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前部署(6)

里宾特洛甫希望能缓和柏林和莫斯科之间的紧张局势,当然如果能达成一个长期的共识就更好了。这样,希特勒不必入侵苏联就可以实现他的称霸野心。里宾特洛甫向莫斯科提出了一个苏联可以占有的边界模糊的亚洲的势力范围,包括诸如波斯湾和印度洋沿岸地区,而德国不会加以干涉。德国希望通过这种途径,苏联可以允许德国占有巴尔干地区。里宾特洛甫认为,虽然中欧一直是苏联希望扩张的地区,但希特勒准备占据中欧也已经很久了。巴尔干地区又在欧洲最南端,所以他希望苏联不要与德国争夺这些地区。而且随着大不列颠帝国的衰落,它在亚洲的广阔的殖民地与势力范围已不再受其控制,苏联可趁这个机会把它领土扩张的目标转向亚洲。然而,这毕竟是里宾特洛甫一厢情愿的想法,希特勒对此持怀疑态度。所以,他命令不论这次会谈的结果如何,入侵苏联的“巴巴罗萨”行动的准备工作都继续进行。但他也想知道苏联到底能够做出多少让步。他认为斯大林和他顽固的外交部部长也并没有期待德国会做出让步。

莫洛托夫是在1940年11月12日到达柏林的。那一天下着蒙蒙细雨,天空阴沉,欢迎的场面气氛肃穆。据记者威廉姆·席尔回忆,莫洛托夫那天看起来像一位“严厉的乡下学校校长”。在接下来的会议中,莫洛托夫扮演了一位顽固的说教者的角色,他试图以率直的问题击败他的学生过于大胆的想法。他首先与里宾特洛甫会谈,对德国声称英国已被击败的说法嗤之以鼻。在此之后,他又同希特勒会谈。当希特勒再次谈起英国即将失败,请苏联一起去分割大英帝国留下的战利品时,莫洛托夫打断了他的话:“您说得对,但此时您为何向罗马尼亚派兵?您能否解释一下,您在欧洲要建立的新秩序又指的是什么?德国会对苏联在巴尔干地区及黑海的利益造成什么影响?德国领导人是否想将苏联的势力范围限定在所谓的‘大亚洲’?”莫洛托夫的问题像冰雹一样倾泻而出,让希特勒无法招架。据翻译保罗·施密特回忆说:“没有任何一个来访者对希特勒这样说过话。”他本以为希特勒会勃然大怒、摔门而出,但希特勒始终保持礼貌与克制,只是偶尔露出怒色。尽管希特勒向莫洛夫保证英国很快就会被击垮,但会谈不得不在黄昏时中断,因为英国飞机晚上有可能来轰炸。

第二天,希特勒和里宾特洛甫都试图说服莫洛托夫接受对苏联领土扩张的限制。为了促使他接受,希特勒说整个南亚都是苏联的势力范围。

然而莫洛托夫并不为这些许诺打动,他又提起巴尔干的问题。他说:“你们对罗马尼亚的保证让我们很不高兴。这个保证是否也适用于苏联?”

这一次,希特勒忍不住发火说:“这个保证适用于所有进攻罗马尼亚的国家。”

会谈变得越来越矛盾尖锐。里宾特洛甫不得不设法缓和气氛。会谈没有取得任何结果。莫洛托夫老谋深算,很难被说服。而会谈后,希特勒更加肯定地认为无法同苏联人打交道。

那天晚上,在苏联大使馆举行了一个招待晚会。希特勒谢绝参加,只有里宾特洛甫出席了。莫洛托夫致完祝酒词,里宾特洛甫刚要致答谢辞时,警报响起,预告英国飞机要来轰炸。里宾特洛甫陪同莫洛托夫到德国外交部设备精良的防空洞去躲避。在等待警报解除的时候,里宾特洛甫起草了一个协议书,协议内容是关于德、意、日、苏四国互相尊重势力范围,互相不进行武力攻击。协议还秘密划定了四国将要拥有的势力范围,将苏联模糊地划在“印度洋方向”。莫洛托夫立刻明确指出苏联不会轻易被引向亚洲。莫洛托夫滔滔不绝地提出许多问题,使里宾特洛甫事后抱怨莫洛托夫的质询是“步步紧逼”。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