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5)

史蒂芬·科特金(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历史及国际事务学教授。)对苏联解体及共产主义在东欧终结的研究非常深刻,他关注的是“不文明团体”,即把控苏联国内外政治、最终又决定背弃共产主义的共产党精英们。他论述道,苏联就像其之前的罗曼诺夫帝国,是自上而下崩溃的;不论是中央或是地方,苏联解体的发起者与推动者都是精英。的确,街道上没有愤怒的人群要求苏联解体。前超级大国的解体出奇地平静,尤其是拥有核武器的4个国家——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以及哈萨克斯坦——在苏联解体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最终苏联的命运是由高层领导人决定,是东西方主要领袖政治博弈的结果。这是一场勇气与外交技能的较量,赌注很大,它不仅涉及政治,有时甚至关乎参与者的身家性命。

处于1991年一系列事件中心的那些人,我认为他们与苏联极富戏剧性地却又平静地解体有很大关系。我的叙述就像1991年后的世界一样并不是单极的,也不是两极的,就像冷战时期的世界一样,却是多极的,就像世界历史大多数时间呈现出的状态或是将来可能形成的状态一样(因为中国的崛起及美国各种政治和经济问题的涌现)。我不仅记录了华盛顿和莫斯科方面做出的决定,而且还记录了基辅、阿拉木图(曾叫阿玛阿塔,1953年更名)及其他将要独立的共和国做出的决定。可以这么说,作为本书主人公的4位政治领袖对苏联所发生的一切,以及之后苏联的解体乃至全世界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我通过叙述美国总统乔治·布什的一系列行为,分析其动机。我认为这位谦虚谨慎的西方领导人一直对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予以支持,并坚决主张维护核武器安全,正是他的这一做法延长了苏联的存在并且确保了它的和平瓦解。鲍里斯·叶利钦是一位粗野且桀骜不驯的俄罗斯领导人,他几乎单枪匹马地挫败了政变,随后面临着一个摇摇欲坠的帝国,他拒绝采纳塞尔维亚总统斯洛博丹·米洛舍维奇的拯救方式,也没有更改俄罗斯原有的边界。列昂尼德·克拉夫丘克是一位世故精明的乌克兰领导人,他对乌克兰独立的坚持导致了苏联的解体。最后一个就是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他是事件的中心人物,在所有事件中,他可以得到最多,也可以失去最多。最终,他失去了所有——名誉、权力和国家。戈尔巴乔夫的人生是一段传奇,也是我叙述的中心。他把自己的国家从以往的统治中拯救出来,向世界开放,引进民主制度,筹划经济改革,最终他改变了他的家园及周遭世界,但这个世界却没有他的位置了。

我主要的论点是:苏联的命运是在其存续期的最后4个月中决定的。这4个月指从1991年8月19日发动政变到1991年12月21日苏联领导人在阿拉木图召开会议时为止。我要论述的是,决定世界最后一个帝国命运的最重要的因素不是美国的政策,也不是苏联中央与俄罗斯的矛盾(以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的矛盾为代表),也不是苏联与其他加盟共和国间紧张的关系,而是苏联内部两个最大的共和国——俄罗斯与乌克兰之间的关系。正是因为俄罗斯与乌克兰的精英不愿意在一个国家的框架下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最终导致了苏联的终结。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