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兰州,丰胜、李萍忙着做结婚的准备。李萍在1983年一季度的纺织操作比赛中获了奖,厂里奖给她一个3元多的糖盒子和半斤水果糖,李萍都送给了丰胜。婚礼前一天,丰胜交了10元钱的使用费,雇了军医学校的一辆面包车。12月19日9点,丰胜身着军装,同教研室的鲁肃教员坐面包车到了位于兰州市大教梁的李萍家,这儿距军医学校7里路。带的礼品有两条牡丹烟和两瓶竹叶青酒。他俩到时门关着,丰胜敲门,房子里李萍的好友问:“你是谁?”丰胜答:“我是侯丰胜。”“你找谁?”“我找李萍。”丰胜给了几个红包后门就开了。随后,丰胜和李萍坐着他赵宗汉叔找的小卧车,李萍的好友何维娜、侯小龙、魏立芸、魏立霞等几个人坐着面包车,10点钟到了军医学校家属院6号楼中单元4楼251号新房,11点多在新房举行了简单的结婚仪式。军医学校训练部张副部长主持,丰胜他赵宗汉叔宣读了结婚证,前后不到十分钟。军医学校参加婚礼仪式的有肖天庆、张世臣、付洪海、鲁肃、董剑利、郭涛、段清宏、王新江、彭宝珠等。没有饭席,招待客人的是水果糖、葵花籽、纸烟、茶水。李萍的父母亲和其他亲戚也没有来。13点多,李萍的好友坐车回去。
21日,丰胜和李萍去商店买了回老家带的礼品。23日离开兰州,24日到西安,去西北建筑工程学院看了争胜。三人转了西安动物园、兴庆公园、革命公园,并合影留念。丰胜和李萍给争胜买了一双16元钱的黑皮鞋和一身30元钱的灰色中山装。几十年后,争胜根据这件事,写了一篇题为《往事亲情》的文章,刊登在“家和万事兴”的“侯家博客”上:
对往事的美好回忆,不需要旅伴,独自一个人就行。那是1983年北方一个寒冷的冬天,快放寒假了,在甘肃当兵的二哥和新婚的妻子二嫂李萍回乡探亲。二哥参军以后,有5个年头没有回家过年了,那年我在读大学四年级,当他们途经西安见到我时,怎么也无法将我和天之骄子、温文儒雅、气度潇洒的大学生联系在一起:上身穿着一个肘部有补丁、褪了色又不大合体的兰色外套,脚上穿着母亲缝制的粗布棉鞋。要不是戴着的那付近视眼镜,真看不出与农民有多少差别。
当年的大学生活,对一个农家子弟来说,能勉强填饱肚子就算很不错了。买不起手表、买不起皮鞋、更买不起时髦衣服,在那些红男绿女面前,就像家乡地里的红薯一样老实土气。
永远也忘不了当时二哥眼里闪动着泪花的悲怆表情。记得他们随后带我进城,买了当时很流行的一双三接头黑皮鞋和一套灰色中山装,将我“武装”起来,还在学校大门口留了影,临别时又给了我50元钱,说让再买一些学习用品。我强忍着的眼泪再也无法止住了,我的双手掩住整个脸,喉咙像被什么堵住了似的,一句感激话也说不出来……
后来得知给我买皮鞋和衣服是二嫂的主意,她花掉了准备买结婚戒指的钱,也使得游览这座文明古城——这个盼望已久的计划未能实现。
岁月更迭,那套中山装还整齐地放在我家的衣柜里,时常记起这难以割舍的亲情,让我心中总涌动一股感动的暖流,感受到什么是雪中送炭,懂得什么是生命中最值得珍惜的。
它像一颗冬天的种子,在我的心田滋长。它时常唤醒我内心巨大的精神力量,不再反复嘴嚼命运带来的点滴不幸,让我充满自信迈向成功。它有时又柔柔若林外星光,当我无端迷失时,总能给我醒悟的自觉,让我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