们见面。就趁着这个难得的机会,跟各位掏掏心窝子,讲几句真心的想法与感受。

客套话别提,直接从这本书谈起吧。

写作这本书的源起,主要是自己在读了二十几年政治学,又教了十几年政治课程后,左脑跟右脑不断打架争执的结果。虽说自19世纪以来,从欧洲大陆出发,通过无数先烈前仆后继的呼吁、呐喊、冲撞、狂飙,乃至流血牺牲,终于迎来眼前这个到处高举“人民当家作主”大旗的新时代,但真说到政治这回事,或许大家还是直觉地将它归类成“衙门里的事”。

问题是,忙活了半天,到底哪儿改变了?真的有改变吗?又或者是,是否我们所争取到的改变还不足够?若此,未来又该如何继续走下去?

为了解决至少是自己心中一连串盘旋不去的疑惑,当然,更为了对台下传道授业对象负责(如果自己都没好好整明白,又有何资格教别人),于是自问自答且自说自话地写完了这本“忏悔录”。以下就先跟各位分享几点最初的疑惑与思考的初步结果。

到底“政治”是个什么东西?

相信对于这个问题,绝大多数人都是有点儿懂,又有点儿不太懂。

有点儿懂的原因是,当大伙凑在一块儿的时候,时不时也会把当前政治局势或其牵扯的社会问题,拿来当作茶余饭后闲聊的话题,甚至还会因此交个朋友或怒目相向;而不太懂的原因则是,一旦这些政治话题扯上某些个政治理论名词时,往往争执了半天也只好不了了之,因为谁也不见得真搞得懂这些名词到底意思是什么,这时,有些人干脆不是转而埋怨那些学者创造出一些无聊的名词,就是回到政治现实,直接从报章杂志内容来望文生义。反正达摩只是面对黑漆漆的石洞也能顿悟出些什么,何况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

但是,政治真的这么难懂吗?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得先说明一件事情,也就是我们在这本书里头所要说明的其实是“政治”,而不是“政治学”。尽管我们难免会提到若干政治学者的名字,或运用到一些政治理论名词,但解释这些名词的目的绝不是要大家去弄清楚什么叫“政治学”,而只是因为这些名词既偶尔充斥在媒体当中,也滥用在一大堆无聊政客的嘴巴里头,如果大家一点都不了解其真正涵义的话,就只能被别人牵着鼻子走。如果各位不嫌弃的话,我们不仅希望可以带领大家轻轻松松地走进政治的世界,还想传授一点政治防身术,让各位不会随便被巧言令色所迷惑。

尽管如此,我们并不是说“政治学”不是个值得提的东西(毕竟这是作者本人的学术专业所在);在此要强调的是,正如同我们从小将在学校里所学的内容大致分成“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一样,很明显,所谓社会科学最大的挑战就是,我们其实永远无法从所观察的对象中去得到结论,因为例外始终存在;这也是社会科学的理论与实际之间一直存在差距的缘故。这个差距也让许多人讪笑学者不过是一些根本跟现实脱节、只会讲空话的人(或者是一只训练有素的驴)而已。对此,我们不得不承认有些人的确如此。

上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