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林后裔张爱玲的家学渊源 4

就张爱玲的成长经历而言,在短暂的欢乐童年时光以后,她就开始了一生的孤苦月。而孤苦是文学的催化剂。同时得益于雄厚的家学积淀,张爱玲之成名便在情理之中,而且是少年得志,一举成名。她自己的理论是“出名要趁早,来得太晚的话,快乐也不那么痛快”。少年成功者的喜悦与自信溢于言表。但少年成名者毕竟是凤毛麟角,尤其是文学这样需要才华、灵性和学养的行当。读书早、读书多、读书专的优势便发挥了作用。文化世家的历史惯性,使她自小有书读,有指导。而翰林后裔的遗传因素,又使她学得快,理解得深。三时,母亲便教她背唐诗,女仆也常抱着她讲“三国”。她喜读旧小说,八时读《西游记》。她写作基本功的训练也既早且勤。她曾讲过,自己天生就是写小说的料,七时就试着写,九开始向编辑进攻,虽未能成功,但依旧写得兴趣盎然。上中学时,她的懒散作风常招来老师、同学的非议,但她的文采却受人称赞,习作在同学中传阅,很有影响。她的游戏之作《摩登红楼梦》,无论叙事还是对话,都表现出与其年龄颇不相称的成熟笔力。1940年,她20,《西风》杂志终于刊出了她的应征作品《天才梦》,19的她在文中自道:“我是一个古怪的女孩,从小被目为天才,除了发展我的天才外别无生存的目标。”她的家世,她的早慧、早熟,她独特的创作历程,无不具有某种神秘感和传奇色彩。

学术滋养和自学习惯,使爱玲在此后的学生生涯中如鱼得水。在香港大学读书的三年中,她未再用中文写作,而是用学习中国古典文学的方法,专心致志学习英语,所以突飞猛进,很快便熟练掌握了英文。而后,又尝试着用英文进行写作,抒发情感。当时正值二战正酣,西方传媒开始关注中国这个素被欺凌的盟友。介绍中国人生活、中国文化的文章大受欢迎。张爱玲恰逢其时,1942年底,她首先用英文写了《中国人的生活和时装》,寄给英文刊物《二十世纪》,主编大为惊喜,认为是“极有前途的青年天才出世”,当时的爱玲年仅22。而自小就钟情于小说的张爱玲,并未将英文创作作为自己的终极目标,在小试牛刀之后,她以自己独有的没落贵族后裔对生活的感受和颖悟,去撞击上海文坛的大门。以香港生活为背景的小说《沉香屑:第一炉香》、《沉香屑:第二炉香》,赢得了《紫罗兰》杂志主编周瘦鹃的青睐。瘦鹃以其慧眼独具,从这位年轻文学女性的作品中,感受到一种厚重的传统韵味,因而大为欣赏。并断言其可与英国名作家毛姆的作品媲美,很快便刊发并特加按语予以强力推荐。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