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平伯先生的家学渊源 4

平伯先生便是生在此幽雅的人文环境中,依托无比厚重的文化积淀而起步,承载着不可估量的学术遗产而成长。平伯降生时,曲园老人尚健在。由于聪明好学,心有灵犀,故而深得曾祖钟爱,于是亲自于春在堂为曾孙授课。平伯先生四识字,六学诗,七便可作诗填词。某中秋之夜,俞氏全家在堂前饮酒赏月,老人提议全家做联句诗,并指定平伯出首句。平伯思考片刻,脱口念道:“八月中秋点香斗”。老人大喜曰:“孺子可教矣,吾寄以厚望焉!”为勉励平伯勤奋攻读,曲园老人曾命平伯在所读书上加盖“拚命读书”印章,以励其志。

不久,曲园老人病逝。数年后,平伯先生走出苏州,1915年,考取北京大学,入文学部,1919年毕业。先后任浙江省视学、浙江师范学校国文教员,上海大学、北大女子文理学院教授,曾一度赴英、美游学,不久即返。回国后,历任燕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平大学、中国学院等院校教授。少年时,先生思想活跃,追求进步,曾加入北京大学新潮社、文学研究会、语丝社等文学团体,是新文学运动初期的重要诗人,提倡“诗的平民化”。1922年,曾与朱自清、郑振铎、叶圣陶等人创办“五四”以来最早出现的诗刊《诗》月刊。1923年,与郑振铎、沈雁冰等十人成立朴社,集资出版进步书刊。其后,俞平伯曾长期在燕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学院和北京大学等校任教。

平伯先生最突出的贡献,是其在20世纪初“新红学”创建时期的作为。按红学界普遍认同的学术分野,红学家大致有索隐、考证与评论三大门派,而平伯先生被归入“考证派”之中。然而,考证派之作为,乃以史料为据,来考证《红楼梦》作者、家世、时代、版本等史实,其基本属性可归入史学范畴。而平伯先生之着眼点则集中于《红楼梦》的文本。通过精读、爬梳,对前八十回与后四十回进行了认真的比较分析,旨在还原《红楼梦》文本原貌,所以有另辟新径之功。《红楼梦》毕竟属于文学而非史学作品,所以红学研究,不应脱离文学属性。这就要求研究者必须具有文学眼光和意识,以文学为关注中心,并最终体现其文学价值。但对文学和文本的研究,又必是有根有据、有条有理的分析,不可靠直觉、联想而臆造,也就是说不能靠文学创作的方法进行文学研究,否则出现经不起推敲的荒诞结论,则与研究大相径庭也。平伯先生所撰《红楼梦辨》(1923年初版,50年代初改名为《红楼梦研究》再版),即是其上述探索的一大成果,使其成为继王国维、胡适之后另辟新径的一位红学大师。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