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向动摇时代(5)

第二次落榜的态度

光阴荏苒,转眼又是三年,又到了会试的关键时刻。“果为忌者所抑”——由于那些嫉妒王阳明才华的人做了手脚,暗中打压,王阳明又名落孙山了。与王阳明一起落榜的,还有他的几个好朋友。

好朋友们知道了落榜的消息后,唉声叹气,叫苦不迭。王阳明看到这个情形,还跑过去安慰人家,说:“世人都认为考试落榜是羞耻的,但是我觉得,由于考试的落榜自己动摇心性和气节,丧失勇气才是最可耻的呢!”

有识之士听了王阳明的这番话,都为他的高深见解而感到钦佩。

会试的二度落榜已成定局难以挽回,王阳明就自己回到老家余姚。回到家乡以后,王阳明经常出入龙泉山寺庙,与周围的文友们吟诗作对。不久他就在龙泉山寺庙组建了诗社,取名为龙泉诗社。

在诗社里,王阳明他们纵情诗词,耽爱山川,极尽风雅之能事。后来,一位叫做魏瀚的也加入进来。魏瀚早年是曾做过官的,并“以雄才自放”,待人接物豪放热情,后来厌倦功名,归隐山林。

王阳明和魏瀚虽然年龄有些悬殊,但是脾气倒是相投,两个好朋友一起登山观高,一起对弈联诗。王阳明自幼文思敏捷,在大自然的熏陶下,联诗时佳句频出。

魏瀚见状,表示十分佩服,不得不抚须慨叹自己才学不如眼前的翩翩少年王阳明,这可真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啊!

以上就可知王阳明先生的诗文才华何等的出众了。

热衷武举

王阳明26岁的时候寓居北京。当时中国边陲远地常有异族骚乱发生,急报频传,可谓是国家到了需要人才的时候。朝廷下旨命令地方的官吏们举荐能带兵打仗的人才,但是应者寥寥。

王阳明见此,感叹道:“朝廷应该执行举用武官的制度,否则招到的人大多是些会骑射技术或者臂力超人的蛮莽之辈而已。这些人都缺少文韬武略、排兵布阵的本领。”

上述王阳明两次会试落榜,此时本应好好温习功课,准备再考。平时他也顾不上研讨军事武术,况且备考的时间越来越短,他自然不能做到心有二用。

但是形势的变化,使得王阳明内心的军事热情高涨起来。他十分关注国家军事情况的最新进展,将很多的时间投入到军事研讨之中。他私下甚至阅读了不少用兵策略的指挥秘典。

说一个有趣的例子。每每参加宴会的时候,总能看见王阳明捯饬一大堆果核的情景。为了模拟战场布阵局势,他收集了很多的果核,按照兵书的解说布阵埋兵,指挥阵势的纵横捭阖。这为他后来锻造带兵打仗的基本素养做好了重要的铺垫。

一天傍晚,王阳明做了一个梦。威宁伯王越在梦中赠授给他一把尚方宝剑。梦醒后,王阳明记起了所梦到的事情,便对周围的人说道:“威宁伯嘱咐我统帅军队报效国家,将来必定会名垂青史。我以后一定要按照他的嘱咐行事。”

自此,王阳明有了以武报国的志向,就更加努力进取了。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