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文化中的悲伤情绪(2)

男儿有泪不轻弹:两首著名诗作

法国诗人维尼(Vigny)在作品《狼之死 》(La mort du loup )中以目击者的口吻讲述了一头公狼掩护母狼和幼崽逃脱、自己与猎狗搏斗至死的故事。公狼直至死去都控制着自己的“情绪”。目击者被公狼最后的眼神深深打动,觉得后者正向他说着什么:

它又抬头看看,终又颓然倒下,

舐着嘴边的鲜血,默默地边舐边咂,

明知必死无疑,可神情异常峻冷,

然后合上一双大眼,至死都不哼一声。

另一首将情绪控制描写到极致的诗是由鲁德亚德· 吉卜林(RudyardKipling)所作的《是否》(If)。英国私立学校的孩子们至今都能从中汲取精华。诗的前几句如下:

当周围的人都丧失理智并归咎于你时,

你是否能够保持冷静?

当所有的人向你投来怀疑的目光时,

你是否能够相信自己却又允许他们怀疑?

随后,为避免让孩子在成功中过于陶醉,诗人写道:

你是否能够不计往昔的荣辱,放手一搏?

即使遭遇失败苦痛,也要从头再来。

这两首诗的写作时间——19世纪——有着巨大的意义,因为历史学家发现,在19世纪初,男儿之泪便开始被社会摒弃。《眼泪的历史 》(Histoire des larmes )一书告诉我们,直到17世纪,公众仍然能够接受男性公开流泪,并不会以此视为男性特质受损的表现。后来,上流社会开始流行自我控制等理想主义,同时也显露出要与庶民划清界线的态度。从此,流泪便慢慢地变成了女人和孩子的特权。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