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向这位部长保证,德国并不想从南斯拉夫那里得到什么,甚至也不一定非让南斯拉夫允许德国军队通过。但希特勒心里极为清楚,他的将军们急切地想得到这个权利。他感觉到辛卡·马尔科维奇并不想在三国联盟条约上签字,于是含糊地建议南斯拉夫、德国和意大利签署一个互不侵犯条约,在条件许可时,再签署正式联盟条约。但辛卡·马尔科维奇仅答应将希特勒的建议带回去交给南斯拉夫政府考虑。虽然这次会谈收获甚小,希特勒还是答应让南斯拉夫去考虑他的建议,因为他相信事态的发展会很快迫使南斯拉夫屈服。“南斯拉夫想等一下再作决定,”他在12月份给墨索里尼的信中写道,“我认为只有让下一个战略胜利改变南斯拉夫人的这种犹豫不决的心态。在此之前,采取任何措施都是徒劳的。”
南斯拉夫对与轴心国结盟犹豫不决,使得希特勒认为保加利亚必须确保让德军通过。但正如保加利亚皇帝鲍里斯对希特勒所指出的,只要苏联和土耳其阻拦,保加利亚就不敢轻易做出这个允诺。
土耳其对外交压力更为敏感,它对德国军队在保加利亚的存在甚为紧张。缓解这种紧张的任务就落在了狡猾的退伍老兵、德国驻土耳其大使弗郎茨·冯·巴本头上。他善于将希特勒咄咄逼人的战略计划套上友善的外衣。他11月底在伊斯坦布尔与土耳其总统伊斯默特·伊诺努会晤,向其保证,只要土耳其“配合欧洲新秩序的建立”,轴心国联盟将确保土耳其的主权完整。巴本特地敦促土耳其同意签署一个与保加利亚的互不侵犯条约,这个条约双方外交官已经悄悄地讨论一段时间了。针对巴本的建议,土耳其领导人强调,这个条约上必须有这样的条款,即如果保加利亚允许任何外国军队在其领土上出现,都将被视为对土耳其的“敌对行为”。里宾特洛甫清楚地知道德国军队正向保加利亚行进,他劝告巴本在与土耳其的外交商谈中,在德国找到能够安抚土耳其的方法之前,要尽力隐瞒这一事实。
接近1941年1月底的时候,总数为50万的德国军队开始涌入罗马尼亚,并开往保加利亚边境。这支军队总数为18个师,包括装甲部队、步兵师及山地作战部队。两个装甲师驻扎在北多布罗加,一旦保加利亚遭到土耳其的进攻,这两个师就会开进保加利亚。为了给这样庞大的军队运送给养,德军最高统帅部不得不强迫罗马尼亚调集了几乎所有的民用火车。最终,每天都有50列装载着德国侵略军的火车滚滚驶过罗马尼亚。
德军的军队调动使得保加利亚人发现自己处于一个越来越危险的境地。他们担心这会触怒苏联人或土耳其人。然而,德国强大的军事力量的威胁迫使他们不得不听命于德国。鲍里斯国王派他的首相菲洛夫先去和里宾特洛甫会谈,然后又和希特勒见面。菲洛夫告诉他们,尽管保加利亚还没有准备好签署三国联盟条约,但是保加利亚同意与德国举行军事会谈来决定保加利亚如何抵御可能的进攻。
同时,巴本被授意秘密地告知土耳其人,如果德军不得不进入保加利亚的话,将始终保持距土耳其边界30公里以上的距离。德国的这种妥协使土耳其不再反对德军进入保加利亚。之后,土耳其与保加利亚的军事会谈迅速取得结果,双方于2月17日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纳粹的报刊广播等将条约的签订渲染成德国外交的又一次胜利。2月28日,大批德国步兵涌入保加利亚,以至保加利亚有限的铁路运输系统无法运载如此庞大的军队。在越过多瑙河时,很多士兵不得不从临时搭起的浮桥上渡河。德国的摩托化部队穿过泥泞的土地,向南方希腊的边境开进。德国最高统帅部命令德军在一个月后发起对希腊的进攻。3月1日,保加利亚加入三国联盟条约。作为报答,德国人正式许诺在占领希腊之后,将把希腊的东北部的省份色雷斯及通往爱琴海的出口割让给保加利亚。为了安抚土耳其人,希特勒写了一封信给土耳其总统伊诺努,声称德国不会威胁到土耳其的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