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哲学的方法

大家觉得“世界第一好懂的哲学课”怎么样呢?就算是大家一起读哲学书,有人或许还是觉得很难。不过,我想其实这样也没关系,毕竟在本书之后还有阅读原著的乐趣等着您呢。

我在“前言”中也曾写道,所谓的哲学,随着我们人生经验的日益丰富,将会有更为深层的领略。所以,本书并不是一个结束,我衷心期盼大家务必将本课程视为一个契机,继续迈入哲学深层底蕴的愉悦世界。

最后,我想来谈谈哲学本身的乐趣所在。本书中介绍了享受哲学名著的方法。事实上,这些名著都是哲学家们的思考结晶,而所谓的“享受名著”,除了跟着体验他们思索的过程、共同思考之外,别无他法。

但是,探索哲学并不等同于阅读哲学书籍。哲学本身是一门探究事物本质的学问。借由思考“也不是这样”“也不是那样”,一步步贴近事物的本质或核心。

哲学名著就某种意义而言,可说是上述探索的引导书籍。阅读名著之余,跟着体验同样的思索后,接下来就必须靠自己加以运用。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才称得上是完全将名著的内容加以内化。

名著中,充满了促使自我思考的提示。我想阅读过本书的各位读者,应该非常了解这一点吧。

当然,即便不学习哲学,人还是能够针对事物进行思考。如同帕斯卡所言:“人是会思考的芦苇。”不过,若能精通各种思考方式,不就能更为广泛地深入思考吗?世界也会逐渐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面貌。哲学这门学问,便是为此而存在。

也就是说,如果有人一直以来只着眼于表层事物,将随之被潜藏于背后的背景或本质所吸引。哲学就像这样,能让我们的人生变得更为丰富、充满乐趣。期盼大家务必能以此角度,重新审视哲学的意涵。若能如此,对我这个为哲学普及努力不懈的人而言,真是无上荣幸。

本书执笔之时,承蒙多方人士的鼎力相助。特别是PHP Editors Group的畑田博文先生,不但给我此次执笔机会,从构思阶段乃至于成书,始终坚持不懈地提供强大的支持力量,我想借这个机会向他致谢。最后,再次感谢阅读本书的所有读者。

二零一零年十一月 小川仁志

下一章

读书导航